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陳淡寧 通訊員 黃芸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佳節,許多地方都會舉辦元宵燈會,成為春節裡最後「嗨一下」的好去處。
或許大家不知道,在南半球的紐西蘭第一大城市——「風帆之都」奧克蘭,近年來每年也會舉辦元宵燈會。
2019年2月14日,第20屆「紐西蘭元宵燈會」於奧克蘭中央公園正式開幕。而浙江省文化館帶隊的手工藝團一行也在繼2018年之約後,再赴紐西蘭。
與2018年赴「紐西蘭元宵燈會」的浙江手工藝小組展示活動相比,今年浙江手工藝團不僅在展示的項目數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在與當地民眾互動的環節上,更加豐富、有趣。展示了素有「南鷂代表」之稱的湖州風箏、溫州特有的民間藝術甌塑、獨具民族特色的桐廬畲族彩帶和具有悠久歷史的海寧硤石燈彩。
在活動現場,帶有濃鬱江南特色的風箏、集雕塑和繪畫於一體極具感染力的甌塑、融入美好祝福與願望的畲族彩帶編織和以「八字技法、針刺花紋」為特殊製作手法工藝的硤石燈彩,無不讓當地民眾和華僑駐足欣賞。
硤石燈彩是第二次亮相紐西蘭,而甌塑、畲族彩帶、湖州風箏則是第一次亮相,這些浙江特色傳統手工藝項目,吸引了大量的目光。
孩子們在人流中跑來跑去,體驗人山人海的樂趣。大人們忙著讀每組項目的英文說明,了解中華文化。在燈會上聽到最多的詞彙是「China」。
甌塑作為溫州傳統非遺,採用堆砌的手法將油泥製作成一幅幅浮雕作品,製作過程充滿樂趣,此次特地為民眾準備百餘份現場甌塑體驗小禮品,與民眾面對面交流,親密互動,民眾可以親自動手製作,所做圖案中有吉祥豬與小豬佩奇,寓意吉祥,豬年必定諸事順利,讓民眾體驗手工的樂趣,感受甌塑之美。
畲族彩帶的現場製作,利用紅、綠、黃、紫等色線與白線相間編織,組成「十三行」、「水擊花」、「五字帶」、「銅錢幫」、「萬字花」、「十二生肖"、「蝴蝶花」、「蜻蜒紋」、「蝙蝠」等畲族文化的吉祥圖案,間有畲族的祈福文字圖案,如「五字帶」、「萬字花」等,寓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彩帶的現場編織互動,做成豐富的吉祥小物件,比如將祝福編織成自己喜愛的手環等。
在燈會現場,還同步展出了畲族的民族服飾,當地群眾紛紛穿上畲族服飾,顧目四盼,搖曳流連,親自融入畲族的歷史文化裡,爭相競豔了一回。
現場放飛的動態風箏「中華絨毛蟹」,因其新穎的造型,引起了當地民眾極大的興趣。湖州地處江南水鄉,受場地與風力較小等因素影響,形成了做工精細、骨架輕盈、飛行性能極佳的典型江南風箏"南鷂"。湖州風箏因地緣優勢,用料高端,以竹為骨,以絹為面。本次帶有"耄耋富貴"、"蟬福齊天"等寓意風箏和"魚米之鄉"、"蠶花娘娘"等地方文化精品風箏,即傳播了風箏文化,又弘揚了魚米之鄉的江南水鄉文化。
海寧硤石燈彩,則是第二次受邀踏上紐西蘭元宵燈會的現場了。
早在第二屆「紐西蘭元宵燈會」上,我們硤石燈彩就因其純手工的精細出品,受到了廣泛關注,我們的兩對硤石燈彩,分別贈送給奧克蘭政府和時任紐西蘭總理海倫·克拉克。「八字技法、針刺花紋」為特殊製作手法的制燈工藝,收穫讚嘆一片。
浙江省文化館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黃芸告訴記者,紐西蘭「元宵燈會」是由紐西蘭政府、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及其他贊助單位合辦的,既是紐西蘭規模最大的文化集會活動之一,也是中國「走出去」的重點交流項目。今年,應奧克蘭旅遊、大型活動和經濟發展局邀請,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組派浙江省手工藝團,於2月13日-2月26日赴紐西蘭奧克蘭、克萊斯特徹奇兩地參加第20屆「紐西蘭元宵燈會」活動,並與當地民眾互動。紐西蘭第一大城市奧克蘭,是全球第四大多元文化城市,僅次於倫敦、雪梨和紐約。
奧克蘭的華裔社區非常有活力,人口佔奧克蘭總人口的10%。中國新年是一個慶祝華裔社區對奧克蘭的文化、經濟帶來重大影響的好機會,也是一個宣傳、推介「美麗中國」、「詩畫浙江」的絕佳機會。
黃芸說,中國春節正日益成為世界性節日,中華文化也以春節為載體,走入世界各國人民的心中。2019年「歡樂春節」以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為主線,從理念上、從重點活動上進行了高度融合。2019年,既是紐西蘭舉辦的第20屆元宵燈會,也是中國和紐西蘭旅遊年。「紐西蘭元宵燈會」為了配合2019年「中新旅遊年」,增加了 「Traveller's Avenue」旅遊主題燈展。
黃芸表示,此次浙江省文旅廳在人員的選派上,也作了精心安排,既有穩重成熟、具有多次出訪經驗的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手工藝技師,也有本科、碩士學位的80後、90後高學歷手工技藝傳承人,力求多方位展示精彩浙江。這場元宵燈會,收穫讚賞無數,不僅將中國味道和浙江情誼散至海外,讓海外華僑華人深深感受到了在他鄉的溫暖和團圓的滋味,浙江展位收穫的無數「Kia Ora」(毛利語,意為「你好」),也表明「詩畫浙江」形象的日益深入。閃耀在「紐西蘭元宵燈會」的浙江文化旅遊元素,為紐西蘭民眾帶去了紅紅火火、喜慶祥和的新春祝福和美好期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