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樣性與當代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大開幕

2020-12-18 南方新聞網

研討會開幕式現場

  今天(11月24日)上午,「文化多樣性與當代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山大學熊德龍學生活動中心開幕。這次研討會,也是為配合「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十六屆(2008)世界大會」而舉行的一次「熱身」。

  在11月24至26日為期三天的會議中,與會學者們將圍繞下列話題展開學術交流和研討:女性民族人類學;全球化與文明對話;中國和亞太地區的移民、海外華人和國際移民;文化多樣性與文化遺產保護;民族文化與社會發展研討;都市化問題;社會性別研究;民族服飾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社會變遷與經濟發展;影視人類學研討與展播。

  會議開幕式由中大人類學系主任周大鳴先生主持。中山大學校長黃達人先生,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十六屆(2008)世界大會常務副主席、原國家民委副主任周明甫先生,中國社會學學會會長鄭杭生先生,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李明華先生分别致辭表示祝賀,中國民族學會副會長,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何星亮先生就會議的籌備情況作了說明。他介紹,本次會議原定規模是250人,因報名人數不斷增加,現已有來自20多個國家地區的500多位代表參加,收到論文超過500篇。

  從《會議手冊》上列出的主場報告和分場發言題目看,這些論題廣泛涉及民族學和人類學的各分支學科,例如生態人類學、都市人類學、發展人類學、歷史人類學、旅遊人類學、影視人類學等,這些題目還表現出,學者們雖從不同的學術視野出發,但在對現實問題的關註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開幕式上還宣讀了全國政協副主席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國際文物局副局長、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中國委員會主席張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主任青島泰之先生發來的賀電和賀函。至此,開幕式舉行完畢。

  茶歇後,中國民族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郝時遠等六位學者圍繞「文化多樣性與當代世界」進行了主題發言。

  本次研討會的幾個研討小組專場,將陸續在中山大學懷士堂舉行。今天下午舉行社會變遷與經濟發展: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國家之間的差距研討。25日舉行中國民族服飾研討、女性民族人類學研討。26日上午舉行影視人類學研討,下午舉行各分場討論總結和閉幕式。

影視人類學分場暨第五屆影視人類學國際研討會及展播時間表>>>>

會場外面陳列了一個跨文化交流項目的學生作品。

村民自拍的「村民生活」圖片展示。

(編輯:李瑾)

相關焦點

  • 【徵文】第二屆文化多樣性與生態多樣性學術研討會(2019)
    第二屆文化多樣性與生態多樣性學術研討會
  • 「當代美學的論爭與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杭州召開
    央廣網杭州12月21日消息(記者李佳 通訊員高瓊)12月19-20日,「當代美學的論爭與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五屆浙江社科界學術年會分論壇在杭州成功舉辦。本次國際學術論壇結合了線上直播,為中國、美國、英國等多國研究者提供了共同探討當代藝術與美學議題的平臺。
  • 第十一屆「俄羅斯-中國:歷史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
    > 開幕式現場 王偉臣攝   中新網上海新聞10月19日電(李秋瑩 王偉臣)第十一屆「俄羅斯-中國:歷史與文化
  • 第三屆世界古都論壇暨夏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洛陽開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田宜龍 溫小娟 祁思元 沈若宸10月19日,第三屆世界古都論壇暨夏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洛陽開幕,來自20個國家的240餘位國內外嘉賓以「線上+線下」的形式「相聚」洛陽,共商世界古都歷史遺產保護與城市可持續發展大計。
  • 第三屆世界古都論壇暨夏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
    10月19日,第三屆世界古都論壇暨夏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洛陽二里頭夏都博物館開幕。200餘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將齊聚洛陽,共同探討、挖掘二里頭夏文化內涵、加強早期文明研究和傳播、促進不同國家和地區相關國際組織之間全方位、多領域的合作,展示交流各國最新的研究進展和經驗。
  • 2018·哈爾濱第三屆中俄音樂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
    人民網哈爾濱10月20日電(焦洋)10月20日,由哈爾濱音樂學院主辦,音樂學系承辦的「2018·哈爾濱第三屆中俄音樂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哈爾濱音樂學院開幕,來自俄羅斯聖彼得堡音樂學院、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格涅辛音樂學院
  • 第九屆近代中國基督教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於香港開幕
    第九屆近代中國基督教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於香港開幕佛教在線香港訊 2015年6月12日至13日,第九屆近代中國基督教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於香港浸會大學舉行。這次研討會的主題是「1949年後的中國基督教」。
  • 2020華夏文明與跨文化傳播學術研討會在雲南民族大學開幕
    2020華夏文明與跨文化傳播學術研討會開幕。雲南民大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高藝萌)11月21日,2020華夏文明與跨文化傳播學術研討會在雲南民族大學開幕,來自全國40多所高校與科研機構的60多位專家學者、業界精英和青年學子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華夏文明與跨文化傳播的相關議題,旨在匯聚學術智慧,擴大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在國際文化交往中塑造美麗中國形象、傳遞中國優秀文化信息、促進不同文化「美美與共」。
  • 當代中國工筆畫發展學術研討會在深圳大學舉行
    2020年12月2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理論委員會、深圳市社會科學聯合會、深圳大學主辦,深圳大學喻繼高中國工筆畫研究院承辦的「當代中國工筆畫發展學術研討會」在深圳大學舉行,「工筆時代——中國工筆畫學術邀請展」雲展覽同時開幕。會議以線上和線下結合的形式舉行。
  • 閩南著名僑鄉安溪將辦國際城隍文化學術研討會
    閩南著名僑鄉安溪將辦國際城隍文化學術研討會   中新網安溪3月19日電 (章財根 孫虹 林永傳)福建安溪縣委宣傳部18日透露,以「弘揚正氣·共創和諧」為主題的第六屆國際城隍文化學術研討會暨世界城隍廟聯誼會將於本月28日在安溪開幕。
  • 2020中國·衡水董仲舒與儒家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
    2020中國·衡水董仲舒與儒家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現場 高雲霄/攝 9月19日,2020中國·衡水董仲舒與儒家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中共衡水市委書記趙革出席開幕式並致辭,衡水市政協主席李洪林主持開幕式。來自全國各地從事董仲舒及儒學研究的知名專家學者,共同分享董仲舒與儒家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
  • 客家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 推動對四川客家語言的研究
    客家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 推動對四川客家語言的研究 【字體:大 中 小】   9月19日,第十屆客家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成都龍泉驛區開幕
  • 中國金川「象雄-苯教」文化學術研討會隆重開幕
    」在西南民族大學隆重開幕,來自北京、西藏、青海、四川等地權威機構的近50名國內藏學研究領軍人物參加了本次盛會。 中國金川「象雄-苯教」文化研討會會議主題為「探尋象雄文明千古傳奇,弘揚苯教文化傳世經典」,會議口號為「知象雄而通世界之史,知苯教方曉宗教之源」。整個研討會分為四個部分,為期四天。其中6月26日舉行開幕式,地點為成都;6月27日,全體專家赴金川縣實地考察象雄及苯教文化的傳承遺蹟;6月28日全天及29日上午,與會人員進行分組深入研討;6月29日下午,舉行研討會閉幕式。
  • 新世紀英美文學與翻譯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蘭大舉行
    新世紀英美文學與翻譯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蘭大舉行  每日甘肅網11月10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武永明)「新世紀英美文學與翻譯」國際學術研討會11月9日在蘭州大學開幕,來自英國女王大學、澳大利亞西雪梨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 中國書畫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
    中國書畫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 2019年12月03日 11:2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張杰 曹麗 尚曉暉 字號 內容摘要:12月1日,中國書畫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翰墨儒林
  • 「超學科視野中的當代藝術」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辦
    中國江蘇網7月8日南京訊 (王瑞娟)由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主辦的「超學科視野中的當代藝術」學術研討會近日在復旦大學舉行。來自藝術學、文化學、傳播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物理學、心理學、人類學等不同學科的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知名藝術家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孟建主任和湯筠冰副秘書長共同主持了本次學術研討會。
  • 2020中國﹒衡水董仲舒與儒家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
    9月19日,2020中國·衡水董仲舒與儒家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中共衡水市委書記趙革出席開幕式並致辭。衡水市政協主席李洪林主持開幕式。中共衡水市委書記趙革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國際儒聯原學術委員會主任、中華孔子學會原副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周桂鈿
  • 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智慧實踐學術研討會在德成功舉行
    中國僑網12月17日電 由德國明斯特中國研究中心和中華文化學院聯合舉辦的「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智慧實踐」學術研討會近日在德國明斯特大學落下帷幕。  這是繼去年雙方成功舉辦「國際傳播理論創新與實踐路徑」研討會後再次舉辦的一場深層次研討會。研討會合影。
  • 2013年第八屆青年佛教學者學術研討會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
    「2013年第八屆青年佛教學者學術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的主題是中國佛教研究,其內容涵蓋佛教教育、文化、倫理、哲學思想、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等八個領域。研討會共分成七場論文發表,每場有一名該領域的資深學者作為點評嘉賓,對論文及其發表進行評審指導、提出修改建議。
  • 「當代中國思想文化與新中國70年」學術研討會在深圳大學舉行
    70年」學術研討會在深圳大學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及全國各大高校的專家學者,圍繞新時代如何推進思想文化建設、中國文化的國際化傳播等話題展開研討。 「深圳大學因改革而生,還要借改革而強。」深圳大學副校長徐晨表示,近年來,深圳大學在世界的排名正穩步前進,這也對學校的學術研究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