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又有趣的中國歷史讀物

2020-12-03 惠州日報

近年來,考古熱、文物熱、博物館熱不斷升溫,《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等文博類紀錄片及綜藝節目吸引了大批年輕觀眾,進一步助燃了博物館熱。現在,逛博物館已日漸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那麼,在參觀博物館時,如何透過館中所陳列的冷冰冰的靜態文物,來挖掘、發現、串聯其背后豐富的中國歷史呢?上海博物館張經緯寫的《博物館裡的極簡中國史》是一本「既有料,又有趣」的普及讀物,對幫助大家打通文物與歷史二者的關係大有裨益。

這本書共精選了十多種從新石器時代到清代各個時期的代表性文物,用簡明有趣的表達,解讀文物背後隱藏的信息,勾勒出中國古代的物質生活,串聯起一條簡明的「中國史」脈絡。這其中,不少朝代的代表性文物大家都耳熟能詳,但也有幾種相對陌生,或者說不容易關聯到,比如秦至西漢時期的博山爐、東漢的壁畫、元代的江南園林、清代的藍染布等。

那麼,作者為什麼要獨闢蹊徑選擇這些文物呢?其實,作者在選擇代表性文物時,更多的是從時代背景出發,從物質生產、消費與交流的角度切入,討論物質文化產品背後的宏觀社會機制。如說到秦代和漢代,很多人會想到「秦皇漢武」,他們都用武功證明了在開疆拓土方面的相似之處,但他們還有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對神仙世界都有著熱切的嚮往,強烈地希望能夠長生不老。作者通過造型別致的銅器「博山爐」,從精神追求層面驗證了秦皇漢武的尋仙之路與秦漢帝國命運沉浮的關係。而強大的漢朝是如何滅亡的?至今並沒有十分充足的文獻證據,但作者十分巧妙地運用「圖像志」研究方法,對漠南草原中一座漢墓的壁畫進行考察,從隱藏在壁畫中的鮮卑騎兵,解讀出北方民族是如何一步步發展並壯大起來的。到了宋代,中國山水畫發展至巔峰,文人畫家們寄情於山水,追求陶冶情操的林泉。元代建立後,科舉制被取消了,上進無門的江南文人們採取了自我放逐的策略,將宋代以降通過繪畫表現的山水世界,以縮微或模仿的方式,用巧奪天工的手法營造出大隱隱於市的人間仙境——園林。而清代,作者則選擇以藍染布作為樣本,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來研究,由於顏料合成和輕工業搶奪了本土天然染料的空間,導致財富流動大變向,從而鉤沉出清代跌宕起伏的命運。雖然這些解讀難免帶有「一家之言」的性質,但不難發現作者邏輯自洽,有其獨到之處,從而能夠引發讀者更多的獨立思考。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揚之水研究員認為,進行文物研究,要儘可能地還原文物所處的原始環境,透過文物看到它背後的使用者,通過文物復原古代的社會生活,從而能夠進一步理解古人的思想意識和精神世界。總覽全書,我們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作者自始至終一直在努力輸出這樣一個觀點,即我們在欣賞、研究文物時,不應該僅僅將之視為一個個扁平化的對象,而要「把文物和歷史脈絡結合起來,打破兩者之間若即若離的關係」,「從人類活動的角度,看到文物的流動、變遷之路,以及它們對古代社會、國家的深刻影響」,讓文物「真的成為歷史脈絡中生動、活躍的見證者」。明晰了這些,我們或許就能在博物館中收穫更多中學歷史課本上所沒有介紹的知識。

(李慧芬)

相關焦點

  • 粗看有趣細看有料的中國史,從權力講到人文,原來歷史還能這麼讀
    我讀很多歷史書會有這種感覺,但是今天要給你介紹的這本書可讀性很強,用書封的話來說就是,既有趣又有料。好的歷史書不是用晦澀難懂的文字讓讀者「敬仰」你,而是接地氣,越接地氣越好。優秀的歷史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最真實的歷史故事告訴讀者,讓歷史能夠照進現實。
  • 青少年歷史普及讀物《一口氣讀懂中國史》於近日出版上市
    中青少教育網10月13日北京電訊(特約通訊員黃海龍)一口氣讀完三千年歷史長卷,看最有趣的事,遇最有趣的人,品世代相傳的古老智慧,由東方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一口氣讀懂中國史》(全10冊),於近日出版上市。該套叢書風格新穎、內容豐富有趣,它兼具《史記》和《資治通鑑》之美,既有斷代史之人物生動、故事飽滿,又有通史之脈絡清晰、高屋建瓴,是青少年很好的歷史普及讀物。
  • 《一讀就上癮的中國史》:故事敘述歷史,溫伯陵寫的歷史很有料
    我讀很多歷史書會有這種感覺,但是今天要給你介紹的這本書可讀性很強,用書封的話來說就是,既有趣又有料。好的歷史書不是用晦澀難懂的文字讓讀者「敬仰」你,而是接地氣,越接地氣越好。優秀的歷史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最真實的歷史故事告訴讀者,讓歷史能夠照進現實。
  • 翻著畫就把中國歷史讀懂了,1000+知識點,有趣有料,孩子愛看!
    三皇五帝、秦皇漢武、隋唐文明、宋元明清,一套書把中國歷史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舉個例子,北京猿人居住的地方,流水池池,樹木森森,跟今天的北京很不一樣。這是因為當時處於氣候上的大暖期,北京猿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採集野果、狩獵、打制石器,宛若人間伊甸園。在畫面中,每個歷史場景的環境、風俗、文化都被細緻地描繪了出來,儘可能讓你沉浸在真實的歷史中。
  • 有趣又有料的歷史故事,你只知道《上下五千年》?
    我今天要說的《林漢達歷史故事集》也是林漢達先生所著的。不過,這部書可比《上下五千年》生動有趣多了。林漢達先生一生致力於社會教育和民眾教育,尤其是語文教育的通俗化。早在1940年代,他就嘗試用拼音來寫中國歷史故事。1948年,就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通俗歷史讀物《東周列國志新編》。
  • 換個角度看中國!4本有趣又有料的歷史好書,看一遍就愛不釋手
    在21世紀第一個20年的新年伊始,品一杯香茗,翻開一卷史書,感受中國的千年歲月,光是聽起來就儀式感爆棚有木有!本周推薦的這四本書,將帶你從各個角度重新認識中國數千年的漫長歷史,讓你深切感受那一段段風雲激蕩的悠悠歲月。歷史是什麼?
  • 有趣又有料!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喊你來抽籤學知識了!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陳昶 田珊)近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入選。這10位歷史名人,從漢代到清代,涵蓋政治、文學、史學、科學、教育等領域,他們作為巴蜀文化的傑出代表,敢為人先、善於創新,在中華歷史文化長河中開創多個第一,功績成就影響至今。6月16日,四川在線特別策劃《抽籤來戰 歷史名人冷知識》交互式H5上線,通過「抽籤」的交互式體驗,邊玩邊學,探尋歷史名人背後鮮為人知的冷知識。
  • 《一讀就上癮的中國史》:最有趣有料的中國史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盤古自鴻蒙時代劈開了天地,人類文明就誕生了歷史。無論是口口相傳的神話志怪傳說,還是史官筆下的正史趣聞。人們總是喜歡把那些曾經發生過的事情,用一種他們各自的獨特方式記載下來,這就成了歷史。
  • 中國歷史分冊之——「漫畫」也可以很有趣
    而作為「塗鴉中國史」團隊策劃主筆,將中國歷史和彩色漫畫創作結合起來,就講述了從大禹治水統一部落到夏的建立這一系列年代風雲變幻的歷史。這一套《超有趣的漫畫中國史》不僅在歷史素材的取證上保證了真實和有料,而且還結合了有趣的歷史漫畫創作融入歷史事件和人物,讓歷史愛好者或新進讀者都能讀起來一氣呵成、欲罷不能,以上結論從公眾號每篇推文閱讀量突破10w+,以及人民日報等各大流量平臺推送轉發得出。
  • 百科全書:一種有趣讀物的起源和發展
    百科全書是一種很有意思的讀物。不但能夠打發無聊的時間給予我們娛樂消遣,對於某些人來說還能起到鎮定精神的作用。但是如果想要徹底掌握百科全書是沒有意義的。如果真有一個將百科全書的全部內容都牢記在心的人,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書呆子」。
  • 優質又有趣的歷史圖書 讓你輕鬆了解中國上下五千年
    不得不說實體書設計非常不錯,有種奢華感令人愛不釋手,攢錢集齊整套正版中~\(≧▽≦)/~。這一系列的書從神話傳說中的遠古開始,按時間朝代順序,以講故事的形式緩緩道來,涵蓋面廣,目前已經出版到元朝(《鐵血元蒙》)。語言風趣,更像是調侃歷史,調戲古人,類似雜文,不像正史那麼嚴肅。雖然此書敘事碎片化,但每個故事都能獨立成文,對於非專業人士了解歷史,閒暇時閱讀尋根問祖卻是不錯的讀物。
  • 張騰嶽《掌門講成語》| 日常解壓的成語讀物也可以很有趣
    央視近年來有兩個文化節目特別的喜歡,一個是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一個就是張騰嶽主持的《中國成語大會》。張騰嶽,大家都知道,是央視的著名主持人,曾經主持過《走近科學》,《中國成語大會》等節目。相對於《中國成語大會》可能走《走近科學》,更讓他為人所知。《中國成語大會》曾經囊括了全國眾多的學霸,包括現在非常知名的奇葩說選手傅首爾。
  • 張騰嶽《掌門講成語》|日常解壓的成語讀物也可以很有趣
    央視近年來有兩個文化節目特別的喜歡,一個是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一個就是張騰嶽主持的《中國成語大會》。張騰嶽,大家都知道,是央視的著名主持人,曾經主持過《走近科學》,《中國成語大會》等節目。相對於《中國成語大會》可能走《走近科學》,更讓他為人所知。
  • 有趣有料!禁毒版動漫《白蛇傳》來了,轉發讓更多人知道
    有趣有料!有趣有料的禁毒微動漫《白蛇傳》來了!↓↓↓哼!總有「刁民」想在本蛇的水裡「下毒」!來源:中國禁毒、浙江禁毒、安徽定遠檢察原標題:《有趣有料!
  • 有趣、有料的少兒科普書,孩子一看就停不下來!
    地球的年齡有多大?……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顆好奇的種子,聰明的父母懂得給孩子一個走近科學的機會。其實,這些問題分別涉及了天文學、哲學、邏輯學、生命科學、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如果有一套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書籍,那是不是就解決了所有的疑問了。
  • 超有趣的漫畫中國史:歷史竟然如此簡單
    所以,一直以來,歷史於我們而言,更像是一位帶著老花鏡的老學究,一板一眼,給我們講史學,究得失,如果再配上一個陰天,那簡直就是一堂完美的催眠課;也有一些老師別出心裁,用現代話語去解讀中國歷史,在趣味之中透露詼諧,但有個缺點就是,你想聽課的時候,他沒課呀。而這本《超有趣的中國漫畫史》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既有趣,又能自主學習。
  • 辛德勇:社會大眾需要怎樣的歷史讀物
    實際上我們絕大多數歷史愛好者並不需要這種低俗的歷史讀物,因為它背離了我們清楚、準確地認識歷史、了解歷史的願望。社會大眾的文化需求雖然很複雜,但那種低俗的歷史讀物,我理解,大致可以以各種各樣的「戲說」來代表其基本特徵,即一不嚴謹,二不準確,甚至還都不同程度地展現著荒唐:荒唐的史事,再加上荒唐的解說。這樣的需求有沒有?
  • 超有趣中國漢字故事,幫助6-12歲孩子理解漢字的語文啟蒙讀物
    這是專為6-12歲孩子編寫的中華傳統文化趣味讀本,也是幫助孩子理解漢字、學好語文的啟蒙讀物。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根基,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的載體,對傳播中華文化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書中選取了五十個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漢字,展示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等文字演變的過程,用生動有趣的筆調講述了文字的起源,針對每個漢字都介紹了一個四字成語和成語背後的歷史故事。配以精美的手繪插圖,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漢字,學好漢字,理解漢字背後的文化內涵。
  • 寒假讀一讀這3套書,有趣又有料
    像「米小圈」是以第一人稱口吻講述學校生活的日記體故事書,內容偏「口語化」、幽默有趣、代入感強,作為識字、學寫日記、培養幽默感、增加閱讀量的啟蒙讀物來說特別合適,但知識不足。這裡面說的知識包括科學常識、優美的文字、歷史常識、科技常識等內容。而小學生已經開始有課業要求,他們需要知識內容充實自己的大腦。
  • 米樂英語「超人」外教:好的課堂有趣又有料
    「有趣」、「腳踏實地」、「博學多才」......在學生和同事眼裡,米樂英語外教瑪利亞 (Maria)就像是「超人」一樣,她擁有兩份工作,卻總是充滿激情,仿佛擁有無窮精力。她會說英語、西班牙語、韓語、德語,也酷熱愛閱讀,過去2個月裡就看了8本書。對中國文化也甚是痴迷,最愛的中國導演是王家衛,最喜歡的電影是《花樣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