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龍眼為媒 激發農戶熱情 以文化搭臺 助力農民創收
推廣好產品 實現農業轉型
2017年翔安新圩「食尚小鎮」第一屆龍眼文化藝術節昨日開幕
新圩「食尚小鎮」龍眼文化藝術節。(本組圖/ 朱毅力攝)
精彩的文藝表演。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曾嫣豔 通訊員 餘慶東 圖/通訊員 朱毅力)金秋九月時,龍眼壓枝低。昨日上午,在新圩濱溪公園文化廣場上,翔安區、新圩鎮兩級領導與農戶代表,一同種下「四季龍眼樹」樹苗,為2017年翔安新圩「食尚小鎮」第一屆龍眼文化藝術節拉開帷幕。
昨日的新圩鎮,以龍眼為媒,以文化搭臺,市民、遊客暢遊新圩的同時,還玩轉龍眼文化節盛宴,充分領略新圩「三子」文化,感受新圩特色美食。這次活動的主旨,便是推介新圩鎮龍眼產品及農業觀光休閒產業的綠色生態環境,激發廣大農戶恢復種植龍眼的熱情,積極推動新圩龍眼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產增收。吸引更多的市民和遊客參與,大力營銷新圩鄉村遊及展銷新圩鎮農副產品,推動新圩「食尚小鎮」建設。
打造平臺,助力農民創收。翔安區政府區長胡盛,在展銷會現場向農戶了解農副產品的行情。同時,他也肯定了這次的活動。他表示,希望新圩鎮能通過龍眼文化藝術節平臺,多方位發力,推廣好的品種和先進的種植技術,鼓勵果農重拾龍眼種植信心,努力為農戶拓展市場,助推農戶增收,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實現補齊民生短板。同時,他也肯定這是新圩鎮貫徹翔安區委四屆六次全體會議精神,全面落實《中共翔安區委關於加快補齊民生短板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的又一舉措。
民俗表演造勢 果商搭臺推介
昨日上午9時,新圩濱溪公園文化廣場上人頭攢動。開幕式上,在喧天的鑼鼓聲中,新圩鎮拿出了「看家本領」,為2017年翔安新圩「食尚小鎮」第一屆龍眼文化藝術節造勢,金柄漢子拍胸舞隊、新圩嫂子合唱團、新圩鎮威風鑼鼓團隊等亮出了拿手好戲,為市民、遊客呈現了一場「最新圩」的民俗表演。據悉,本次活動由翔安區委宣傳部、翔安區農林水利局指導,翔安區新圩鎮委員會和新圩鎮人民政府主辦。
廣場上,龍眼產品推廣、龍眼嫁接技術諮詢交流、四季蜜龍眼產品推介展示、廈門市翔安區金鐳蔬果專業合作社、廈門市綠帝生態股份有限公司、農副產品等展臺大棚一字排開。商家們、專家們圍繞著龍眼新種植品種和深加工、粗加工等技術展開對接。相關產業參展商還現場設點對新的品種龍眼樹苗(如四季龍眼)和優質品種嫁接技術進行交流推廣。
在龍眼產品系列展示區,龍眼深加工廠商就龍眼加工產品現場展銷。同時,廈門市烘焙與咖啡協會烘焙師、咖啡師,以當地的龍眼做原料現場製作龍眼蜂蜜蛋糕。純手工製作是一種技術,也需要有創意及傳承,時尚特色小鎮在新圩是個活招牌、是翔安區傳統食品界的翹楚。在農副產品區,麻酪、桔紅糕、麻餈、花生糖、東寮美線豆乾、蒜蓉枝、面線和手工米粉、烏山青蔥、新圩鵝肉、古宅大蒜、甕窯雞等紛紛亮相,市民、遊客不僅品嘗用龍眼製作的各式美食,還通過各種有獎競猜環節收穫了豐富的禮包和獎品。
位於新圩鎮村尾村,還設有本次活動的分場——龍眼採摘區。一大早,老王就拖家帶口,從島內SM一期搭上了前往濱西公園文化廣場的班車。一到活動現場,又吃又逛,聽說有採摘體驗,一家子又直奔村尾村的龍眼林。他們提著籃子、拿著剪刀進果園,一邊吃,一邊體驗龍眼採摘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