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頭疼時刻:夫妻倆過年回誰家?看看西安小家庭怎麼選

2020-12-01 華商網

  再有10多天,就是農曆新年了。這是中國最隆重的一個節日,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又要面臨著今年過年在哪過的問題。這雖然是一個老問題,但每一年都得去面臨,去處理。

  在國人的傳統思維中,婚姻被解讀為女出嫁、男迎娶的所謂「男婚女嫁」,春節在夫家過年似乎是天經地義的民俗常態。不過,我國《婚姻法》對「婚姻」的定義卻是男女雙方可以互為對方的家庭成員。

  有人認為,澄清「婚姻」認知,有助於破除夫妻二人尤其是男方的「面子」考量,讓過年方式的選擇趨於理性與客觀。

  但過年究竟去哪一家過的事情,可以說是個「世紀難題」,以前,曾出現過兩口子為了這事吵架,冷戰等情況,那現在呢?1月13日,華商報記者採訪了多個家庭,看看他們今天過年,到底在哪過?

  90後雙獨家庭 約定好過年各回各家

娜娜和老公都出生於上世紀90年代初期,均是獨生子女。雙方父母都健在,並且已經退休,娜娜家在周至縣,老公家在西安長安區。兩人結婚4年,住在城裡,暫時還沒有孩子。最開始的兩年,娜娜都是和老公一起回家過年的。一般是大年三十上午從西安城區出發,一個多小時就能到公婆家,晚上一起吃年夜飯。

  吃年夜飯時,娜娜會給自己的父母打電話或者是視頻,雙方的親家也會在電話或視頻裡問候一下。

  「雖然我媽在電話裡什麼都沒說,但我能感覺到她的孤獨,有一次她晚上9點多,就給我發信息說,瞌睡了,不看春晚了,要睡覺了,我聽著挺難受的,我媽其實是個熱鬧人,但讓她跟我爸一起來婆家過年,也不現實。」娜娜說,所以從去年起,她就跟老公商量,看能不能每年輪著回對方家一次,老公沒有答應,理由是他的父母也需要陪伴,但雙方達成一致,可以各回各家,互相不要有怨言。

  「這樣也挺好的,我計劃今年帶我父母出去旅遊,去三亞,行程都安排好了。」娜娜說,開始也問公婆去不,但考慮到公婆家還有老人,他們就不去了。每年過年,公婆都會把老人接來一起過年,這傳統很好。娜娜想,等到他們這一代人老了,可能也會選擇和孩子一起過年。

  兩口子家在外地又不能各回各家 有個孩子至少可以緩解這個問題

春節後,黃先生就已經32歲了。他老家是山東的,現在西安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2017年,他通過網戀認識了一個湖南女孩,當年就結了婚,妻子也在西安工作。目前,兩人已經在西安安了家。

  結婚了,就面臨著過年回誰家的問題。黃先生說,結婚的前兩年,他們是先回了山東老家,待到正月初二,然後又去了湖南的嶽父家,「一路上馬不停蹄,從西安到山東或者湖南都挺遠的,如果坐高鐵回家的話,我們兩個人加起來來回的車費就3000多塊錢,過年其實都是在路上度過。」

  黃先生說,今年夫妻倆已經商量好了,只回山東過年,沒搶到高鐵票,買了臥鋪票,回家花在路上的時間就不低於24小時,「她往年每年過年都要回一趟家,今年不回去,等於是一下子改變了此前多年回家的習慣,她父母肯定會傷心,得提前給她父母做工作,過年期間,我也會通過電話給嶽父母拜年。」

  因為家中只要有特別年長的老人,有好幾代的後輩都要協調好自己的生活工作,在這一時間奔赴到同一地點,原來交通不方便,人口流動性差,這種問題還沒有凸顯,現在人均壽命增長,老齡化嚴重,交通便利性又強了,這種問題反倒凸顯出來了。黃先生說,他也考慮過過年各回各家,但很快又否定了自己,「不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這樣會讓人覺得是夫妻關係不和諧。」

  黃先生有個新年願望,就是趕緊要個孩子,孩子一出生,最起碼兩三年不考慮回老家過年的事情了。

  一年婆家一年娘家 很累但也有生活樂趣

結婚前,王女士和準老公說好了:過年一年回婆婆家,一年回娘家。老公是家裡的獨子,她有個妹妹,但嫁到了外地,回來一趟也不容易。這個回婆家或者回娘家,主要是年三十的晚上。她家是藍田的,婆家在西安,都屬於關中,兩家普遍意義上認為,三十晚上就是過年。

  結婚後,夫妻倆堅持此前的約定,一年回婆家一年回娘家,然後從初一開始,兩邊串門走親戚,兩邊的親戚都要去走一遍,「三十如果在婆家的話,初一就回藍田娘家,初二初三再回婆家走親戚,初五初六回藍田走親戚。」

  王女士說,結婚幾年來,過年基本就是兩邊來回跑,也比較,「到現在根本就不愛過年了,感覺特別折騰,太累了。」王女士說,不過春節畢竟是傳統意義上闔家團聚的時間,「既然約定好的,就得遵守,還是繼續跑,累就累吧,生活本來就是這樣的,很多樂趣也就體現在路途中。」

  結婚10年就回過一次婆家 因為受不了旱廁小菲是土生土長的西安女孩,丈夫是陝南一個縣城小鎮的。兩人2008年結婚,當年,就一起回了陝南老家。

  陝南沒有暖氣,所以冬天更冷。平時在家裡取暖,用的是煤炭或電爐,反正是各種不習慣。小菲清楚記得,過年烤的是煤炭,她差點煤氣中毒。而最讓她無法接受的是上廁所的問題,是公共廁所,還是旱廁,「那個難受啊,就別提了。」

  隨後,小菲再也不願也不回陝南了。她給的理由是,她是家裡獨女,父母需要陪伴。隨後的幾年,基本上都是丈夫獨自回家待上幾天,再及時趕過來陪嶽父母。一個基本原則是,不要讓任何一方老人都孤單著就行。

  今年,小菲聽說婆家所在的小鎮集中對旱廁進行改造,上廁所難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她就打算今年過年跟老公回一次老家,「這兩天正準備年貨,其實子女們最大的心願都一樣,老人們身體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我覺得這是過年才應有的期盼。」

  婚姻心理專家:回誰家是想感受原生家庭的溫暖和愛

 夫妻雙方平時應加強親情連結陝西天語婚姻家庭服務中心主任、知名心理專家陳鳳山說,每到年關,有些就會遇到回娘家還是回婆家這個兩難的問題,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了大家很多年,生活中真實的情況是,回誰家都難。

  實際上,這件事的背後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陳鳳山說,一是體現的是這對夫妻個體和他們原生家庭的關係,都堅持回自己的家,他們認為,如果不回去,心存歉意,就必須要回去,回去的目的,是感受原生家庭的溫暖和愛。為什麼一定要回家,感性上說,是想家,不回去就難受,實際上,這體現出來的,是愛的缺失。

  另外一方面,回誰家是夫妻關係的一個體現,反映的是一個誰說了算的問題,如果夫妻關係和諧,回誰家都沒關係,夫妻關係不和諧,到誰家去,也會引起夫妻矛盾。

  那麼,這個難題應該如何破解呢?陳鳳山說,夫妻雙方平時就應該多傾注對各自原生家庭的關愛,加強和家裡的親情連結,不要堆積在年底,例如平時和這家走動的多,過年就去另外一家待幾天,這樣就能稍微平衡一點。如果實在回不去,可以通過快遞年貨、打電話來進行彌補,要是夫妻無法協調,可以把客觀情況和雙方父母溝通一下,讓他們出出主意,很多時候,是會得到理解的。

  無論如何,陳鳳山都希望夫妻雙方加強溝通交流,增強理解和寬容,走進對方的心裡。

  華商報記者 卿榮波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編輯:報社方正

相關焦點

  • 「今年回誰家過年」是多少獨生子女夫婦的難選之題?
    「一家一個娃,過年回誰家」,對於獨生子女夫婦來說,「春節回誰家過年」是一個令人糾結的難題,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步入婚姻,由此這個問題也困擾著很多小家庭。朋友小路就是獨生女,父母中年得女,才有了她,本來離娘家也得兩三個小時,婆家倒是不遠,經常周末去,所以到了過年,小路就想跟老公商量著到娘家過,但是老公不同意。結婚三年,每次提到這個話題就不歡而散,後來小路寧可除夕值班,老公也無話可說,但是每到過年,兩個人都為這個話題吵上一架,互不相讓。
  • 夫妻「過年回誰家」該怎麼辦?
    夫妻「過年回誰家」該怎麼辦?背景:春節馬上要到了,對很多小夫妻來說,又面臨「過年回誰家」問題。還有一種方式,現在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採用,那就是「各回各家」——夫妻雙方分別回自己的老家過年,誰也別抱怨。但是這種方式,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採用,一則這意味著夫妻兩個要分開過年,不符合過年親人團聚的節日主旨;二則如果家裡有孫輩的話,孩子只能陪一方的老人過年,另一方的老人只有想念的份,也不妥當。
  • 大年初二回娘家?媒體:回誰家不重要,常回家看看才重要
    然而,自從有了孩子後,夫妻倆認為一家三口才是家,無論如何都要一起過春節。由於是姥姥姥爺帶孩子,夫妻倆決定今年大年三十和初一在娘家過,初二回婆家。  「以前我們覺得很麻煩,因為沒有動車,開車去要6個多小時,現在動車開通,不到3小時就到了,特別方便,這樣就雙方都可以顧及到。」
  • 獨生子女夫妻們回誰家過年 兩頭跑或各回各家?
    (王磊 繪)核心提示每到過年,對於獨生子女夫妻來說,肯定都想回家陪陪自己的父母,上誰家過年真是一個艱難的「抉擇」,讓哪家父母獨自冷清過年都不好晚上6點,秋蘋在婆家吃完團圓飯,趁老人收拾碗筷等著春晚的空兒,夫妻倆開車去秋蘋娘家。晚上7點半到娘家後,小兩口再陪女方爸媽吃頓年夜飯,飯後小兩口各自陪爸媽看春晚,晚上11點老公再回來接秋蘋,趕在12點前回婆家守歲。秋蘋說:「除夕夜,我們倆雖然兩邊趕,很辛苦,但能陪陪自己的爹媽過節,感覺很快樂!」
  • 過年回誰家?比「我和你媽掉水裡救誰」更難的問題
    (Holly 作品)元旦到了,春節還會遠嗎?拖家帶口的媽媽們,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最大考點——回誰家過年?15張機票包括:一家三口回娘家重慶的機票,五個人出發去臺灣的機票,五個人返回杭州的機票,二老回重慶的機票。不過,花錢到肉痛,但更多的是開心。等了三年,小蠻終於輪到和自己爸媽一起過年了。剛結婚時,小蠻和老公就因為過年回誰家吵了好幾次。老公一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言論,氣得她不行。幾番爭取,終於約好一家一年輪著來。
  • 這個春節回誰家? 獨生子女夫妻遭遇「回家」難題
    近日,作為獨生子女的南京市民陳女士在紫牛新聞APP上留言感嘆,她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結婚兩年了,但每年都會為「過年回誰家」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
  • 回誰家過年?不是價值觀的衝撞,而是識別「男人的愛」
    或者是「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呼聲此起彼伏,單就每個人心中的期待也是越來越高。小時候過年,多的是期盼和快樂,大人張羅著買年貨,準備老人小孩的新衣裳,動手灌臘腸蒸包子做肉丸,忙得不亦樂乎。長大嫁做人婦成為人母之後,回家過年仿佛成了奢望。回誰家過年?也變成了夫妻之間最為困擾的問題,也成了阻擋在夫妻之間的一條千年梗。
  • 互動| 小夫妻大年初二隻能回娘家? 初二也可以回婆家
    王曙天 攝 輪流來 初二也可以回婆家 楊樹和王琦結婚5年,沒生孩子前,第一年在男方家過年,第二年在女方家,第三年因為協調不好,索性各回各家,各陪各媽。 回憶起來,王琦笑著說:「當時也是無奈,因為每年的假期不多,又是獨生子女,只好這樣了」。 然而,自從有了孩子後,夫妻倆認為一家三口才是家,無論如何都要一起過春節。
  • 過年回婆家,還是回娘家?
    今天我們探討這樣的一個話題,因為馬上就過年了,就說這個過年,是回婆家還是回娘家過年呢?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情,也是兩個家庭的事情,尤其就是這件事情上,是最明顯的了,你看馬上就要過年了,又有很多夫妻要開始,為過年到底去誰家要爭執了。
  • 春節過年,回娘家還是回婆家?
    之前,看過一個報導,說「過年回誰家」成為已婚人士討論的熱門話題。很多夫妻,明明相處很和諧,但是碰上過年回誰家的問題,就會吵架、鬧矛盾甚至鬧離婚。憑心而論,兩邊都是父母,誰不想趁著節日,跟自己的父母多些日子相處,婆家和娘家,就像手心和手背,都是肉!
  • 過年去誰家?現在家裡的氣氛是不是已經變得微妙起來了
    今年的春節可說是來得猝不及防,因為感覺夏天才走不久,過年就只剩60天了。而過年回誰家,是老家異地的小夫妻們每年都要進行一次的辯論賽,其精彩程度和辯論角度堪比《奇葩說》。都採取的拖字訣:想回自己家的,暗想現在不要提,沒有必要先暴露衝突,時間一到,撒潑打滾也要走;不想去的,心想春運期間走不成的理由還不好找嗎?過年去誰家,不僅是一份體力活,還有一份腦力活,去年有一對夫妻因為回誰家過年的事,竟然到法院打了一場官司。回誰家過年的衝動激不激烈?手段奇不奇葩?
  • 離過年還有幾天,我和老公還為回誰家吵架!網友:少點自私就好了
    過年應該去男方家還是女方家裡,這是個長期爭論不休的敏感話題。傳統上,中國人結婚後,嫁出去的姑娘,就是婆家的人了,一定要到婆家過年。隨著社會風氣的開放,過年回誰家就變得沒有那麼確定,而且成為了很多夫妻爭論慪氣的問題。
  • 婆婆過年不讓兒媳回娘家:時代早變了,別做不明事理的婆婆
    鼠年的除夕就快到了。一到過年這對於不少結婚後的夫妻來說,去娘家還是婆家過年,都是一件很讓人為難的事情。朋友小影前兩天和我吐槽,說她婆婆居然過年不讓她回娘家,她和老公才今年剛剛結婚。婆婆的理由就是女人既然嫁人了,那就是婆家的人,和娘家沒關係了。
  • 原地過年!西安5000餘人參與調查 78%打工人選擇留西安過年
    同時,我們採訪西安各行各業10位「打工人」,他們來自吉林、福建、甘肅、河南、山東、雲南、山西……他們決定留在西安過年,一起來看看他們將過一個什麼樣的「西安年」。  》》調查數據  看看哪些選項呼聲較高  截至記者截稿,1月14日18時,本次調查問卷共有5115人參與。
  • 女兒過年不能在娘家過的,會遭媽媽嫌棄……
    過年去誰家?這麼多年,這個堪比"老婆和媽掉下水先救誰"的棘手問題依然存在可我們媽網社區的寶媽們早已跟丈夫磨合出自己的答案先看看她們是怎樣完美答題的吧!1、婆家派:當然還是選擇回婆家啦過年只能回婆家過?這是什麼操作,小編沒懂親娘怎麼就嫌棄起親閨女了,這樣就真的是非常不想嫁了哼!
  • 大年三十到底應該去誰家過年?最常見應該這幾種可能!
    馬上就要除夕了,還記得前年春晚有一個小品講的就是一對小夫妻因為去誰家過年在火車站發生爭執的事情。最後一位男方父母的一個電話,謊稱自己在海南度假,才解決了這一樁事件。其實對於大年三十到底去誰家過年,無非也就是以下三種可能。
  • 「兒子,什麼時候回來過年」,「媽,我接你和爸來北京過年吧」
    臨近春節,父母都在牽掛著自己的孩子什麼時候回家過年。我有個同事,公司也幹了五六年了,算是在外打拼混得不錯的那一類人吧。今年也是剛在北京郊區付了一套房子的首付。夫妻倆工作都非常拼命,身背房貸,一刻也不敢懈怠。這位同事前天也是接到了母親打來的電話。接完電話後看到他有些傷心,也有些無奈,甚至糾結。
  • 「大年初二回娘家」「不,我要回娘家過年,我爸媽就我一個女兒」
    過年也就剩下兩過多月了,很多人都是會提前考慮過年的事情,特別是剛結婚或者結婚的夫妻。郭碧婷和向佐從戀愛到結婚,時間不長,但結婚和戀愛也是不一樣的,平時可能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等到結婚了,就會有很多習俗了。
  • 為春節回誰家過年煩惱 帶上訊飛翻譯機一起出國嗨皮
    又是一年春節到,在外工作的你想必已經將「回家」提上了日程。不過如果你已經結婚了,可能每年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春節回誰家過年?其實,利用過年假期,組織全家來一場出國遊不失為一舉兩得的好辦法,當然出國必備的訊飛翻譯機也將是你出行的好夥伴。
  • 婚後,一定要回男方家過年嗎?
    媛媛恍然,原來是繞到了婚後去哪過年的終極之問。01過年就把娘家回,在中國,這可能只發生在一小部分人身上。要想得到這樣的結果,滿足的條件至少需要三個:開明的婆家、開明的老公和開明的娘家。她憐惜姑媽一年間不能回幾次娘家,在姑媽婚後就拉著姑媽的手說:「來了,就把這裡當家。以後中秋、過年這些日子,你們有假,就多回老家走走。咱們家不講究這些,你們平時經常回來,咱們每天都是團圓。」因為家裡這兩個可愛的老太太,姑姑這些年從未有過什麼糾結,每年過年的時候,都提前備好一堆年貨,歡歡喜喜的回娘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