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故裡,五洩源地,一朵同樣芳名遠揚的商貿奇葩漸漸成為諸暨的又一亮點。隨著五年前的改制和易名,它開始了新的蛻變,從一個家電批發(代理)的縣級市企業,成長為一家集家電批發(代理)、家電零售連鎖、大型百貨商場以及現代商業房產於一體的綜合性商貿集團。
「全國誠信維權單位」、「省級誠信企業」、「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浙江省商業企業集團五強」……雄風集團猶如一匹壯碩的黑馬,在廣闊的市場天地間馳騁,脫穎而出。
主持人:在我的印象中,諸暨人在傳統繼承方面表現比較突出,比如農村的耕讀家風,比如諸暨人大多喜歡在各種正式場合堂而皇之地運用家鄉話,但是剛才進來時,我發現你們的員工在本土卻都用普通話交流,是你們刻意的要求?
陳金迪:是的,這是集團對所有員工的基本要求。
主持人:可這有悖於諸暨的傳統文化?
陳金迪:傳統的不是不變的。語言是反映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語言也是企業文化的折射。我們雄風的定位是「現代商貿」,如果在語言上都邁不開第一步,何談「現代商貿」。
主持人:這是雄風成功的原因?
陳金迪:基本算是。當然,還有其他很多的因素,但有一點是最值得雄風慶幸的,就是我們一開始定位為「現代商貿」而不是「傳統商貿」。這是雄風區別於其他商貿的主要原因,也是雄風在短短幾年躋身於全省商業企業五強的關鍵所在。俗話說,登高才能望遠,諸暨雖然是小地方,但不能說諸暨就沒有高山,就沒有登山的資格。
主持人:你們攀登的第一座高山是什麼?
陳金迪:我們的第一目標是國內的名牌家電,家電批發業務是雄風的傳統項目,也是雄風振興的助推器。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雄風取得了科龍、容聲等國內知名家電品牌的浙江總代理權,這為後來做大家電代理業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97年開始,雄風取得了三星電器的浙江總代理權,這是雄風攀登的第二座高山。國內知名家電連鎖商也都從雄風集團旗下的家電批發總部提貨。作為三星白色家電的浙江總代理,雄風集團已連續10年創下全國銷量第一,年銷量達到6萬多臺。松下洗衣機連續幾年創下全國銷量前茅。
主持人:一個縣市級的商貿企業為何能取得這些國際大品牌企業的信賴?
陳金迪:第一靠誠信,第二靠營銷戰略,第三靠積累。
主持人:能否具體地談談?
陳金迪:雄風是以傳統商貿起家的,我們在這個行業內做得很優秀,許多品牌的銷量做到了全國第一,也積累了豐富的營銷經驗。這為日後與國際著名品牌(比如三星、松下等)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厚積薄發,我覺得很有道理,經營也是這樣。從「傳統」到「現代」,不光光是銷售形式的改變,更是一種管理模式的改變,人才需求結構的改變,以至於企業戰略投資決策的改變。比如,傳統批發代理商在對市場分析不足的情況下即面臨庫存的問題,現代批發物流需要更強的市場分析和預估能力。與國外著名生產企業打交道,完全通過網絡下訂單,而且每批貨物都必須提前8周下訂單。也就是說你必須弄清楚2個月以後發生的事,這可不是算命,這就要求企業有一個科學的市場預測體系。這是現代批發代理企業必須具備的素質,也是和國際市場接軌的必然要求。通過與這些國際知名企業的合作,雄風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在對現代批發物流的不斷探索中,雄風的家電批發業務也日漸成熟。2002年開始,除立足於這個既有平臺外,我們又應時運轉起另一個平臺——家電連鎖。作為本土家電連鎖企業,雄風家電連鎖能更快融入當地的文化,適應本土市場,同時在售後服務上有更強的地理優勢。近年來,雄風開始涉足百貨和商業房產,多元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
一直以為,從傳統到現代之間應該會橫亙著一道難以穿越的屏障。事實上也是如此。許多人只能駐足於屏障的這邊,抑或那邊,享受著寧靜卻逼仄的空間。然而,陳金迪似乎註定是一個不甘於平凡的人,他在屏障的中間劈開了一道門,將傳統與現代緊密、和諧地結合在一起,打造出一個別具一格的商業企業——雄風集團。
主持人:有關雄風集團的介紹中,有一組數字特別引人注目:從2002年到2006年,雄風集團上交稅費從300多萬增加到3000多萬元;員工數也從110人猛增到2000多人。發展速度為何如此迅速?
陳金迪:我一直提倡「借腦」的說法。獨木難成林,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雄風的發展得益於擁有眾多優秀的人才。作為現代企業,雄風集團從全國各地廣羅人才。我們集團的幾個副總都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地區。這些人才帶來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嶄新的思想觀念,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
主持人:剛才提到「現代企業」,你覺得現代企業和傳統企業,在人才管理上有哪些本質區別?
陳金迪:這與前面說的語言習慣突破有些類似。其實現代企業的本質在於不斷解放和創新思想。因此,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企業就不能被地域、被習慣所控制,在管理上、用人上都如此。
上個世紀80年代,珠江三角洲曾興起眾多中小企業,其中大多數都是以家族企業的方式運營,然而能夠支撐下來或者發展壯大的卻寥寥無幾。家族企業並不是一無是處,但是在做大做強上常常會顯得後勁不足。一個優良的物種,不可能是近親繁殖的,所以,雄風集團在成立之初,我們就把它定位在一個現代企業的角色,雄風不只是「陳家」的雄風,也不僅僅是諸暨人的雄風,更是社會的雄風。我們希望成為中國雄風,正是在這種理念下,雄風商貿才有了現在2000多名的員工。
主持人:那你們是如何引才的呢?
陳金迪:「引才」沒有獨到之處,關鍵是「用才」。
主持人:用才?
陳金迪:對,引才容易用才難,引得進要留得下,諸暨不比杭州,杭州有西湖,是省會城市,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諸暨雖說有西施,但我至今還沒有碰到一位員工因為仰慕西施的美貌而留下的。要讓他們留下來,就必須要有家的感覺。世上所有動物(包括人)都需要溫暖,家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
主持人:怎麼才能使人感到溫暖呢?
陳金迪:為豐富員工的業餘生活,雄風集團常常開展各種各樣的文體活動,比如徵文、歌詠、登山、拔河等。前不久,雄風集團組隊代表紹興市參加全省職工廣播體操比賽獲二等獎,就是員工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努力為企業爭光的結果。這是員工對雄風的熱愛,因為他們把雄風當成了自己的家。當然,這僅僅是一方面,要使員工真正感受到溫暖,最重要的還是「公平」。
主持人:公平,為什麼?
陳金迪:沒有平等、沒有公平,哪有快樂幸福可言。像許多發達國家,公民幸福指數不高,最大原因不是物質生活,而是沒有得到社會給予的同等的、公平的機會。所以,我們在用人機制上也力求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有些崗位都通過「競聘上崗」。每一位員工都有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我相信有公平才有快樂。
主持人:你們在選拔人才上有沒有特殊要求?
陳金迪:沒有特殊要求,「匹配」就行。
「那天董事長背起我的行李就『咚咚咚』跑上樓了……」,從珠海舉家移居到諸暨的一位集團副總,回憶起他剛下車的一幕,心中仍充滿濃濃的暖意。儘管已離家千裡,但他卻同樣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我一直在想,在引才與用才的天平上,雄風到底擁有怎樣的秤砣,才一如既往地平衡好源源不斷輸入的「匹配型」人才,是陳金迪國際化的用人觀念,是打造現代企業的理念,抑或是他獨特的人格魅力?也許,兼而有之。
主持人:2002年以前,家電批發是雄風集團的核心業務,在同行中已是多年獨領風騷。在這種形勢下為何要調整戰略,涉足百貨、商業房產新領域?
陳金迪:實際上,它們都是關聯的產業,都屬於商貿流通範疇,是我們多年來在經營和探索的領域,只是形式有所拓展。剛才已經談到過,作為本土家電連鎖企業,我們擁有很多的潛在優勢,而且雄風自身在做家電批發業務,所以可以發揮優勢開發本土的家電市場。
百貨經營對雄風而言是一項新業務。現代百貨業,在我國及我省的發展歷史很短。最早引進歐美國家、韓、日等百貨業經營模式的是港臺現代百貨經營,隨後被珠江三角洲一帶所模仿,然後才在沿海城市及內陸地區鋪開。浙江省的現代百貨業上世紀90年代才得到快速發展。以省會城市的杭州大廈、銀泰百貨等為代表的一批大型現代百貨商場形成格局。而此時,諸暨百貨業並沒有快速跟上杭州等大中城市的發展步伐,這是一個遺憾,但卻使雄風發展百貨業有了更大的空間。2002年,位於諸暨市中心的五洲大廈被拍賣,雄風立即抓住此機遇,開始涉足現代百貨業。隨後我們引入了杭州大廈的管理模式,引進百貨業經營人才,在諸暨發展不充分的百貨市場中佔據了先機。搶佔了先機就佔領了市場。
主持人:雄風百貨商場在設計、布局上與杭州大廈頗有些相像。
陳金迪:是的,因為我們最初與杭州大廈合作,學習他們的管理模式。與傳統百貨店相比,現代商場更注重發掘和滿足人的內心需求。通過人性化的設計和布局,營造一個舒適、快樂的購物環境。這些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包含了許多繁瑣的細節。在軟體上,無疑需要每位工作人員都具有良好的素質,有飽滿的精神和較強的親和力;在硬體上,則要對每一個細節都精心考慮,比如商場試衣間、洗手間要清潔、明亮,合理設置一些休息凳供顧客休息。商場和顧客之間是互動的,商場管理水平高了,購物環境好了,顧客才會「慢」下來,把購物當作一個享受的過程。這是現代百貨商場所要做的基本功,也是實現經營目標的關鍵。
主持人:商貿企業對現金流的需求尤為明顯,百貨業和批發業在資金流轉速度上都比較快,雄風為何又涉足商業房產項目?
陳金迪:投資商業房產是出於集團整體發展戰略考慮。在商業房產不斷增值,租金日益上漲的情況下,如果仍舊堅守租賃物業的經營模式,商貿流通業的贏利空間會大大縮小。其次依靠租賃,必然受制於人;買下物業,等於掌握了主動權。因此,從2002年開始我們先後在紹興、諸暨、柯橋等地買斷商業網點產權。2004年進入安徽市場時,我們也買下了商業中心地段的南陵商廈,準備用作經營百貨。擁有商業房產,將使雄風在各地發展百貨業更具優勢和競爭力。
「算起來我從16歲就參加工作了。最早做過供銷員;隨後是家電五金部經理;之後就駐上海做業務;1988年成立諸暨市供銷社批發公司(雄風集團的前身)任經理……」陳金迪用了兩分鐘時間,迅速將20多年的從業經歷一一掃過,眉宇間透出果敢和雷厲風行,讓人深信:時勢與英雄本是互相垂青的。因此,也不難理解他能如此嫻熟地將快與慢調和成精彩的人生階符了。
主持人:現代百貨和品牌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短短三年多時間,雄風已經集聚了六萬多種中高檔精品名品,引進了一千多個國內外知名品牌,你覺得雄風在品牌商品經營之路上能迅速崛起的理由是什麼?
陳金迪:古人云,良禽擇木而棲。現在看來,這句話用在商品生產企業與零售商的關係上也很恰當。我們早期在做家電代理時,因為有了和科龍、容聲、小天鵝等國內知名品牌生產商的合作,積累下豐富的資源和經驗,從而有了和國外知名品牌,如三星、松下等大廠商的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雄風本身在各方面獲得了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逐步增強,這為品牌的拓展經營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今年秋季,我們準備引進「衣戀」這個韓國時尚女裝品牌。在接洽之初,對方因為對諸暨對雄風不了解,一直持猶豫不決的態度。後來,「衣戀」品牌代表在我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來到雄風進行考察。考察完後,對方馬上同意合作。雄風百貨一下子就引進了「衣戀」7個品牌中的5個品牌。這在國內大型商場中也是少見的。因此,在良性發展中,過程和結果是一對互為循環和推動的因素。
主持人:你的意思是把結果管理變為過程管理,雄風在員工的管理中也是這種理念嗎?
陳金迪:是的。尤其在百貨經營領域,雄風集團實行的是過程管理模式。首先,公司每位員工的工作實行標準化和流程化,責任到人;其次,對員工的工作業績實行量化考核。世界著名品牌麥當勞公司有一句名言叫做,「三流的人才,二流的管理,一流的過程」。百貨業本身是一個細節繁瑣的行業,規範的過程管理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一個良好、規範的過程,帶來的是多贏的效果。
主持人:過程管理就需要過程跟蹤,對過程的跟蹤是否意味著許多事情有時需要親歷親為?你對自己的定位既是決策者又是管理者,對嗎?
陳金迪:過去是管理者,現在是決策者。管理者和決策者角色的重合難免會產生矛盾。但是標準化管理實際上正好調和了這對矛盾,它將傳統管理者從繁雜的事務中解放出來,成為一個更能把握市場的決策者。當然,作為一個現代企業集團,其本身就有比較明確的分工和管理規範。
主持人:最後一個問題:雄風集團已經向安徽等地拓展,你認為雄風模式能適應異地發展嗎?
陳金迪:我有信心,因為我們的管理日趨規範,我們的員工日益優秀,這就是我們雄風的核心競爭力,雄風集團現在所檢驗的正是這樣一種能力。
陳金迪說,有一支金筆在他的人生道路中非常具有紀念意義。那是他在一次工作中,由於沒有和對方籤訂合同,損失了30多萬元。對方企業破產後,他最後被分到一支金筆作為補償。這是他經商二十多年中,唯一一次因沒有規範的合同產生的失誤,那支金筆因此也成為他生命中永恆的記憶。說起這段往事,陳金迪似乎滿懷感激,正因為此,才讓他深刻地意識到:光靠一方道德上的誠信約束還不夠,必須要有規範化的操作。唯此,才能保證雙方的利益。也許,雄風集團的過程管理,正是緣於他對人生的過程與結果的辯證理解吧。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