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的六大名著最後變為四大名著?史學家:應該把它們加回去

2020-12-04 小海談歷史

從小我們就聽過四大名著,它們分別是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遊記》、曹雪芹的《紅樓夢》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很多人更是對其中的情節了如指掌。但今天,當我告訴你在解放前,其實是六大名著,你或許會大吃一驚。

清朝時,人們說起文學巨著一般都會想起六大名著,它們分別是《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新中國成立後,國家要求出版局立刻出版一些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的作品。

於是,人民文學出版社響應了號召,在短時間內出版了四本經典之作,這四本書在推出後立馬收到了廣大民眾的一致好評,也讓其他出版社紛紛效仿,這正是我們今天廣為流傳的「四大名著」。雖然四大名著在出版後備受好評,在很多地方都賣斷貨,但這其實是一次因為時間匆忙而做出的無奈的選擇。許多歷史學家說起出版四大名著時都覺得十分惋惜,直言:「應該把它們加進去。」

那麼另外兩本書應該被加進去的書到底如何呢?先說第一本,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這是一本耗盡他畢生心血所創作的一本書,他通過記錄一些妖鬼蛇神之類的奇異事件來揭露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或者抨擊封建迂腐的思想,這本書有著非常深刻的民主主義思想,意義非常深遠。郭沫若也曾這樣評論這本書的作者蒲松齡,說:「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可以說評價非常高。

第二本是吳敬梓的《儒林外史》,這也是一本世界級罕見的優秀文學作品。吳敬梓通過這本書描寫了封建時期社會各個階層的代表人物,也寫出了這些人面對各種誘惑時表現出截然不同的行為與態度。在《儒林外史》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普通人面對金錢和功名時會如何變化,同時也能看到社會底層勞動人民在強權和誘惑中保持自己潔身自好的優秀行為,這些也代表著作者對現實全面而深刻的批判,也寄託了作者對於桃花源式社會的嚮往。該書也被奉為「中國古代諷刺小說之最。」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六本小說無論哪一本都是足以流傳百世的經典之作,正如歷史學家所說:「應該把它們加回去。」因為意外的情況,最後只有四大名著能大規模傳播,實在是太過可惜。

相關焦點

  • 建國後,六大名著為什麼刪減為四大名著?刪掉的兩本人盡皆知
    其實,我們古代的名著遠遠不止這四個,最開始的稱謂也不是四大名著,而是六大名著,可能大家有點茫然,一直都知道四大名著,什麼時候變成六大名著了?建國後,六大名著為什麼刪減為四大名著?刪掉的兩本人盡皆知四大名著起源「四大奇書」最開始並沒有四大名著的說法,各家名著小說層出不窮,類型不一,沒有排名界定。為了統一分類,在明代嘉靖年間,著名文學家、史學家王世貞提出「四大奇書」這樣的概念,將當時廣為流傳、受人追捧的幾大不同類型的名作列為「四大奇書」。
  • 「四大名著」原先應是「六大名著」,刪掉的這兩本家喻戶曉
    如今大家都熟知的中國四大名著分別是:《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這四部著作可以稱得上是經典,每一部著作都被拍成了電視劇,在各個頻道播出。它們還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在國外流傳甚廣,走進千家萬戶,還成為了很多外國人研究的對象。四大名著作者介紹誰知道,原來本不是四大名著——當時在最初決定出版文學著作時,最初決定下來的是六本書。
  • 六大名著被改成四大名著,刪掉的那2部是什麼?專家:應該刪
    可見四大名著在人們心中的喜愛程度是多麼深厚。不過卻很少有人知道,在當年出版社從浩如煙海的書籍中選擇了六本名著,如果不出意外,現在應該叫六大名著了。但是最後,出於條件的限制,只能先印刷四本。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四大名著。因為當時還是引起了一陣不小的轟動的,畢竟經過了連續的戰亂,能坐下來安安靜靜地讀一本書是多麼愜意的事情!這四本書受到民眾的追捧,並且有供不應求的勢態。於是,別的出版社也來跟風,印刷這四本經典的名著。而剩下的兩本雖然後來補印了,但是四大名著的呼聲早已蓋過這兩本滄海遺珠。
  • 「四大名著」、「六大名著」、「七大名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從小到大,被學校、家長要求多讀書的我們都接觸了不少中國傳統文化,其中小說界的「四大天王」,即「四大名著」更是課本上的常客。四大名著的故事梗概小編從小聽到大,其中的精彩片段也屢屢翻閱,以至於自認為是不大不小一個專家。直到某天聽說除了「四大名著」外還有「六大名著」、「七大名著」的說法,才頓時一頭霧水。
  • 「四大名著」的前身,原來是「六大名著」,被砍掉的兩部書是啥?
    所以,「四大名著」正式出現,最早也不會早於清朝中期。在明代,最早將這幾部名著合體成為「偶像天團」的,是史學家李贄,他把《水滸傳》、《史記》、《杜子美集》、《蘇子瞻》、《李獻吉集》集合在一起,稱之為「宇宙內五大部文章」。
  • 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兩本名著被刪?其實真相是這樣的
    說起四大名著,想必國人肯定都聽說過,甚至於說大部分都讀過或者看過其中的幾本。畢竟即便說《紅樓夢》大家看不進去,《西遊記》、《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還是老少鹹宜的。更不用說其中的一些段落被列入初高中名著導讀當中去了。但是最近看到一些文章說道,實際上在建國之前是有六大名著的,在建國之後才變成了四大名著。看到這個說法還是比較好奇的,畢竟其中都沒有聽說過這個,於是去翻看了一些資料。
  • 四大名著添了兩本書,成為六大名著!再添兩本呢?中國名著真多!
    「有國人的地方,就有四大名著」,這句話雖然有誇大之嫌,但是充分說明了四大名著在國人心中的地位。想必你會記得孫悟空大鬧天宮、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智取生辰綱、黛玉葬花……這些出自西遊、三國、水滸和紅樓的經典情節,它們無不是我們童年的回憶。
  • 四大名著本來是六大名著?除了四大名著外的那兩本名著是哪兩本?
    眾所周知,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名揚海外,在國內也是人人皆知,四大名著分別是《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四大名著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說的典範,也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其實本來我國古代有六大名著,但是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文學社響應國家提出的提高人民群眾文化水平的號召,率先出版了六大名著裡的四本,也就是現在的四大名著,收到非常好的社會反響。其他的出版社也跟風紛紛推出這四本名著,久而久之,人們就開始把這四本名著叫四大名著了。其實本來是六大名著,有人問,還有兩大名著是哪兩本?
  • 建國前「六大名著」,建國後成「四大名著」,還有兩部是什麼?
    四大名著,也可以說是四大小說。指的就是我們現在非常熟悉的《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以及《紅樓夢》四部中國古典章回小說。這四部經典的作品在作者書寫出來後歷久不衰,無論是裡面的故事還是人物都已經深深地影響了我們國家人民的觀念。
  • 從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另外兩大名著是啥,為何被去掉了?
    六大名著變成了四大名著,被淘汰的那兩本你知道是啥嗎,為什麼被淘汰呢?大家好,這裡是流浪歷史,這麼好看的你點進來還不關注一下小編嗎?請多多支持小編,你們的支持就是小編寫作的最大動力,非常感謝你們長久以來的支持與厚愛,小編會寫出更多的優質文章。
  • 新中國成立後,六大名著為何變成了四大名著?刪掉的兩本家喻戶曉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只有四大名著的存在,而並沒有六大名著這種說法。而且每每提及前者的時候,大家都會立即想到《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可實際上,在很久以前,我國是存在後者這種說法的,而且能進排行榜前四名的名著也並非是這四本書。
  • 建國後,為何將六大名著變成了四大名著?被刪掉的是哪兩本?
    四大名著,這個名詞應該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有一段時間,是存在六大名著的,後來刪去了兩本才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版本。談起閱讀的書目,就不得不提到四大名著。從我們開始讀書起,就一直被要求閱讀這四本書。即使你沒有看完過全本的著作,你肯定也看到過他們的影視改編作品。老版的《西遊記》陪伴著許多人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假期。與現在廣為人知的四大名著比較來,六大名著十分的不顯眼。很多人都不知道曾經有過六大名著,甚至沒有聽說過這個名詞。這背後有很多原因,導致它不為人知。
  • 六大名著為何改為四大名著?
    建國後,六大名著為何變成了四大名著?刪掉的兩本是哪兩本?而四大名著具有很大的代表性。這四本書其實不考慮閱讀,光看每年對這四部書翻盤的影視劇來說。就足以看出人們對這四部傑作的喜愛程度。關於四大名著,鮮有人知是:當出版商第一次討論出版書籍時,他們實際上決定了六大名著!然而,經過幾次研究和討論,其中的兩個被刪除,成為當前的四大名著。那麼被刪除的是哪兩本?
  • 建國初的六大名著為何變成四大名著?那兩部為何被刪除?
    因為這四大名著流傳廣,影響深遠,所以基本上全國上下老老少少,對於四大名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耳熟能詳,有所了解的。其實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並沒有「四大名著」這一說,人們公認的明清時期的優秀代表作品是「六大名著」。那為何六大名著會變成現在的四大名著呢?少了的那兩部名著是哪兩部?
  • 四大名著並不是四大名著,而是六大名著,被淘汰的兩本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四大名著有《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以及《紅樓夢》,現在我們一再的被翻拍,可見他們非常的受歡迎,但是在建國以前我們有六大名著知道他們為什麼後來變成了四大名著嗎?,而是六大名著,分別是:《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儒林外史》,是不是很失望,其中並沒有大家非常期待的《隋唐演義》跟《封神演義》。
  • 「四大名著」的前身,其實是「六大名著」,被砍掉的兩部書是啥?
    「四大名著」的前身,其實是「六大名著」,被砍掉的兩部書是啥?四大名著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了,因為在我們心中這是眾所周知的文化常識。雖然這四部古典小說給人年代很久遠的感覺,但是其實他們真正成書的年代,並沒有很古老。
  • 建國後,六大名著被刪減成四大名著,這是為何?
    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四大名著,每個人都會讀過一些,現在更是被改編成了很多的影視劇,讓大家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但是你知道嗎?四大名著是建國之後的結果,剛開始的時候原本有六大名著!
  • 四大奇書、四大名著、六大名著這三位老弟到底是啥關係?
    其實不知道六大名著並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因為六大名著這個概念被四大名著壓的太狠了。所以也就小眾到很多人都不知道。而六大名著大約是在清末提出來的,它們分別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
  • 建國後,為什麼要將六大名著變為四大名著?刪掉的這兩本家喻戶曉
    提起四大名著,很多人自然都有所耳聞,除了經常被當作求學時期必讀的課外讀物之外,還被改編成了經典的影視文化作品,以供更多的人去學習了解。在那個影視作品有限的情況下,四大名著應該是不少人回憶中的經典,尤其是親朋好友聚到一起,也常常會談論一些經典的橋段。
  • 四大名著其實是六大名著,建國後刪掉了兩部,被刪的也是家喻戶曉
    相信大家都知道《四大名著》的存在了。畢竟這四大名著在我們平時的學習當中,還有老師在教育當中都會拿著四本書進行舉例子。還有就是這四大名著黨宋所表現出來的中國文化,那些的都是必較具體的。那麼其實大家以為四大名著只有4本書,但是當時四大名著是有六大名著的。大家都很熟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