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你一把打開絲路寶藏的鑰匙,「長沙好外婆」蔡皋準備了一個月

2020-08-14 瀟湘晨報

為了給你一把打開絲路寶藏的鑰匙,「長沙好外婆」蔡皋準備了一個月

7月,長沙酷熱。不大出門的著名繪本畫家蔡皋,在月初來到長沙博物館,安靜地觀看了「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

「絲路是個寶藏,平山鬱夫先生的藏品在國際上久負盛名。寶藏都到家門口兒了。趕緊的!」看過展覽,這位「長沙好外婆」用她質樸而具有磁性的聲音,向大家推薦這個「好展覽」。

(長沙市民排隊等待觀展。)

其實,作為長沙博物館新館開館以來舉辦的首個外展,「絲路寶藏」特展已經開展兩月,日本駐華大使橫井裕特別從北京趕來,出席展覽的開幕式。現場展出的192件(套)展品,也成為長沙市民爭相打卡的對象。

參觀此次展覽,蔡皋可謂慕名而來。「平山鬱夫先生令人敬佩,他是那場駭人聽聞的核爆的倖存者,一生追隨玄奘的足跡,奔走在絲綢之路上,他心懷世界,是和平的使者。」為了讀懂平山鬱夫的收藏,蔡皋兩次走進展廳,認認真真地觀看每一件文物、畫作。

(市民在長沙博物館觀展)

「絲路的確蘊含著巨大能量的寶藏,已被發掘、已被我們看到的文物都是大大小小的能量場,還有許許多多隱含著其中的秘密,它們聚集的是特定的年代的信息,是同時代倖存的被發掘出來的文明創造物。」在展覽的觀後感中,蔡皋記下了自己的感觸。在她看來,這些正在展出的文物,「它們眨巴著眼睛,似乎在挑戰著今人的眼睛、觀看的眼睛,等待著一場交流的開始。」

(著名繪本畫家蔡皋)

蔡皋認為,面對來到家門口兒的「絲路寶藏」,每一位長沙人都應該走進展廳看一看。正因如此,她從展廳出來之後,有了舉辦一場講座的想法。7月,長沙氣溫逼近40度,但蔡皋依然堅持搜集資料、準備講座內容,她要送給長沙市民一把打開「絲路寶藏」的鑰匙。

(展覽海報)

(市民排隊等待觀展)

長沙博物館已經為這次講座排定時間地點。8月15日上午9點30,蔡皋將帶著她對展覽的感悟和大家分享以下內容:文物是一種見證,歷史文化傳統,是一個民族至整個人類大生命之所在,一切真實有據;沒有哪一種文明是孤立的,不同的文明既獨立又互相關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輝映,互相印證;這個展覽讓我們思考:什麼是藝術?

【主講人簡介】

蔡皋,1946年出生,湖南長沙人,著名繪本畫家。自作品《七姊妹》獲「全國兒童讀物插圖作品邀請賽優秀作品獎」始,陸續創作了《海的女兒》、《李爾王》、《幹將莫邪》、《六月六》、《隱形葉子》、《花仙人》、《桃花源的故事》、《荒原狐精》等作品。

《荒原狐精》於1993年獲第14屆布拉提斯拉瓦國際兒童圖書展(BIB)「金蘋果」獎。1996年被聘為首屆中國兒童圖畫書獎「小松鼠」獎特約專家評委。1998年,應日本JBBY、日中文化交流協會之邀,參加於知宏美術館、安曇野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繪本畫家原作展》。2000年被聘為第34屆波隆那國際兒童圖畫書插圖展評選委員。其作品《桃花源的故事》曾入選日本小學國語教材。

講座標題:蔡皋:源頭·鑰匙——走近「絲路寶藏」特展

講座時間:2020年8月15日(周六)9:30—12:00(9點開始籤到)

講座地點:長沙博物館一樓多功能廳

適合人群:歷史、文化、藝術愛好者,教育工作者

參加人數:70人(謝絕12歲以下兒童參加,懇請合作!)

預約方式:關注「長沙博物館」微信公眾號-菜單欄「長博指南」-「教育活動」預約

瀟湘晨報記者徐海瑞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解鎖平山鬱夫絲路寶藏的鑰匙,我從蔡皋這裡找到了
    8月15日上午,著名長沙籍繪本畫家蔡皋來到長沙博物館,舉辦了題為《源頭·鑰匙——走進「絲路寶藏」特展》的講座,帶領大家探尋正在該館展出的「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中文物藝術的文化源頭,引導大家認識平山鬱夫的藝術世界
  • 跟隨蔡皋的腳步,一起打開平山鬱夫藝術之門
    有了發現光的眼睛,才能創作出有光的作品……」8月15日上午9時,在長沙博物館,源頭·鑰匙—走進「絲路寶藏」特展專題講座舉行,著名繪本畫家蔡皋為大家講述了她眼裡的平山鬱夫的藝術世界。顯然,這也是她為什麼會多次來到長沙博物館,參觀正在這裡舉行的「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並且願意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這次展覽的原因之一。欣賞藝術,就少不了一雙發現藝術和美的眼睛。
  • 「月亮粑粑——蔡皋的藝文世界」長沙博物館開展
    蔡皋奶奶與國防科大附小的孩子們唱誦《月亮粑粑》。 蔡皋說—— 「民間故事是藝術的寶庫,那裡珍藏著人類文明發展的記憶的源頭。多年來,我尋找這種源頭,並將我的感受分放在不同的藝術作品裡,希望和喜歡我的藝術的朋友們一同分享。」 「在原作面前,我們需要的是打開感覺,呼喚的是一種審美的甦醒!傳統有亮處,也有未照亮處。
  • 蔡皋丨畫故事的奶奶,撈出了時間裡的月亮
    ▶ 「月亮粑粑——蔡皋的藝文世界」特展。長沙濱江文化園長沙博物館,2016年7月9日至8月30日,展出作品127幅。 有那麼些人,在你疏於琢磨生活的時候,你漠然於他們的勤奮和天分,而一旦注目於他(她),卻會猛吃一驚:居然,還能夠和這樣的人同在一片藍天下!長沙的蔡皋大姐,無疑是其中之一。 「月亮粑粑」 1946年,抗戰已經結束,那一年,蔡皋出生,距「 中國如果有一個有資格獲得安徒生獎的話,那一定就是蔡皋」的評價還隔著50多年。
  • 「絲路寶藏」周六起長沙展出 打開兩千多年前的秘密
    6月9日,長沙博物館,展出的伊朗「牛形來通」陶器文物,因為造型獨特吸引媒體記者的目光。湖南日報首席記者 郭立亮 通訊員 朱宇 攝影報導原標題:「絲路寶藏」來長沙了絲綢之路文物穿越2000年時光、跨越65國國境,來到長沙。6月9日,長沙博物館「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文物開箱點交布展,2件珍貴文物金王冠、牛形來通率先亮相。
  • 心動邂逅 絲路寶藏 ——「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長沙博物館展出實況
    6月12日,來自日本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珍藏的絲綢之路沿線文明古國的192件(套)文物精品,亮相長沙。「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是長沙博物館首個大型國際文物展覽。展覽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日本國駐華大使館、長沙市文旅廣電局指導,日本黃山美術社策劃,長沙博物館、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主辦。
  • 「絲路寶藏」來長沙了 看看丘比特長什麼樣?
    星辰在線6月10日訊 據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任波 通訊員 鄧曉麗)報導,6月9日下午3時,192件(套)「絲路寶藏」文物,穿越兩千年的時光,跨越六十五國國境,踏沙而來,在長沙博物館(以下簡稱「長博」)特展一廳集結開箱亮相,專業人員逐一進行文物點交,記者親眼看到了來自伊朗西北部的牛形來通、
  • 童心不泯,機心全無丨蔡皋:濁世中一抹清亮
    70歲的「長沙好外婆」蔡皋臉上,掛著孩子般不解的表情。 因為她的作品在國內外頻獲大獎?因為業內人士認定,她是中國最有資格獲得安徒生獎的人?還是因為她的首個藝術展在長沙開幕? 我更願意給出的理由是,「因為您是濁世中一抹清亮的存在,如此稀缺,令人心神嚮往。」
  • 74歲寶藏奶奶成中國繪本第一人,蔡皋:生活是一萬個值得
    這樣一個憨態可掬的形象原來是繪本大家蔡皋的自畫像,非常具有個性又充滿著童趣,這幅畫的來源,是她曾經模仿自己院裡的一個小朋友見到大鬍子爺爺時的神情,又怕又好奇。正是兒童面對陌生事物時的微妙心理,蔡皋不僅抓住了小男孩標誌性的動作,還把這麼調皮的動作就這麼安放在了自己身上。
  • 蔡皋:我勸你們有一個自己的屋頂,哪怕你只有一盆花
    能表達自己所思所想的就是真正的好東西。她看到過青蛙在樓上談戀愛,擋在路上她只能繞道走;小昆蟲談戀愛的時候比較好看,小鳥談戀愛「更有趣」;有次因為好奇心她挪動了鳥窩,鳥走後她懊悔「以後再不做這傻事了」;後來又有一個很難看到的黃蜂的窩,很多鄰居來提意見,蔡皋平心靜氣地答:「你挪個地方好不好?」
  • 郝廣才在昆明分享兒童繪本:一把打開孩子心靈的鑰匙
    實習生 李澤琪 攝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 實習生 李澤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我喜歡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你卻告訴我你對釣魚沒興趣……」1月12日下午,在昆明市璞玉書店內,被稱為「臺灣繪本界教父」的郝廣才用風趣幽默的話語,引得大家陣陣發笑。
  • 遇見平山鬱夫,絲路寶藏特展在長沙博物館開啟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17日訊(記者 陳淦璋 通訊員 李牧天)7月16日晚,「絲路寶藏博物館之夜」暨中信銀行私人銀行「悅界學堂」活動在長沙博物館拉開帷幕。這是長沙博物館世界文明特展體系的首個展覽,共展出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珍藏的絲綢之路沿線文明古國的文物精品192件(套)。
  • 小博集成立三周年,攜手繪本大家蔡皋共同打造全新經典中國繪本
    2021年1月9日,小博集迎來三周年紀念日。新年伊始,最值得期待的就是小博集與繪本大家蔡皋老師合作,攜手打造的經典中國繪本系列。  蔡皋老師是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裡那個身居鬧市,仍然在屋頂布置出世外桃源的繪本大家;是把長沙俗語寫成繪本的「長沙好外婆」;是那個筆耕不輟,讓人覺得「生活一萬個值得」的寶藏奶奶。
  • 「絲路寶藏」來長沙了!展出192件(套)文物
    6月9日,長沙博物館,展出的阿富汗文物「金王冠」、伊朗「牛形來通」陶器文物,吸引了媒體記者的目光。 記者 郭立亮 攝 華聲在線6月9日訊 今日下午,穿越兩千年的時光,跨越65國國境,192件套文物在長沙博物館特展一廳集結,工作人員進行文物點交,來自伊朗的牛形來通、阿富汗的金王冠等文物率先亮相。
  • 繪本畫家蔡皋:為孩子講述戰爭歷史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火城》:一場大火的戰爭記憶1938年11月13日,日軍佔領嶽陽。距離嶽陽130多公裡的長沙國民黨駐軍,在倉皇中奉蔣介石「焦土抗戰」密令,於凌晨2時,在長沙城內數百處放火。大火焚燒三天三夜,房屋被焚十之八九,燒死百姓兩萬餘人。長沙與史達林格勒、廣島、長崎,成為二戰中毀壞最嚴重的城市。
  • 好域名如同一把萬能鑰匙,能打開越多的鎖越有價值
    6月4日,這家公司還把 xian.wang(西安網)註冊下來。 高總特別喜歡投資和收藏陝西省的地方域名,曾花費3年時間收集了陝西省88個市、縣、區雙拼.wang,以及陝西四聲.wang,專門成立了一家傳媒公司,準備做陝西市縣區門戶網站,全用雙拼.wang,做成.wang的站群!
  • 「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在長沙揭開神秘面紗
    6月12日,「絲路寶藏——從地中海到中國」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在長沙博物館舉行了開幕式,近兩百件(套)珍貴文物揭開神秘面紗。正因為熱愛絲路文明,平山鬱夫夫妻在尋訪絲路的同時,不惜花重金收集流散於民間的絲路古藝術品和遺物,再無償捐獻給美術館。
  • 穿著漢服到長沙博物館觀展,她說:仿佛跟絲路寶藏有了交流的默契
    6月13日,「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在長沙博物館正式開幕,近200件(套)絲路遺珍,向市民展現了一幅絲綢之路沿線文明古國的精彩畫卷。尋古問今工作室主理人湯蕾是土生土長的長沙人。6月23日上午,她來到長沙博物館觀展。
  • 展覽| 來長沙博物館看平山鬱夫「絲路寶藏」
    長沙博物館副館長李歷松正在導覽中6月13日,「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在長沙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一幅絲綢之路世界文明的畫卷在長沙徐徐展開,首日觀展人數超過1500人。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年幼的女兒來看展:「絲綢之路是文明交流的結晶,我想讓她從小看到世界文明的豐富和多彩。」
  • 老人創作兒童繪本 7年繪出文夕大火時長沙城(圖)
    來源:長沙晚報作者:責任編輯:上官雲 2015年02月03日 08:10 來源:長沙晚報 長沙晚報記者 賀文兵 攝  雖然頭髮有些花白,穿著樸素,人卻顯得特別精神,文藝範兒十足……今年68歲的蔡皋住在東二環湖南美術出版社宿舍,育有一兒一女的她早在10多年前就當上了奶奶,可認識她的人都一直稱她為「蔡大姐」。「叫我『大姐』,說明我還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