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你一把打開絲路寶藏的鑰匙,「長沙好外婆」蔡皋準備了一個月
7月,長沙酷熱。不大出門的著名繪本畫家蔡皋,在月初來到長沙博物館,安靜地觀看了「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
「絲路是個寶藏,平山鬱夫先生的藏品在國際上久負盛名。寶藏都到家門口兒了。趕緊的!」看過展覽,這位「長沙好外婆」用她質樸而具有磁性的聲音,向大家推薦這個「好展覽」。
(長沙市民排隊等待觀展。)
其實,作為長沙博物館新館開館以來舉辦的首個外展,「絲路寶藏」特展已經開展兩月,日本駐華大使橫井裕特別從北京趕來,出席展覽的開幕式。現場展出的192件(套)展品,也成為長沙市民爭相打卡的對象。
參觀此次展覽,蔡皋可謂慕名而來。「平山鬱夫先生令人敬佩,他是那場駭人聽聞的核爆的倖存者,一生追隨玄奘的足跡,奔走在絲綢之路上,他心懷世界,是和平的使者。」為了讀懂平山鬱夫的收藏,蔡皋兩次走進展廳,認認真真地觀看每一件文物、畫作。
(市民在長沙博物館觀展)
「絲路的確蘊含著巨大能量的寶藏,已被發掘、已被我們看到的文物都是大大小小的能量場,還有許許多多隱含著其中的秘密,它們聚集的是特定的年代的信息,是同時代倖存的被發掘出來的文明創造物。」在展覽的觀後感中,蔡皋記下了自己的感觸。在她看來,這些正在展出的文物,「它們眨巴著眼睛,似乎在挑戰著今人的眼睛、觀看的眼睛,等待著一場交流的開始。」
(著名繪本畫家蔡皋)
蔡皋認為,面對來到家門口兒的「絲路寶藏」,每一位長沙人都應該走進展廳看一看。正因如此,她從展廳出來之後,有了舉辦一場講座的想法。7月,長沙氣溫逼近40度,但蔡皋依然堅持搜集資料、準備講座內容,她要送給長沙市民一把打開「絲路寶藏」的鑰匙。
(展覽海報)
(市民排隊等待觀展)
長沙博物館已經為這次講座排定時間地點。8月15日上午9點30,蔡皋將帶著她對展覽的感悟和大家分享以下內容:文物是一種見證,歷史文化傳統,是一個民族至整個人類大生命之所在,一切真實有據;沒有哪一種文明是孤立的,不同的文明既獨立又互相關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輝映,互相印證;這個展覽讓我們思考:什麼是藝術?
【主講人簡介】
蔡皋,1946年出生,湖南長沙人,著名繪本畫家。自作品《七姊妹》獲「全國兒童讀物插圖作品邀請賽優秀作品獎」始,陸續創作了《海的女兒》、《李爾王》、《幹將莫邪》、《六月六》、《隱形葉子》、《花仙人》、《桃花源的故事》、《荒原狐精》等作品。
《荒原狐精》於1993年獲第14屆布拉提斯拉瓦國際兒童圖書展(BIB)「金蘋果」獎。1996年被聘為首屆中國兒童圖畫書獎「小松鼠」獎特約專家評委。1998年,應日本JBBY、日中文化交流協會之邀,參加於知宏美術館、安曇野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繪本畫家原作展》。2000年被聘為第34屆波隆那國際兒童圖畫書插圖展評選委員。其作品《桃花源的故事》曾入選日本小學國語教材。
講座標題:蔡皋:源頭·鑰匙——走近「絲路寶藏」特展
講座時間:2020年8月15日(周六)9:30—12:00(9點開始籤到)
講座地點:長沙博物館一樓多功能廳
適合人群:歷史、文化、藝術愛好者,教育工作者
參加人數:70人(謝絕12歲以下兒童參加,懇請合作!)
預約方式:關注「長沙博物館」微信公眾號-菜單欄「長博指南」-「教育活動」預約
瀟湘晨報記者徐海瑞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