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盞之間,清濁濃淡,折射人間百態,世事滄桑,鬥酒之餘,幾步即成詩。接下來,我們來品讀幾篇關於酒的詩歌,品酒讀詩,看詩人揮毫潑墨,詩韻斐然。
1.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將進酒》李白
說到酒與詩,不得不提起箇中翹楚——詩仙李白,「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一語道出了他的瀟灑曠達。
詩仙也是酒仙,因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他的詩作多以醉時潑墨而成,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單寥落;有「日暮醉酒歸,白馬驕且馳」的暢快淋漓;「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的疏放不羈……酒讓他的詩更散發了他的真性情,醉態之下展現他最具浪漫主義色彩的一面。
2.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
說到李白,這裡就得說說杜甫了,李白杜甫號稱「李杜」,他們的感情真摯而又篤厚,《杜甫詩集》現在收錄杜甫懷念李白的詩歌有十四首之多。
而杜甫與李白不同,杜峰更多是寫實的風格,像「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隔著籬笆呼喊,把剩下的酒都送來,短短14個字,把客至的歡欣躍然紙上。「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把叛亂已平的歡欣展現出來。
3.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說到詩與酒,還有一位寫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蘇軾了,曠達豪放、超凡脫俗。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名人也逃不過這一枷鎖,蘇軾亦如是。一場烏臺詩案,讓他一貶再貶。所幸,他在困頓中學會與世界和解,一笑泯平生,心情豁然開朗。所以他才能寫下「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這樣豪放之句。一句「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用一杯酒敬這廣闊天地,空濛山色,瀲灩水光。
哀愁也罷,憂傷也罷,豁達也罷,就像他所說「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