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肖文斌的青綠山水

2020-11-14 新媒體文編

撰文/楊力斌 責編/墨雅

肖文斌畫家

肖文斌,北京人,1960年7月出生於湖南郴州,祖籍湖南澧縣,1972年拜曾東凡先生為師學畫,1984年考入軍校中國畫專業,畢業於北京畫院、現代工筆畫院研究生班。現為時代中國畫院行政院長,現代管理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客座教授,中國吉祥書畫研究院國畫教授,國際青年藝術聯盟名譽主席,遼寧省黑山縣人民政府文化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會員,北京豐臺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老年書畫協會藝委會委員,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出版有《肖文斌畫集》、《青綠山水畫》等專著。擅長大型山水畫,作品為中央國家機關、北京市政府及專業機構和個人收藏。國家郵政局出版了《肖文斌青綠山水畫》、油畫《周恩來總理》郵票。

肖畫家在畫畫

顧愷之詩云:「手揮五弦易,目送歸鴻難。」畫家精心創作的《邊關情》作品,就很好地彰顯出可歌可泣的戰士們在風雪紛飛的群山大川之巔,騎馬馳騁,鎮守邊關,遠眺家鄉,目送歸鴻的情懷。背景中高大挺拔、巍峨高聳雲天的群山,層次分明,渾厚素雅的色澤,寒風凜冽的殘酷環境,新時代最可愛的戰士群英形象等情景交融,都使人不得不停下腳步,慢慢地觀看賞析,流連忘返地領略畫面上的筆情墨趣的大情大美的魅力中。

在此祝賀畫家的同時,希望老朋友還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拓展出青綠山水和清雅山水墨色味道更加新穎的面貌來。

我既喜歡畫家筆下的青綠山水畫卷,更喜歡其中皴寫擦點和青綠冷暖色澤交融一體的山水畫卷;並仍然對《青山鎖白雲》的略帶清淡典雅的韻味,流露出一種偏愛。

當然,我尤其喜歡畫家《我守邊關望青山》將青綠山水和深淺墨灰單色相結合,畫作既是一種大膽的藝術嶄新嘗試,又使畫作更加突出地謳歌新時代的戰士們長年鎮守在祖國風雪邊關,為了大家,犧牲小我的奉獻精神。

畫面上首先引人入勝的是無數先聲奪人視覺眼球的青綠山水畫卷,一幅幅《筆墨天下看江山》《家住青山白雲間》《動觀流水靜觀山》《空山新雨後》《眺望江天遠》《只留春色滿青山》《江山秋色圖》《雲水知音》《雲山煙樹圖》《山水清音圖》《萬壑樹參天》等系列作品,冷色中蘊含一些暖色,暖色中兼有一些冷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令人觀賞之餘,宛如身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眼花繚亂的心曠神怡之中。

作品入展、獲獎

1985年,作品《新竹》參加黑龍江省迎春書畫展覽。

1987年,作品《四季長青》參加空軍藍天書畫作品展覽。

1989年,作品《塞外悠悠》獲慶祝建國40周年全國書畫大展優秀獎。

1992年,作品《寂靜的叢林》入選參加「金鵝獎」全國書畫大展(珠海),獲三等獎。

1993年,參加空軍司令部保密書法比賽,獲硬筆書法「二等獎」。

1994年,作品《鬧春》參加空軍機關計劃生育書畫展,獲二等獎。

2003年,作品《歲寒有節》入選中國首屆竹文化書畫展(軍博)。

2004年,作品《雪梅》參加北京豐臺書畫展。

2005年,作品《風雪竹堅》參加北京豐臺美術書法展覽(軍博)。

2006年,作品《高山既得賞雲海》參加「全國關愛心靈健康、構建和諧社會公益書畫展」(軍博)。

2007年,作品《看瀑圖》獲東方書畫家展覽銀獎。

2008年,作品《春雲依舊護青山》入選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2009年,《香山雙青別墅》入選當代中國優秀書畫家作品展覽。

作品《雲山雙清》獲慶祝畫聖吳道子藝術研究館成立十周年全國書畫大展賽銀獎。

2010年,作品《共和國總理周恩來》入選北京美協第九屆新人新作展。

2010年,作品《梅嶺聽雪》入圍中國美術家協會2010年全國中國畫展。

2011年,作品《生命》入選慶祝空軍成立六十周年美術作品展覽;作品《暖日祥雲》獲中日韓國際名家書畫大展銀獎;《梅嶺春雪》入選湘中電視全國書畫大獎賽獲銀獎。

2012年,作品《聽雪》獲「張浦杯」全國廉政文化書畫大賽銅獎。

2013年,作品《聽雪圖》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中國書畫名家經紀展。

2014年3月,作品《萬山紅遍》,在北京盤古拍賣公司2014年秋季拍賣會拍出138000元。

2015年,榮獲公益中國第七屆年度人物頒獎大會十大慈善國畫藝術家大獎,作品《紫氣東來》評為金獎,《紅色江山》評為銀獎。

2015年,作品《紫氣東來》在公益中國拍賣會上拍出25000元,用於支助中國西部貧困山區孩子。

2016年,作品《紅色江山系列》參加法國2016第三屆坎城中國文化藝術節。

2017年,6幅作品作為國家名片《中國當代十大名家山水畫》郵票向全國發行。

2018年,作品《甘棠遺愛》參加鳳鳴岐山全國書畫邀請展覽。

2019年,作品《邊關情》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國防萬映,百影百千畫」主題畫展,並被收藏。

2019年,《我守邊關望青山》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舉辦的全軍第14屆美術作品展覽。

2020年,作品《青山綠水是家鄉》入圍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第三屆「郵驛路 運河情」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2020年,作品《暢想空天》入圍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第二屆「香凝如故」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2020年,作品《紅色行》入圍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第五屆「八荒通神」哈爾濱美術雙年展。

2020年,作品《春煙十裡溪》獲首屆「祈賢杯」全國書畫大賽美術一等獎。

作品收藏情況

2007年,作品《春雲依舊護青山》被上海東方美術館收藏。

2007年,大幅山水畫《雲開見山高》被漢能集團公司收藏並陳列在會議室。

2008年,作品《竹下生風》被日本松下公司收藏。

2009年,大幅山水畫《紫氣東來》被香港保利達集團公司收藏並陳列在貴賓廳。

2011年,作品《山川大地》被北京首都博物館收藏。

2011年,大幅山水畫《西山遠眺東方信聯》被北京東方信聯集團公司收藏。

2012年,巨幅山水畫《太行雲高》被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收藏並陳列在大會議室。

2012年,大幅山水畫《西山雲海》被北京中關村科技園管理委員會收藏並陳列在貴賓廳。

2013年,巨幅山水畫《極目江天》被北京中關村軟體園收藏並陳列在貴賓大廳。

2013年,作品《哈爾杜 託普索肖像》被丹麥哈爾杜 託普索爵士收藏。

2013年,作品《林壑雲泉落九天》被法國巴黎大學阿蘭教授收藏。

2013年,作品《鴻運當頭圖》被華信地產集團收藏。

2014年,《紫氣東來系列》被長沙銀行收藏。

2019年,作品《邊關情》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國防萬映,百影百千畫」主題畫展,並被收藏。

2019年,作品《鴻運當頭》由國家新華通訊社收藏並陳列在辦公大廳。

相關焦點

  • 宋代傑出畫家趙伯駒青綠山水欣賞
    趙伯駒的青綠山水正是這樣一幅構思、構圖、勾勒、設色「周密不苟」的佳作。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尺寸:長:245cm 寬:32.9cm青綠山水是中國山水畫的典型代表。通常用線條勾出輪廓,然後用赭石色來表意山體裸巖。石綠和石青用色於樹木青苔。顏色厚重華麗。
  • 畫家王寧筆下的青綠山水畫展現山水魅力
    在多姿多彩的山水畫表現形式中,青綠山水畫在視覺上給人柔和,明亮的感覺、畫面絢麗而又不張揚,體現出畫家對色彩的情感聯想,具有很高的觀賞性。畫家王寧筆下的青綠山水畫描繪山川自然間清新、唯美的山水景色,將山水景色躍然於方寸之間,讓人感受山川自然間的美妙絕倫。
  • 這位當代青綠山水代表畫家厲害了,值得收藏!
    因此,有專家說,青綠山水畫才是真正的中國畫,青綠山水畫是中國畫的代表。古往今來,青綠山水在醉心仿古的文人畫家和筆墨精妙的職業畫家手中持續活躍著,而畫家王寧老師就是當代青綠山水代表畫家之一。當代青綠山水代表畫家王寧老師創作的青綠山水古雅秀美,靈氣四溢。畫面清氣蕩漾 ,充滿張力,給人良好的視覺效果。
  • 當代青綠山水名畫精選,山水畫家王寧的藝術人生
    「餘聞上古之畫,全尚設色,墨法次之,故多青綠。」青綠山水是中國傳統繪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咦呈色穩固,經久不變的礦物質顏料石青、石綠為主色。形成了表現自然的裝飾性特徵。多元化發展的審美價值趨向,使當代青綠山水在繼承傳統青綠山水畫嚴謹精麗風格的同時,也對水墨以及西方繪畫語言進行了有益的借鑑,其藝術語言更為嚴整、精細、豐富,創造出了適應時代多樣性審美的、新的青綠山水畫表現方式。
  • 滿家山水:畫家滿維起的青綠山水畫作品
    因為他不僅在青綠山水領域進行了獨具匠心的探索與創造,還在景致、空間、筆墨與複色等方面構建起了新的視覺表達形式。滿維起的滿家山水以其鮮明的筆墨語言獨步當代畫壇,成為當代新青綠山水畫家的傑出代表。滿維起山水畫滿維起雖以青綠山水馳名畫壇,但他已然突破了傳統青綠山水的模式,從傳統的三渲五染的繁瑣程序中解脫出來,從而實現了由古典青綠山水向現代青綠山水的成功轉型,賦予青綠山水更為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審美風貌
  • 青年畫家陳茂榮寄情於青綠山水
    華夏經緯網4月7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青綠山水,又稱青碧山水,流行於隋、唐和北宋,是傳統山水畫歷史中一抹豔麗的色彩。大陸青年畫家陳茂榮鍾情於明亮鮮豔的礦物質顏料,融合華麗耀眼的青綠賦色和疏雅簡樸的文人筆墨,描繪出心中獨特的山水詩意。
  • 青綠山水 水墨韻致 | 當代青綠山水國畫作品欣賞
    青綠山水畫是中國藝術家的創新之筆,綠色如同河流流淌到紙面,增添一份養眼養心的陶醉。從技法上看,青綠山水作為中國畫技法的一種,以礦物顏料石青和石綠為主,用筆精細而不瑣碎,用色瑰麗而不火燥,畫中滲以水墨皴法,既有青綠山水的明麗,也有文人畫的「氣韻」,工整而無匠氣,緊密而不纖弱,雄偉而又典雅。
  • 青綠山水畫,鑑賞畫家王寧筆下不一樣的山水意境
    青綠山水畫是中國藝術家的創新之筆,在當代,畫家王寧是一位青綠山水畫新秀。從事創作以來,畫家王寧從生澀的筆墨,一步步走到現在,逐漸開始有了自己獨到藝術語言。他的作品也開始在全國美展上頻頻獲獎。在這些年的變化背後,是畫家王寧付出了比其他畫家更多的汗水,比常人不多見的勤奮和思考。 畫家王寧的青綠山水畫,既保持了傳統青綠山水藝術特色,又富有水墨寫意的抽象因素,加上應用簡練而有骨力的勾勒和鮮明的色調,瀟灑自如的筆法和墨法虛幻的處理,使作品更顯雅致含蓄、氣韻生動。
  • 他是古代著名畫家,擅長運用重彩和青綠,開創青綠山水新畫風
    他是古代著名畫家,擅長運用重彩和青綠,開創青綠山水新畫風 文/文涓作為一名大畫家,仇英可謂是技藝超群,尤其是他創作的山水畫更是堪稱一絕。仇英以青綠山水畫而著稱,他的作品畫面流暢,色彩濃豔,令人震撼。仇英的山水畫中總是會呈現出絕妙的仙境,不過,他不會去刻意地營造一種神秘莫測的氛圍,而是注重虛實結合,把人間和仙境巧妙融合,打造了新奇的意境。他擅長運用重彩和青綠,開創了青綠山水的新畫風。
  • 福建青年畫家青綠山水邀請展開幕
    福建青年畫家青綠山水邀請展開幕 2018-12-22 10:12:16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翁宇民
  • 青綠山水的流衍與標新
    畫史記載中的展子虔是一位善於體察描繪自然景物的山水畫家,畫作「遠近之勢」,頗有「咫尺千裡之趣」,在這位「唐畫之祖」的帶領下,青綠山水在有唐一朝才得以隆盛。諸如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就是以著名的田園詩人王維為首「始用渲染,一變勾斫之法」,後經過唐末五代兩宋時期的荊浩、關仝、董元、巨然、李成、範寬、郭熙,一度興盛之極,再衍而為米氏父子(米芾、米友仁)、劉松年、李唐、馬遠、夏圭等,逐漸取代了青綠山水在畫史上固有的一統地位。青綠山水便退居二線,被少數皇宮貴人或街巷工匠的職業畫工們所專擅。然這期間,亦不乏精湛的青綠山水畫家及畫作傳世,使得此脈不絕。
  • 一幅完整的青綠山水是怎樣完成的?
    摘自著名青綠山水畫家王軍河出版《青綠山水實技》第一步:從本畫的主景組樹的樹幹開始摘自著名青綠山水畫家王軍河出版《青綠山水實技》第一步:從本畫的主景組樹的樹幹開始摘自著名青綠山水畫家王軍河出版《青綠山水實技》第二步:畫樹葉,延展畫面中的山石水流船
  • 青綠山水:傳統山水畫的輝煌
    青綠山水是國畫山水用色的一種手法,隨著佛畫傳入中國,中原繪畫受敦煌佛畫的影響。青綠山水逐漸發展成一個獨立的國畫科目,它以佛畫用色,創新水墨山水,用礦物質石青、石綠作為主色繪製山水畫,使國畫「丹青」一詞有了新的色彩領域。青綠山水畫有大青綠、小青綠兩種。
  • 青綠山水:傳統山水畫的輝煌
    青綠山水是國畫山水用色的一種手法,隨著佛畫傳入中國,中原繪畫受敦煌佛畫的影響。青綠山水逐漸發展成一個獨立的國畫科目,它以佛畫用色,創新水墨山水,用礦物質石青、石綠作為主色繪製山水畫,使國畫「丹青」一詞有了新的色彩領域。青綠山水畫有大青綠、小青綠兩種。
  • 青綠山水,真美
    ​「青綠山水」作為一種中國畫的技法,以礦物顏料石青和石綠為主,宜表現色澤豔麗的丘壑林泉。青綠山水又有大青綠、小青綠之分。前者多鉤廓,皴筆少,著色濃重;後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施青綠,在古代繪畫藝術上佔有重要地位。
  • 誰能扛起當代青綠山水的大旗?
    84件套青綠山水作品,或絹,或宣;或重彩鋪陳,或水墨淡彩;或長於燦爛明豔,或妙在溫蘊俊秀……而最攝人心魄的,總是那一抹絕豔青綠。唯一遺憾的是沒有當代青綠山水作品涉獵其中。、中國美協副主席楊曉陽,中國藝術研究院著名山水畫家滿維起,中國藝術研究院理論家張桐禹等美術界同仁參加了畫展開幕式。
  • 青綠山水的變與不變
    當代文化語境下,青綠山水畫對「以色貌色」「隨類賦彩」進行再闡釋,既應和了當代生活豐富多樣的視覺需求,也應和了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及審美趣味。作為一種源於中國畫傳統又立足於當代社會現實環境的語言與審美樣式,當代人應該怎麼看「青綠」,與水墨相比,它是衰落了嗎?它與「重彩」又是一種什麼關係?
  • 畫中「貴」族——青綠山水
    究其原因,首先:它以材料成本高、技法難度大、創作周期長而著稱,沒有高超技藝的畫家不敢踏足此領域;它以金碧輝煌、宏偉壯觀的藝術效果,曾深受唐宋宮廷貴族喜愛,彪炳史冊的宋代院體畫,山水部分都是以青綠山水面貌呈現;它是中國山水畫厚重和意境並存的完美結合體,深受近現代藏家推崇,在拍場屢創佳績。
  • 當今的青綠山水畫,還能不能再現古代青綠山水的風採?
    而當代的畫家,不拘泥於前人的繪畫理念,而是吸取其優秀的審美理念和繪畫意義,主張「筆墨當隨時代」,開啟了山水的新篇章!而林厚成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雖然受傳統繪畫的影響很深,但並沒有拘泥於傳統,而是進行不斷的創新。他把傳統的青綠畫法同自己生活的感受結合在一起,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畫風!他的作品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給人一種真是質樸,又勻淨秀麗的感受。
  • 汪採白:對傳統青綠山水的再創造
    陳傳席先生講:「汪採白山水畫最具特色的是青綠山水,他用挺勁而瘦峭的線條勾出山石和松雲,然後用青綠、赭石反覆渲染,再用石綠、石青提醒,清新而醒目,厚重而流麗。」汪採白師承新安畫派,一生致力於繪畫黃山,他的最大成就是對中國山水畫中傳統青綠法的突破和超越。他的青綠黃山俊逸新奇、清快可喜,迥別於其他畫家,他的青綠黃山最大的特點就是更具有寫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