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0年中國文化產業投融資報告》發布

2021-01-18 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

近年來,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的快速發展,有力支持文化產業創新與產業鏈升級,並已成為文化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文創金融研究中心展開中國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的研究工作,近日正式發布《2012-2020年中國文化產業投融資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數據基於投中資料庫、萬得資料庫,涵蓋2012-2020年文化產業各市場可統計的投融資項目數據近2萬條,按照2018年統計局九大領域分類標準、九大行業市場分類習慣、創新業態三個維度分類,涵蓋了私募股權市場、併購市場與公開市場。

通過持續追蹤相關數據,報告發現:今年下半年,中國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開始出現重要拐點。報告從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的成交量與成交額、市場的風險偏好及市場的結構性變化等維度進行分析,不同維度的數據均顯示中國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拐點的出現。

首先,從成交量和成交額來看,今年第三季度文化產業各市場融資次數開始逐步回升。在經歷了2017年至2019年下滑與調整後,整個市場於今年下半年出現了變化。在今年第三季度,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融資次數降幅收窄,10月份融資次數與融資金額較同期出現回升。其中,併購市場表現明顯,併購市場三季度以來融資次數與融資金額保持增長。

其次,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風險偏好見底,市場信心逐步恢復。文化產業公開市場IPO估值保持穩定,公開市場再融資估值企穩。今年1-10月,文化產業公開市場再融資P/E企穩在30倍,三季度上市企業融資意願也開始恢復。

今年上半年,一級市場風險偏好好轉。併購項目金額平均值與中位數均有所提升。私募股權市場今年第三季度A輪與B輪融資次數恢復增長。私募股權市場5000萬以下投資金額項目數量佔比增長,其中1000萬-5000萬投資金額項目數量佔比提升明顯。

再次,數字文化經濟投融資市場拐點先行。今年6月,數字文化經濟融資次數與融資金額同比增速分別為10.2%和250.0%;今年第三季度,融資次數與融資金額同比增速分別為20.6%與51.9%。三季度數字文化經濟投融資市場表現優於整體市場情況,這與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階段密切相關。發展數字文化已經成為健全我國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措施。

最後,2020年文化產業重點行業與核心領域恢復增長。今年第三季度,影視、遊戲行業融資快速恢復,同比增速均超70%,環比增長率分別為30.3%與25.0%。內容創作生產、文化傳播渠道、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領域同比也恢復增長。

報告認為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的拐點是多重因素共同影響下出現的。

第一,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本次的拐點伴隨文化產業基本面恢復。從文化產業發展情況看,規模以上企業最先恢復。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恢復增長,同比增速19.8%。從第三季度經營數據看,文化上市企業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同比增速恢復至兩位數。

第二,文化產業政策紅利持續釋放。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指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並從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與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三個方面進行部署;在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中,明確提出要實施文化產業數位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創新推進國際傳播。

2020年,脫貧攻堅即將取得全面勝利,鄉村基礎設施水平得到整體提升。受益於脫貧攻堅紅利的持續釋放,特色鄉村文旅將成為文化與旅遊市場新的增長極。

第三,新冠疫情加速文化內容線上消費習慣普及,新消費模式快速湧現,推動文化產業供需結構調整。復工復產後,我國網民人均上網時長回落至去年同期水平,但網絡直播、遊戲等時長依然保持增長。另外,新的消費模式湧現,短視頻活躍用戶屢創新高,直播與電商融合加速。消費端變化帶動文化產業供給端變化,線上內容與模式創新加速,線下傳統文化產業加速升級。

最後,5G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發展以及文化與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為文化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為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提供新方向。從整體看,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是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的基礎。信息技術與文化產業深度融合,是2012年以來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的重要驅動因素。文化產業創新升級是科技、模式與內容協同創新的疊加效果,呈現螺旋式驅動特點。2012年以來,「4G+智慧型手機」是文化產業創新的重要驅動力,硬體及基礎設施創新之後的2-3年,主要的商業模式創新陸續出現,由於商業模式與消費市場成熟時間不同,模式創新的市場爆發呈現階段性特點,投融資市場投資熱點基本反映了產業變革的發展軌跡。

展望未來,5G將成為新一輪產業創新升級的重要驅動力。5G將顯著提升流媒體的傳輸效率與傳輸質量,帶動硬體設備及產業鏈升級,並成為文娛消費的新入口。未來對於優質內容的需求爆發。超高清視頻的產業鏈相對完善,預計會最先啟動。互動內容在影視、廣告領域具有較強應用空間。基於5G與雲計算技術的雲遊戲,將進一步增加市場對精品遊戲的需求。5G時代下物聯網快速發展,更多消費場景將進一步驅動內容製作與分發模式創新,進一步提升產業效率。

當前,文化與旅遊的融合的範圍和深度不斷拓展,將持續為文化與旅遊產業創造新的增量市場。短視頻與直播成為旅遊內容傳播的新平臺。5G、超高清視頻、VR等技術創新應用,開創文旅消費新空間。數字文旅內容需求增加,旅遊目的地線上SaaS服務、智能導覽等需求增加,5G基礎設施建設加速。而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鄉村文旅持續發展,將促進農村經濟業態創新。

從2020年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的投資熱點領域來看,基本反映了當前文化產業的發展趨勢——短視頻與電商直播是2020年資本重點流入領域;資本不斷助力旅遊藉助VR、AI等技術進行線上化探索。

在2020特殊一年中,文化產業與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都表現出了一定的韌性,同時創新的速度在加快,科技創新與消費創新為文化產業的恢復與投融資市場創造了條件。

相關焦點

  • 《2019-2020年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發布
    那麼2019年的IDC產業具體呈現了哪些變化?對於未來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呢?科智諮詢(中國IDC圈研究中心)日前正式對外發布了《2019-2020年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是基於超過2000家IDC服務商,以及10000餘家各類型客戶、數十家投融資機構進行問卷調研和訪談之後獲得了全面而詳實的數據,經過多名資深分析師的縝密研究總結後最終成型。
  • 《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20》發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4日訊 近日,由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和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發起並聯合國內文化產業領域眾多研究者共同編撰的《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發布。
  • 2020年北京文化企業上市培育基地年度報告發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0日訊 優質文化企業是推動首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12月9日,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發布了《2020年北京文化企業上市培育基地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中國文化消費投資發展報告(2020)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8月14日,建投投資/建投華文、人大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主辦的《中國文化消費投資發展報告 (2020) 》發布會暨2020文化消費投資論壇在北京舉行。發布會上,建投投資/建投華文總經理助理張璐璐、人大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宋洋洋代表報告主編雙方對報告看點進行了解讀。投資論壇上,來自產業界與投資界的與會嘉賓圍繞2020年中國文化消費產業最新趨勢及投資機會進行了探討。
  • 《中國文化消費投資發展報告(2020)》即將發布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3日訊 文化消費是文化產業鏈的終端環節和文化市場發展的「晴雨表」,消費需求的變化可以倒逼供給端產品和服務升級,提供更加多樣化、個性化、智能化、情景化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
  • 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文化產業投融資大數據系統分析中標公告
    北京建智達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受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委託,就文化產業投融資大數據系統分析項目(項目編號:JZDS07-DL-20170757)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JZDS07-DL-20170757
  • 《2019-2020年東南亞地區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發布
    隨著中國企業出海步伐的加快,以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地為核心的東南亞地區,由於文化認同感強,經濟增速快,人口年輕化和收入提升明顯,已經成為了中國企業的主要目標市場。與此同時,歐美各國的相關企業也紛紛瞄準這裡,並將其視為布局中國市場的前哨站。特別是數位化浪潮來臨的當下,各大網際網路遊戲,電商巨頭在該地區的競爭尤為激烈。
  • 2020年10月區塊鏈領域投融資情況分析:投融資金額環比減少79.7%
    中商情報網訊:2020年10月,區塊鏈領域投融資事件27起,比上月減少27起。投融資金額31.97億元,比上月減少79.7%。從投融資輪次來看,2020年10月區塊鏈領域戰略投資事件13起,種子輪投融資事件6起,A輪投融資事件3起,Pre-A輪、天使輪投融資事件各2起,A+輪投融資事件1起。
  • 《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20》發布:從2019十大特徵到2020十大...
    2020年,新年伊始,如何講好文旅融合故事,推動文化產業和旅遊業高質量發展仍是業界最關注的問題。1月4日至5日,以「新使命:大國文創與文化小康」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中國文化產業新年論壇在北京舉辦。論壇期間,由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發起並聯合國內文化產業領域眾多研究者共同編撰的《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20》(簡稱《報告》)發布。《報告》包括總報告、行業報告、區域報告、專題報告、案例報告5部分,並提煉出了「中國文化產業十大關鍵詞」「中國文化產業十大特徵」和「中國文化產業十大趨勢」。
  • 《中國普洱茶產業發展報告(2019-2020)》文化藍皮書發布
    發布會現場 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畢芃)11月22日,由雲南大學國家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雲南省茶馬古道研究會、中國社科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雲南基地)、雲南省文化產業研究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拾翠民藝公園共同舉辦的「文化藍皮書·特色產業系列:
  • 《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20)》在漢發布
    ·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20)》在漢發布 2020-12-17 16:01:00來源:央廣網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 授權>>
  • 《2019年上海文化產業發展報告》發布
    為讓社會各界了解2019年上海文化產業的發展情況,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文化改革發展辦公室、上海市文化事業管理處和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共同撰寫了《2019年上海文化產業發展報告》。本報告主要分析2018年上海文化產業的基本數據[1],總結2019年上海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和主要特點,並對未來上海文化產業的發展前景作出分析研判。
  • 《數字文化產業就業報告(2020)》在京發布
    11月13日下午,以「新就業、新模式、新引擎」為主題的《數字文化產業就業報告(2020)》發布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研討會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主辦,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騰訊公司、閱文集團、歡聚時代、智聯招聘等單位協辦。
  •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版)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版)認為,在各地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快速發展的背後,也暴露出了各種問題。因此,在各園區發展中需要尋找適合自己的最佳商業模式。
  • 2018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總報告發布 音樂產業版權保護環境持續改善
    光明網訊 (記者 孫滿桃)在19日的「中國國際音樂產業大會暨2018第五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上,《2018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總報告)發布。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約為3470.94億元,比2016年增長了6.7%,產業整體發展穩定,發展質量、增長速度好於預期。
  • 《2018年上海文化產業發展報告》
    為讓社會各界了解2018年上海文化產業的發展情況,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文化改革發展辦公室、上海市文化事業管理處和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共同撰寫完成《2018年上海文化產業發展報告》。本報告主要分析上海文化產業2017年基本數據,總結2018年產業發展現狀和主要特點,並對未來發展前景作出分析研判。
  • 《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20)》在漢發布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許文秀、齊一璇 通訊員吳珊、何奇)12月17日,《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20)》(下文簡稱文化建設藍皮書)在漢發布。該書由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中華文化發展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設研究院組織編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 2021-2027年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市場深度調查與發展前景報告
    智研諮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市場深度調查與發展前景報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紹了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行業市場發展環境、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整體運行態勢等,接著分析了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行業市場運行的現狀,然後介紹了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市場競爭格局。隨後,報告對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做了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最後分析了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預測。
  • 融資中國2020(第八屆)中國文化產業資本大會圓滿落幕
    2020年9月24日,由《融資中國》主辦,文創板服務平臺協辦的 「融資中國2020(第八屆)中國文化產業資本大會」在北京四季酒店隆重召開。2020年,大文化行業面臨有史以來最為嚴峻的形勢,文化行業整體投資開始放緩,線下消費遭受巨大衝擊,行業整體消費循環被破壞,行業生存遭受巨大挑戰。
  • 《2020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總報告)在京發布中國音樂產業總...
    □本報記者 孫海悅  12月11日,《2020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總報告)在中國傳媒大學主辦的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上發布。《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達3950.96億元,同比增長5.42%,增速有所回落,但發展態勢穩中有進,以數位音樂為主的核心層產業保持了8%以上的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