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場上有句話: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紅木行業也是如此。紅木屬硬木,成材期十分漫長,少則上百年,多則上千年,而砍伐只需短短幾分鐘,其資源一年比一年少,有的已枯竭,好木頭已是一材難求了。東南亞出產紅木這些國家大都是窮國,工農業不發達,就靠賣資源換取外匯,也加劇了紅木資料大量出口,隨著國際上對環保要求越來越嚴,衛星監視著,如果一味砍伐森林這些國家就會受到國際制裁,因此下一步出口木材會管控越來越嚴。有的人說,生意不好,價格自然降下了,此言差矣,中國是個14億人口超大國家,就是把全世界所有紅木樹砍光,都不夠,其消費的量是非常驚人的。所以說紅木的價格不可能因為行情不好就是下跌很多,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正國為如此,物以稀為貴,買得好的材質才是最重要了。當然,如油性好,紋理漂亮,無瑕疵材料貴,反之則反,商家和玩家都深諳這個理,有很大利潤空間,就會有人做假了。
典型的手段有以下幾種:
1、在木材空洞中灌水泥,鉛等重物增加重量,偽造家具油密性好的假象。
紅木家具木材密度高,搬起感覺重,大多木料能沉於水,如紅酸枝黑酸枝類,一般來說,同一材質,密度越大油性好,這樣做出的的家具就會更圓潤,更美,油性更好的其樹齡更老,樹老空心率也就高了,在酸枝木上明顯,有些家具如沙發腿,柜子立柱,大板等其空洞開處正是灌水泥鉛類特理想之處,不打開或用其它方法,是很難發現的。
紅木家具灌水泥
2、貼皮,外真內假,狸貓換太子,獲取暴利。
貼皮,就是在差的、假的木料外表貼一層材質更好的紅木木料薄皮,以假亂真,大板、大料相對好貼,小板料易發覺,用粘性很強的膠水把薄皮粘牢,四周做得嚴絲無縫,看起來就是一整木的,越南人現在貼皮工夫越來越高,也是中國師傅教會他們了,老謝親眼見過一事:有人從越南買來紅酸枝沙發來加工,經刮磨後發現茶几面板,沙發坐板都是貼皮的(白酸枝面上貼的),便去找越南人理論退貨,沒料到越南人說,我賣給你是紅酸枝,你卻要退給我是白酸枝,我要報警抓你,嚇得老闆只好認裁。
紅木家具貼皮
3、白皮太多,用顏色掩蓋,喪失了紅木家具的韻味與壽命。
白皮:把木材橫斷切開,最中心顏色比較深的一塊就是心材,旁面圍繞心材的白顏色的地方稱為白皮。加入了大量白皮製作的所謂紅木家具,不用幾年就會被蟲子蛀的千瘡百孔,根據紅木國標規定,只有中間「心材」是紅木,堅硬、密度很大非常經久耐用,而包裹在心材外面的「白皮」不是紅木。 「白皮」含量的正常範圍為不得超過本件家具10%,超過這個數據將不能稱之為紅木家具。為什麼要用很多白皮來做?因為芯材價格自然比白皮價格高很多,使用白皮料來做紅木家具,能賺更多的錢。有人會問,白皮這麼白,一眼就看出來了,哈哈,當然不能讓你很快就看出來的,有個辦法,叫美容,紅木行業也有很多這樣的工藝人,把各種顏料調合成與芯材色差不多,通過繪畫木紋,可以非常逼真,外面再加一層清漆,如不通過特殊光照,根本發現不了,當然你得了解木頭才能指出其中奧秘。
紅木家具恐怖的白皮
紅木家具美容中
4,用化工品漂白改造木料,簡直暴殄天物,破壞木頭原來結構,加劇其腐朽。
紅木樹木由於生產環境不同,如陽光光照,土壤營養富貧,木材長得不同,有的會帶很多黑疤,爛口等不美,為使其較統一好看,用化工品如NAOH去漂白,再上色,這樣木頭原纖維損壞,已無活性,焉能不早朽?
紅木家具漂白
5、拼補家具,就如衣服上打補丁,沒有價值
平時普通木材做家具都選好料做,很少有拼補料的,紅木不然,其木料價高,即使有爛料也不會捨棄不用,相反就會去利用,怎麼用?有空洞就用木頭或粉末粘膠水補上,不夠長就採用連接辦法,真是做到材盡其用,再打磨描色,短時間內是難看出來的,可過些時期,拼補的部分逐漸掉色,開裂甚至脫落,家具也就失去本來的價價值,老謝直言,2013年紅木行情出現暴漲,很多人搶購的紅酸枝大部分是拼補的,工藝很差,問題多多,也就是花了大價錢買了一堆爛木頭。
紅木家具拼補
紅木家具拼補
6、用些打擦邊球的名字,混淆視聽,張冠李戴,讓買家上當受騙。
常言說得好,只有賣的精,沒有買的精,利用木材名稱,玩起了文字遊戲。
比如「非洲花梨」、「印尼花梨」、「非洲小葉紫檀」、「東非酸枝」「南美酸枝」等等,都打著大果紫檀、交趾黃檀的名號,款式與真正紅木家具無異
讓很多買家自然會誤認為是高檔紅木家具。
綜上所述,買紅木家具還是先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畢竟買一次家具是一個重大決定,也許一輩子就只買一回,不可像其它小件物品,不喜歡再購就是。得找懂的人去看去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