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民航網:霍尼韋爾採用區塊鏈檢索飛機及零部件數據
數十年來,航空航天企業及其客戶一直受累於繁瑣的歸檔流程和信息存儲機制。霍尼韋爾正通過將飛機數據記錄完全集成到區塊鏈中以解決這些問題。區塊鏈帳本全面而簡潔的搜索能力將重塑航空航天業信息記錄模式,霍尼韋爾的客戶將能夠通過簡潔的用戶界面輕鬆搜索和恢復散亂的數據,從而實現航空航天業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
霍尼韋爾GoDirect Trade電商平臺於2018年底啟動,是首個使用區塊鏈技術的飛機零部件新件和二手件的在線交易平臺。藉助區塊鏈技術,買家可在平臺上查看實際待售零部件的圖片和質量文件,從而提升購買信心。 迄今為止,平臺上已擁有超過2,700家公司和7,000位註冊用戶,逾80家店面聯合貢獻了超過800萬美元交易額。
2.江西日報:贛州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一鳴驚人」闖新路
2020全球區塊鏈創新發展大會,於8月13日至14日在贛州市舉行。消息一經發布,立即吸引各方關注。
記者於近日走進贛州,探尋其「一鳴驚人」的奧秘。採訪中,記者發現,不僅僅是區塊鏈,贛州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還有許多「驚豔」表現——
一組「全國首個」的紀錄,令人驚喜:全國首個區塊鏈金融產業沙盒園、全國首個區塊鏈服務大廳在贛州建成,全國首個城市級區塊鏈綜合服務平臺即將在贛州落地。
一組「江西第一」的數據,引人注目:全省第一個縣級5G基站在信豐啟動建設;全省首個實現城區及工業園區5G網絡全覆蓋的縣(市、區)是龍南;14個全省首批「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示範企業,贛州企業佔5家,獲評數量全省第一。
3.南方都市報:廣東數字經濟規模全國第一
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廣東具備發展數字經濟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優勢。一方面,「廣東製造」是中國製造業的領跑者,製造業資源豐富;另一方面,在軟體開發領域,廣東擁有龐大數量的ISV(獨立軟體開發商),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地區、以深圳和廣州為中心的華南地區、以上海和南京為中心的華東地區佔據了全國52%以上的市場份額。這意味著,廣東已然具備推進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努力建設成為國家數字經濟發展「先導區」的土壤。
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廣東省數字經濟總量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一,產業數字經濟融合方面更是以40%的佔比規模領跑全國。
4.黑龍江日報 :區塊鏈服務平臺貼現融資業務落地綏芬河
日前,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自貿區綏芬河片區支行,依託「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為綏芬河一家外貿企業成功辦理3筆出口化工產品貼現融資,金額15.9萬美元。這是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首筆區塊鏈服務平臺貼現融資業務。
據介紹,該業務的成功辦理,有效解決了自由貿易試驗區內涉外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以及銀行融資風控難等問題,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拓寬融資渠道、提質增效提供了新的途徑。以往銀行辦理出口貿易融資貼現一般需要一周時間,而利用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提供的出口報關單真實性核驗、重複或超額融資核驗、企業信用信息查證功能作為參考,工商銀行綏芬河自貿片區支行僅用15分鐘便完成了融資申請、受理、報關單真實性核驗、融資審核、登記放款的整個流程,大幅縮短了真實性審核時間,極大提高了企業融資效率。
5.浙報融媒體:浙江科技出版社《區塊鏈革命》電子圖書上海書展首發
8月12日,2020上海書展在上海展覽中心如期拉開帷幕。當天下午,由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組織的區塊鏈技術應用論壇暨《區塊鏈革命:當代技術、經濟、產業、社會變革的動力之源》電子圖書首發式在書展現場舉行。
該書電子書在亞馬遜上線兩天即登上新書搶先發售榜第一。該書是用「區塊鏈方式」發起並完成的「區塊鏈書籍」,其出版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基於區塊鏈精神、運用區塊鏈思維、應用區塊鏈技術完成的「區塊鏈行為」。
6.中國經營報:科技賦能「京信鏈」 助推供應鏈金融全面升級
「京信鏈」將供應鏈金融和網際網路技術相融合,通過搭建供應鏈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實現在線註冊、在線融資、在線清算等功能,使得該公司上遊建築類企業無需開戶,實現「無接觸」業務落地,充分發揮核心企業的應付帳款信用,助力上遊企業盤活應收帳款,實現便捷融資,成功解決產業鏈上遊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業務全程線上辦理,企業收到『京信』,申請融資後,我們最快一天時間就能完成放款。」北京銀行人士表示。
據了解,截至目前,北京銀行城市副中心分行「京信鏈」產品實現4家核心企業完成系統註冊工作,將惠及產業鏈中的眾多小微企業,輻射範圍遍布北京、天津、廣東等省份。
7.時代周報:供應鏈金融發力 浙商銀行紓困中小企業
浙商銀行應收款鏈平臺,本質就是這兩年炙手可熱的供應鏈金融,也是目前多方達成共識的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良方」。特別是今年疫情,為支持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供應鏈金融成為精準支持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重要之策。
而對浙商銀行而言,平臺化的供應鏈融資業務,既是響應國家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小微企業的積極舉措,也能夠幫助該行擴展基礎客群。
8.人民郵電報:何為區塊鏈互操作?
互操作性英文為Interoperability,是Interaction、Operation和Ability三個單詞組合而成,即「相互操作的能力」,簡稱互操作性。維基百科認為:互操作性又可稱為互用性或協同能力,是指不同系統和組織機構之間相互合作、協同工作的能力。IEEE(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在1990年給出互操作性定義:兩個或多個系統或組成部分之間交換信息,以及對所交換的信息加以使用的能力。
以維基百科和IEEE關於互操作性的定義為基礎,行業出現了對區塊鏈互操作的不同認識。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認為跨鏈即為互操作;WEF(世界經濟論壇)和德勤認為,區塊鏈互操作聚焦於不同鏈系統之間資產和信息的交互;埃森哲公司的David等人認為,區塊鏈互操作是分布式帳本系統能夠與多個DLT系統,以及DLT多個子系統之間互聯互通的能力;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認為,區塊鏈互操作是指區塊鏈系統實例與其他系統實例交換信息,並對所交換信息加以使用的能力。區塊鏈當前面臨的「鏈級孤島」問題,本質上是技術先行、標準滯後的結果,也是區塊鏈發展的必經之路。為了解決「孤島」問題,不同廠商已經開展了相應的實踐探索,並推出了相應的跨鏈方案。
區塊鏈互操作難是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互操作易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由難到易的過程中充滿挑戰,道阻且長,需要技術提供方、技術需求方、標準化組織、監管機構等多方的密切協作,凝聚共識,共同促進區塊鏈互操作的發展。
9.區塊鏈+教育,OTN基於區塊鏈技術所搭建的新一代教育生態
區塊鏈技術有望在網際網路+教育生態的構建上發揮重要作用,其教育應用價值與思路主要體現在六大方面:建立個體學信大數據、打造智能化教育淘寶平臺、開發學位證書系統、構建開放教育資源新生態、實現網絡學習社區的「自組織」運行以及開發去中心化的教育系統。顯示了基於區塊鏈技術構建的網際網路+教育新生態體系。區塊鏈技術有助於推動教育體系變革,加速教育系統進化發展。
信息整理:成都鏈向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成為新基建行業中的探索者和領跑者)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