愷蒂︱王爾德生前身後的恩恩怨怨

2020-12-04 澎湃新聞

奧斯卡·王爾德在美國,1882年攝於紐約

1897年2月,王爾德被釋放前三個月,他的太太康斯坦絲得到法庭裁決,取消王爾德對兩個兒子的監護權,王爾德必須徵得她的同意,才能與兒子們見面。她答允每年給王爾德一百五十鎊的生活費,條件是王爾德「必須不再與那些名聲不正的人交往」。這裡「名聲不正」,指的當然是王爾德的舊情人阿爾弗萊德·道格拉斯爵爺,也就是王爾德暱稱的那位「波西」。

王爾德與阿爾弗萊德·道格拉斯爵爺,攝於1893年5月

同年5月,在鋃鐺入獄整整兩年後,王爾德走出了瑞丁監獄的大門,在門口等他的,是羅伯特·羅斯,他的另一位舊情人,這位,他暱稱為「羅比」。王爾德交給羅斯一份手稿,那就是他在監獄裡寫給道格拉斯的五萬言長信,也就是以後大家所知的《深淵書簡》(

De Profundis

)。他請羅斯將這份手稿複製兩份,其中一份交給道格拉斯,他還對羅斯說,他「希望永遠不要再見到道格拉斯」。

這位曾經在倫敦戲劇舞臺和倫敦社交圈內如日中天的王爾德,此時已經是誰也不願去碰的大醜聞。洗漱更衣後,在按計劃隱姓埋名前往法國之前,王爾德差人去請倫敦Farm街天主教堂的牧師,希望從牧師那裡得到精神的指導,然而遭到牧師拒絕,這讓王爾德痛哭不已。

雖說在《深淵書簡》中,王爾德對道格拉斯有那麼多刻毒的怨言,但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到了6月,他已渴望與道格拉斯再見面。他倆的通信都是經由羅斯中轉,羅斯試圖阻止他們見面,一方面可能有一絲前任情人的嫉妒,另一方面他也在為康斯坦絲和王爾德的兩個兒子著想,試圖挽回王爾德的聲譽。如果王爾德按照羅斯的安排,如果他能在法國鄉村深居簡出一段時間,如果他能屈尊妥協,那麼,英國人可能會原諒他,重新傾倒在他的才華之下。然而,經歷了一天二十三個小時被單獨監禁的兩年的監獄生活,每天只能看到頭頂那一小塊藍天,妥協已經不在王爾德的辭典之內。

到了8月,王爾德在法國魯昂與道格拉斯重逢,有人說這是王爾德的「第二次墮落」。一個月後,王爾德搬到義大利那不勒斯,與道格拉斯同居。王爾德繼續寫《雷丁監獄之歌》,道格拉斯寫十四行詩。然而,王爾德雖然有康斯坦絲每月一百五十鎊的撥款,道格拉斯也有每月母親給的兩百鎊生活費,但兩人總是入不敷出。而且,在眾人眼中,他倆就是人見人嫌的一對,有一次,因為同住的英國客人的抱怨,他們從自己住的旅館中被趕了出來。到了11月,道格拉斯離開那不勒斯,他的母親寄了兩百英鎊給王爾德,要求王爾德不再與道格拉斯見面。王爾德一人在義大利難忍寂寞,1898年1月,他搬往巴黎,住在一些便宜的旅館中,沉浸在酒吧裡,直到他1900年11月去世,年僅四十六歲。

《奧斯卡·王爾德:無悔的歲月》

《奧斯卡的鬼魂:王爾德身後權益之爭》

今年雖然不是王爾德的任何紀念日,但卻有兩本關於王爾德生前身後恩恩怨怨的書出版,一本是弗蘭克爾(Nicholas Frankel)的 《奧斯卡·王爾德:無悔的歲月》(

Oscar Wilde: The Unrepentant Years

), 另一本是Laura Lee的《奧斯卡的鬼魂:王爾德身後權益之爭》(

Oscar’s Ghost: The Battle for Oscar Wilde’s Legacy

)。「無悔的歲月」指的是他出獄之後到去世那三年半的時間,「權益之爭」指的是在王爾德去世之後,羅斯和道格拉斯之間曠日持久的對戰。

羅斯是王爾德最忠誠的朋友,也是王爾德的第一位同性戀請人。他們在1886年相識,羅斯只有十七歲,但對自己的性傾向已經非常有把握,羅斯的年輕與自信肯定對王爾德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也可以說是羅斯引導王爾德進入了同性戀的生活,所以,後來王爾德鋃鐺入獄,羅斯可能也覺得自己有一定的責任。

王爾德在寫作《認真的重要性》時,羅斯與他住在一起。此戲的首演是1895年2月14日情人節,雖然它是王爾德最流行的劇作之一,場場爆滿,但只演出了五十六場,就因王爾德的官司而停演,劇本到了1899年(王爾德去世前一年)才得以出版。出版的劇本是題獻給羅斯的,王爾德曾在信中寫道:「能在這本書的題獻扉頁上寫上你的名字,真是我的莫大樂趣,我只希望此書是更好的一本藝術作品。」

2015年,一本用日本小羊皮印成《認真的重要性》初版本出現在蘇富比拍賣中,這種小羊皮版當時共印十二本,此本為第三本,是王爾德送給羅斯的,上題:「贈給最完美的友誼的一面鏡子,羅比,這齣小戲就是題贈給你的。奧斯卡,99年2月。」籤贈此書時,王爾德已流亡巴黎,在窮困潦倒中生活。書內許多頁面未裁,裡面還有一張關於三張戲票的便條,最後的成交價將近二十萬英鎊。

《認真的重要性》日本小羊皮版封面

《認真的重要性》日本小羊皮版

《認真的重要性》日本小羊皮版扉頁

今年11月初, 又有一本小羊皮初版本出現在蘇富比拍賣行中,此本為十二本中的第五本,是王爾德作為結婚禮物送給演員Frances Forbes-Robertson的:「贈給弗蘭金,祝她婚姻幸福,她的老朋友和同志,作者,99年6月。」據拍賣目錄介紹,贈書之時,王爾德還曾附有一信,上寫:「我沒有其他禮物能送你,只有我的一本書,一本荒誕喜劇,《認真的重要性》。我希望這本書能站在你的書架上,能偶爾從書架上看著你。它打扮得很漂亮,它穿著日本小牛皮紙,它屬於那個限量為九本的家族。它和那些流行版本沒有共同語言,它壓根就不願意承認它的那些售價幾個便士的窮親戚們。」1897年4月,他在獄中時,曾請羅斯為他準備兩份《深淵書簡》的手稿,要送給兩位女士,其中一位就是弗蘭金,他解釋道:「這兩位善良的女士,會有興趣知道我的靈魂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但是監獄的規定是所有在監獄裡寫作的文字必須留在獄中(某些被審查過的書信除外),當年五月他被釋放時,手稿被交還給他本人,他才交給羅斯。但兩份複製本,沒給這兩位女士,一份給了道格拉斯,另一份羅斯自己保留。此書最後成交價將近十二萬英鎊。

當年出版的《認真的重要性》,還有限定一百本四開的紙印本,雖然比不上那十二本日本小羊皮版,但也屬於此書的「貴族版」,而不是那些「便宜的窮親戚」們。2014年,此版本中的第十三本,王爾德籤贈給瑞丁監獄的監獄長詹姆斯·尼爾遜少校(Major James Nelson)的,被倫敦Bonhams拍賣行拍賣。王爾德到了瑞丁監獄時的監獄長是亨利·伊薩克森(Henry Isaacson),性情殘酷,王爾德屢次申請書籍紙筆不得,稱他的靈魂低於老鼠。第二年,新監獄長尼爾遜接任,他懂得對王爾德來說什麼最重要,立即給王爾德提供了書籍紙筆,雖然每天只有一張藍條紋的監獄用紙,但王爾德用了二十頁這種藍條紋的監獄紙寫成《深淵書簡》。王爾德在此書上題贈:「送給尼爾遜少校,以此表達我對偉大且高貴的善良的區區敬意。」此書最後的成交價為五萬五千英鎊。

王爾德稱羅斯為「最完美的友誼的一面鏡子」,不無道理。羅斯對王爾德的關心是無微不至的,他被審問時,羅斯給他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被判決之後,羅斯在法庭的走廊裡等他,目送他被帶上監獄的囚車。也是羅斯冒著危險到王爾德的住處救出大量的文件和手稿,他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瑞丁監獄探望王爾德(而道格拉斯則一次都沒有去)。也是羅斯處理了王爾德破產及去世後的所有事宜,照顧王爾德的兒子們。王爾德在巴黎拉雪茲公墓的那尊愛潑斯坦的雕塑也是羅斯安排的,羅斯去世後,他的骨灰被安葬在王爾德的墓中。

然而,王爾德出獄之後,也曾在書信中責備羅斯沒有按照他的意願去辦,才弄得他從康斯坦絲那裡拿到的生活費每年只有一百五十鎊,而不是他事先所希望的兩百鎊。「這一切都是因為你羅比沒有對我實話實說,沒有按照我說的做。我僅僅是要求朋友們不要幹涉我的事了,我不要求他們做什麼,我只是要求他們什麼都不要做。」「你待我誠摯,對我很好,也很愛我,但在需要所有生意才能的事上,你很愚蠢。」

最近的蘇富比的拍賣中,還有一本《深淵書簡》,1905年初版本,限量版五十冊,封面及插圖由Charles Ricketts設計。這份王爾德致道格拉斯的五萬言長信,寫在王爾德一生中最黑暗的歲月,他試圖在信中解釋自己的行為,也充滿了對道格拉斯的怨言,他指責道格拉斯的虛榮,說他「沒有質量的口味、沒有控制的欲望、沒有品味的貪婪」,歷數自己在他身上花的錢財,並責備道格拉斯讓他墮落,「我不得不把你的生活寫出來給你,而你,非得領悟它不可」,「在這兒,白天同黑夜一樣,是留給眼淚的」,「我本該把你從我的生活中甩掉,就像從衣服上抖掉一根扎人的刺」,「不幸的是,我在你的身上花去了一生」。

羅斯複製並交給道格拉斯的那份書簡,傳言道格拉斯沒有閱讀就將其銷毀,後來,道格拉斯聽到關於《深淵書簡》內容的傳聞,他這樣寫道,「在他的一生中,他從來就沒有寫過一封對我不好或表示不愛的信,看到任何他直接寫給我的不好的言辭,那簡直會置我於死地。」顯然他根本不知道五萬言書的具體內容。

王爾德去世之後,作為王爾德身後權益的監管人,1905年,羅斯將《深淵書簡》出版了這個刪節本,去掉了所有與道格拉斯有關的內容,道格拉斯的名字也沒有出現。蘇富比最近拍賣的就是這個版本,最後的成交價是將近十二萬英鎊。

《深淵書簡》手稿

羅斯是王爾德的文學遺產的執行人,經手王爾德所有的書信文件,包括道格拉斯寫給王爾德的所有信件。羅斯雖然有權決定選擇哪些被發表,哪些不被發表,但是他深知《深淵書簡》全文能對道格拉斯帶來的傷害,他並沒有選擇以此為武器。1909年,羅斯將手稿原件交付於大英博物館(現存於大英圖書館),條件是五十年之內不得公開出版。但是1912年道格拉斯狀告王爾德的一位傳記作家誹謗罪,《書簡》被當作證詞提交法庭,並在法庭上宣讀。王爾德在監獄中落筆對他的攻擊和有關他的字句讓道格拉斯非常震驚,大受傷害,他稱之為他「一生中最悲慘的經歷」,讓他一夜之間變得衰老且充滿仇恨。他寫信給羅斯,稱他為一個「骯髒的混蛋和敲詐勒索者」。

道格拉斯1948年去世後,王爾德的兒子根據列印稿出版了全書,但後來與手稿相對照,還是有些出入,又根據大英圖書館所藏手稿的終極版本1962年出版。

對王爾德的身後權益的爭鬥,道格拉斯與羅斯充滿了冤讎。王爾德、羅斯、道格拉斯之間的關係,最終是一場愛情的選擇,羅斯選擇了王爾德,王爾德選擇了道格拉斯,兩者都無怨無悔。道格拉斯呢?只能說這位富家公子是沒有脊椎的,《奧斯卡的鬼魂》的作者寫道:「王爾德經歷的是一場巨大的詩人的悲劇,但波西的悲劇是緩慢的、持續性的、無窮無盡的一連串的小折磨。」

相關焦點

  • 讓恩恩怨怨在一聲春節問候中煙消雲散
    一切恩恩怨怨就在一聲春節問候中煙消雲散了。(2月9日《中國新聞網》)南山灣組是一個鄒姓自然灣,現有村民300餘人。200多年前,有兩兄弟因矛盾作出「生不同祖堂,死不共墳山」的決定,造成現今一個自然灣有兩個祖堂,兄弟叔侄分兩大派別的局面。同姓子孫不團結,全灣不和諧的問題一直無法解決。過去的恩恩怨怨畢竟已經是一抹昔日煙雲。幾百年後的今天,這些村民早就情仇不再了。
  • 恩恩怨怨總關情
    我想,也許大姐那麼做是為了她的弟弟好,氣她的弟弟不聽她的話,一切源於愛,想開了就風輕雲淡了,心裡格外的輕鬆,學會原諒別人,就是原諒自己,有時候親情就像一團亂麻,絲絲縷縷糾纏不清,這真是應了那句話 ,磕磕碰碰都是愛,恩恩怨怨總關情。
  • Dota2與LOL之間的恩恩怨怨(上)
    雖然張詩最後成功拿到某公司推薦信,但通過節目也讓我們想起來Dota2與LOL曾經的那些恩恩怨怨,這些恩怨到底怎麼造成的呢?雙方固然都有各自的觀點,今天我們就先來看看Dota2玩家們主要的想法吧。
  • 魯迅與顧頡剛的恩恩怨怨
    這裡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也是十分複雜,難以一言以蔽之顧頡剛與魯迅之間真正的衝突發生在廈大共事期間,在此之前,兩人雖同在北京,並沒有多少直接的接觸,如果說兩人之間有什麼聯繫,顧額剛至多是因為魯迅與胡適、陳源的論戰,間接受到一些波及。兩人真正接觸,是在一九二六年應聘廈門大學,成為同事之後。
  • 愛與恨:《大宅門》中的那些母女的恩恩怨怨
    因此,我首先選擇了大宅門中一個最具悲情色彩的故事,這就是三代母女之間的恩恩怨怨。但是,大宅門中的三代母女之間的恩怨讓我看了十分傷感。劇中的白七爺是位狠角兒,白家的輝煌離不開他的奮鬥,但白家的沒落也有他的一份責任。我們都知道封建社會的那些大老爺們三妻四妾是正常情況,白七爺也不例外。
  • 馬季首次披露與侯寶林的恩恩怨怨
    馬季侯寶林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日前做客鳳凰衛視《魯豫有約》欄目時,「破天荒」地說起與已故相聲藝術大師侯寶林的恩恩怨怨。  侯寶林給馬季改名字  馬季小時是上海宏德織造廠的學徒。他很早就喜歡上了相聲,並且漸漸展露出相聲藝術的天賦。
  • 施琅與臺灣鄭氏的恩恩怨怨,究竟是誰對不起誰
    不久鄭成功在臺灣暴斃,年僅38歲,臺灣陷入奪權內亂後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憑藉自己對臺灣地形的了如指掌帶領清兵佔領臺灣至此,鄭成功家族對臺灣的統治結束,施琅收復臺灣,完成統一大業施琅和臺灣鄭氏的恩恩怨怨究竟誰是誰非
  • 當年師父楊志剛細說與郭德綱的恩恩怨怨(圖)
    原標題:當年師父楊志剛細說與郭德綱的恩恩怨怨(圖) 序 誰是他師父,他師父是誰?記者先後三次前往天津,對楊志剛進行了面對面的採訪,他跟記者細說了與郭德綱之間的恩恩怨怨。 1 師徒相識 靳金來勸說楊志剛收郭德綱為徒,同時靳金來自己也收郭德綱為徒,這在相聲行裡叫「一門兩不絕」,楊志剛當時就默認了收郭德綱為徒。 今年66歲的楊志剛如今退休在家,平時到北方曲藝學校授課。
  • 魔道祖師宋子琛:我非王法,亦非天道,從前的恩恩怨怨也該消散了
    我非王法,亦非天道,從前的恩恩怨怨也該消散了。宋子琛沒有在說什麼,轉身準備離開。不想,薛洋開口叫住了他「道長,我知你知道我是誰。但是……我如今只想要回道長的鎖靈囊。」宋子琛聽見薛洋的話,沒有轉身,沒有回答,只是一揚手身上的鎖靈囊朝著薛洋飛了過去。
  • 香港豪門的社交圈:上流社會的恩恩怨怨(全文)
    (原標題:香港豪門的社交圈:上流社會的恩恩怨怨)
  • 到底是什麼樣的恩恩怨怨,讓貓見不得老鼠,一見就非抓不可?
    老鼠和貓的天敵關係歷史久遠,那它們之間的恩恩怨怨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就讓我們在這首惟妙惟肖、非常形象和深入人心的詩中結束老鼠和貓的大戰以及老鼠和貓的恩恩怨怨吧。
  • 平臺千古復臺千古,鄭氏一人施氏一人,鄭成功和施琅的恩恩怨怨
    三百多年過後,鄭成功和施琅兩人間的恩恩怨怨其實已被大多數人所遺忘,能夠記住的,是那個風雨飄搖的歲月裡,為了將東南海面上的這座島嶼收歸中華,這兩個才情相當、膽略類似的男人,曾經並肩作戰。鄭成功, 福建泉州南安人,其父鄭芝龍,原為明末清初東南沿海臺灣及日本等地第一大海盜,先後歸附明清兩朝為官。
  • 恩恩怨怨上百年,這個一直和中國作對的國家,卻曾被俄德一起收拾
    而波蘭同中國的關係,那可就是長期以來的恩恩怨怨了。1919年巴黎和會期間,作為中方代表的顧維鈞中會議上據理力爭,面對列強的瓜分,最後選擇了拒絕籤字,保留住了民族氣節。然而在在顧維鈞的回憶錄中寫到,他在會議期間怎麼也想不到,向來和中國幾乎沒有交集的波蘭,會如此的毫無同情心。即便是其他歐洲小國,雖說在會議上不好表態,但是在私下裡對中國也表示了同情。
  • 隨風飄去——丁玲與沈成文的恩恩怨怨
    香港複印再版的《記丁玲》封面 筆墨生怨 這樣一來,丁沈之矛盾在他們身後公開化與進一步激化。丁玲的丈夫陳明在1991年《新文學史料》第一期發表文章,對沈從文的信件發表表示了不滿,並詳細介紹了丁玲對沈從文加以抨擊的《也頻與革命》一文寫作經過。而在這家刊物的同一期上,沈從文的同鄉好友劉祖春發表了一篇長文,卻對丁玲做了措辭犀利的評論,並列舉了一些事實,說明沈從文對丁玲與胡也頻夫婦在危難時所做的努力。
  • 揭秘:雍正皇帝與親生母親德妃的恩恩怨怨
    雖然在胤禛十一歲時終佳氏病逝,但胤禛對佟佳氏的養育之恩是極其感恩的。直到他登基成為雍正皇帝之後,仍然在極力頌揚佟佳氏,並且給予佟佳氏的弟弟隆科多以高官厚祿。胤禛與佟佳氏的關係如此深厚,與德妃的關係卻並不怎麼好。由於胤禛自小不在德妃身邊長大,而且德妃隨後又生育了二子三女,幾乎沒有時間和精力來關照胤禛這個早已被寄養出去的孩子。
  • 英法兩國的恩恩怨怨
    數百年來,局勢風雲變幻,兩國分分合合,恩怨無數。接下來,讓我們了解一下英法兩國歷史上的恩怨情仇吧。英法兩國是西方世界的傳統強國,自中世紀開始就一直摩擦不斷,甚至戰火紛飛。著名的英法百年戰爭便是體現兩國恩怨的一個重要例子。
  • 湯恩伯與蔣介石的恩恩怨怨
    湯恩伯生前曾是抗日名將,如今卻死在東京,這裡難道有什麼內在的關聯?是手術成功後又突然惡化?是病死?是謀殺?湯恩伯的死在日本和中國臺灣方面引起巨大的反響。日本皇室高松宮、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吉田茂、內閣副總理大臣緒方竹虎、防衛廳長官木村篤太郎以及岡村寧次大將等政要以及各界人士紛紛前往設在東京的追悼會會場致祭。場面之隆重,規格之高,不亞於一位國家元首的喪禮。
  • 紐約時報:《我的醜聞人生》王爾德男友的信
    愛爾蘭裔文豪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是與蕭伯納齊名的才子,他的文採斐然、英俊瀟灑、以及他傳奇一生中的風流韻事都為大眾所熟知和嚮往。作為他生前最為人熟知的同性情人之一,暱稱「波西(Bosie)」的阿爾弗雷德-道格拉斯爵士(Lord Alfred Douglas)則因為使得王爾德的人生走上悲劇道路,而在王爾德死後背上了「禍水」的罵名,至死未洗脫。這次劇作家湯瑪斯-克羅伊(Thomas Kilroy)將視角放在了這位飽受爭議的人物身上,用「波西」自己的口吻重新講述了那段撲朔迷離的故事。
  • 曾國藩: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第二戒: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為別人小的缺點就忽視他的優點,不要因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別人的大恩。 人只要做事就會犯錯,這兩句話都是告訴我們,不要因為別人的一點小過失,一點道德上的小瑕疵; 一點小恩怨,就全盤否定別人的好,忘記別人的恩情。
  • 曾國藩: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第二戒: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為別人小的缺點就忽視他的優點,不要因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別人的大恩。  人只要做事就會犯錯,這兩句話都是告訴我們,不要因為別人的一點小過失,一點道德上的小瑕疵,一點小恩怨,就全盤否定別人的好,忘記別人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