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早上6時8分,經過50分鐘的空中旋轉,贛深高鐵柳城東江特大橋雙跨京九鐵路、205國道兩個巨型連續梁同步成功轉體,這標誌著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重點項目——贛深高鐵施工建設取得重要突破。
好消息!好消息!
贛深高鐵又有重大進展!
9月11日早上6時8分,經過50分鐘的空中旋轉,贛深高鐵柳城東江特大橋雙跨京九鐵路、205國道兩個巨型連續梁同步成功轉體,這標誌著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重點項目——贛深高鐵施工建設取得重要突破。
贛深高鐵建成通車後,
河源將結束不通高鐵的歷史。
屆時,
深圳至贛州將由現在的接近7小時壓縮到2小時,
河源到深圳的時間將壓縮到1小時以內,
大大縮短沿線各地之間的時空距離。
安全、精確地完成轉體施工
嶺南晨曦裡,兩片巨型梁體在千斤頂的拉動下開始逆時針旋轉,在施工過程中,中鐵二十五局技術人員布置轉體裝置,實時動態監控動力系統運行情況、轉盤轉過的刻度,每轉5度報告轉體進度、應力變化等情況。
測量人員在轉體兩端各設置3個測量點,採用全站儀時刻觀測橋面轉體中線,保證轉體就位後中線控制在設計要求範圍內,確保安全、精確地完成轉體施工。
「為了減少對鐵路運營的影響,橋梁採用轉體施工方法,先平行於鐵路線兩側修建橋墩及梁體,再利用自動連續頂推轉體系統使橋體逆時針旋轉,最後實現梁體對接,與京九鐵路形成37°夾角。」中鐵二十五局現場負責人吳衛介紹說。「轉體過程中保證橋體的平衡是關鍵,我們通過轉體稱重、配重等技術手段,使結構體重心回到橋墩中心,確保轉體過程中安全順利。」
全線線下工程已完工九成以上
此次實施轉體的 柳城東江特大橋長2600.76米 ,建設者採用轉體連續梁上跨既有京九鐵路以及G205國道,主跨108米, 轉體總重量超過1.5萬噸 。
京九鐵路是縱貫我國南北的鐵路大動脈,每隔十五分鐘就有一趟列車經過,車流非常密集,在60分鐘封鎖「天窗點」內進行施工,時間緊,任務重,安全風險高。 此次連續梁成功轉體,標誌著贛深高鐵全線6處跨京九鐵路轉體橋施工圓滿收官,影響後續鋪軌施工的「卡脖子」工程順利打通 。
目前,贛深高鐵全線的線下工程已完工九成以上,線上架梁已完工接近八成,項目建設正向軌道鋪設、電氣化施工等方面全力加速,為明年底前建成通車奠定基礎。
最高時速350公裡每小時
計劃於2021年通車
「贛深高鐵為京九高鐵最南段,線路貫穿江西、廣東兩省的贛州、河源、惠州、東莞、深圳五市, 正線全長432公裡,設計最高時速為350公裡每小時 , 計劃於2021年建成通車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工程建設指揮部現場安全負責人介紹說。
中鐵二十五局承建的贛深高鐵4標段位於河源境內,主要承擔著44座橋梁、11座隧道以及591榀箱梁的預製、運架等施工任務。
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覆》指出,近期到2025年,大灣區鐵路網絡運營及在建裡程達到4700公裡,全面覆蓋大灣區中心城市、節點城市和廣州、深圳等重點都市圈;遠期到2035年,大灣區鐵路運營及在建裡程達到5700公裡,100%覆蓋縣級以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