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開放景區很有必要!」,那疫情後旅遊業何去何從?

2020-12-21 網易新聞

U:>Kk

這個鼠年,對於旅遊業來說太難了。原本預計今年春節長假將有的4.5億人次出遊,因為疫情,不僅要面臨退訂單,按照往年算5000多億元的收入沒有了,而且業內人士估計每停擺一天的損失超170億元。

據調研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最重的前4大行業依次是:出境旅遊、國內旅遊、商務出差、餐飲業。最冰點則落在旅遊業。

儘管復工潮已至,熙熙攘攘的返工大軍開始流動,企業逐漸恢復運轉,但旅遊業卻不知何時能重新開門。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近十年來,中國旅遊行業的蓬勃發展,旅遊類企業、從業人數雙雙呈現爆發式增長。2019年增長達到高峰,新增註冊家數超33萬,全國旅遊業企業數量達到208萬家。旅遊業直接就業人數由「十二五」末的2798萬人增至3300萬人。

這也就意味著,一旦旅遊行業經過全面停擺後,長時間未能復甦,將直接關係到3300萬人的就業、208萬家企業的生死存亡。

據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截止到3月25日,2020年全國已有11268家旅遊類企業註銷、吊銷經營。

眼下,每個旅遊從業者都在經歷生死考驗,有人為了節省開支不得不暫時停業,有人放棄旅遊,開始從其他行業尋求發展機會;有人則修補內功,給自己做一個全面體檢,調整產品模式、服務模式,有人在細分市場挖掘機會,他們都只有一個目的——活著。

"報復性"旅遊會有嗎?

現在中國已經逐漸控制疫情,反而國外疫情開始爆發,對於旅遊業剛剛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似乎又黯淡了……

但是,目前國內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已全面恢復,被暫時耽擱的春節出行計劃,或許也將到來。國內先恢復的可能先是本地遊、周邊遊,然後才是跨省遊乃至出境遊。

據某旅遊網站官方數據顯示,3月17日至23日期間,清明假期的火車票、景區的預訂量環比一周前增長超100%,大多數訂單主要為省內遊,酒店預訂量亦環比增長約30%。

雖然目前還處在疫情中,但是國人還是嚮往外出的,就連鍾南山院士都說了「開放景區很有必要」,景區是個開闊的地方,空氣新鮮,對人們的健康心裡都有很好的作用。

目前「周邊遊」形式將是短期回溫最快的旅行方式,但中國旅遊業要徹底從疫情的陰霾中走出來,或許仍需要一段時間。

受疫情影響,中國旅遊業未來發展將呈現以下幾大趨勢。

一、出遊時間錯峰化

原先國人出遊時間都集中在節假日,黃金周,到處人山人海,經過這次疫情的洗禮,不扎堆」、「少扎堆」將成為國民出遊的一種心態。

更多國人會選擇錯峰出行,錯峰休假,而不是像之前五一、十一黃金周那樣選擇連休。

錯峰出遊不僅人少,還可以優哉遊哉的慢慢欣賞各種風景,另外交通淡季票價和住宿費用,

讓錯峰出遊的性價比高達到了極致。

二、虛擬旅遊需求旺盛

疫情期間,很多景區和旅行社通過線上雲遊、直播方式,帶動了旅遊業向新的機遇發展,線上旅遊正式進入公眾視野,疫情期間,抖音攜手國內各大博物館正式上線「在家雲遊博物館」活動。4天時間,播放量約3000萬次。未來,雲旅遊流量或轉化為實際的業務訂單。

三、健康養生式旅遊

一場疫情,健康成為更多人關注的事情,康養旅遊勢必迎來井噴式增長。以溫泉、森林、運動、中醫藥等為代表的康養旅遊細分市場將成為發展方向。

當前已進入養生養心養老的大眾旅遊時代,人們愈加的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康養旅居度假將作為新時期人們的一種旅居生活方式,成為新時期經濟突破發展的一種新模式。

四、低密度、私享型鄉村旅遊

疫情造成了人群恐懼後遺症,疫情過後,路程近、時間短的周邊遊、鄉村遊將成為最先回暖的地方。鄉村旅遊可以開拓視野,開發新業態,瞄準新業務,實現多種經營,不斷創新旅遊項目,尤其是要注重家庭親子、田園旅居、民俗體驗等,優化旅遊服務。

:no(9>5

五、高性價比旅遊

受疫情影響,很多人歇業待崗,經濟收入減少,但也阻止不了他們壓抑了許久想走出去的心,對於旅遊,最省錢的旅遊方式會是他們的首選。

如果只是為了少花錢,吃的一般,住的一般,也沒有多少人願意選擇,我們追求的是花最少的錢,坐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住最舒適的星級酒店、看最多的景點、享受最優質的服務質量,來一場高性價比的旅遊,同時還省去做攻略的煩惱,將會是最受國人歡迎的旅遊方式。

i世界,是國內第一款有旅遊基金的app,在i世界平臺裡,你可以在商城上消費,每一筆消費都會累積大量旅遊基金,你還可以在平臺上做任務,比如分享、眾籌、看廣告包,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獲取旅遊基金,當旅遊基金累計到一定程度,你可以兌換旅遊,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所以說,i世界是一個環遊世界不花錢的平臺。

寒冬終究過去,春天必將來臨,當大地復甦,春暖花開時,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蟄伏,勢必會激發國人旅遊的熱情。疫情結束,一定要出去走一走,跟著我們i世界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抗疫」先鋒鍾南山院士的事跡
    其實,剛開始我對於鍾南山這三個字並不熟悉,但隨著這次疫情的爆發,我漸漸認識這位偉大的人物。17年前非典一役,敢醫敢言讓鍾南山家喻戶曉,也贏得了廣泛的公眾信任。而自那以後,但凡有急性傳染病,廣東省公布的防控組名單大多由他掛帥。即使年過八旬,也並不妨礙他走上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 關於疫情,請看鐘南山院士怎麼說
    目前,全球疫情形勢不容樂觀,歐洲、美國疫情出現反彈。據世衛組織最新數據,歐洲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1000萬例。截至當地時間10月30日,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900萬例。 10月30日,鍾南山院士表示,從全球視角來看,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實際上已經開始,一些國家已再度強制「封城」。
  • 鍾南山院士疫情時滿滿的行程
    原來,這是網絡上爆出的關於鍾南山院士疫情期間的日程表,一張小小的紙上卻寫滿了許許多多信息,這個連軸轉的行程背後還需要不斷溝通、花心思準備。而且期間鍾南山院士曾接受了白巖松的採訪,但由於過度的勞累,鍾南山面對問題時沒有立刻回答。採訪結束後,他有些身心疲憊地說「我腦子已經麻木了」。
  • 速看鐘南山最新忠告!
    截至2月26日24時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況2020年2月26日0-24時,河南省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1例,新增出院病例39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新增確診病例中,南陽市1例。
  • 人民日報刊文談疫情後旅遊業復甦:景區用心,遊客才能安心
    在不少景區,客流量回暖的趨勢比較明顯。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旅遊市場整體正呈現「城市休閒復甦,周邊旅遊活躍」的特徵。根據美團研究院的數據,國內酒店旅遊業復甦率不斷攀升,青海、安徽、江蘇、湖南等省份均超過70%。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越來越多人開始走出家門踏青賞景。種種回暖跡象,讓受疫情影響較為明顯和直接的旅遊業看到了希望,但也帶來不小的管理壓力。
  • 景區開放仍要 繃緊安全這根弦2020年03月10日 星期二A13 時評...
    景區在開放之前,就應該有應對的應急預案,在執行過程中,要力求保證遊客的安全。    有媒體報導「河南寶泉景區門票免費,現場排隊擁擠不堪」。記者注意到,當日下午,@河南寶泉旅遊度假區 回應,根據景區預定平臺及現場購票數據統計,3月8日景區即將達到疫情期間遊客額定接待量,寶泉景區於3月8日13:00啟動限流措施。
  • 鍾南山養生特點,樂於助人愛大自然愛運動多吃天然有機食物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疫情很嚴重。在全國隔離之際,工程院院士卻說:「開放景區很有必要,保持合理的距離就可以了」。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開放景區,讓人在戶外活動,接觸自然,有益身心健康。而且,如天堂般的美景讓人變得放鬆,減負了身心壓力。景區內綠植茂盛,會產生大量的負氧離子,能有效抑制和殺死病毒。景區內的水土沉積著大量的稀有礦物,生產的糧食能有效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 女歌手公開質疑鍾南山院士:武漢新冠疫情,你有何貢獻?
    明星一言一行盡數曝光在大眾的視線中,有多少明星因為不愛惜自己的羽翼而形象翻車,又有多少「謹言慎行」的保證只不過是隨口說說。最近一位擁有百萬粉絲的女明星竟然口不擇言,公開發文質疑鍾南山院士,此行為也引發眾多網友的不滿。
  • 鍾南山院士談電影《中國醫生》:用真正的人文精神打動觀眾
    「現在一些國外朋友對中國還是有一些誤解。」在談到影片的傳播時,鍾南山院士表示,他希望電影能從人性的角度打動觀眾:「這部電影除了在中國放映以外,最好也能在國外放映,要用國內外觀眾都能理解的方式,用真正的人文精神打動觀眾。」
  • 對鍾南山院士新冠病毒「環境傳人」的研判不可姑妄聽之
    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環球網12月19日)  鍾南山院士作為我國資深傳染病醫學專家,在傳染流行病研究方面功績卓著,武漢發生疫情後,鍾南山院士忘我工作,對阻止疫情立下汗馬功勞。
  • 鍾南山院士的貢獻值得肯定,不容任何人置疑
    在2020年11月17日,內地女歌手/演員在微博發布了最新動態,一位名為沈佳欣的女網紅在網上發布了一些不當言論,開始質問我國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士鍾南山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議論和批駁。具體內容如下:「你整天忙在鏡頭一線,有什麼研究成果,治好過幾個人?」
  • 鍾南山院士戰疫60多天行程曝光!
    從來,鍾南山講的都是「乾貨」。疫情到6月可否結束?「復陽」病人怎麼辦?病死率高不高?針對新冠病毒有沒有特效藥?中國實踐經驗能為全球提供哪些參考?疫情發生在中國,不等於它的源頭就在中國。病毒的源頭是野生動物,中間宿主不止一種。60多天裡,鍾南山一刻都未停歇。
  • 關於今冬疫情,鍾南山有了最新判斷
    近期,我國北京、遼寧、浙江等多地報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散發病例或聚集性疫情,今冬國內疫情會大規模暴發嗎?「雙節」還能出行嗎?總臺央視記者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對當下熱點問題進行回應。
  • 對於年青一代,鍾南山院士有話要說
    導語:00後護士劉家怡之所以為人稱道是因為她作為廣東援鄂醫療隊中年齡最小的成員卻沒有拖團隊後腿,是因為她說過穿上防護服就再也不是孩子。出生於2000年的劉家怡,在祖國需要她的時候,義無反顧離開家鄉,奔赴到疫情的最前線。
  • 從《最後一片藤葉》的符號意義,解讀疫情下鍾南山院士的符號意義
    同樣是肺炎肆虐的今天,鍾南山院士和那片藤葉一樣也是一個符號。他曾帶領團隊打贏了「非典」戰役,17年後,84歲的鐘南山院士,又帶隊抗擊新冠肺炎。他是一個普通、甚至平凡的中國醫生,但他的科研精神和責任感卻感動著每一位中國人。
  • 鍾南山院士今日稱:中國爆發二次新冠疫情的可能性很低
    鍾南山院士今日稱:中國爆發二次新冠疫情的可能性很低!今日,我國的鐘南山院士向公眾表示:中國爆發二次新冠疫情的可能性極低。按照鍾南山院士的聲明,我們了解到,目前根據我們國家的防疫控制的情況和我國的防禦疫情的治理強度,大家不用擔心二次疫情。
  • 紫砂大師與鍾南山等多位院士集體創作「健康有你」系列作品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葛軍用了一年多時間,與全國一百多位生命科學和生物醫藥專業的兩院院士們聯繫,表達合作創作系列紫砂作品《健康有你(院士壺)》意向,得到了許多院士的支持和肯定。2020年1月10日,鍾南山院士在葛軍的第一隻紫砂壺作品上率先籤了自己的名字。葛軍在疫情期間勤奮創作,至三月中旬完成了這件有20多位院士籤名的作品。
  • 戰疫最前線 | 專訪鍾南山:復工復產,企業和個人該怎樣做?
    景區開放,遊玩的時候還要戴口罩嗎?針對這些熱點問題,央視記者獨家專訪了鍾南山院士。常規防護 復工要及時監測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 鍾南山:一些企業有兩三萬員工,一旦開工的話,假如說再有感染,那就涉及一大片,就對整個的復產會造成極大影響,負面影響。
  • 海外疫情來勢洶洶,中國春節疫情會失控嗎?鍾南山早有發聲
    對於這個問題,媒體大眾都是憂心忡忡,而鍾南山院士早已給出答案,讓大家可以度過一個好年。當然,前提條件是,不論是誰,不論身在何地,大家都要繼續保持做好防控基本事項,不讓病毒有可趁之機。
  • 鍾南山院士:每個優秀人生的背後,都有一段憂鬱的時光
    在這個緊急時刻,鍾南山院士臨危受命,火速趕往武漢指導疫情,及時提出「人傳人」現象,讓全國人民做好防範準備。他不辭辛苦,不受權力影響,力排眾議把疫情降到最低,這一刻,他成了全民的偶像。01 良好的家庭教育鍾南山的父親是一位兒科大夫,母親是廣東省腫瘤醫院的創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