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者鄭清茂《平家物語》漢譯本面世 他踐行了翻譯「諾言」

2021-02-08 翻譯教學與研究

十萬言足本,四十載磨一劍。近日,譯林出版社推出臺灣知名學者鄭清茂翻譯的《平家物語》,誠為譯壇一大盛事。據了解,《平家物語》和《源氏物語》被稱為日本兩大物語經典之作。

早在上世紀60年代,作家周作人在完成了《枕草子》等日本古典作品的翻譯之後,曾有意將《平家物語》全部譯成中文,無奈工程浩大,譯事維艱,遂只完成了前七卷的翻譯,就於1967年離開了人世,留下譯壇憾事。

此次深耕漢、和文學六十年的鄭清茂,依據經典「覺一本」,歷時多年完成《平家物語》漢譯,並詳加注釋。譯本還附有珍貴彩色繪卷及年表、系譜、地圖等,實乃製作嚴謹的文學名著。


翻譯家鄭清茂

兌現40年前與林文月的諾言

據了解,鄭清茂曾求學於臺灣大學中文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學博士,其間曾赴日研究。前後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麻薩諸塞大學,臺灣大學日文系及東華大學中文系,為專精漢、和文學之知名學者。著有《中國文學在日本》,譯有吉川幸次郎《元雜劇研究》、《宋詩概要》、《元明詩概說》及松尾芭蕉《奧之細道》等。

值得一提的是,鄭清茂與知名作家、翻譯家林文月同一年考入臺灣大學中文系。1972年的深秋,日本在京都舉辦國際筆會,鄭清茂和林文月分別自美國與臺灣參加那個大會。那是這兩位老同學畢業十餘年來首次的會面。也就是在這次筆會上,日本知名漢學家吉川幸次郎見到兩人,曾就中日文學翻譯現狀遺憾地說:「日本漢學界不但研究中國的古今文學,同時也把中國重要的文學作品幾乎全都翻譯出來了;反觀貴國,對於日本的文學研究,和文學作品的翻譯都表現得太冷漠了。」的確,當時中國「對日本文學的譯註和介紹,是相當有限,對於他們的古典文學,更是非常陌生的」。

對此,鄭清茂和林文月「心中都感覺慚愧」,兩人更是受到吉川幸次郎的話的刺激而發出真誠的心願:由林文月翻譯《源氏物語》,而鄭清茂翻譯《平家物語》。日後回憶起此番情景,林文月說:「我們握手互道:『一言為定!』看似戲言的那些話,兩個老同學都牢記在心中,成為日後努力的目標。」

隨後,林文月不僅提前翻譯了《源氏物語》,還把《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記》等大量日本古典介紹到中文世界,成為蜚聲中外的翻譯家。

而鄭清茂多年輾轉在美國和臺灣任教,孜孜矻矻,厚積薄發,並在2012年譯完了卷帙浩繁的《平家物語》,終於兌現了四十年前與老同學的諾言,日本兩大經典物語也就都有了質量極高的譯本。

林文月曾說道:「除了清茂自己和他的家人以外,大概我是最關心這本《平家物語》完譯及出版的人吧?」也因此,林文月《源氏物語》和鄭清茂《平家物語》的漢譯完成,不僅展現了兩人譯介日本文學的淳樸心願,更是見證了兩人悠長深厚的友誼。

正如林文月所言:「我想到吉川先生地下有知,對於曾經翻譯他《宋詩概要》、《元明詩概說》的鄭清茂如今已先後譯成了《奧之細道》與《平家物語》,大概不再會責怪我們對日本文化太冷漠了吧。」

該作已成日本文化一部分

據介紹,「平家物語」四字在日本雖然家喻戶曉,但《平家物語》卻是一部軍記物語(以戰爭為主題的歷史小說),屬於平安末期的作品,在日本文學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該書記述12世紀後半葉的亂象,源氏與平家兩大氏族逐鹿天下,兵亂之外,又逢地震、饑饉等天災。大小戰爭不斷,各地民不聊生。《平家物語》便是取材於這樣的時代環境,其人名、地名、戰役之名,幾乎都屬真實。平家一族於享盡富貴榮華之餘,淫逸濫權,諫言難容;一門老少先後被殺;應驗了驕奢者不得永恆,跋扈者終遭夷滅,諸行無常,盛者必衰之理。

與《源氏物語》相比,《平家物語》在漢語圈內知名度並不太高,很大程度是因為沒有流傳廣泛的譯本。「這本以男性為主的軍記物語,寫赴湯蹈火一剎那,顯然富於壯烈陽剛的質素,但是每遇著死生別離之際,則又不免於情愁哀傷唏噓垂淚。」

林文月認為,原著的文字特質,頗難於琢磨拿捏。「鄭清茂在翻譯《奧之細道》時,以他枯淡的文言文呈現了芭蕉翁的俳文精簡古雅風格。至於《平家物語》的翻譯,為了配合複雜多變化的原著文體,他用簡潔的白話,時則斟酌摻入淺近的文言文,使細心的讀者於閱讀之際,既容易了解,又能體會到內裡的古趣。這一點,是本書翻譯的決定性成功因素。」

在林文月看來,文學作品的翻譯者不僅需要深度了解原著的內容涵義,並且同時也需要敏銳地感受到原文的表現方式,然後將原著的內容轉換成為適度貼切的譯著文字。

然而,文學作品的翻譯,幾乎是不可能完美的。不同的文字代表著不同的文化背景、時代因素、思維方式、言語旨趣。至於文字本身則又有其局限與擴張;而譯者自身對兩種語言文字的掌握和涵養,遂自自然然表現於其筆下了。

據了解,《平家物語》的人物、事跡,每在各種戲劇、謠曲、電影、電視中,衍繹不斷。日本知名導演黑澤明、溝口健二、小林正樹等,皆據以拍成名片。日本有一珍貴蘭花名「敦盛草」,即紀念17歲陣亡的平敦盛。該書悽絕動人故事甚多,流傳不斷,歷久彌新,都已成為日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魏沛娜




相關焦點

  • 臺灣學者鄭清茂《平家物語》漢譯本面世 他踐行了翻譯「諾言」 | 譯 • 視野
    近日,譯林出版社推出臺灣知名學者鄭清茂翻譯的《平家物語》,誠為譯壇一大盛事。據了解,《平家物語》和《源氏物語》被稱為日本兩大物語經典之作。早在上世紀60年代,作家周作人在完成了《枕草子》等日本古典作品的翻譯之後,曾有意將《平家物語》全部譯成中文,無奈工程浩大,譯事維艱,遂只完成了前七卷的翻譯,就於1967年離開了人世,留下譯壇憾事。
  • 臺灣學者鄭清茂《平家物語》漢譯本面世
    原標題:他踐行了翻譯「諾言」 翻譯家鄭清茂。(資料圖片) 《平家物語》【日】佚名 著鄭清茂 譯註譯林出版社2017年2月 深圳商報記者 魏沛娜近日,譯林出版社推出臺灣知名學者鄭清茂翻譯的《平家物語》,誠為譯壇一大盛事。據了解,《平家物語》和《源氏物語》被稱為日本兩大物語經典之作。早在上世紀60年代,作家周作人在完成了《枕草子》等日本古典作品的翻譯之後,曾有意將《平家物語》全部譯成中文,無奈工程浩大,譯事維艱,遂只完成了前七卷的翻譯,就於1967年離開了人世,留下譯壇憾事。
  • 他踐行了翻譯「諾言」
    近日,譯林出版社推出臺灣知名學者鄭清茂翻譯的《平家物語》,誠為譯壇一大盛事。據了解,《平家物語》和《源氏物語》被稱為日本兩大物語經典之作。早在上世紀60年代,作家周作人在完成了《枕草子》等日本古典作品的翻譯之後,曾有意將《平家物語》全部譯成中文,無奈工程浩大,譯事維艱,遂只完成了前七卷的翻譯,就於1967年離開了人世,留下譯壇憾事。
  • 《平家物語圖典》試讀
    圖文並茂   雅俗共賞再現日本文學的審美特質和文化特質《平家物語》的問世,將戰記物語推向了高峰,具有裡程碑式的劃時代意義。這部戰記物語的故事,從天承二年(1132 年)平忠盛升殿,榮任公卿拉開序幕,至建久九年(1198 年)其嫡系六代玄孫被處極刑,平家氏族盛衰的六十餘年歷史結束。
  • 《平家物語》書評
    而此時,在中國的鄰國日本,一本被後世人喻為「日本古典文學雙璧」,其中之一被後世譽為「刀劍」的文學作品——《平家物語》,也正以講唱的形式由民間逐漸開始傳播起來,之後,《平家物語》的講唱本,又融入了許多故事中所描述的那個時代中的一些名人所留下的一些日記、筆記等私人物品中所記載的事件以及一些中國的歷史上的一些有名的故事,並大量地引用了一些中國的古文名句和一些佛經上的句子貫穿其中,才造就了《平家物語》這一本書
  • 知堂譯本《平家物語》記
    才高八鬥,學富五車的朋友們看了,估計很快就有「哈哈,他果然就這麼點晃蕩。」的快樂,那也在所難免。當然,這也都是無所謂的事情。能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說到久處,終歸是好。好了,廢話不說,推薦一下周作人翻譯版本的《平家物語》,不是全本。因為周作人沒全翻譯完就死了。但是現存的看殘缺美吧。以後好多事情都要適應「體驗沒做完的美」才好。
  • 《平家物語》:人類無知、不懂敬畏與歷史的循環
    前不久在噹噹買了王新禧君新譯的《平家物語》,終於在近日讀完了。我本來藏有周作人翻譯的《平家物語》,但由於家裡的書太多,加上瑣事纏身,一直沒來得及翻閱。自從來到深圳,我就很少有大塊的讀書時間了,只能忙裡偷閒,利用一小塊一小塊的時間碎片,翻翻自己喜歡的書,就當與一二知己隨意地聊天,以慰自己與生俱來的寂寞。
  • 日下力 《平家物語》原作者的構思
    注釋: [1] 譯文參照周啟明・申非譯《平家物語》,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6月。[2] 譯者註:院政為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的一種政治形態。天皇退位後,作為上皇或者法皇(出家的上皇)院廳繼續掌管國政的政治形態。在位的天皇相對沒有實權。[3] 譯者註:六條天皇為二條天皇之子,後白河法皇之孫,高倉天皇的侄子。
  • Enrich You 讀者推薦,平家物語
    今天就讓我們從一位小夥伴通過官方QQ推薦的《平家物語》開啟閱讀分享之旅。盛者轉衰如滄桑驕奢淫逸不長久恰如春夜夢一場 強梁霸道終覆滅 好似風中塵土揚 ◎ ‍《平家物語
  • 《平家物語 犬王之卷》2021年上映
    古川日出男的小說《平家物語 犬王之卷》宣布了長篇動畫音樂劇化決定的消息。本作將以《犬王》為題,在2021年於日本上映。湯淺政明將擔任本作的導演,松本大洋負責角色原案,野木亞紀子創作劇本。《平家物語》是一部在日本文學歷史上有著很大影響力的作品。《平家物語 犬王之卷》是參與了翻譯成現代文的古川,根據能樂師犬王的資料創作的與《平家物語》相關的新故事。對於這次的《犬王》,古川表示我創作的是有關藝能的小說。所謂藝能,既是歌也是演奏,是感情也是感動。我嘗試著用僅用文字將這些寫成了故事。
  • 滬上學者侃談日本古典文學名著《八犬傳》,日本武士文化與超級IP的誕生
    如果說《源氏物語》是日本的《紅樓夢》,那麼《八犬傳》就是日本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日本武家文學肇始於《平家物語》,至《八犬傳》而集其大成,成為與公家文學《源氏物語》雙峰並峙的日本史詩。2017年12月,《八犬傳》首發式在上海書城福州店舉行。
  • 團購 日本"女流物語"的代表《平家物語》全4冊
    《平家物語》全4冊,是日本"女流物語"的代表性人物宮尾登美子經過七年研究書寫而成的歷史文學大作。2005年還被改編為大河劇《義經》,由瀧澤秀明領銜主演。宮尾本《平家物語》以其獨特細膩的女性視角,深入刻劃人物性格,描繪亂世中人物百態,編織出可親可感的歷史繪卷。原價156元,團購價39元全國包快遞!
  • 建立平家政權的平清盛是何出身?平家政權是否可以視為武家政權?
    不過,《平家物語》和《源平盛衰記》成書均在鎌倉時代以後,而且都屬於軍記物語,在指證平清盛為天皇私生子這點並不具備說服力。該文書記載的內容與《平家物語》、《源平盛衰記》等軍記物語相似,只是將懷孕的女性改為祗園女御的妹妹,白河院發現她懷孕後將她賜給刑部卿忠盛,平清盛三歲的時候生母病逝,而祗園女御不舍清盛才認他為子。 白河院私生子的說法,在這些文書的佐證下才變得越來越可信。
  • 日本古典小說《平家物語》:此刻,娑羅雙樹花正開
    看慣了中國古典小說,猛翻開日本古典小說《平家物語》,劈面就是一首詩:  祇園精舍鐘聲響,訴說世事本無常;  娑羅雙樹花失色,盛者轉衰如滄桑。  驕奢淫逸不長久,恰如春夜夢一場;  強梁霸道終覆滅,好似風中塵土揚。  看了覺得又熟悉又驚奇,熟悉的是手法,驚奇的是年代。
  • 日本自由行,京都大原,平家物語的悲劇舞臺
    導語:日本自由行,京都大原,平家物語的悲劇舞臺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從在階梯底下仰視,視線穿過兩旁的夾道的紅葉林,日式建築的切妻造屋頂隱身其中,真有日本民間故事的場景置身眼前的臨場感,遭到政治逼迫的平德子,只好出家避世,平家物語也從此落幕,汀池正上方的樹正處於落葉期,被紅色填滿的景象相當壯觀。寂光院的規模不大,正殿前的汀池,小小一個池塘,已經被池畔樹上落下的楓葉填滿,儼然成為一個散發著紅色光芒的池塘,景象非常綺麗。
  • 林文月:我花了6年時間譯完1352頁的《源氏物語》
    道長在節目中選取的譯本是臺灣翻譯家 林文月 所翻譯的拋開她的家世不談,就翻譯來說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林文月一個人翻譯完成了道長推薦的三本「日本文學奠基之作」今天推送她在一些採訪中談的自己對於翻譯的理解我進行翻譯蠻久了,在上世紀70年代,臺灣還沒有人做這個工作,我就覺得好像臺灣讀者都還沒有機會看到本地人自己翻譯的日本重要古典文學作品,尤其那時臺灣跟大陸之間尚未有真正很順暢的交流。
  • 7部俄羅斯文學作品漢譯本入圍「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
    7部俄羅斯文學作品漢譯本入圍「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 人民網莫斯科9月26日電(記者 張光政)記者從26日召開的「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評選委員會視頻會議上了解到,為促進俄羅斯文學在中國的翻譯和傳播,俄羅斯聯邦出版與大眾傳媒署俄羅斯翻譯研究院今年設立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
  • 日本妖怪歷史文化之硯臺精和《平家物語》
    深夜裡,隔壁的空房間裡傳來一陣聲音,似乎是有人在講《平家物語》的內容,到後來甚至還聽到了作戰聲和吶喊聲。這個人慌忙叫醒店主,點上燈進人那個房間,卻發現裡面連個人影都沒有。不過,看到赤間關硯臺中的水在波動,他才明白原來是硯臺精在作怪。赤間關是下關的古稱,是平氏一族滅門的地方。
  • 戰死的平家武士穿越到蟹殼上?
    1185年,日本天皇安德才八歲,他是平家武士集團的名義領袖。當時這個集團跟另一個武士集團——源家武士集團——正在進行著一場長期的血腥戰爭。他們都宣稱自己是天皇的正統繼承人。這一年的4月20日,在日本內海壇野裡爆發了決定性的海上遭遇戰,安德天皇也在船上。平家一方因寡不敵眾,潰不成軍,傷亡慘重。倖存者大批大批地湧到海裡淹死。天皇的祖母丹井皇太妃決意不讓敵方俘獲她和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