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觀音」最為知名。
程淑美,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945年出生於北京。2008年6月7日,花絲鑲嵌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程淑美成為北京市級花絲鑲嵌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因作品已形成獨特風格,經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被譽名為「程氏花絲」。
程淑美的作品別具風格,體現了一種跨門類、超越傳統的嶄新工藝,除擅長的人物類作品之外,還有首飾、擺件、器具、文物複製、金鑲玉等幾大類。近年來,她設計製作的一些花絲鑲嵌藝術品作為「APEC」「G20」峰會等大型國際會議的「國禮」饋贈貴賓,中國花絲鑲嵌隨之迅速走向世界。
花絲鑲嵌,又叫細金工藝,是一門傳承久遠的中國傳統手工技藝,主要用於皇家飾品的製作。為「花絲」和「鑲嵌」兩種製作技藝的結合。花絲選用金、銀、銅為原料,採用掐、填、攢、焊、編織、堆壘等傳統技法。鑲嵌以挫、鎪、捶、悶、打、崩、擠 、鑲等技法,將金屬片做成託和爪子型凹槽,再鑲以珍珠、寶石。
花絲鑲嵌工藝起源於春秋戰國金銀錯工藝,在明代達到高超的藝術水平,尤以編織、堆壘技法見長,而且還常用點翠工藝,取得金碧輝煌的效果。對寶石的大量運用完善了寶石鑲嵌工藝,是明代花絲鑲嵌首飾對中國傳統首飾的最重要貢獻,它改變了中華民族傳統首飾重紋飾輕寶石的傳統。
程淑美從小喜歡繪畫,1962年考入中國工藝美術學校,經過兩年的學習後,從第三年開始系統學習花絲鑲嵌。畢業後,她分配到了北京工藝美術工廠,得以和行業內最有經驗的手藝人學習玉雕技藝。在國內花絲鑲嵌手藝人當中,程淑美以其製作「程氏觀音」最為知名。因為對觀音有著獨到的深刻理解,程淑美製作的觀音像曾獲得國家級的百花獎,曾有臺灣客戶一次性訂做了400多件。
如今,退休的程淑美成立了工作室,帶徒弟傳承技藝,她的徒弟已經發展到十幾位,未來的花絲鑲嵌技藝將由他們繼續傳承下去。
(據《北京晚報》)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林秀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