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客官,歡迎光臨「安安小小姐姐」,一個專注於將生活中見聞感想用數據來展現的原創型自媒體。
偶爾看到有小夥伴給《水滸傳》好漢的綽號做了分類管理,覺得很有意思。
可惜他們的文章只對部分好漢的綽號做了分類,並不包含梁山的全部好漢。
在此整理齊一百零八位好漢的綽號,並按照個人的理解分類統計,得到下面的一組圖表。
將一百零八位好漢的綽號,按照類型分類,並繪製在一張圖上,如下所示。
將好漢類比於某種動物,給小夥伴取綽號的時候倒是經常用到。
在漢語體系中,人們也喜歡以某種動物自居。比如皇帝通常稱龍,皇后稱鳳,連羅漢都以龍虎為名。
在梁山好漢中,以龍以虎為號的好漢很多。
次之的,則以古代英雄類比。比如漢代名將李廣,以及以門神形象著稱的尉遲公。
再次之,則以鬼神類比。比如判官,太歲,星宿等。
在一百零八位好漢的綽號中,共引用了18種動物、8位英雄及9位鬼神。
動物中的虎和龍尤其受歡迎,分別被使用了10次和5次。豹和蛇也是很受歡迎的動物,分別有3人和2人使用。
英雄中,尉遲公是最受歡迎的,有小尉遲孫新和病尉遲孫立兩位好漢。
鬼也很是受歡迎,有赤發鬼劉唐和捉刀鬼曹正兩位好漢。但這兩位,看起來都不是那麼可怕。
以比例而論,有31%的好漢使用了動物作為綽號,有17%的好漢則使用技能作為綽號。
還有15位好漢的綽號與他們的相貌有關,比如說沒面目、醜郡馬,這簡直是赤祼祼的相貌歧視。
但即使到了現代社會,相貌歧視仍然廣泛存在。君不見,面部整容行業在大中華文化圈,還是相當流行的。
還有一位好漢,實在不知道如何分類,只好劃歸到未知一欄。
行者,武松。
或者像在鴛鴦樓那一段,來句「殺人者,打虎武松也」也好,好讓讀者知曉,這位好漢赤手空拳打死過老虎。
但作者偏偏沒給武松任何標籤,只一句簡單的「行者」。
行者也,永遠行走在路上、永遠流浪在江湖上的那個人。
哪怕江湖不在了,仍然還有他的傳說。
也許,這就是作者想留給我們的。
------------------------------------------
特別聲明:
1,本文圖片和內容均為作者原創,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2,未經作者或平臺授權,請勿使用文中原創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