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棋例裁決基本功:一方為禁止著法,另一方為允許著法

2020-12-15 象棋殘局解析

象棋棋例裁決基本功:一方為禁止著法,另一方為允許著法

一方為禁止著法,另一方為允許著法,由禁止著法的一方變著。

圖1:仕五進六,車3平6;仕六退五,車6平3。

局例一圖1,是2010年全國體育大會象棋賽專業男子組卜風波與洪智於5月20日在第4輪弈戰時形成的待判局面。

紅方仕五進六,閃開帥門,企圖在下一著車五平四將死黑方,是「殺」。

黑方車3平6,能夠於下一著進車吃仕,是「捉」。

紅方仕六退五是「閒」。

黑方車6平3捉炮是「捉」。

本例紅方是一殺一閒,為允許著法;黑方是長捉,為禁止著法。依照現行的《11規則》裁決,黑方變著,不變判負。

圖2:車二平一,車9平8;車一平二,車8平9。

局例二圖2,選自2011年10月首屆「辛集國際皮革城」象棋公開賽,李錦林與張偉弈戰形成的待判局面。

紅方車二平一和車一平二連續不停邀兌,是長兌。

黑方車9平8和車8平9,走子後比走子前能夠多抽吃一仕,是長捉。

按現行的《11規則》裁決,紅方長兌是允許著法,黑方長捉是禁止著法,應由黑方變著,不變判負。

總結:「一殺一閒」、「一閒一殺」、「長兌」均為允許著法;「長捉」為禁止著法。

本文系「象棋殘局解析」原創,歡迎評論轉發,關注我帶你一起漲知識!

相關焦點

  • 象棋棋例裁決基本功:在完整互吃交換推算中的著法不含「閒」
    黑方避兌均為閒,黑方兩閒。按現行的《11規則》裁決,本例紅方是長兌,黑方二閒,雙方均為允許著法,雙方不變作和。圖3圖3:車二平三,車7平8;車三平二,車8平7。局例三圖3,是2010年北京市象棋裁判員培訓班考試試題。紅方車二平三與車三平二是「兌」還是「捉」?甲認為紅方車二平三與車三平二符合棋例通則26.9款之規定,同兵種邀兌,被邀兌方兌子後立即子力價值受損,是長捉。
  • 中國象棋棋例: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允許單方面長將
    棋例釋義,對局中有時出現雙方著法循環不變的重複局面。據以裁處這種局面的規則條例,稱為《棋例》。長將、長殺、長捉、一將一殺、一將一捉、一殺一捉等循環重複的攻擊手段,統稱為「禁止著法」。棋例總則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允許單方面長將雙方均為允許著法,雙方不變作和。雙方均為禁止著法(不包括一方為長將),雙方不變作和。一方為禁止著法,另一方為允許著法,應由前者變著,不變判負。棋例通則允許帥(將)本身步步叫吃對方的棋子,按閒著處理。其他棋子和帥(將)同時捉吃或借帥(將)之力捉吃對方的棋子,均按捉處理。
  • 中國象棋印度申遺:象棋由來與四種走法,10種經典必死殺法
    中國象棋的由來中國象棋大約起源於戰國時代,那時六博象棋很是流行,每方有棋子6枚,這就是中國象棋的前身。《楚辭招魂》「蓖蔽象基(即棋)」幾句是象棋出現的最早文字資料。象棋起源於春秋戰國時兩軍對壘的戰陣(車戰與步戰),根據這種戰陣軍事人員和作戰工具的構成創造了這種形象的戰鬥遊戲。
  • 象棋的中國規則和亞洲規則
    所謂橘生淮南淮北各不同,象棋也一樣。目前世界主流的象棋規則有3種,中國規則、亞洲規則和世界規則。中國象棋規則自1956年第一次頒布但現在經過14次修訂,形成了目前的最新版《象棋競賽規則》(2011)。亞洲象棋規則初版在1982年問世,命名《象棋比賽規例》。之後經過幾次修訂,目前最新版為2017年的《象棋比賽規例》第四次修訂本。
  • 象棋等級分前32位國手隔空對戰;2020寶安杯全國象棋網絡挑戰賽
    稅後獎金本次比賽在天天象棋APP上舉行,執行天天象棋系統規則,棋例等網絡自動裁決,裁判不參與裁定。5.雙方無吃子著數達到120步(60回合)自動判和,其中將軍(雙方)最多只累計20回合,若一方最後一步為絕殺或困斃局面,不判和。6.總步數達到400步(200回合)自動判和,若一方最後一步為絕殺或困斃局面,不判和。
  • 中國象棋競賽規則2011試行規則,你知道嗎?
    4.2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為和棋:4.2.1 一方提議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4.2.2 雙方均無取勝可能的簡單局勢;4.2.3 棋局出現待判局面,符合「棋例」中「不變作和」的有關規定;4.2.4 符合
  • 怎樣學習象棋 --從入門到業五
    原來有所謂「學棋先學殘,殘好藝自高」的諺語,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這些還很重要,但是學習象棋,不是記憶若干開局定式,關鍵是從學習過程中來理解棋理,寫本文的初衷只求對各位棋迷朋友提供幫助(文中指的業初到業五指的是qq測評等級)。
  • 象棋百科啟智初步,如何練習殺棋,學習殺法殺著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象棋對棄的勝負判定,最直接的標準是:先將死對方帥(將)者為勝。一盤棋中,對方吃掉你方很多棋子,不一定能夠取勝,但假如子力少的你方把對方的帥(將)給將死了,這盤棋就是你贏了。所以「搞賊先攜王」,攻殺對方帥(將)的戰術,是必須學習的重要課程。這種給對方致命一擊的戰術,叫作「基本殺著」,也叫「殺法」。
  • 簡述奇襲象棋與揭棋、翻翻棋的區別
    簡述奇襲象棋與揭棋、翻翻棋的區別 它們共同的一點就是都有隱蔽性,但是揭棋與翻翻棋開始有暗無明,很不合理
  • 中國象棋和西洋棋比較研究——特殊走法和特殊規則
    中國象棋和西洋棋比較研究——特殊走法和特殊規則 中國象棋和西洋棋的最大區別在於特殊走法和特殊規則
  • 全國象棋冠軍最佳:汪洋精妙罕見的象棋殺法
    獲得的象棋成績簡述如下:2018年全國象棋個人賽冠軍1次全國象棋個人賽季軍(2011)2次全國象棋個人賽第4名(2005、2012)1次全國象棋個人賽第5名(2006)1次全國象棋個人賽第6名(2016
  • 象棋基本功的訓練方法
    象棋基本功的訓練方法2020-12-04 17:25:21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象棋,是一個古老的且富有智慧的遊戲,同時也是一款老少皆宜的傳統遊戲。象棋的變化和內涵都非常豐富,要想學好象棋,必然要經歷由不會到會,由知之較少到知之較多的過程。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如果學習方法安排合理得當,取得迅速的進步是可行的。那麼,象棋基本功的訓練方法是什麼?
  • 有趣的民間遊戲:攻城象棋、宮廷象棋、扣放象棋、馬步棋
    今天介紹一些類似象棋之類的中國棋,畢竟現在象棋老少皆宜,動一兵一卒棋局千變萬化,很神奇。攻城象棋:是一種模擬攻城、類似於象棋類競技遊戲。遊戲過程:此類象棋是玩家雙方各執16枚棋子,把所有的棋子放在棋盤相應的位置上。2.走子。由選擇紅棋子的一方先行,雙方交替走子,雙方各自走一著,稱為一個回合。3.吃子。
  • 中國象棋基本殺法大全(上)
    原標題:中國象棋基本殺法大全(上) 中國象棋就是利用各種基本殺法,在活動中完成的遊戲。掌握中國象棋各種典型的基本殺法就可在對局中出現機會時,把握戰機,及時入局,贏得勝利。
  • 有趣的民間遊戲:虎豹獅象棋、人虎鬥、改頭換面棋、列車掉頭棋
    有趣的民間遊戲:虎豹獅象棋、人虎鬥、改頭換面棋、列車掉頭棋本文屬蓮姐說民間遊戲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如果喜歡請關注我導語:虎豹獅象棋、人虎鬥、改頭換面棋、列車掉頭棋虎豹獅象棋:虎豹獅象棋,又稱獸棋,是一項二人對弈遊戲,主要流行於福建省德化縣。
  • 中國象棋怎麼判定贏負 中國象棋的規則
    中國象棋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屬於二人對抗性遊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是我國正式開展的78個體育項目之一,為促進該項目在世界範圍內的普及和推廣,在中國古代,象棋被列為士大夫們的修身之藝,現在則被視為怡神益智的一種有益的活動。
  • 象棋新手入門,首先你要清楚關於勝、負以及和棋的這些事
    二、困斃顧名思義就是,輪到該走棋的一方,帥(將)被困住,並無其他子力可動了,就算輸棋。如圖2所示,紅先行:兵五進一,黑方困斃,紅勝。點擊三、主動認輸一方見棋局沒有取勝或者和棋的希望,早晚會被將死,於是主動認輸,這盤棋就下完了。
  • 象棋有什麼技巧?棋友們各抒己見,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
    :就是象棋戰術,就是棋手為達到自己戰略目標的而採用的手段。象棋戰術的使用貫穿象棋開局、中局和殘局三個階段。其中由於中局對攻激烈,變化複雜,所以象棋戰術又稱中局戰術。簡單地說,戰術的使用就是使棋局的發展向著對自己有利的方面。象棋技巧有:開局技巧;布局技巧;實戰技巧;殘局技巧。學習象棋是有技巧的。首先是練好象棋的基本功。象棋的基本功是什麼?是象棋的基本殺法和實用殘局。
  • 有趣的民間遊戲:三花棋、神鹿象棋、雙副象棋、四國象棋
    三花棋棋盤端點、交叉點、轉折點為棋位。棋子要用不同顏色或不同材質材料製成,亦可用圍棋子、紐扣、瓶蓋、小石頭等代替。另外還需準備三個四面骰子,骰子的一畫有花。每人各1枚棋子代表皇帝,4枚棋子代表兵卒。遊戲開始兩人各選一端,皇帝放在一端的末端,兵卒放在半弧線端點與旁邊的縱線端點。2.走子。每回合擲三顆骰子,每有n面擲出花,該玩家就走n著。每一著可移動任1枚己棋一步。3.勝負。以消滅敵方皇帝為勝。
  • 象棋知識普及:什麼是殘局?殘局的術語有哪些
    我們知道,殘棋最能體現一個棋手的基本功。那麼什麼是殘局呢,殘局的術語又有哪些?象棋殘局是象棋的基礎,殘局是指結束階段的棋,一般又分為實用殘局和江湖殘局。實用殘局可以在下棋時知道何種情況下可以簡化局勢進入例勝或例和或繼續維持複雜局面,無論是例勝、例和、或維持複雜局面都需要掌握殘局技巧,否則和棋和不了、贏棋贏不下、胡亂兌子造成敗局!另外研究江湖殘局對思考能力會有很大的提升,對中局會有很大的幫助,對開局轉中局有一定的借鑑作用。殘局的術語【例勝】實用殘局結尾時,攻方可以必勝守方,稱為「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