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字八法,一把進入書法大門的鑰匙

2021-03-01 書法入門

1 練字就像造房子 要打牢地基

練習毛筆字就像造房子,最要下功夫的是打木樁階段,只有地基牢固,房子才能穩。也就是說,把橫、豎、撇、捺等基本筆畫練好了,寫出來的字自然就協調好看了。

相傳,北宋大書法家米芾小時候苦練毛筆字,但總是沒有進步,自己又找不出原因,非常迷茫。

一天,有一位進京趕考的書生住到了隔壁,米芾便前去拜訪,請書生指點。

書生說:「我可以教你寫字,但你得買我的紙,一兩紋銀一張。五天後寫一幅字帶過來。」雖然紙的價格貴的離譜,但他求成心切,就買了一張。

回到家後,米芾鋪開紙張,卻不敢輕易下筆。他把字帖翻來覆去的看,用心揣摩每個筆畫,還用手指、毛筆沾了水在桌子上反覆練習。

五天過去了,米芾再次落筆時,連自己都驚呆了,這字跟以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2 書法必修課——永字八法

對於初學者來說,雖然勤奮練習,卻不一定有章法。寫字沒有進步,往往是因為沒有仔細研究基礎筆畫。

漢字雖多,但筆畫屈指可數,如果研究好橫、豎、撇、捺等書寫技巧,強化基本功練習,便能事半功倍。

漢字中,有一個字包含了書法中所有基本筆畫。只要將它拆分,根據書寫要領的提示,便能領悟運筆的技巧。這就是——「永」字。

書聖王羲之曾用幾年的時間,專門練習寫「永」字。因為它具備楷書的八法,只要寫好了「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寫好。

臺灣著名書法教育家、社會教育家楊淑芬認為,「永字八法」如同一隻黑匣子,外表看上去沒什麼特別,但如果走入其中,就會發現別有洞天,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寶藏

「永」字分為「點、橫、豎、撇、捺、鉤、挑、斬」幾個部分,如果將這八個基本筆畫熟練運用,就能化繁為簡,做到融會貫通。

看起來只是簡單一筆,但其中的書寫步驟、運筆技巧、重點要領還真是不少,需要仔細研究,認真揣摩。

在《楊老師練字法:永字八法基本功》中,每個筆畫為單獨的一個章節,配合圖文將運筆步驟分解,強調要領重點,選擇典型漢字加強練習。

經過這樣的訓練,練習者能夠迅速掌握書法基本功,為提升和進階打好基礎。

3 書法無需天賦 而需正確指導

作為普通書法愛好者,都有共同的煩惱——臨摹字帖太抽象枯燥。而且缺少現場觀摩、接受指導的機會,執筆姿勢、運筆方法全靠自己領悟。

書寫習慣一旦形成便很難改變,因此最好在開始就有名師指導,避免走彎路。

「書法無需天賦,而需正確方法」,臺灣著名書法教育家楊淑芬認為,在書法學習中,正確的方法指導比天賦重要得多。

楊老師已從事永字八法書法教學三十餘年,一直致力於研發人人學得好的普適書法學習法。

她五歲便跟隨父親學習書法,承續柳公權、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等多位書法名家的造詣精髓,後又師從多位名家學習篆書、隸書、篆刻、國畫等傳統技藝,可謂楷、行、隸、篆皆得精通。

她根據書聖王羲之啟蒙老師——衛鑠夫人所提倡的「初學由大字入門」,改進創新了「永字八法基本功大字學習法」,已利益海內外數萬人。

其中,學員小至六歲孩童,年長至七旬老人,甚至不會漢語的外國人,都能寫出力道豐勁的書法作品。如今學習者遍布中國、新加坡、印尼、日本等世界多國。

為了惠及更多書法練習者,楊老師錄製了視頻教學課程,通過講解和示範,從各個角度、近距離傳授她的書法技藝。

比起參加書法班,視頻上書法課更加靈活便利,甚至比現場授課更加細緻詳盡。

4 學習書法是一件風雅有趣的事

「胸中翻錦繡,筆下走龍蛇」,學習書法應該是一件風雅有趣的事。

楊老師也喜歡「寓教於樂」,並為此獨創了很多書法教具。其中,磁性筆畫帖把抽象、平面的筆畫變成了實物,像小孩子拼插的積木,不僅能拿在手中仔細觀察,還可以自由拼成漢字,便於字形結構的研究。

每個筆畫被同比放大,練習者也能更直觀、具體的研究學習。

筆畫磁力貼可以配合另一項有趣的工具——水寫帛一起使用,這與米芾沾水練字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剛開始學習書法時,需要重複大量的練習。用毛筆沾水在水寫帛上書寫,便能得到和墨水一樣的效果,減少了筆墨的浪費,可以隨心的反覆研究。

5 讓書法練習融入日常生活

現在,你就準備拿起毛筆練習了嗎?別急,在這之前,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小技巧——硬筆描紅。

你可能會疑惑,硬筆書法和毛筆書法有關係麼? 其實,毛筆字的練習不是孤立的,兩者技法可以融會貫通。

相對毛筆而言,硬筆描紅更容易感受細節,控制筆法。因此,在開始寫毛筆字之前,應當進行硬筆描紅練習。

永字八法翰墨寶盒專門為練習者提供鉛筆、硬筆、毛筆,根據《楊老師楷書描紅練習:基礎·進階》一書的描紅指導,感受每個細節處如何運筆。

按照要點,你可以分多次一筆一筆從上往下描繪填充,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另外,《楊老師楷書硬筆練習本:千家詩》中收錄了大量經典古詩的硬筆書法帖。這讓毛筆和硬筆的練習徹底打破界限,讓書法練習不再局限於墨香書房中,而是融入到日常生活裡的每一刻。

看著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優美的文字,執筆靜心凝神……在筆走龍蛇、行雲流水間,放下煩惱,滌蕩心靈,回歸精神的淨土。

永字八法翰墨寶盒是一把打開書法寶庫的鑰匙,通過正確、系統的指導,無論年齡和資質,都能快速入門,領略書法的精妙。

一旦打開了永字八法的秘密,就算是真正踏上書法之路了。

零基礎學書法套裝

送您一手好字

點擊圖片馬上開始學習

點擊「閱讀原文」即刻搶購▽

相關焦點

  • 永字八法是什麼 永字八法圖解
    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用筆法則。以「永」字八筆順序為例,闡述正楷筆勢的方法:點為側,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橫為勒,逆鋒落紙,緩去急回,不可順鋒平過;直筆為努,不宜過直,太挺直則木僵無力,而須直中見曲勢;鉤為趯(tì),駐鋒提筆,使力集於筆尖;仰橫為策,起筆同直劃,得力在劃末;長撇為掠。
  • 永字八法詳解及常見八病勢,掌握了「永字八法」才可以說懂書法
    在清代馮武編的一套比較完備的楷書技法理論集刊《書法正論》的八法解中如是說:「永字八法有八,曰側、勒、努、趯、策、掠、啄、磔;八法之勢又名曰怪石、玉案、鐵柱、蟹爪、虎牙、犀角、鳥啄、金刀……」。註:《書法正傳》是清馮武編的一套比較完備的楷書技法理論集刊。卷一至四為技法部分,包括:翰林要訣、書法三味、永字八法、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卷五到七為纂言及漢至元人論書,卷八九為:書家小傳、名跡源流;卷十為鈍吟書要,此本為和刊本。
  • 書法之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用筆法則。以「永」字八筆順序為例,闡述正楷筆勢的方法:點為側,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橫為勒,逆鋒落紙,緩去急回,不可順鋒平過;直筆為努,不宜過直 ,太挺直則木僵無力,而須直中見曲勢;鉤為趯(tì),駐鋒提筆,使力集於筆尖;仰橫為策,起筆同直劃,得力在劃末;長撇為掠,起筆同直劃,出鋒稍肥,力要送到;短撇為啄,落筆左出,快而峻利;捺筆為磔(zhé),逆鋒輕落,折鋒鋪毫緩行,收鋒重在含蓄。
  •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古代書家創作實踐中,總結的以「永」字為例,概說楷書筆畫寫法的規則,至今二千餘年,世代相傳,啟迪後學,自有其價值所在,定然隱藏這中國書法藝術的密碼,一、「永字八法」透露古人智慧「永」字筆劃相對少,但筆劃類別相對豐富,無重複繁縟之象。
  • 「永字八法」裡的六個書法密碼
    「永字八法」是古代書家創作實踐中,總結的以「永」字為例,概說楷書筆畫寫法的規則,至今二千餘年,世代相傳,啟迪後學,自有其價值所在,定然隱藏這中國書法藝術的密碼,一、「永字八法」透露古人智慧「永」字筆劃相對少,但筆劃類別相對豐富,無重複繁縟之象。
  • 永字八法教學設計
    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感受書法的魅力吧!在中國書法史上,有一位聖人,大家知道是誰嗎?(王羲之)大家想認識他嗎?   《永字八法》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讓學生感受到中國書法的魅力及生命力;2、認識到「永字八法」的意義及重要性;3、真正理解「永字八法」,並掌握其書寫要點。
  • 書法基本功丨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簡單的講就是毛筆書法中」側、勒、弩、趯、策、掠、啄、磔「的筆劃。也就是現代漢字中的」點、橫、豎、撇、捺、勾、挑、折「。是中國書法歷代書法名家書法理論精華的歸納總結,也是書法初學者必須要掌握的技法之一。
  • 「永字八法」——中國書法用筆的基本法則
    「永」字八法,是古代書法家練習楷書時運筆技法的代稱,也是中國書法用筆的基本法則。「永」 字涉及漢字中的八種基本筆畫:點、橫、豎、勾、仰橫(挑)、撇、短撇、捺,按各自的書寫筆勢分別以八字概括為:側、勒、弩、趯、策、掠、啄、磔。這八種筆畫是楷書的基本筆畫,每筆畫各有特色,而又互相呼應,一氣呵成。
  • 《書法問集》646、請教一下,書法中的「永字八法」是什麼?
    「永字八法」是一個廣為人知的書法基礎「知識點」。【「永字八法」是書法初學者必學,相傳來自智永和尚,但是範字來自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不是覺得有點繞口令,因為「永字八法」確確實實是後人歸納總結。「永字八法」 現在一般用在初學楷書的時候,書法老師一定會提及「永字八法」,下圖「永字八法」示範圖。看了上圖的示例,並不是那麼好懂。如果直接放大,拆開來說,那麼可能更加的難懂。
  • 「永字八法」為何被作為學習書法筆畫的基礎法則
    中國的書法包括筆法、字法和章法,在這三部分之中,以筆法為基礎。所謂筆法,就是筆劃之法。而「永自練書法」中的「永」字恰好有八畫,而且畫畫不同,集中了漢字楷書中幾乎所有的點畫形式。「永」字八畫,即「側(點)、勒(橫)、努(直)、趯(鉤)、策(向上斜書)、掠(撇)、啄(短撇)、磔(捺)」,由於「永」字包括了書法中八種最基本的筆畫,所以初學書法的人都會把「永」字作為學習書法筆畫的基礎法則。那麼,永字練書法產生於何時?是誰發明的?
  • 書法魅力「永字八法」中,豎筆的歷史書法學問
    書法魅力「永字八法」中,豎筆的歷史書法學問大漢末年,國勢衰落,群雄四起,三國鼎立,文化圖強。文人墨客追求漢字俊美之趣,遂有楷變。然楷書之法,基於隸體,而棄隸之率性,融入剛勁之筆道。歷經三國兩晉,楷書之體既成。
  • 永字八法的延伸探微
    對書法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永」字八法幾乎是書法學習的金科玉律,尤其是學習楷書,更是將其視為圭臬。永字八法一說最早見於張懷瓘《玉堂禁經》,原文是這樣「夫書之為體,不可專執;用筆之勢,不可一概。雖心法古,而制在當時,遲速之態,資於合宜。大凡筆法,點畫八體,備於「永」字。
  • 永字八法解析
    歷史上,有關「永字八法」的論述頗多,書家們都從筆畫的法度上,給予了深淺程度不同的闡釋和說明,目的都是一個:八法立法,學從規矩。在學習「永」字的八法之前,我們有必要將「永」字的基本狀態弄清楚,「永」字應該是五筆,即:點、橫折鉤、橫撇、短撇和捺。但在書法上,古人把這五筆分解成了八種筆法:點、橫、豎、鉤、挑、長撇、短撇、捺。並且還為這八種筆法起了專用名詞:側、勒、努、趯、策、掠、啄、磔。
  • 書法中還有一出名筆法,那就是「永字八法」,你可知?
    歡迎進入大古的歷史奇妙屋。 中國的書法包括筆法、字法和章法。在這三部分之中,以筆法為基礎。 所謂筆法,就是筆劃之法。而「永字練書法」中的「永」字恰好有八畫,而且畫畫不同,集中了漢字楷書中所有的點畫形式。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 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
    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的用筆法則。後來,王羲之把這個永字八法傳給了孫子智永,智永又把這八法傳給了虞世南,再後來,經過一代一代的書法家傳了下來。但不管是誰所創,這永字八法的貢獻是巨大的,為我們後人學習書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永字八法的主要內容,就是永字的八個筆畫,代表中國書法中筆畫的大體,分別是「側、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劃。側為點,勒為橫,弩為豎,趯為鉤,策為提,掠為撇,啄為短撇,磔為捺。
  • 「永字八法」與做人哲理
    書法不單單是寫字,書法是一種語言,是一種訴說人們喜怒哀樂情感的語言,是世界上唯一的文字藝術形式,我們通過學習書法,能夠修煉我們的「精氣神」並從而感悟人生。所謂方方正正中國字,堂堂正正中國人。「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的用筆法則,是通過「永」字的八個點畫闡述了楷書書寫的筆法技巧,是一個獨特的教學方法。簡明扼要,初學者可以加強理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一個「永」字延伸到所有的中國漢字。中國書法藝術,修身養性,傳承千載,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 書法:什麼是「永字八法」?什麼是「提按」?什麼是「臨摹」?
    永字八法我們先不考慮漢字的起源,它是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就現在的漢字來講,其實是由一些筆畫通過不同排列組合形成的,而這些筆畫,在書法上可以用一個「永」字來代表。從書法角度講,「永」這個字可以分析出八個筆畫,所以被稱為「永字八法」。
  • 書法筆法中被神化的「永字八法」,那些年我們一起寫過的「永」字
    談到筆法,人們總要提到「永字八法」。即把「永」字拆成八個基本部分,分別代表八種筆法,想以此概括一切漢字的筆法,並作為書法用筆的楷模。歷代論書法,很多都誇大了「永」字八法的作用,認為「萬事莫不該於此」,「備八法之勢,能通一切字」,要掌握筆法,只需專求「永」字,並編造了王羲之用十五年專攻「永」字的傳說。
  • 永字八法竟然來自漢隸,學好永字八法就能寫好毛筆字嗎?
    初學書法的朋友一定會經常聽到老師說「永字八法」,說這是這個「永」字代表了八種筆法,那麼永字八法到底怎麼來的呢?最早提出永字八法的,傳說是唐代的張旭。而且也不是他發明的,而是他的老師的老師傳了好多輩傳給他的「師法」。
  • 「永」字八法究竟哪八法?
    所有了解過毛筆字書法的「童鞋們」,應該都聽到過「永字八法」這一說,今天,就跟大家來一起分享一下究竟是哪八法?對於「永字八法」,書法界一直以來存在兩種爭議,第一種說法是在上世紀70年代出版的一本《蘭亭詩辨》裡認為是因為王羲之的《蘭亭序》開頭第一個字為「永」字,然而王羲之又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書法家,所以出於對其書法的推崇和對其本人的敬仰,於是有了永字八法之說,我猜想,贊同這一說法的都是王羲之的鐵桿粉絲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