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昭:這輪限薪令還要看效果

2020-12-18 人民資訊

25日,中國足協將又一輪職業足球降薪方案推出。降薪又不是比賽,怎麼也是一輪一輪的?二十多年前,中國足球頂級聯賽實行職業化沒幾年,球員腰包急速鼓脹,國字號球隊戰績總不如人意,越來越大的落差引起社會普遍不滿,中國足協首次決定限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面對限薪令,有俱樂部老闆冷冷地表示:「這不是逼著我們做兩本帳嗎?」

此後,限薪的話題多次進入足協和俱樂部會議的議題,甚至新的限薪辦法未及實施,便已聽說有了新的對策,道高還是魔高,貓捉老鼠的遊戲還沒分出勝負。

近幾年,從美國籃球NBA聯盟到歐洲足球五大聯賽,都發生了限薪風波。與中國足球的不同之處就在那裡的競技水平從來不差,限薪既不會影響球員的技術能力,也不會降低比賽質量。歐美職業體育的問題是整頓市場規範,貧富不等的俱樂部組織強弱不同的球隊,共同構成了競技大舞臺。無視必要的均衡,任由強者越強弱者越弱,馬太效應將使整個聯盟遭到報應。於是,為維護職業體育健康發展,必要的限薪應運而生。

在中國,足球和籃球是職業化程度最高的項目,公眾對其競技水平和觀賞價值的需求也相應地高出一截。二十年前,水平不算很差的國內球員與能力和知名度都不高的外援同場競技,如今,球技趕不上前輩父兄的國內球員淪為配角,全球名帥領著大牌外援在中國的賽場上獨領風騷。價格被哄抬到遠離價值的高度,老闆居然還玩得下去,豈非咄咄怪事?由此帶來的已不是一般的風險,也早就跨出了足球範疇。

此次降薪幅度之大、罰則之重,均超過以往,也超出輿論預期。制定重典,是認識上對職業體育和市場規律的醒悟,還是方法上對以往雷聲大雨點小的改進,只有看到效果才知。人們想知道的是俱樂部老闆和球員都準備好了嗎?(作者是人民日報社高級記者)

相關焦點

  • 中超限薪令的組合拳講武德嗎?
    相較限薪1.0,新版降幅高達50%,可謂是腰斬。限薪令能有效減輕俱樂部運營壓力,幫助它們可持續健康發展,這的確能起到一個積極的作用,但也只能解決部分球隊的生存問題。事實上,俱樂部資金鍊斷裂,除了球員薪資,還可能存在贊助商斷供、投資人跑路等情形,中國足協道阻且長。 2.
  • 「限薪令」讓「千價片酬」成為黃粱一夢
    近日廣電總局終於出手了,堪稱史上最嚴的「限薪令」和「限集令」雙令齊發,讓動輒上億的片酬成為歷史。「限薪令」明確規定,演員片酬不超製作成本40%,主演片酬不超總片酬70%,明確要求「演員片酬合同複印件」要報備,這就對「限薪令」的執行有了保障,實控性無疑增強。
  • 中國足協的限薪令存在一個大漏洞,限薪令極有可能形同虛設
    這又從何說起呢?因為中國足協推出的工資帽制度當中有一個大漏洞,這個大漏洞就是第三方合同。所謂的第三方合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就是,如果球員本人或球員的直系親屬與第三方公司進行商務合作,並通過了中國足協的審核,那麼球員本人或球員直系親屬所得的收入不在球員限薪範圍之內。如果未經中國足協審核的第三方合同,球員本人及其直系親屬的收入,仍然計算在球員限薪範圍之內。
  • 忽略「限薪令」
    這是2017年著名的「限薪令」。經過不斷的調整和修改,直到2020年4月17日,最新的提案仍在公布。然而,在被禁止的情況下中,仍有一些明星甚至無視「限薪令」,拿下1.5億塊報酬?真是令人瞠目結舌。很多網友認為這只是天價工資,1.5億元。
  • 粗淺分析,中超限薪令的利與弊,中國足球的危與機
    限薪令地事情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關於這次中超的限薪令,我也想粗淺的分析幾句。 對於中超最近新頒布的限薪令,網上褒貶不一,有的覺得是好事,有的人覺得是壞事,甚至在評論區破口對罵,那究竟是好還是壞呢? 這個事情要從兩個層面去考慮,第一個層面是中國足球,另一個是層面是中國男足。
  • 直呼吳亦凡「老吳」,30歲的鹿晗,會敗給「限薪令」嗎?
    曾在影視圈掀起「流量熱潮」的大IP鹿晗,無需過硬的表演功底,只需在鏡頭前露臉秀顏值,就能拿走上億元的片酬,如今受「限薪令」的影響,在拍攝完《上海堡壘》之後,逐漸淡出影視圈及大眾的視野。近日,剛剛官宣《創造營2020》導師的鹿晗,又以明星代言人的身份出現在薇婭的直播間。
  • 「限薪令」?廣電總局令限制外國國籍的明星,「限籍令」的到來
    國家一直在加強對娛樂圈的管理與約束,從2018年11月9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起的幾次「重拳出擊」就已經向大眾發出了國家對娛樂圈整頓約束的決心,這個通知文件就是所謂「限薪令」的由來。
  • 特謝拉轉會 限薪令使國足世預賽難上加難
    而如今眼看這位巴西人與江蘇蘇寧的合同即將到期,按照目前的情況加上限薪令來看,特謝拉轉會已經板上釘釘的事情。 而國足也希望歸化可以規劃他,但特謝拉團隊開出巨額高薪,目前中超的限薪令正實施中,金元足球時代已經過去,限薪令的規則必須遵守,國足想留住特謝拉估計很難。
  • 孫儷的《羋月傳》單集片酬80萬,「限薪令」出臺後下降
    最近限薪令是一個熱門話題,恆大就公布了限薪令,恆大球員進入一線隊伍的3年內,封頂年薪不得超過300萬,效力3年以後的封頂年薪不得超過500萬元,說句實話他要不說我還不知道踢足球能開這麼多錢(哈哈),跟中超的頂薪1000萬相比又降了一半。
  • 本土球員高薪低能,足協限薪限資利在千秋,擠掉金元足球泡沫
    新一輪限薪浪潮在昨日(14日)正式下來,這也被媒體稱之為「史上最嚴限薪令」!這個限薪政策一出來,在社交媒體上是引發熱議,其中球迷吐槽聲音最大,部分媒體稍微比較看好,球迷普遍的看法認為足協這是瞎折騰、影響聯賽觀賞度。
  • 限制高價引援限薪令雙管齊下!中超引援挖近鄰,避開歐美大牌
    雖然聯賽會議未能按照計劃進行,但足協的限薪令還是按部就班推進,「中性名」的更改也按照此前的要求進行。加上此前的限制高價引援,中超球隊的引援,除了內部挖掘之外,只能投向近鄰韓國K聯賽的「物廉價美」外援,根據韓國媒體的消息,浦項的伊柳琴科、光州的費利佩就進入中超球隊的引援視野。
  • 限薪令後明星變本加厲,身兼數職片酬更高,孫紅雷有份
    限薪令後明星變本加厲,身兼數職片酬更高,孫紅雷有份。限薪令一出,幾家歡喜幾家愁,在這其中,愁的是那些有實力有演技的大腕明星,或者是當下的頂流明星,畢竟,限薪令出臺之後,他們的經濟收入可謂是縮水不少。然而,俗話說得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雖然國家出了限薪令之後,娛樂圈中幾乎大部分的明星都老老實實的遵守相關的法律規定,把自己的片酬控制在規定範圍內。
  • 限薪令終於開始了……足協要求各俱樂部暫緩籤署球員合同 意欲減輕...
    通知說明,這是為了推動各級職業聯賽的健康發展,降低職業聯賽俱樂部財務負擔,規範薪酬體系、轉會市場,嚴格監管措施,推進職業俱樂部青訓工作並保護俱樂部青訓利益。這也傳遞出一種信號——喊了一年多的限薪令終於要開始落到實處了。
  • 「限薪令」成為緊箍咒,大腕罷演抵制,楊紫、肖戰還能火多久?
    筆趣城「限薪令」成為緊箍咒,大腕罷演抵制,楊紫、肖戰還能火多久?在肺炎疫情下陸毅、蔡徐坤等明星紛紛出國避難,而在國外疫情嚴重的時候,又紛紛回國,這樣的做法在網上受到網友的議論,其實早在此之前,國家便對娛樂圈進行了一次大洗牌,相繼推出「限制令」、「限薪令」。對於廣電局這樣的做法,相信很多人都可以理解吧!
  • 申花名宿阿爾貝茨力挺限薪令:蓋房子不是只要屋頂,卻不打地基
    申花名宿阿爾貝茨力挺限薪令:蓋房子不是只要屋頂,卻不打地基
  • 厚此薄彼的限薪令,誕生了「特謝拉法案」,放棄了「顏駿凌條款」
    今日上午,在蘇州召開的中超各俱樂部總經理峰會上,會議確定了新一輪的限薪方案,方案內容與之前報導出來的新聞一致,但有幾點有所不同:1、新籤外援的年薪為稅前300萬歐。終於,鬧得滿城風雨的新限薪令終於露出了基本的容貌,此政策一出,幾乎所有俱樂部都選擇欣然接受,但「腰斬式」降薪幅度卻讓很多球員,尤其是國內球員感到失望與彷徨。這也給了很多想把孩子培養成職業球員的家長朋友們一盆冷水。
  • 陳戌源的一席話,讓限薪令變成一紙空文!第三方合同將成為主流
    12月14日,中國足協正式確定了下賽季中超的限薪令政策。這樣一來中超球員的薪水將有大幅度的下滑,不少球迷紛紛表示國足高薪低能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中國足球未來可期。然而,堪稱史上最嚴格的中超限薪條令,真的能夠順利實施嗎?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的一席話,讓球迷們的心又涼了一大截。
  • 出了限薪令,才知道黃景瑜片酬7000萬,尹正片酬6000萬
    全網追蹤】   演員的高片酬一直為大眾所不滿,直到限薪令的執行,演員們拿高片酬的現象才得到了控制。近日,有人爆料,現在的演員能拿到3000萬的片酬已經很不錯了,看來演員的天價片酬時代已經被終結了。話說,不出限薪令,我們還不知道像黃景瑜、尹正這類的演員竟也拿得如此高的片酬。
  • 限薪令下的中超奇觀:外援選擇逃離,外教趨之若鶩
    隨著中國足協專項治理會議的圓滿落幕,中超即將迎來新一輪的限薪政策。收入上的大幅度減少讓不少優秀外援紛紛萌生去意,義大利人佩萊就是其中一個。目前佩萊在山東魯能每年的收入可以達到1500萬歐元。雖然這看起來還可以讓人接受,但是在扣除各種稅收之後,最終外援們只能拿到175萬歐元左右。這顯然不能滿足義大利人的預期。因此在合同即將到期的情況下,佩萊更希望能夠返回義大利踢球。雖然在此之前,山東魯能主動向佩萊送上了續約合同,但是佩萊更渴望返回義大利。目前,佩萊還沒有與意甲的球隊正式接觸,但就球員本人的意願而言,重回義大利是大勢所趨。
  • 澎湃:限薪令實施後,中超球員收入將回到中超元年
    直播吧12月15日訊 昨天,中國足協召開了職業聯賽專項理事會,會上公布了一系列嚴格的限薪政策。《澎湃新聞》撰文表示,限薪令出臺之後,中超球員收入將一舉回到中超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