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體系也是構築歷史文明重要的一環,神話故事衍生的教派影響著現代社會文明生活的發展。
伏羲,華夏民族的人文先始,也是與女媧同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書記載其為創世神,是中國最早的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
自古以來三皇五帝都受到歷代帝王的尊敬與祭祀,即使到今天,伏羲女媧以及炎黃二帝依舊是國家正經提出要祭祀的人文始祖。
根據歷史記載,伏羲的父親是發明了鑽木取火的燧人氏,而伏羲對人類歷史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主要貢獻有:
一、伏羲根據飛禽走獸,地理氣候,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創造了八卦。
二、因蜘蛛結網受啟發,發明了漁網。教導族人捕魚狩獵,又教會馴養野獸,提高了人類的生產能力。
三、創造了文字,取代了以往繩結記事的形式。發明了陶壎、琴瑟等樂器。統一了華夏各個部落,又將統治領域分而治之,任命官員管理。
但是對於伏羲,女媧的理解,學術界有不同的認知。大家的觀點參差不齊。有部分的學者認為伏羲女媧只是舊時代的傳說。但另外的人根據史料記載推論,伏羲女媧是真實存在舊石器時代的人物,早期時候人們只能口耳相傳,歌頌某個人物的功績與貢獻,最後衍生出神話故事。
學術界還存在一種腦洞大開的說法,聖經中的亞當夏娃,古蘭經中的阿登和哈娃,華夏歷史中的伏羲和女媧,其實是同一對兄妹。在久遠的時期,大陸板塊都還交融在一起。也許那時候人類剛走出非洲,這一對兄妹是人類的祖先,在遠古時期發生了一些讓人類驚悚的事,被後世的人傳揚出去,誕生了幾個不同的神話故事。
這幾個不同的神話都有幾個共同點,在遠古的時候真真實實的滔天洪水,也許就是當時板塊運動引發的自然災害。
當時剛剛擁有智慧的人類面對這樣的災難,都手忙腳亂、不知所措,這時候站出兩個年輕人,帶領著人類逃離了滅頂之災。人們為了感激他們,特意把他們的所作所為披上神話色彩,最終演化為人類文明的締造者。
不管怎麼說,雖然伏羲女媧是帶有神話色彩的人物,口耳相傳,真實的歷史故事無法考究,但這些故事卻包含了一定的真實歷史痕跡。
神話故事的誕生,說明了遠古時代人們與宇宙萬物的初步認識,人們好奇動物、植物、山川河泊、氣候變化的起源,利用神話故事詮釋這些無法驗證的存在。
伏羲,是整個華夏文化得以保留並流傳的奠基人,也是中華文化開始的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