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不僅僅是明天,未來在人的心中,只要心中有未來,人就能幸福」——東野圭吾
高考前的某個晚自習,英語老師沒收了一本「閒書」。但第二天,她卻給我們推薦了這本書:沒錯,就是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
《解憂雜貨店》
當時很意外。不是因為老師在如此緊張的情況下推薦我們看書,而是:她竟然會推薦東野的書
在當時的我看來,東野的書就算不全是犯罪、推理、社會小說,也不會是多溫馨、多治癒的小說,遑論在特殊時期達到「對高考有益」的目的。
無論是《白夜行》《惡意》還是《嫌疑人X的獻身》,讀來都有一種晦澀的、難以名狀的不適感,或許是情感的壓抑氛圍的詭異。但不管怎樣,它們就潛藏在字裡行間,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在某個翻頁的瞬間噴薄而出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步會邁向哪裡
在分析法學中,約翰奧斯汀主張「惡法亦法」,而在東野的書裡,我看到的大多是一種「惡善亦善」。何為惡善亦善?即為了某些自認為是「善」的,是「純粹」的東西,而不擇手段的去追求,去守護,即使那已經遠超法度。如《祈禱落幕時》中,淺居忠雄為了掩蓋女兒殺人的真相,竟然連殺兩人。對忠雄來說,只要能守護女兒,那就是善;但是對於社會來說,殺人即惡。
殺人即惡
然而,《解憂雜貨店》卻恰好是個例外
它是溫暖的、善良的且充滿溫情的:在丸光園(一個孤兒院)一起長大的敦也、翔太、幸平,在偷竊失敗後陰差陽錯下來到了已經被廢棄的浪矢雜貨店,收到了33年前寄來的信:
仿佛出現了「時光隧道」
在擊劍訓練和陪伴重病男友之間糾結的「月兔」;在經營魚店和音樂夢想之間艱難抉擇「魚店音樂人」;在逃亡過程中偷偷離開父母而不知所措的「保羅列儂」,在是否生下有婦之夫的孩子以及如何撫養孩子的問題上猶豫不決的「綠河」,在從事文職工作和全職酒家女之間徘徊不定「迷途的小狗」。
敦也三人暫時忘記了自己的處境,並對來信一一作了回復。文末,三人最終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願意為了彌補過失而自首。
毫無雜質的溫情和幸福
在這個「信任危機」的時代,你根本不敢想像前一秒還在跟你稱兄道弟的人,下一秒就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磨著一把名為「絕情」的刀
以金錢為媒介,無數縱橫交錯的利益網互相交織著,搭上生活這列快車,在城市這座巨大的「叢林」中穿梭往返,永不停歇,是為「欲望之車」
欲望列車
其實,正如浪矢爺爺在書中所說的:「這麼多年諮詢信看下來,逐漸明白,很多時候,諮詢的人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來諮詢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學著去信任別人,同時也要試著讓別人信任你。但凡事都有個度,既不能盲目信任,也不能利用別人的信任來傷害別人
滿載希望,重新出發
何以解憂?唯有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