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植物園裡都有啥記者帶你提前探秘
本報記者 郭麗菲 文/圖
樹幹呈酒瓶狀的大腹木棉;30年才長一米的巨人柱仙人掌;被稱為「百樹之王」的油橄欖……8月19日,《山西青年報》記者走進建設中的太原植物園,提前探秘這個神奇的植物王國。
8月底有望完工
太原植物園位於晉源區羅城高速口往南800米,於2017年7月開工,總面積約2730畝,相當於三個迎澤公園大小。設計定位為集園藝觀賞、科普教育和科學研究於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分為入口管理區、植物科學分類區、植物科學應用區、植物進化展示區、科學實驗區五大功能區域,由主入口建築、展覽溫室、盆景館、濱水餐廳、科研中心等建築及菊園、槐鄉園、櫻李園等25個專類園構成。
「目前,太原植物園全部配套建築基礎、混凝土結構主體、地形整理、高壓線路入地遷改、新變電站主體、主入口鋼結構安裝和溫室木結構安裝分項工程的建設工作已完成,正進行幕牆、內裝、布展、苗木栽植、市政管線等相關工作。」太原植物園工程建設駐場技術顧問段秋蓮介紹,截至目前,植物園已完成工程總量的97%以上,力爭8月底全部完成工程建設。
三顆「露珠」滴落湖畔
站在植物園主入口觀景臺上,放眼望去,三個形似「露珠」的建築滴落在景觀湖畔。規模由小到大,直徑分別為43米、54米、88米,總面積1.73萬平方米。溫室群由珍稀花卉館、沙漠植物館、熱帶雨林館構成。
每座溫室皆採用木結構穹頂風格,玻璃幕牆採用的自動氣候控制系統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創造了適宜的溫度、溼度、光照、通風等生長環境,融合植物展示及藝術展示,建設成集適用性、經濟性、獨特性、生態性等於一體的特有植物展館。
為了達到建築師要求的構件射線狀發散結構要求,設計師確定每根弧梁都是精巧的雙曲弧梁。每根木樑需要精確切割,所有構件的誤差只能在幾毫米之間。每個構件根據編號拼為每塊約60平米左右的預製板塊,實施空中拼裝。
三大單體溫室引進各具獨特地域風格的熱帶植物,模擬其生長環境,營造出不同於本地域環境的景觀,為遊客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3000餘種植物種類
在太原植物園花卉室的張輯帶領下,記者參觀了溫室群。太原植物園溫室群中的熱帶雨林館面積約5500平方米,高度29米,整個溫室根據植物平面區域設置,包括熱帶雨林奇觀區、熱帶雨林群落模擬區、飛瀑觀景區、趣味植物區、棕櫚花園、熱帶水生植物區。通過植物的新、奇、特,藉助葉、花、果的色彩搭配,傳承佛教「五樹六花」文化,再現雨林八大現象。
沙漠植物館面積約2500平方米,高度15米,主要分四個區,即澳洲沙漠植物區、非洲沙漠植物區、美洲沙漠植物區和亞洲沙漠植物區。館內隨處可見仙人掌科、龍舌蘭科、景天科、大戟科等多肉植物,給遊客呈現出植物在惡劣環境下的神奇進化,表現出熱烈、粗獷、頑強的生命。
珍稀花卉館面積約1500平方米,高度10米,收集展示植物生存和進化的奇特類型,如食蟲植物、蕨類以及四季珍稀花卉等。通過平面種植、牆面垂直綠化、空中懸掛各具特色的珍稀植物,展示四季珍稀花卉植物。「在這個展館,我們還會隨著四季變化,展示不同的植物和花卉,爭取讓遊客看到四季有花有葉還有果。開園後,植物花卉種類可達到1100多種,而且遊客可以看到許多珍稀植物的掛果景觀。」張輯說。
目前,整個植物園內已經引種植物446種、5000餘株。接下來,工作人員還將從五大洲30個國家引種一些標誌性或是有特色的植物進行展示,包括棕櫚類、藤本類等,預計開園時,植物種類將達到3000種。
在植物園北園的科研中心,太原植物園總工辦負責人任保青告訴記者,植物園科研人員的主要工作就是保護植物多樣性,特別是以收集、保護太行山、呂梁山特色植物為主的溫帶地區種質資源為重點,擬收集植物品種8000種至1萬種。他們將通過努力讓園裡植物門類、種類不斷地豐富,讓土壤改良的研究持續進行下去,讓引進的植物能真正紮根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