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陵渡口眾人的一席話,讓郭襄對這位傳說中的神鵰俠感到無限的神往,於是便冒險跟著西山一窟鬼前去尋找楊過,之後更是有幸和楊過一起去黑龍潭捕捉靈狐、到百花谷智鬥周伯通,可是轉眼就又到了得分手的時候。
雖然知道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但是郭襄的心中還是悶悶不樂、幾欲落淚。楊過於心不忍,又知她就是自己當年抱過的那個嬰兒,回憶起往事及關於小龍女的種種過往,更是感慨萬千。興之所至,便給了這郭襄三枚金針,並告訴她只要三枚金針可以要求他神鵰俠辦三件事。
可是,這郭襄卻沒有仔細思量這三枚金針所代表的分量,反而迫不及待地拿出第一枚要求楊過摘下面具,看一下他的真實容貌;第二枚要求楊過在她生日那天前去看她,楊過只好應允。
既然答應了,到時候就一定得去,就得置辦一些拿得出手的生日禮物,於是楊過精心為郭襄準備了三份大禮,分別是什麼呢?
其一,斬殺了兩個蒙古千人隊,並且把他們的左耳全都割了下來裝在袋子裡;其二,燒掉了蒙古人在南陽的草料場,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二十萬大軍的給養被毀勢必會延緩蒙古人進攻的攻勢;其三,就是金輪法王座下二弟子達爾巴,利用他揪出來藏在丐幫中的奸細霍都。
看到此處,我們不禁有幾分疑惑,本來是送給一個小女孩的生日禮物,怎麼卻是這樣的血腥?似乎和一般意義上的生日禮物大相逕庭,反而是那三件禮物之外的流星火炮在天上形成的「恭祝郭二姑娘多福多壽」的煙花才像是真正送給郭襄的禮物。
如此一來,送禮物只是個幌子,送給郭襄生日禮物更只是個藉口,那麼金庸安排楊過送這三份大禮背後的真正用意是什麼呢?
眾所周知,楊過一生行事始終是不拘常理,亦正亦邪亦狂,所結交的人物也是三教九流、魚龍混雜。如此人物,當他一旦有朝一日浪子回頭時,自然需要做一些事來提升自己的價值。於是,金庸安排了這十六年之期,安排了楊過在這十六年裡以一俠客的身份在江湖上除惡揚善、激濁揚清,通過這一過程完美的塑造了「神鵰俠」這一形象,讓楊過的身份地位有了很大的改觀。
但是,這些還不夠!
射鵰三部曲中,涉及到的家國讎恨比較多,尤其是作為俠之大者的郭靖,其後半生基本上都是在守護襄陽中度過,直至襄陽城被攻破後與城俱亡,令人們所敬仰。
因此,到了神鵰俠侶中,楊過自然也不能落後。他雖然沒有正面的像郭靖那樣親自守衛城池,但是他如今所送的三份大禮,無一不是顯示著他也在想方設法的抵擋、延緩著蒙古的攻勢,直至後來用石頭擊斃蒙古國大汗蒙哥,潛移默化間他其實已經成為了國家的驕傲、民族英雄,這與單純的武林中人的身份自不可同日而語。
因而,送郭襄禮物終究只是個藉口,真正目的還是在於藉此機會提升楊過這一人物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