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全國公開課深圳站6月30日舉行。此次公開課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主辦,GIO華興控股集團聯合主辦。位處深圳市中心的會場,迎來了眾多熱愛商學的聽眾,現場座無虛席,火爆異常。北大光華的楊雲紅教授和華碩校友為近400名觀眾帶來了近三個小時的精彩演講。此外,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助理、MBA/MSEM項目執行主任趙龍凱教授還與在場聽眾分享了北大光華最前沿的教育理念。
楊雲紅教授通過《清明上河圖》、《愛痕湖》等舉世聞名的藝術極品為例引入了他課堂的主題:藝術與金融。他認為:由於投資需求的提升,投資者與投資經理們正在逐漸認識到藝術品在資產配置中的作用。
楊教授認為藝術金融就是通過將藝術品資產化、金融化的服務過程,給我們帶來新的投融資的投資形式及其服務。藝術品金融化就是使用金融手段改變藝術品投資的期限結構、現金流結構、風險結構。藝術金融主要的業務模式有:藝術銀行、藝術品基金、藝術品信託等。楊教授用國內外的案例和數據分析了運用金融手段解決藝術品投資中諸多問題的形式和方法,以及在網際網路時代下的最新藝術品投資模式。最後他總結了金融與藝術發展的關係——理想遠比現實美好。
華碩校友為大家帶來《產業網際網路+金融模式的創新與探索》的主題分享。他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在北大光華的成長經歷以及加入創業公司找鋼網的轉變,他認為,北大光華給了他改變的勇氣和底氣。主題分享中,他通過自己在找鋼網任職期間對產業網際網路金融的理解,結合銀行從業經歷,表達了對「產業網際網路+金融」模式的看法。他認為,未來金融的本質是服務,服務的基礎是場景,而銀行或者傳統金融機構恰恰跟場景之間存在著斷層,這也導致現在的一些金融機構很難服務到實體經濟或者小微企業。而產業網際網路平臺擁有的大數據能力、供應鏈管理能力、系統化呈現能力以及對細分行業的理解能力,恰恰能把這個斷層補上,從而讓資金的分配更加高效,讓資金的定價更加合理,也讓各行業建立起一個以大數據為依託的風控模型成為可能。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以「創造管理知識,培養商界領袖,推動社會進步」為使命,趙龍凱教授從三個使命為著力點,為聽眾們分享了北大光華的教育理念。第一部分是創造管理知識,光華有一支學術能力頂尖的教師隊伍,他們獲得了諸多國際級和國家級的榮譽。改革開放以來,光華管理學院始終站在改革開放的潮頭,始終兼顧政策研究和前沿商業實踐研究。北大光華推出了「光華思想力」項目,用紮根中國經濟社會的前沿商業實踐研究反哺商學教育,研究中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中的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問題和熱點、難點問題,為黨和政府提供政策建議和諮詢意見,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第二部分是培養商界領袖,光華管理學院設有本科,研究生,MBA,EMBA ,EXED,MSEM,MPAcc等諸多項目。他們是不同層次,不同方向,不同深度的教育項目。趙教授強調:北大光華已經將傳統意義上的MBA做成了MBA+,這個+號為MBA課程帶入了更為豐富的內容,包括加入中國特色,加入行業深度,加入整合實踐,加入國際視野和人文精神。此外,趙教授又特別提到了北大光華的課堂外培養,他認為把有志同道合,有共同追求的同學聚集在一起,依靠俱樂部、協會和校友企業行等活動,可以加深同學們對某一個行業、某一個領域更深入的理解和探討。
第三部分是推動社會進步,北大光華與國家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故北大的辦學布局,整個都跟國家的戰略發展具有緊密聯繫。為了國家均衡發展戰略,光華設有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四大分院,為各個區域培育更多符合國家發展需要的高端人才。今年北大光華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設立「一帶一路」書院,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廣泛招收人才。通過對大量有各國特色的商學案例進行研究,反哺中國對外開放,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最後,趙龍凱教授、深圳分院張瑩老師共同回答了現場觀眾關於招生政策、招生標準等方面的相關問題,公開課在互動問答中圓滿落幕。在活動結束後,同學們依然熱情高漲,臺前聚集了前來諮詢的同學。北大光華公開課給同學們建造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通過公開課了解一個更真實生動的北大光華。在場同學都表示,本次公開課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樹立了方向和目標,對今後報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充滿信心和期望。
(光明融媒記者嚴聖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