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明網 見習記者 張移珍 綜合報導
祭孔大典、擊鼓明志、開筆禮、交響音樂會……9月28日,是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71周年紀念日,湖南各地舉行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緬懷孔子,表達對先聖、先賢、先祖美德的追思之情,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祭孔典 在儀式中「復活」傳統
庚子年瀏陽市秋季祭孔大典在文廟隆重舉行。圖片來源:掌上長沙
9月28日,庚子年瀏陽市秋季祭孔大典在文廟隆重舉行。上午9時,隨著洪亮悠長的一聲「啟戶!」,瀏陽文廟大成門緩緩打開,天地號齊鳴,盛大的祭孔大典正式開始,按照迎神禮—初獻禮—嘉賓敬獻花籃—恭讀祭文—亞獻禮—終獻禮—撤饌—送神禮等儀式有序進行。
瀏陽文廟祭孔大典,集樂、舞、歌、禮於一體,融合精妙,渾然天成。據記載,瀏陽古樂創始人邱之稑(字谷生)用畢生心血調查和研究,依照古制創造了一整套獨具風韻的祭孔古樂器具和古樂曲目,組建瀏陽文廟禮樂局,招收樂生、舞生習練,每年舉行祭孔大典,從道光年間一直延續至20世紀初。
由於因為種種原因,瀏陽古樂塵封數十年並一度瀕臨失傳。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瀏陽展開搶救性的整理,經過努力,瀏陽古樂終於成功「復活」。2014年,瀏陽文廟祭孔音樂列入國家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為了延續傳承,祭孔大典結束後,在瀏陽文廟大成殿前坪,來自瀏陽市音樂、戲曲界的青年藝術人才向長沙市名師工作室的老師拜師。
開筆禮 在活動中「啟智」人生
學生認真地書寫一撇一捺,寫下了「人」字,並現場向家長和老師展示。圖片來源:掌上衡陽
為弘揚孔子文化,傳承中華文明,近日,衡陽市五一路小學隆重舉行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暨新生開筆禮活動。
258名新生身穿漢服在老師和家長的陪同下,自信大膽地走入「啟智門」,在各班指定位置落座。活動在莊嚴的升旗儀式中拉開序幕,在老師的指引下,新生們學習正衣冠,整理著裝,再由老師用紅色的硃砂在同學們的額頭正中點上紅痣,寓意開啟智慧,從此眼明心亮,發奮讀書。
一年級學生代表劉弋菲在校長何曉燕的帶領下上臺「擊鼓明志」。啟蒙描紅環節,全體同學在美術老師賀嬌豔的帶領下,認真地書寫一撇一捺,寫下了「人」字,並現場向家長和老師展示。
活動中,學校還為每一位同學準備了一份印有學校校徽和公眾號圖案的鑰匙扣和一張中小學生守則等禮物。隨後,孩子們在心願卡上寫下了自己的心願並投入到許願瓶中,由班主任老師現場封存,六年後再次開啟。
音樂會 在樂符中「對話」文明
婁底一中交響音樂會活動現場。圖片來源:婁底文明網
他是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的賢者;他是氣備四時、教垂萬世的師者;他是文化中國最堅實的奠基者——孔子。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71周年紀念日,婁底一中聯合湖南師大瀟湘愛樂樂團舉行以「迎國慶 享中秋 尊孔子 強中華」為主題的首屆「四季交響——秋之韻」校園音樂會,緬懷萬世師表,共迎雙節喜慶,祝福偉大祖國。
《紅旗頌》《節日歡歌》《我愛你中國》……一首首歌曲烘託出迎節、尊孔的氛圍,讓全體師生在美妙的樂符中與文明「對話」,緬懷至聖先師。「用音樂薰陶學生的心靈,用美妙的旋律點燃學習的激情,用藝術培養學生的愛國愛校情操!真棒!」在音樂會的直播間裡,學生家長紛紛點讚。
此外,婁底一中還組織各班開展形式多樣的班會紀念孔子誕辰,讓學生在「我想對孔子說」、情景劇等活動中,借鑑孔子的精神財富,傳承優良的民族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讀國學 在誦讀中「走近」聖賢
「走近聖賢 親近經典」孔子誕辰紀念日活動。圖片來源:紅網時刻
9月28日,株洲市荷塘區美的學校舉辦了「走近聖賢 親近經典」為主題的孔子誕辰紀念日活動,以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提升孩子們尊師重道,懂得感恩的情懷。
活動以紀念孔子誕辰為契機,特邀株洲市婦聯執委、株洲市紫軒堂婦聯主席、2017株洲市最美讀書人、紫軒堂傳統文化交流中心負責人張偉進行主持,並帶領全校學生進行拜孔儀式。
隨後,全校師生一起誦讀儒家經典中《大學》的選段,一年級一班的秦思琦同學向全校同學分享了孔子拜師的美德故事。最後,全體同學向教師們表達了感恩之情,全體教師接受學生鞠躬禮。
通過「拜孔儀式」「誦讀國學,傳承經典」「美德小故事——孔子拜師」以及感恩詞的誦讀,讓全體師生參與其中,共同學習國學文化、誦讀國學經典、感悟師德傳統、宣揚崇高品質,使孔老夫子的思想浸潤和塑造孩子們的心靈。
來源:湖南文明網
作者:張移珍
編輯:肖拓
本文為湖南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9/30/8465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