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療質量持續改善 部分領域已達國際領先水平

2021-01-16 中國青年報

「保障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是醫療管理的永恆主題。」10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司長宋樹立說。會上發布了2018年《國家醫療服務與質量安全報告》,介紹我國醫療技術能力與醫療質量水平提升有關情況。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介紹,經過70年的發展,我國醫療服務總量穩居世界第一,醫療質量水平和醫療技術能力持續提升,但與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相比,仍然存在醫療服務供給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下一步,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健康中國」「質量強國」戰略,以問題為導向,繼續深化醫療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優質醫療資源總量。在兒科、產科、精神、麻醉、病理等學科將加大建設力度;針對中西部地區和基層醫療機構,通過醫聯體建設、對口支援、遠程醫療等方式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中西部地區和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同時,進一步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建設,提高醫療機構科學化、精細化、規範化管理水平,努力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體系。

新技術陸續進入臨床進一步推動醫療技術發展

近年來,以微創化、個體化為典型特點的現代醫療技術在臨床廣泛應用,呈現出「外科治療微創化、內科治療外科化、介入治療常態化」的趨勢。在外科領域,以腔鏡為代表的微創手術逐步取代了傳統手術,在部分三級甲等醫院中,腔鏡手術的佔比已經達到80%以上。其中外科機器人手術快速發展,自1997年我國第一臺醫用機器人「主刀」手術取得成功後,截至2017年,我國已累計完成各類機器人手術7萬餘臺。

在內科領域,經自然腔道的內鏡技術,已經實現從診斷到治療、從腔內到腔外的突破,廣泛應用於呼吸、消化、耳鼻咽喉科、婦科等專業,並在基層醫院普遍應用。過去需要傳統的大手術治療的部分疾病,現在通過內鏡技術基本實現了微創甚至無創治療。介入治療損傷小、恢復快,可以替代部分手術,讓藥物直達病灶,是具有代表性的現代醫療技術之一,近年來發展迅速。以心血管領域為例,接受心血管介入診療的人數以每年5%~15%的速度增長,2018年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達91萬餘例,手術量位居世界前列。此外,人工智慧、3D列印、靶向治療等新的技術陸續進入臨床,進一步推動醫療技術的發展。

2015年,我國惡性腫瘤發病人數為392.9萬人,發病率為285.8/10萬;死亡人數233.8萬人,死亡率為170.1/10萬。雖然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但是仍然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成效。國家腫瘤專業質控中心主任赫捷表示,近年來,腫瘤診療新技術和多學科診療模式得到推廣應用,明顯提高了腫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質量。在手術治療方面,胸腹腔鏡等微創外科技術的普及應用,顯著減少創傷、提高療效、加速康復。

「在放射治療方面,三維適形、調強、圖像引導、立體定向等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放射治療定位與照射的準確性。以乳腺癌為例,我國開展的乳腺癌3周大分割放療技術安全有效,不僅縮短療程、減少患者住院時間,還降低了醫療費用、節約了醫療資源,為全世界乳腺癌全乳切除術後實施大分割放療提供了一類臨床證據。」赫捷說。

腦血管病醫療服務質量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針對我國腦血管病診療不規範、致死和致殘率高等現狀,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質控中心在國內開展了提升醫院腦血管病綜合診療能力的卒中中心建設工程,改變了我國腦血管病臨床實踐和疾病管理模式,開啟了腦血管病診治從經驗治療向疾病管理發展的新時代,使我國腦血管病醫療服務質量綜合指標從63%上升到83%,腦血管病患者1年復發率從17%降至7%,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國家神經系統疾病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主任王擁軍介紹,我國原創的CHANCE(氯吡格雷用於急性非致殘性腦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療效)研究得出的結論,成為腦血管病治療的國際金標準,改寫了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我國腦血管病臨床指南,並成為2018年我國腦梗死單病種質控指標之一。按照我國腦血管病流行病學數據推算,腦血管病CHANCE治療方法已累計減少86萬例腦血管病復發病例,累計減少直接住院花費172億元。

心血管外科從跟跑到多領域領跑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患病率呈上升趨勢。心血管病的防治對於避免居民過早死亡、改善民眾健康至關重要。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高危因素。2018年,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7.9%,患病人數約3億人,防控形勢不容樂觀。

國家心血管病專業質控中心副主任鄭哲說:「為加強高血壓防控和診療工作,我們採用線上和線下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標準化培訓基層醫務人員,目前培訓覆蓋31個省(區、市),為基層高血壓防控和診療提供巨大助力。數據顯示,2018年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都得到顯著提升。」

《國家醫療服務與質量安全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心血管疾病的住院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趨勢,2013年院內死亡率為1.7%,2018年下降至0.9%。其中,冠心病治療的主要外科手術——冠脈搭橋手術從2004年至2017年,在年手術量保持5%~10%增幅的同時,手術死亡率從2.8%下降至2.0%,主要併發症發生率從7.8%下降至3.8%,住院天數縮短兩天,目前的水平已與美國持平。

經外科途徑介入技術治療結構性心臟病是具有中國心血管外科特色的新技術。鄭哲介紹,我國自主研發的適合國人解剖特點的經心尖植入主動脈瓣和經心尖二尖瓣成形系統已應用於臨床。此外,我國醫生利用單純超聲引導進行經皮介入治療,率先實現了「不開刀、無射線、不全麻」治療常見結構性心臟病,多項相關新技術均為世界首創。在先天性心臟病治療領域,中國醫生原創的雙根部調轉手術進行複雜先心病的解剖矯治手術,效果明顯優於既往術式,並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認可。

冠心病介入治療方面,2017年我國大陸地區冠心病介入治療總例數為75萬餘例,較2016年增長13%。其中,房顫導管消融手術量近10年來以每年20%的比例增加,2018年完成近4萬例。此外,心臟移植手術量以每年近20%的增幅穩步增長,2018年累計完成490例。

「人工心臟是最複雜、最精密的設備,以前我們都沒得用,因為國外的人工心臟產品價格太高。這幾年,我們掌握了一些關鍵技術,我國自主研發的人工心臟已經進入了中國藥監局的審批和臨床試驗階段,很快可以在臨床上得到應用。」鄭哲說。

鄭哲說:「從上個世紀的跟跑,本世紀初的並跑,到當前多個領域的領跑,我國心臟外科和血管外科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促進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相關焦點

  • 衛生健康委舉行醫療技術能力和技術質量水平雙提升發布會(第四場)
    比如上海瑞金醫院組建了乳腺癌多學科診療團隊,為不同階段的乳腺癌患者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的治療方案,患者的五年總生存率為92.9%,臨床療效已達國際一流水平。  通過構建科學化、精細化的管理體系,我國醫療質量水平和醫療技術能力取得了三個方面的成效:一是醫療質量水平顯著提升。
  •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會介紹2019年我國醫療服務和醫療質量安全有關...
    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我國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管理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在政府主導、行業推動和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醫療技術能力和醫療質量水平顯著提升,持續構建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更好滿足群眾健康需求,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自2015年起,我委連續5年編制國家醫療服務與質量安全報告。
  •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介紹我國醫療技術能力和醫療質...
    不斷推動我國醫療質量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規範化、專業化、精細化的方向發展,形成了科學化、精細化的質量管理體系。特別是自2015年起,我委連續3年組織編寫了《國家醫療服務與質量安全報告》,全面客觀展現我國現階段醫療服務和質量安全的形勢與現狀,為促進醫療服務和質量安全的持續改進,以及政策制定和指導加強科學管理提供了循證依據。
  • 聚焦國際醫療質量與患者安全改善新趨勢——醫院院長共聚2018威科...
    (圖為2018威科中國醫療峰會現場)他山之石,攻克新挑戰,迎接新機遇當下,全球醫療正面臨著三大挑戰,即提升醫療質量、降低醫療成本、提升患者體驗。中國醫療領域近年來在不斷發展,醫療質量也較過去有了很大提升,但人口老齡化,由於生活方式和環境的變化,非傳染性疾病(各類慢性病、癌症、心臟病、糖尿病等)顯著上升,以及醫療需求多樣化等方面的巨大變化仍在不斷考驗著我們。
  • 醫學領先學科群成全市醫療「領頭羊」
    市醫管中心採取重點扶持、整合資源、名醫團隊引進等方式,引導各醫院結合自身優勢走差異化、特色化道路,努力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品牌專科,逐步形成以點帶面、全面發展格局。 13個醫學領先學科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醫教研上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在這些「領頭羊」的帶領下,市屬公立醫院醫療技術水平持續提升。
  • 中國藏學研究已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改革開放40周年國內藏學研究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召開,與會學者認為——中國藏學研究已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光明日報北京11月2日電(記者王海磬)「改革開放40周年國內藏學研究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於1日在北京召開。
  • 航韓公司分絲整經機達國際領先水平
    航韓公司分絲整經機達國際領先水平 2013-08-29 15:02:36 來源:網上輕紡城         8月22日,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委託,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在福建省長樂市主持召開了福建省航韓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
  •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同時要看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生態環保任重道遠。「十四五」時期,必須毫不放鬆推進環境治理,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任務。《建議》提出,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建設美麗中國,良好的環境質量是重要標誌。
  • 安泰科技:鎢鉬精深加工領軍者 相關高端應用領域全球領先
    鎢鉬難熔金屬是國家戰略性資源,也是航空航天、核電、半導體及泛半導體、高端醫療等高端領域主要設備的關鍵材料和核心部件。安泰科技是全球領先的難熔鎢鉬金屬材料研發與生產供應商,推動了我國從鎢鉬資源大國向以鎢鉬精深加工高技術產品為主的鎢鉬強國轉型。
  • 醫療衛生需求10年內達15萬億
    醫療衛生事業直接關係到人民的健康福祉,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最基礎前提。當前,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機制改革已涉入「深水區」,廣大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依然較為突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公共衛生短板引發民眾對現行醫療衛生體制機制弊端的廣泛關注。
  • 國際方案中國智造 郭燕紅點讚「雙提升」上海名片|郭燕紅|名片|智...
    上海中山醫院內鏡中心診療量位列世界第一,且國際首創多項技術;上海瑞金醫院乳腺癌多學科診療團隊,接診患者五年生存率為92.9%,臨床療效達國際一流水平……上海醫療技術湧現出的諸多「國際領先」,給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留下了深刻印象。
  • 泰國為什麼能成為全球領先的醫療旅遊目的地
    泰國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醫療隊伍和現代化的醫療器械,在國際上贏得了很多的聲譽,除公立醫院外,泰全國共有400多家私人醫院。泰國醫療旅遊攻略泰國醫療旅遊為何領先全球?泰國的醫療水平真的世界頂尖嗎?泰國醫療旅遊都有哪些機構?以上問題,本文將逐個為你答疑,一起來了解世界領先的泰國醫療旅遊。01Superb Medical level泰國醫療水平獲世界範圍內認可
  • 飛虹跨山河大道通九州 我國交通基建水平領先世界
    「中國橋」氣貫長虹,「中國路」綿延千裡,「中國港」向海而立   我國交通基建水平已站上「高原」、領先全球   一橋越滄海,天塹變通途。作為全球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到底有何神奇呢?   港珠澳大橋雖然名叫「橋」,卻是一項集橋、島、隧為一體的龐大工程。
  • 國產醫療器械黃金十年 邁瑞醫療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國高端製造品牌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療器械產業高速發展,產品種類逐漸齊全、質量標準穩步提高,創新能力不斷完善,目前正朝著國產化、品牌化、高端化、國際化方向發展。此外,中美貿易摩擦以及進出口貿易的不確定性,將促進國家繼續積極支持自主研發創新,加速部分國產先進領域的進口替代。在今年8月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表示,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呈現兩大良好態勢:一是整個產業持續保持高速增長,遠遠高於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二是創新發展的勢頭非常迅猛。
  • 引入心臟康復理念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葛均波院士現代心臟康復中心...
    現場圖 新民晚報 左妍/攝【新民晚報·新民網】我國的心血管病治療水平可能已達國際先進之列,但心臟康復水平落後國際頂尖水平20年。在今天(19日)下午舉行的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葛均波院士現代心臟康復中心」揭牌儀式上,專家透露,今後將借鑑國外先進的心臟康復經驗,開展體外反搏和體外震波等心臟康復治療項目,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減少社會醫療資源消耗。
  • 彩虹新能源:光伏玻璃生產工藝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原標題:彩虹新能源:光伏玻璃生產工藝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鑑定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750噸/日光伏玻璃全氧燃燒窯爐具有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等特點,形成了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窯爐結構設計、工藝控制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本公司750噸/日光伏玻璃全氧燃燒窯爐工藝及產業化項目自2015年1月啟動以來,通過不斷優化窯爐主體結構設計,在合肥原有500噸的一期生產線基礎上實施了升級改造方案,並申請了多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利。
  • 徐州市中心醫院:提升醫療質量 改善醫療服務
    近年來,徐州市中心醫院深入落實新醫改實施意見,以「轉方式、調結構、強內涵」為重點,精準對接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堅持統籌發展,全面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在改善醫療服務和質量的同時,更注重現代醫院管理中心的經濟運行。經由明晰的、高起點的發展思路,一系列突破瓶頸、化解難題的改革措施的實施,使醫院的改革發展呈現可喜局面,醫療服務質量和患者的就醫感受明顯提升。
  • 我國已躋身國際溫度計量尖端領域
    該課題通過對玻爾茲曼常數測量和熱力學溫度基準及其關鍵技術的研究,建立玻爾茲曼常數測量裝置和光譜輻射法、噪聲法測量熱力學溫度裝置,使我國首次具備玻爾茲曼常數測量和輻射法熱力學溫度測量能力,研究水平步入國際計量前沿研究領域。 據介紹,玻爾茲曼常數是國際計量委員會CIPM建議用來定義熱力學溫度單位開爾文K的自然基本常數。
  • 我國英文科技期刊躋身國際先進水平
    新華社重慶9月21日電(記者柯高陽)「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啟動四年來,累計投入近5億元推動我國英文科技期刊發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國內領先、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英文科技期刊群。  這是記者21日從正在重慶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上獲悉的。
  • 醫療衛生需求10年內達15萬億,中國醫衛體制改革路在何方
    醫療衛生事業直接關係到人民的健康福祉,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最基礎前提。當前,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機制改革已涉入「深水區」,廣大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依然較為突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公共衛生短板引發民眾對現行醫療衛生體制機制弊端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