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美術就是學畫畫?
學美術就是學著做畫家?
學美術只能從事繪畫相關行業?
很多人認為美術生的就業面窄,工作難尋。
你到底對這個專業產生了多少誤解?
大學裡的美術專業到底都能做些什麼?
大學裡美術專業總體可以分為三大類:
理論類、繪畫類、設計類(註:每個學校對於專業的細分都有些許差別)他們都有各自的下屬專業,不同的專業也有著不同的就業方向。
我們將分篇幅對這三個大方向的專業進行分析
今天我們就主要來聊聊理論類。
01是什麼?
這一類的專業名稱叫做美術史論,即美術史和美術理論。
美術史論是美術學專業的一個下屬學科,這個學科不用藝考、不用畫畫、不用做設計,招生時一般以文化課成績排名錄取。
大部分學校僅要求聯考合格即可。(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學、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廣西藝術學院無聯考成績要求)
十分適合有志於報考全國八大美院等藝術院校及985、211等綜合類院校的美術學、藝術史論、書畫鑑定與修復、文化遺產研究等方向的學生,並且文理兼收。
美術史專業的學生和傳統的美術生相比,不必每天滿手油彩、碳粉洗臉,不用半夜畫到睡著、天不亮就出門寫生,不用滿世界找畫室,再背著畫具滿世界去考試。
和傳統的普通類考生相比,不需要埋首苦讀,不需要學習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接觸的更多是藝術相關的書籍和歷史。
大學日常就是學習古今中外各種美術的歷史,比如:繪畫的歷史、建築的歷史、工藝美術的歷史、雕塑的歷史、攝影的歷史……
雖說不用學習繪畫的技藝,但許多美術史的學生依然會去上國畫、版畫、雕塑等專業課,因為知道藝術品怎麼來的才能真正理解藝術品,理解藝術品才能理解藝術史。
同時看展也是美術史學生的重要課程,直面藝術作品,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灌以更深的理解。
聽上去似乎是個十分美好的專業,與藝術為伍,品茶、讀書、觀畫、寫作……但其實這是個需要很強感悟力、思考性、對藝術有獨到見解、對人文素養有很高要求的專業。
同時也很考驗人的耐性,需要你能坐得下來、走得出去、想得夠遠,能與孤獨和平相處,因為你整天面對的可能都是畫作、雕塑、文物、書籍等「死物」。你會是藝術品與這個世界的一座橋梁,架的好,經年不衰;架不好,搖搖欲墜。
02畢業去向?
從名稱就聽得出來,這是一門專門研究美術的歷史發展及其規律的科學,以理論為主。
因此許多學生會選擇繼續深造讀研讀博,從事研究工作,或是進入藝術教育行業如大中小學擔任教學、行政人員。
當然進入社會也是一種選擇,就業選擇也十分廣泛。
比如進入國家文博系統,如省市級文化局、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群藝館;
或者進入藝術機構如畫廊、美術館、藝術品拍賣機構做藝術投資和拍賣師,或者藝術評論家、藝術策展人等;
或者做一個自由職業者,經營自媒體成為藝術博主,傳達你的態度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