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下潛深度:10909米;第二次下潛深度:10900米。
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中國載人深潛事業披風斬浪幾十載,我國先後突破了多項核心深潛技術。
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不僅採用了安全穩定、動力強勁的能源系統,還擁有更先進的控制系統和定位系統,以及更加耐壓的載人球艙和浮力材料。
除了載人潛水器,我國還有「海鬥號」、「海燕號」和「海翼號」等許許多多的無人潛水器。其中,「海鬥號」是中國萬米級的科考潛水器,讓中國有了研究萬米深海的能力。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的突破,對我國潛水艇技術的升級及海軍建設都會起到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眾所周知,軍艦和潛艇是海軍作戰的重要武器。潛艇一般分為常規動力潛艇和核動力潛艇。由於潛艇能夠在水下航行,依靠自身攜帶的魚雷給水面艦艇構成極大威脅,被稱為「水面艦艇殺手」。
目前,世界各國在研製潛艇的時候,一般來說是通過聲吶設備,消除噪音來提高潛艇的隱蔽性。另外,除了這些方法外還有一種方法也能夠提高潛艇的隱蔽性,那就是潛艇的下潛深度。說道這兒,不禁有人要問了「潛艇的下潛深度到底有什麼用呢?」其實,其實潛艇的下潛深度的確可以降低各類聲吶設備的探測。另外,下潛深度在未來的戰爭中還有著巨大的作戰作用。比如說,兩艘潛艇同時在海中航行,下潛300米的潛艇想打掉在它身下350米航行的潛艇就很困難,而下潛350米的潛艇要想打掉在它上面航行的潛艇就是小菜一碟。
據資料顯示,美軍裝備的「海狼級」核潛艇最大下潛深度能達到610米。蘇聯時期的「麥克級」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1250米。一直到今天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款潛艇能達到這個深度。儘管如此,俄羅斯的核潛艇現在仍能到達1100的深度。
想想,如果我們的核潛艇能夠達到650米的深度,美國海軍能不忌憚嗎?如果,我們的潛艇能到達1200米深度及1250米的深度,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