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鏡頭下的青州:古代曾擁有輝煌的歷史,民國時略顯沒落

2020-12-20 小郭曰

前言

1929年山東省的青州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本文9幅來自於《亞細亞大觀》的民國老照片,詳細地記錄了90多年前,一個民國20年代末期的青州古城。

昔日的青州

大禹時期這裡便擁有了青州的稱謂。周代的齊國,秦朝的周郡,二千多年的歷史背景下,青州可謂人才輩出。同事青州在古時也是作為重要軍事據點而存在。

1904年清末時期青州

上世紀20年代末,這裡當時被叫做益都,是山東鐵道上的一環。城內外大約擁有人口3萬5千人左右,雖說這裡是一個鐵路的集散中心,但物資卻明顯不足。究其原因,民國以來連年的兵災與匪患是這裡民不聊生,給當時居住在青州的普通百姓難以癒合的創傷。

本文所有的照片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所拍攝而成。

1948年青州及周邊地圖

1929年的青州紀行

雄偉的北城門

青州在歷史上的輝煌過往不必多講, 千百年之後的民國,這裡雖然已經沒有了昔日的輝煌,但明朝時所建的石橋與城壁無時無刻地提醒著人們青州曾經的過往。

大明的遺蹟

20年代只是山東鐵道其中一個站點的青州,即使提起也鮮有人知。但這也難以掩蓋青州在明朝時期的興盛。

原本宏偉的城門如今早已荒廢,已經難以辨認的字跡上看,寫有「只鎮西門」等字樣。

三賢祠的古柏

從西門外出幾步不遠處,就可以看到被眾多古柏所環繞的範文公廟,這座廟在民間也被稱之為三賢祠,除了供奉範仲淹之外,歐陽修與富弼同樣也是人們供奉的對象。這座齊聚宋朝三名臣的祠堂,正被圍繞在祠堂四周的古柏所環繞,無論何時都顯得靜謐美好。

範井

三賢祠內,與範仲淹有著淵源的古井顯得十分引人注目。把水井圍繞起來的亭子,不論是四周的石柱還是亭內的匾額,都歌頌著範文公的生平事跡。寺內的老僧用範井之水所泡成的粗茶招待了這些途徑此處的旅人,聞著這個味道,感受著1929年早春下的青州古城。

範仲淹像

在當時,對於熟知青州城的外地人來講,就會自然而然地將其與範仲淹聯繫在一起。作為宋朝時期的名城,範仲淹墓當時就位於青州府城的西門,照片記錄下了當時正殿內部的狀況。

午後的法慶寺

探尋法慶寺時,雖說已經是春季,但還只是二月下旬罷了。北風呼呼地吹過,站在寺前拍攝這張照片時,恰巧一名車夫闖入鏡頭之中。午後的光影下,這座聞名齊魯大地的古寺正被眾多百年以上的老柏樹所環繞。

雲門山

從城南出發大約10公裡之後便可以到達雲門山腳下。幾千年以來的風吹日曬使這裡形成了獨特的景觀。沿著石階向上走去,山頂建有朱紅色的大殿,站在山頂向下眺望的話相比一定十分的壯觀。

古怪石門

這座位於山腹位置,由巨大巖石所形成的大門,突出了雲門山的「怪」。

駝山之頂

碑石,古柏,寺舍,這裡便是位於駝山山頂的寺院,然而當時來這裡燒香拜佛的人非常稀少。早春時節的院落內顯得更加安靜。

結語

如今90多年已經過去,民國20年代末的青州古城早已是今非昔比,變了一番天地。但在這些曾經的舊照中,我們依然可以尋得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青州。

相關焦點

  • 1929年的山東青州
    山東青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人文資源積澱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鮮明。根據出土文物考察,早在七千多年前,已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是「東夷文化」的發源地。始建於宋仁宗明道年間(1032-1033年),原為木橋。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改為石橋。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曾被大水衝毀。
  • 照相館攝影師鏡頭下的民國北京
    1929年8月,54歲的約翰·詹布魯恩(John Zumbrun)帶著他的妻子和兩個女兒在上海登上了前往美國的客輪「太洋丸」號(Taiyo Maru),在抵達美國西海岸之前,客輪還將在日本和夏威夷停留。
  • 1929年鏡頭下的泰山:作為五嶽之首備受追崇,民國略顯落魄
    前言1929年位於山東省境內的泰山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本文10幅來自於《亞細亞大觀》的民國老照片,詳細地記錄了90多年前,一個民國20年代末期的東嶽泰山。1929年,這是作為當時局勢略微緩和之後。作為第一批允許登臨泰山的外國旅人所拍攝下的照片。1929年的泰山紀行
  • 民國「最輝煌」的城市,它的沒落,是香港和臺灣崛起的直接原因
    我們都知道,我國歷史悠久,歷代有很多繁華的地方,有些繁華的地方保存在歷史長河中,發展成了更大的城市, 但是有些地方在歷史長河中漸漸沒落,失去了過去的光明, 民國時期,有這樣的城市,非常繁榮, 可以說是民國最「輝煌」的城市,其沒落是香港和臺灣崛起的直接原因!
  • 1929年,中國最大博覽會,開啟民國黃金10年,後來怎麼樣了?
    在全世界新冠疫情仍然沒有收場的情況下,2020年9月4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召開。別小看這個服貿會,在當今世界上,能夠在如此環境下還能夠舉辦這樣的國際服貿會,那中國可以說是獨一份。由此,這足以說明中國在當今世界經濟中的分量和號召力。
  • 青州博物館2015年國慶節開放安排
    參觀小貼士【交通出行】 青州博物館位於青州市範公亭西路一號,您可以乘坐3路、23路公交車至長城大酒店站下車,步行約3分鐘即可,也可以選擇青州市內的公共自行車(需辦理自行車卡),也可以自駕車。【精彩紛呈的展覽】青州歷史(史前-1840年)
  • 青州有這些文化遺產,什麼時候有空我們一起去看看
    青州花毽從蹴鞠轉化而來,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將青州風土民情、山川景物等與花毽名稱、花樣緊密結合,花樣多達108種。踢毽講究身形架步優美、心意相隨、眼到腳到、反應靈活、人隨毽舞、毽隨人轉。既有舞蹈的柔美之姿,又有武術的陽剛之氣。2011年青州花毽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蘇東坡「醉道士」竟藏在7000年古城裡, 古青州賞石千年歷史
    在青州市博物館裡,有一塊北齊時期的線刻畫像石《貿易商談圖》,記錄下了當時非常珍貴的場景,畫面上一位捲髮、高鼻的波斯人(另有古羅馬人之說)到古青州進行商貿的情景。北齊商人接過西方藝術品觀看,微笑讚許,並命下屬回贈一塊玲瓏剔透的青州怪石(即青州玲瓏太湖石)做為「國禮」,可見古青州在1500年前就已經對賞石文化奇石藝術有了一定的認知。
  • 諸子百家之名家,一個沒落的學術流派,但也曾輝煌過!
    可惜的是很多學術流派經不住歷史洪流的考驗,漸漸沒落了,這一方面是社會發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則是後人的不作為。在那些沒落的學術流派中,名家也在其中,下面就介紹一下,這個曾經輝煌過,但是沒落在歷史雲煙中的先秦學術流派。我們先看一下名家的歷史淵源,名家的產生,最早可以溯源到上古時期的禮官。
  • 黎陽老街歷史悠久,至今已有1800年歷史,曾珍藏著輝煌與精粹
    黎陽老街歷史悠久,素有「唐宋之黎陽,明清之屯溪「的美譽。可以說,這裡曾是徽州人文、經濟中心地帶,珍藏著輝煌與精粹。黎陽老街,至今已有1800年歷史,走到屯溪老街的盡頭,過了橋就到了黎陽老街,朝西南延伸,全長1200米。「明清有個屯溪,唐宋有個黎陽。」就說的這裡,街道右邊一排都是老宅,街上保留完整的老房子,多數改建成了博物館,免費開放。左邊一排都是商家。
  • 畫家繪製《青州十景圖》概括了古代九州之一青州歷史古蹟風景名勝
    青州現在是山東的一個縣級市,但是關於青州在歷史上的地位是比較突出的,在《周禮》裡面就有青州的記載,是這樣的:「蓋因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在歷史上青州是古代九州之一,文化底蘊濃厚,留下的古蹟名勝較多,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份山水畫,作這些山水畫作裡面繪製的就是青州的10個景點,被稱為《青州十景圖》冊作品是由殷延國先生繪製,畫風非常細膩,將地域特色展現其中,做了非常好的描繪,同時它也不是照抄照搬現實,而是有一些自己的思想和處理其中有:雲門拱璧、駝嶺千尋、劈峰夕照、範井甘泉、陽溪晚釣、南樓夜雨、松林書院、花林野趣、地鏡倒影等等,每一個景點畫家都進行了幾幅作品的創作
  • 重慶沒落的一座古鎮,有4000多年的製鹽史,曾是中國十大鹽都之一
    我國歷史悠久,所以在古代所遺留下來的許多古鎮也就更多,也絕對不只是某一座古鎮是值得保護的,但在古鎮很多的情況下,也的確是有古鎮是處於沒落的邊緣了,所以就來看看在重慶的一座逐漸沒落的古鎮,它在古代所擁有的輝煌,跟在如今所產生的價值等多個方面上看,其古鎮的發展歷史也是顯得比較突出和不同。它就是寧廠古鎮。
  • 從喬家大院看歷史上的晉商,海內最富的他們如何輝煌又如何沒落
    古人留給我們的遺傳不止掩埋在土地中成為文物等待後人的發掘,還有很多知名的建築經過歷史歲月的侵蝕,依舊在中華大地上屹立不倒,見證歷史,留給我們後人瞻仰前人的輝煌。圖片中的建築大家都不陌生,在山西大地上的喬家大院現在成為享譽海外的知名景點,這座具有北方漢族傳統民居建築風格的古宅見證者歷史中晉商的輝煌。這座佔地一萬平方米以上,擁有上百家房屋的龐大建築是歷史上的商人建造的,雄踞在這裡的家族憑藉自己優秀的經商手法,在重農抑商的封建王朝中將商業發展到全國各地,成為當時海內最富的家族。
  • 收藏青州歷史文化的「小大博物館」---青州市博物館
    齊魯網8月21日訊(青州電臺王復明 張國榮)在青州博物館免費開放之前,曾有外地遊客問青州市民:館裡有什麼好看的。回答是:就一個四合院寺廟唄,至於裡面有啥東西,我們也不清楚。青州人自己不了解怎麼能向外界推介呢。從2009年開始,青州市全天候免費向市民開放,不僅客流量猛增,而且大人小孩講起館藏文物頭頭是道,人人可當博物館的「講解員」。
  • 「疫」淨花開,摘下口罩的那一天,我在青州雲門山駝山風景區等你
    2020春已至,界面新聞山東頻道聯合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待到「疫」淨花開,摘下口罩的那一天,我們在青州雲門山駝山風景區等你。美麗的濰坊青州,魅力古九州之首,有一座「人間仙境」,正在等待你的到來。雲門洞西側,有一口狀如井、深不可測的雲窟,每到夏秋季節便呈雲霧蒸騰狀,更有傳說唐天寶十一年北海太守趙居貞為唐玄宗在此「投龍」祈壽,更添一層歷史厚重感。
  • 青州龍興寺|寺,曾相識
    ,向大家交代一下歷史背景的大環境。青州在山東半島的中部,曾經是中國古代九州之一,歷史悠久。古代的青州文明開發的很早,經濟和文化生活非常發達。也就是說在那個時候的青州可能比現在還要熱鬧一些。在南北朝時期,青州一度還是南朝和北朝的交界地帶。大家都知道,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民族大融合的時期,各種文化互相交流,異彩紛呈。
  • 老照片: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傳統生意1929年
    民國飯館》飯館是出售飯菜供人食用的店鋪。也叫飯鋪、飯店,古時候稱為客棧,旅館。總之,就是在家外面,可以讓人吃飯的地方。艾蕪《人生哲學的一課》:「飯館子小菜下鍋的聲響,油煙播到街頭的濃味,誘出我的舌尖,溜向上下唇舐了兩舐。」《民國書店》古代的書店引叫書肆。書肆一詞,最早始於漢代。
  • 歷史的經濟動向:探尋古代至民國中華幣制改革始末
    在我們的傳統印象中,一說起古代的貨幣,就想起堆積如山的銀兩;但一說起民國使用的,必然就是銀元。事實上,民國使用的不單單是銀元,民國的貨幣體系是銀元加上後來的法幣、金圓券等貶值得像草紙一樣的「法定貨幣」,以及各地軍閥發行、連草紙都比不上的地方貨幣。民國時期的貨幣制度就是一場大雜燴,這其中貨幣的改制過程非常複雜,值得一談再談。
  • 千年古縣之青州,舊稱益都,山東篇之十
    上文已經介紹了平陰、萊陽、萊州、龍口及同屬濰坊的諸城,今文要說的則是曾為山東地區千年中心的青州。青州歷史悠久,為「古九州」之一,東方屬木,其色為青,青州在「古九州」之東因此得名,漢武帝時將全國分為十三刺史部,多以古代州名為名,青州刺史部就為其一,到東漢末刺史部已經由監察區演變為正式政區,今青州為青州刺史部治所,而到隋唐時「州制」正式取代「郡制」,明初山東正式建省,青州(益都)就為省會,洪武九年朱元璋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山東中心才由青州遷到濟南。
  • 古代九州一詞泛指中國,說的是哪九個州?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青州青州的位置大概在今天的山東半島、河北,起自渤海、泰山,根據出土文物記載,早在七千多年前,已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青州是「東夷文化」的發源地,境內北辛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遺址有270多處,不僅如此,還有1700多年的佛教歷史,是佛教傳入漢地最早的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