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古稱齊魯大地,簡稱「魯」,是我國北方第一經濟大省。山東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歷史文化積澱極為深厚,集中體現在總數佔據全國近一半的千年古縣。在山東,千年古縣常見,兩千年古縣卻並不多見,今天我們來聊聊位於山東半島的一個兩千年古縣。
它位於山東省東部,東臨青島,西依濰坊。在濰坊有世界濰坊、宇宙壽光、高密帝國的說法。雖然是戲稱卻並非空穴來風,濰坊的「世界風箏之都」的名號響噹噹,壽光的蔬菜種子曾搭乘飛船遨遊太空後成功鍍了金。高密則是因為大禹封國的傳說而被人們冠以「高密帝國」的稱號。
高密的歷史由來已久,而高密之名也是源遠流長。高密因治水的大禹而得名,高密二字僅是大禹的字還是他的封國。高密縣初置於秦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這樣說來高密與青州都與大禹結下深厚淵緣,出身同樣高貴。
作為濰坊四區八縣市的高密近些年名氣逐漸攀升,這不僅得益於從高密走出來的諾貝爾文學家獲得者莫言,當然還有他筆下那片火紅火紅的高粱地。而以原著小說《紅高粱》為背景、張藝謀導演的電影《紅高粱》就是在高密集中拍攝,成為不可磨滅的時代經典。
紅高粱是高密人最早種植的農作物之一,因這裡地勢低洼常有水患相伴,高粱成為了適應當地土壤、氣候的絕佳作物。北宋文豪蘇軾曾在《黍麥說》中記載:「吾昔在高密,用土米作酒」。蘇軾曾在密州做過知州,當時高密為隸屬密州的高密縣,這裡的土米指的就是高粱。
與高粱結緣,高密成為了史上著名的「紅高粱之鄉」。勤勞的高密人就地取材,釀出了濃烈的高粱酒,也成就了血性豪邁的餘佔鰲與憨厚樸實的羅漢,不得不說他們都代表著高密人甚至是山東人的普遍性格。
高密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也是人才輩出之地,春秋名相晏嬰、東漢經學大師鄭玄、清代大學士劉墉都出自高密,高密也就有了「三賢故裡」的美譽。劉墉是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就是電視劇裡常與和珅鬥智鬥勇的劉羅鍋。
撲灰年畫、泥塑和剪紙,久負盛名,這三大民間藝術組成「高密三絕」,為高密拿下了「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桂冠。當然了,來高密最不能錯過的美食就是當地的爐包。包子略顯粗獷卻講究皮薄餡多,煎好的包子倒放在盤中,大快朵頤,很是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