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任駐法大使黃鎮與戴高樂的交往故事

2020-12-13 觀察者網

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觀察者網刊發新中國首任駐法大使黃鎮和法國故總統戴高樂的交往故事,以茲紀念。

本文原題《黃鎮與戴高樂》,作者朱洪。

1964年6月6日,黃鎮向戴高樂遞交國書

作家與畫家

1964年6月2日,外交部副部長黃鎮作為首任中國駐法國大使乘飛機去巴黎。坐在飛機上,黃鎮陷入了沉思……

早在1925年。黃鎮讀上海美專時,就想畢業後積蓄一大筆錢,去巴黎學幾年西洋畫法。想不到40年後,終於成行了,不過不是帶著做畫家的夢,而是作為斷中國駐西方國家第一位大使來的。

法國總統戴高樂是一位神秘的人物,黃鎮雖未與他見過面,卻對他有些好感。這不僅是因為他和羅斯福、邱吉爾齊名。更重要的是,在與中國建交問題上。戴高樂衝破美國和西方勢力的阻撓,使法國成為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

和中國建交前,法國同蔣介石集團雖然尚未斷交但長期以來關係一直比較冷淡。法方在臺「使館」僅維持在代辦級。1959年聯大討論「西藏問題」提案時,法國投了棄權票,其基本立場與美、英兩國截然不同。在中印邊境衝突問題上,法國的態度亦同美、英相異,並未公開攻擊我國。而且,戴高樂不支持「兩個中國」的活動。

1963年10月,戴高樂派前總理富爾以私人身份來中國訪問,轉達戴高樂打算同中國建交的意圖。富爾在中國多次和周總理會談並受到了毛主席、劉少奇的親切接見,他明確表示,14年來法國一直未承認中國,這是個錯誤,現在應由法國方面邁出第一步。

任駐法大使,黃鎮深知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黃鎮飛抵巴黎後,於1964年6月6日到愛麗舍宮向法國總統戴高樂遞交國書。位於「凱旋門」前寬敞的愛麗舍田園大街圖形交叉路口的東北方,與巴黎的藝術品展覽館隔街相望的愛麗舍宮,面對市區,背倚森林,是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府所在地。黃鎮遞交國書時法國外交部長顧夫·德姆維爾陪同。

會見後,戴高樂接見記者說:「我和中國大使有一些共同點,比如說,我們都在自己國土淪陷後,領導抗敵戰爭,以達到最後勝利。我是作家,黃大使是畫家。我們很談得來。」和黃鎮見面,戴高樂唯一的遺憾是兩人之間隔一個翻譯。他說:「可惜不諳法語。我們無法用法語暢談。」

統帥與少將

1964年6月19日,戴高樂總統在愛麗舍宮約見黃鎮。

黃鎮到法國後。開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動,10天前黃鎮在中國使館舉行招待會。6月18日,黃鎮夫人朱霖還拜會了戴高樂夫人伊馮娜·戴高樂。

接到總統約見通知,中國駐法使館參贊張錫昌說:「巴黎有100多個使團,戴高樂很少主動約見駐外使節。」黃鎮的重大活動請張錫昌作翻譯。

黃鎮立即和國內通了話,國內非常重視,對談話內容作了具體指示。去愛麗舍宮前,黃鎮對張錫昌說。「你要結合國內精神翻譯,注意準確。」

「提不提大樓問題?」張錫昌問。黃鎮到巴黎後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即接收臺灣前駐巴黎「大使館」辦公大樓產權向題。報據國際憤例,臺灣當局與法國當局所交後,中國外交代表機構可以迅速接收這所辦公大樓。但臺灣在與法國斷交時,將房子過戶給臺灣當局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團設在巴黎的總部,給中國使館收回房子造成困難。此外,法國在中國的便館根據北京市政建設的需要,從東交民巷搬到東郊新館區。法國遲遲不還房子,也想在中國還法國房子時討價還價。

黃鎮搖搖頭,說:「戴高樂第一次召見,提出這個問題是不妥當的。」

按預定時間,黃鎮和張錫昌到了愛麗舍宮。愛麗舍宮的外標雖平淡無奇,但內部陳設十分華美:約有2000件各個朝代的家具、200餘幅名貴的地毯和掛毯、130餘座精美的鐘表。

禮賓官員將他們引到總統辦公室,戴高樂走到門口迎接。

「我們是第二次見面了。」戴高樂握著黃鎮的手說。戴高樂的全名是夏爾·安德烈·約瑟夫·瑪麗·戴高樂。1890年11月22日出生,比黃鎮大19歲。

黃鎮說:「非常高興與總統先生見面。」

坐下後,戴高樂說:「我們都是軍人,向來,我們一定能談得來。」黃鎮笑著說:「抗日戰爭中,你在英國組織了『自由法國』運動,為消滅德國法西斯作出了貢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個是同盟國的統帥,一個是少將。

接下來,戴高樂將話題引到越南、寮國、柬埔寨上來。1954年,法國承認越南、寮國獨立。1964年5月17日,美國出動飛機轟炸寮國解放區,兩人的話題主要談寮國一個月來的形勢。

在戴高樂會客的半小時內。總統全神貫注,沒有人進辦公室,也沒有電活聲。

從愛麗舍宮出來,黃鎮考慮到記者採訪的問題。對張錫昌說:「是不是就說這麼兩句:戴高樂總統同我進行了親切友好的談話,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記者再提什麼問題就不糾纏了。」

「嗯!就這樣。」張錫昌知道,黃大使是提前和自己打招呼,以備翻譯準確。回到使館,黃鎮對張錫昌說:「你起草一份給國內的報告注意要完整。戴高樂說了什麼,我說了什麼,要完完整整地寫。」

「絕別」

1967年l月17 日。戴高樂總統夫婦在愛麗舍宮舉行新年招作會,黃鎮大使應邀出席。

席間,戴高樂大人對黃鎮夫人朱霖說:「我們夫婦很願意訪問中國。」

朱霖高興地說:「歡迎總統夫婦到中國訪問。」

在招待會上。戴高樂主動對黃鎮說:「喬治五世大街大樓的事。我將親自處理。」

黃鎮十分高興,說:「謝謝!」此前黃鎮請法國外長德姆維爾、國務部長馬爾羅和政府秘書長斡旋此事。

3月20日,根據戴高樂總統的指示,法國外交部將臺灣前駐巴黎「使館」辦公大樓和另一座「總領館」大樓的鑰匙交給了中國使館。臺灣前駐巴黎「使館」辦公大樓在喬治五世大街11號,「總領館」大樓在佩爾戈勒茲街47號。接到鑰匙後,黃鎮很高興,親自到兩個地方看了看,布置搬遷事情。

1967年7月23日,黃鎮回國參加「文化大革命」。黃鎮沒有想到,新年招待會是他最後一次見戴高樂總統。

返任

1969年5月19日夜裡,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接見即將返任的黃鎮大使。黃鎮回國不久,被打成「耿、黃反黨集團」。1968年9月,毛澤東指示解放黃鎮,周總理向黃鎮交待了回法國的任務,說:「戴高樂下臺了,再上臺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要注意調查研究……使館主要面向上層,中下層工作當然也應該做……大使要重視法國對美國的獨立性,推動反美統一戰線。宣傳毛澤東思想要與當地實際結合,要看對象,也要有分工。」

原來,在中國進行「文革」的同時,法國的局勢也發生了動蕩。戴高樂在連任總統後,連續受到經濟危機的衝擊。同時,他本人為了發展獨立的核力量及防務力量,不惜花費巨額款項,給法國經濟造成了很大壓力。面臨畢業即失業威脅的青年學生對現狀不滿,這些人渴望著發動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向現存制度挑戰。1968年5月,巴黎大學學生佔領了學校的樓房並上街示威,後來蔓延到工商界,整個法國處於癱瘓。

1969年4月11日,戴高樂不得不公開宣布,如果多數反對的話,他將引退。4月27日公民投票的結果:反對票佔有效選票的53.2%。

4月28日清晨,戴高樂發表了「停止行使共和國總統的職務」的公報。

戴高樂引退後,回到科隆貝專心撰寫《希望回憶錄》。

和周總理談話的第二天,黃鎮作為「文革」中第一個返任的大使,離京赴巴黎。

懷念

1970年11月9日,戴高樂由於心臟病發作而猝然去世,時年80歲。去世前他仍像往常一樣在撰寫著回憶錄。

11月10日中午,蓬皮杜總統向法國人民發表了廣播講話,高度稱讚戴高樂將軍:他領導法國走向解放和勝利,使今天的法國有了自己的制度、獨立和國際地位……

黃鎮向國內提出弔唁方案:中國駐法大使館下半旗一天,以黃鎮個人名義致唁電。萬萬沒有想到,從遙遠的中國,毛澤東主席發來了世人矚目的唁電,對這位「反法西斯侵略和維護法蘭西民族獨立的不屈戰士」表示「誠摯的悼念和敬意」。與此同時,天安門下半旗致哀。

毛澤東之所以如此尊重戴高樂,除了戴高樂在二戰中的貢獻,還因為在改善中美關係上,戴高樂起了積極的作用。1969年2月,戴高樂曾對尼克森說:「我對他們的意識形態不抱任何幻想,但是我們不應讓他們怒氣衝衝地與世隔絕……你現在承認中國,總比將來中國強大後被迫這樣做來得好。」

1970年11月11日,黃鎮大使作為中國特使,參加了法國前總統戴高樂的葬禮,並代毛澤東、董必武、周恩來等向戴高樂敬獻了8個花圈。同時,黃鎮給戴高樂夫人寫了一封信。根據戴高樂立下的遺囑,法國政府沒有為他舉行國葬,親屬們只是在科隆貝教堂的墓地上將長眠在橡木做的棺木裡的戴高樂落葬,為戴高樂立了一塊刻有他的姓名及生卒年份的簡單墓碑。在戴高樂陵墓的一側顯眼地擺著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送來的兩隻大花圈。法國電視臺在拍攝尼克森、波德哥爾內之後,特地拍攝了毛澤東獻的花圈……

幾年後,黃鎮被任命為中國政府駐美利堅合眾國聯絡處主任。1973年3月22日,法國外交國務秘書、代外長貝當古設午宴歡送黃鎮和夫人朱霖。黃鎮在答辭中說:「……我以懷戀和尊敬的心情提到戴高樂將軍,感謝他曾給我的友好協助。」3月27日,法國總統蓬皮杜和夫人設午宴歡送黃鎮夫婦,黃鎮說:「我以懷念與尊敬的心情提到戴高樂將軍,我應非常感謝他,同時要非常感謝戴高樂將軍親密的合作者總統閣下……」

相關焦點

  • 黃鎮:將軍大使的詩情
    :將軍大使的詩情 王徵社 當時,新中國首批駐外大使回國述職,周恩來總理安排大家南下乘船遊覽長江采石磯。時任華東軍區司令員的陳毅在船上吟出的這首小詩,道出了一個「秘密」:一向不顯山露水的中國駐匈牙利首任大使黃鎮將軍原來是多才多藝的大才子。  黃鎮,乳名百知,又名佩寰,1909年出生於素有中國「文都」之稱的安徽桐城縣東鄉。6歲入塾讀書,深受古樸悠久的桐城文化的影響。他的啟蒙老師楊繩武是位民間藝術家,工詩善畫。
  • 《外交風雲》演「將軍大使」 侯祥玲攻讀黃鎮傳記
    很多觀眾在關注毛澤東、周恩來之外,還關注了另一個名字:黃鎮,前外交部副部長,著名的「將軍大使」,曾經先後擔任新中國駐十幾個國家的大使。出色演繹這個角色的演員侯祥玲,也被觀眾關注。侯祥玲在劇中大部分場合穿著深色中山裝,摻雜銀絲的頭髮梳得一絲不苟,從容不迫、睿智親和。
  • 將軍·外交家·藝術家———黃鎮
    1932年,黃鎮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為了慶祝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黃鎮創作了巨幅油漆畫《粉碎敵人的圍剿》,受到毛澤東和與會代表的稱讚。1934年隨軍開始長徵。他在長徵中創作獨幕話劇《破草鞋》深受士兵喜愛,創作的《打騎兵歌》在紅軍中廣為流傳。  1943年5月,黃鎮任豫北工作委員會書記,統一領導開闢豫北抗日根據地的工作,指揮林南戰役;建立太行軍區的第七、第八軍分區。
  • 「能文能武」的藝術家——黃鎮將軍
    1931年,黃鎮所屬的部隊被蔣介石調到了江西打紅軍,因為對紅軍的好感,不願與紅軍兵戎相見。於是他就參加了董振堂、季振同、黃中嶽幾人領導的那場著名的「寧都暴動」,而後加入了紅軍。在而後的長徵路上,黃鎮更是不斷地創作出新的作品,而且不局限於畫作,話劇《破草鞋》、歌曲《打騎兵歌》都受到了將士們的喜愛,在軍隊中流傳甚廣。1943年,黃鎮擔任了太行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 在黃鎮身邊受教育
    我有幸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黃鎮同志身邊工作多年,目睹了他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嚴格教育子女的家風,他的言傳身教使我受益終生。藉此機會,舉幾個黃鎮同志生活中的事例,與大家分享。同時,也是懷念他老人家對我的教育、培養之情。黃鎮(1909年-1989年),生於安徽省樅陽縣,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 熱愛與悲愴:中國首任駐印尼大使悲劇人生
    其中,首任大使王任叔任職只有一年零四個月,是擔任大使職務最短的一位。儘管如此,但我敢說,在所有派駐印尼的外交人員中,沒有人比他更愛印尼,也沒有人比他命運悲愴!比如:一野十九兵團副司令員耿飈去了瑞典;三野七兵團三十二軍軍長譚希林去了捷克斯洛伐克;西滿軍區司令員倪志亮去了朝鮮;三野九兵團副政委姬鵬飛去了東德;二野五兵團政治部主任王幼平去了羅馬尼亞等等,他們被人之為「將軍大使」。   然而,出任中國駐印尼首任特命全權大使的王任叔(巴人),卻是一個例外,他是詩人、作家,是一位畢生以寫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徹頭徹尾的文化人。
  • 1964中法兩國擺脫美蘇兩大陣營束縛建交始末
    富爾回到法國,中法兩國建立正常外交關係的談判事宜就交給兩國外交部來辦理了。經過雙方協商,法國政府外交部指派了專門的官員負責此事。當時中國指定的是駐瑞士大使李清泉出面和法國方面的代表接觸。經過磋商,中法兩國於1964年1月18日達成協議,決定於1月27日同時發表建交公報,並於3個月內交換大使。
  • 溫州公共外交協會理事會年會 駐法大使吳建民親臨
    前外交學院院長、中國駐法國大使吳建民親臨現場作《認識世界、說明中國》主題演講。  會上,市政協副主席、溫州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徐育斐作了2015年協會工作報告,並宣布協會一屆理事會增補理事名單。  據了解,接下來一年公共外交協會將以樹立公益情懷來喚起公共外交的社會共識,使溫州成為中國踐行公共外交理念的熱土;以繼續推進對外人文交流和交往,使公共外交成為溫州城市國際化進程中的助推器和「二傳手」;以說好溫州故事來表達一個真實的中國,使公共外交成為溫州人為國家外交服務的自覺行為和公民責任。
  • 駐法使館發布自第三國經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轉機赴華提示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駐法使館發布自第三國經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轉機赴華提示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網站12月10日消息,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將於12月14日起在國際轉機區設立檢測中心,從第三國來法轉機赴華乘客可在轉機區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血清特異性
  • 中國駐WTO首任大使:唱衰金磚國家論調是無知和短視的
    中國駐WTO首任大使:唱衰金磚國家論調是無知和短視的 2015-09-09 11:16:15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廈門9月9日電 (記者 石巖)針對近期唱衰金磚國家的論調再起,曾任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副部長、中國駐世界貿易組織首任大使的孫振宇
  • 中法建交的情節與內幕
    1963年8月29日,針對美國侵略越南戰爭急劇升級,戴高樂發表強烈譴責美國侵略越南的講話,並公開宣布他對解決印度支那問題的主張。就在這一天,他緊急召見富爾研究同中國建交的問題,可找不到富爾,而且誰也不知道他的去向。原來,富爾被毛澤東委託的人請去了。中國駐瑞士大使李清泉將富爾請到瑞士首都伯爾尼中國大使館去了。李清泉大使向富爾轉交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張奚若會長的邀請信,邀請他第二次去中國訪問。
  • 原駐法大使吳建民:如果有第二次生命,我還會選擇外交
    1998年至2003年,吳建民曾在擔任駐法國大使期間獲得國內外的一致好評。公開報導顯示,在此之前,中法關係一度因為法國對臺灣地區出售武器等問題陷入低谷,吳建民在擔任大使的5年中,不但一力推動了當時的兩國領導人江澤民主席和席哈克總統互訪彼此的家鄉,更開創出了「中法文化年」活動,這一創舉此後也成為了中國外交的一種新模式。
  • 1964年中法建交歷程
    2014年是中法建交的第50個年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底對法國的訪問,被視為雙方關係進一步鞏固的標誌。儘管中法當年聯合發表的建交公報只有44個字,其背後仍隱藏著一段波瀾起伏的博弈。最終,兩個在兩極世界中追求獨立自主的國家,成功導演了一場「外交核爆炸」。
  • 中國前駐法大使吳建民在武漢因車禍去世
    中國前駐法大使吳建民在武漢因車禍去世10) "← →"翻頁 6月18日消息,經多方證實,中國前駐法大使
  • 首任駐美大使陳蘭彬家人,回吳川省親...
    本月18日,首任駐美大使陳蘭彬的家人從臺灣、香港、英國等地回到祖籍地黃坡鎮黃坡村的陳蘭彬故居省親祭祖,受到了鄉親們的熱情歡迎。市政協副主席鍾涓、市委統戰部副部長龍海梅等陪同。陳蘭彬陳蘭彬,字荔秋,我國近代外交史上知名人物。清代嘉慶丙子年(1816年)生於吳川黃坡村。
  • 法國發行農曆鼠年生肖郵票 中國駐法大使出席首發式
    法國發行農曆鼠年生肖郵票 中國駐法大使出席首發式 2020-01-21 09:55:38 > 責任編輯:王嘉怡 2020年01月21日 09:55 來源:中國僑網參與互動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在法國鼠年郵票首發儀式上致辭
  • 前駐法大使吳建民在武漢遇車禍離世 終年77歲
    6月18日清晨,前駐法大使,外交學院原院長吳建民在武漢武昌遭遇車禍離世,終年77歲。有媒體稱,吳建民開啟兩會發言人「多講故事」的時代。>>詳細(據央視網)2009年8月8日,由中國原駐法大使吳建民率領的外交部諮詢委員會政策宣示小組在中國駐美大使館舉行與中外媒體座談會。
  • 前駐法大使吳建民簡歷資料照片 去世時間地點及原因
    前駐法大使吳建民簡歷資料照片 去世時間地點及原因  @人民日報:【快訊:吳建民車禍去世】多個信源證實:前駐法大使、外交學院原院長吳建民在武漢因車禍不幸去世。  另據九派新聞最新消息,6月18日凌晨4時許,武漢東湖隧道南出口發生一起車禍,致兩死三傷。
  •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夫婦訪問法國中央-羅亞爾河谷大區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和夫人王立文當地時間7月23日至25日訪問法國中央-羅亞爾河谷大區。圖為盧沙野同中央-羅亞爾河谷大區行政長官普埃塞勒合影。中國駐法使館供圖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夫婦訪問法國中央-羅亞爾河谷大區中新網巴黎7月27日電 (記者 李洋)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和夫人王立文當地時間7月23日至25日訪問法國中央-羅亞爾河谷大區,分別會見大區行政長官普埃塞勒、盧瓦雷省議會主席高德、吉安市市長賈馬爾、黎塞留市市長馬爾特古特、奧爾良大都市副主席泰比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