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出生於1952年的賈平凹,今年68歲了。賈平凹被公認是中國當代作家中寫作最勤奮、產量最高的一線作家。在近十年裡,賈平凹以每兩年一部長篇的速度推出新作,2011年他出版了《古爐》,2013年出版了《帶燈》,2014年出版了《老生》,2015年出版了《極花》,2018年,他帶來新長篇,名叫《山本》。2020年9月一開始,賈平凹兩部最新長篇小說新作《暫坐》和《醬豆》,由作家出版社推出。這是賈平凹創作的第17部和第18部長篇小說,為中國文壇創造了一個長篇小說「雙黃蛋」。
《暫坐》以西安城為背景,講述了一群獨立奮鬥的都市女性在心靈上相互依偎的故事。以生病住院直到離世的夏自花為線索,以暫坐茶莊的老闆海若為中心,刻畫了紅樓群芳般的眾生相。她們神秘著,美麗著,聚散往來之間,既深深吸引人,又令人捉摸不透。而茶樓裡的世態炎涼正是社會的縮影,環環相扣的命運展示著人物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在頗為瑣碎的日子裡,看得到茶藝、書畫、古玩的美,悟得出上至佛道下至生活的智慧。在大巧若拙、餘味無窮的文字背後,仿佛作者就在茶莊樓上,慈悲而關切地看著:人生短暫,且來小說裡坐坐。
這是作品多為農村題材的賈平凹第二部城市小說,首部真正意義上的都市女性視角小說,靈感來源於賈平凹常去的一家茶室,在《後記》裡提到創作緣起,賈平凹說:「茶莊在的那些年,我每日兩次都在那裡喝茶,一次是午飯前,一次是晚飯後。喝到了好茶就只能再好,不能將就,我已經被培養成喝茶『貴族』了,茶莊卻搬走了。突然就有了寫《暫坐》的念頭。」
評論家王春林說:「正如同在浩大的宇宙時空面前倍感自身的渺小,陳子昂因而發出『獨愴然而涕下』的感嘆一樣,賈平凹藉助於《暫坐》中那一群城市白領女性的故事所傳達出的,其實也正是人生太過短暫,整個過程差不多也就相當於到這個被命名為『暫坐』的茶莊坐著喝了一會兒茶的模樣。人生終歸不過是一個『暫坐』的過程而已。」
《醬豆》是一部賈平凹寫給自己的小說。這是他對往昔的追憶,也是對時代的致敬。賈平凹在題記裡寫:「寫我的小說,我越是真實,小說越是虛構。」故事以《廢都》的修訂再版為開端,回顧了自己創作《廢都》前後的心路歷程及出版後的境遇。小說虛實結合,「賈平凹」作為小說人物出現,重塑了《廢都》創作的時代背景,拋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賈平凹」形象,也拋出了自己對時代的探究、對人性的拷問,十分發人深思。
「我是太熱愛寫作了,如鬼附體,如渴飲鴆。一方面為寫作受苦受挫受毀,一方面又以排洩苦楚、驚恐、委屈而寫作著,如此循環,沉之浮之。」在《醬豆》《後記》中,賈平凹如此說,這也正是其為新作《醬豆》做的一個有力註解。
有統計顯示,從1973年開始寫作算起,近50年裡,賈平凹寫了大約1500萬字。賈平凹曾說:「文學創作已經成了我的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好像作家也沒有退休這一說。如果有一天不寫東西了,我會感到手足無措,要是不允許我寫作了,我就會特別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