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11:37分,等在群裡的YK收到小孩子們發來的2015江蘇省高考作文題目。沒有意外地,今年依然是新材料作文,題目如下:智慧是一種境界,一種經驗,一種能力,如同大自然一樣,智慧也有其本身的景象。
至此,懸著的一顆心終於落了地。怕影響大家之後幾門的考試情緒,YK對此沒有多說,但心裡知道,每個上過課聽過YK講故事並且背過我給的材料的孩子,考場上一定用得上我們所學的內容。講過的材料,我們都能用。
作文四方面:審題,結構,內容,語言。
每個孩子上場之前,已經背過了不知多少段文採飛揚的段落,從事例到抒情,從開門見山式開頭到首尾呼應式結尾,從怎麼用線索貫穿全文,到如何引用名句增加文採,我們全都已經練過。可以說,每個人上場前,都是被YK全副武裝著上了戰場。對於作文,我們只有不知如何切題的忐忑,卻沒有無話可寫的尷尬。
那麼,回到作文題目上來,關於智慧,我們能寫什麼?
什麼樣的人生,才叫智慧?
是學富五車飽讀詩書的學者嗎?是終其一生追求功名的學子嗎?是窮盡心思站在萬人矚目的頂峰接受膜拜的帝王嗎?是汲汲富貴在燈紅酒綠中一擲千金的富翁嗎?
仿佛並不全是。那想想我們曾經共同認識過,了解過,並崇敬過的那些人吧。
記得在身陷囹圄卻不墜青雲之志的褚時健嗎?八十多歲的人生,起落沉浮,從未言棄,出獄後毅然決定去種橙。在世人眼裡,這是智慧嗎?不,這是自尋苦吃。但他說,不畏去路悵惘,不念他日輝煌。對命運,對人生,這個已逾古稀之人身上的超然與淡泊,是否是智慧的一種詮釋?
記得在病痛中依然執筆寫作的史鐵生嗎?在最痛苦的歲月裡,捨棄是最容易做到的了,但他選擇了去地壇思考人生。苦難從來不值得歌頌,但在苦難面前,把它化成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是否也代表了一種超然生死的智慧呢?
記得捨生赴死的愛國人士嗎?他們為自己的信念毅然決然卻無悔意,他人都說何必何苦,但自己甘之如飴。百年之後青山有幸埋忠骨,不見當年逐利的小人,誰又有真正的智慧呢?
這樣的例子有多少個呢?不記得了,5個,10個,20個,甚至更多。智慧有各種不同的形態,或淡泊或無私,或堅守或奉獻,卻從來不是畏懼,不是退縮,不是所謂的明哲保身,識時務者。在人生的大是大非面前作出抉擇,這是一種智慧;在國家民族的利益前有所取捨,亦是一種不會被時光磨損的智慧。
在走向考場之前,你們應該,已經知道了很多很多關於智慧的故事,只是你們能不能在考場上將它娓娓道來,一如當日我們在課堂上反覆打磨過的那樣。
課改至今,已經8年,江蘇高考作文一變再變,從命題到材料,卻始終沒有擺脫一如既往的人文情懷。也好,關注心靈,關注精神的飽滿,也許是這個教育大省永遠不會改變的特質。
在這之前,YK已經反覆跟大家強調過「定義」的重要性。無論是超級難寫的」品味時尚」,還是不知如何下筆的「綠色生活」,再到近幾年的「憂與愛」和「青春不朽」,定義標題內涵,定義每一個看似簡單的字眼背後無盡的含意,自圓其說,有理有據,才是閱卷人想看到的作文。「智慧」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樣定義它。
同時,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整篇文章最好有線索貫穿,以防思維散亂前後不一致,這一點在課堂上已經講過,在此不提。
於是這一次,並沒有欣喜,也沒有激動,有的只是千帆過盡的淡然。這麼多年,對幾百個作文題目孜孜不倦的研究,對幾千篇作文條分縷析的拆解,在如此龐大而精準的統計面前,沒有什麼題目會讓你們上場時手足無措,沒有什麼文章會讓你們瞠目結舌無言以對,所謂的緊張,在科學的訓練和反覆打磨麵前,根本無足輕重。
所以,帶著作文旗開得勝的喜悅,去繼續前行吧,未來的路還長。作文只是一小步,語文只是一小步,高考也只是,人生的一小步而已。
得勝不驕,臨危不懼,受困不餒,誰又能說,這不是智慧的一種呢?(蘇州新東方學校 李亞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