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風格照片一直以畫面乾淨、輕盈、明亮而出名,由於這種小清新風格給人的感覺特別舒適,在近幾年受到了無數青年攝影師的追捧。雖然在我看來,這種風格看起來就像「白內障風」…
很多小年輕們都以日系風格作為自己入門攝影的第一風格,許多人就算不懂攝影,也要用日系風格來裝飾自己的照片,而大多數人都喜歡採用最簡單最無腦的方法:套濾鏡!
但濾鏡是死的東西,它套模板的方式也許並不適合每一張照片。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給你一套模板,不如教你一套後期方法,以應對所有的場景~
在學習日系後期之前,你得先了解它的一些特點:
日系風格照片最常見特徵:
1、亮度偏高:畫面顯得乾淨、清新;2、冷色調使用較多,藍色青色為主:畫面清爽、靜謐;3、畫面對比度低:畫面柔和、舒適、細節豐富;4、光線感比較強:畫面明亮、陽光有活力。
如何把一張照片調成日系風格?
我用網上找的幾張照片為例進行演示,這裡我使用的是本人超喜歡的一款APP:潑辣修圖。
第一步:先調節亮度。
亮度調整的效果大致上等於:提高曝光+降低對比。如果畫面顯得灰濛濛,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再進行對比度調整修正,比如稍微提高對比度,讓畫面更通透;減少高光讓亮部細節更明顯。
第二步:整體顏色調節。
為畫面加入冷色調,最常用的方法是直接調節色溫,或者在曲線工具裡調節藍色曲線。
色溫和藍色曲線調整有什麼區別?色溫是對三原色RGB(紅綠藍)一起進行綜合調整,而藍色曲線工具只會對畫面中的B值(藍色)進行調整,為畫面增加藍色或削減藍色。根據個人需求選擇使用工具。
還有一種較為複雜的方法就是色調調整,分別對高光、陰影部分進行調節。使用色調平衡工具可以為畫面的明部、暗部加入你想加入的顏色。
第三步:局部色彩調整。
比如,在日系風格照片裡,我們習慣把湛藍的天空調節成青色,把樹葉灌叢的黃、綠色也往綠、青色上面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HSL工具(能輕鬆地調整一種顏色的色相、飽和度、明度,而不改變其他顏色)
第四步:增加光線感。
提高畫面陰影部分,讓細節更明顯。這一步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調節白色曲線工具,將它的最左端向上提,讓畫面顯得更明亮。
注意直方圖前後的變化,白色曲線左端拉高以後,直方圖左邊的圖像整體右移,也就是說畫面中純黑、暗部的地方是不存在的。
最後,一張日系風格的照片就完成了~
操作總結:
必須的幾步:
1、亮度調整(提高亮度)2、亮度修正(對比度、高光、陰影調整)3、色彩基調渲染(降低色溫、曲線工具)4、局部色彩調整(天空+樹葉)
非必須(根據需要調節):
5、二次色彩編輯(曲線、色調分離)6、打造光線感(曲線左端點)
只要按照上面幾步操作,你也能輕鬆打造日系風格作品。下面幾個例子就是採用上面這幾步操作,一起來感受下效果吧:
圖片來自網絡收集,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