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來自「官方」還是「民間」?

2020-12-16 騰訊網

[摘要]在評價一個醫生時,患者的意見確實不容忽視,但是對於國醫大師這樣的評選,專業性很強,就好像讓公眾去評價誰是最佳物理學家一樣不嚴謹,「患者更看重的是醫生的態度和醫德,主觀性或許較強。」

2014年10月30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第二屆國醫大師表彰大會,授予幹祖望等30位同志「國醫大師」榮譽稱號。 CFP 圖

10月30日,30人被授予「國醫大師」稱號,這是繼2009年首屆評選後的第二次」國醫大師」評選,兩屆評選共有60人獲此稱號。

近年來,身懷「神功」的「中醫養生大師」層出不窮,誤導公眾之餘又令國醫蒙塵,在廣東省衛計委巡視員廖新波看來,「國醫大師」評選體現一種輻射意義。

「中醫需要信心,中醫的地位需要得到肯定」,長期從事中醫民間傳承的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教授李叢告訴澎湃新聞。

儘管如此,作為重口碑、重傳承的學科,此次評選僅限定醫療、科研機構人員參選,且未納入公眾投票意見,種種程序設定頗受爭議——「大師」來自」官方「還是」民間「,應該「官選」還是「民選」?

對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31日下午向澎湃新聞回應稱,國醫大師多數都是年輕時學醫,在隨後的行醫過程中漸漸融入到現在的單位中,出自官方的說法並不確切。

民間中醫無資格參選遭質疑

31日,新當選「國醫大師」的93歲老中醫郭誠傑回到陝西中醫學院,澎湃新聞當天參與該學院為郭老舉行的座談會。

「這次評審是非常嚴格的,也非常殘酷」,陝西中醫學院教授張學文在會上表示。他既是本屆「國醫大師」評選的評審,也是首屆「國醫大師」的得主。

張學文介紹稱,這次參與「國醫大師」評選的中醫有100多人,「評審資料一個比一個硬,都很厲害,一輪一輪評審投票,過了5次。」

張學文感慨,在北京參與評審的三天的時間,「比平時上班都累」,評審期間,他們的手機全部「被沒收」,整整三天都沒有和外界聯繫。

此次「國醫大師」表彰大會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舉辦,授予幹祖望等29人「國醫大師」榮譽稱號,享受省部級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待遇;追授巴黑?玉素甫 「國醫大師」榮譽稱號,當選「國學大師」平均年齡80歲,年紀最長者102歲,最年輕者68歲。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解讀此次評選有四大新特點:第一,地域分布更加廣泛,覆蓋22個省(區、市),增加了8個省份;第二,平均年齡有所下降,當選者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保證臨床、科研、教學和傳承等工作的開展;第三,從事專業更為廣泛合理,不僅有內科、外科、針灸等專業,還增加中藥專家和維醫專家;第四,四川的劉敏如教授成為第一位女國醫大師。

王國強表示,此次評選面向全國衛生和中醫藥醫療、科研等機構從事中醫藥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員。

這意味著,民間中醫並無資格參選。這受到輿論質疑,「難道民間沒有高手?」

根據李叢的觀察,民間確實不乏技藝精湛獨特的名醫。但他推測,「民間臨床醫術好,但理論水平可能較弱,還不能以醫術為唯一標準,國醫大師的評選需要綜合考量」。

不僅民間中醫被「排除」參選,民間意見亦未在評選中體現。

據王國強介紹,此次評選採取自下而上、逐級推薦的方式進行,對候選信息進行公布,包括基本情況、主要事跡等。

「患者比較有權說話。「在廖新波看來,民間意見需要考慮進來。

不過對這個問題,李叢有不同看法。「公眾參與專業性較強的國醫大師評選,並不嚴謹。」他說。

在他看來,在評價一個醫生時,患者的意見確實不容忽視,也有一些網站在搞醫生的口碑評選,但是對於國醫大師這樣的評選,專業性很強,就好像讓公眾去評價誰是最佳物理學家一樣不嚴謹,「患者更看重的是醫生的態度和醫德,主觀性或許較強。」

「中醫要嘗試用現代科學驗證療效」

不管是人才培養、醫療機構數量還是科研創新,中醫藥近年均呈現疲軟甚至式微趨勢。

公開資料顯示,據不完全統計,在每年160億美元的國際中藥銷售額中,中國僅佔3%的市場份額,而且大部分為原料藥和保健品,其餘97%的市場份額被日本、韓國、泰國和印度等國家佔據。

而一些觀點也認為,僅從國醫大師的人數上,就可以看出中醫目前的窘境,「中醫幾千年發展積累到現在就只產生了60位國醫?」

在專家看來,此次評選活動有扶正祛邪、弘揚中醫藥的意義和價值。

據王國強介紹,國家兩次評選的60名國醫大師,擔任過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109批次,培養了國家級繼承人200多人。朱良春等10位國醫大師年屆耄耋之年,目前還擔任第五批全國師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共為2875名老中醫藥專家配備了4716名繼承人。

李叢分析,師承教育得到重視,是相關部門對數年來學院教育的反思和對傳統教育的回歸,「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專家提到,學院教育培養出來的是中醫的掘墓人」。

在表彰大會現場,山西國醫大師呂景山激勵年輕的中醫學子,千萬不要好高騖遠,注意在臨床過程中做好口袋筆記,他還建議青年中醫要多讀讀《赤水懸珠》和《張氏醫通》,提升中醫素養。

「學院教育最大問題是沒有讓學生掌握中醫思維,領會中華傳統文化,中醫和中華文化密不可分。」李叢稱。

據李叢介紹,目前官方的傳承扔以學院教育為主,但現在恢復傳統的名師帶徒模式,學生在研究生階段,可以通過考試得到一些醫院名老中醫的帶領和指導,以拜師的模式傳幫帶將幫助中醫技藝傳承。

王國強亦認為,既要解決現階段院校教育模式中凸顯的人才培養模式較為單一、學生學習熱情不夠、臨床機會少等問題,又要彌補中醫藥師承教育因強調一師之技、一家之言,易使學生產生認知方面的局限及難以大規模培養的缺陷。讓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相輔相成。

「我相信隨著國家的重視,一方面中醫會慢慢恢復信心,逐漸解決傳承問題,一方面也可以改變公眾對中醫的認知缺陷,沒有任何一種醫學形式是完美的,人們要麼覺得中醫不科學,要麼覺得中醫包治百病,這樣想法都不理性。」李叢稱。

而在新當選的「國醫大師」郭誠傑看來,中醫必須要在臨床上下工夫,用現代科學證實以確定療效。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這是模糊哲學,是古代幾千年的東西,現在再不拿現代新科學來證實它,發展中醫臨床是不可能的事情。」郭誠傑說。

相關焦點

  • 「國醫大師」來自官方還是民間,應該「官選」還是「民選「?
    「中醫需要信心,中醫的地位需要得到肯定」,長期從事中醫民間傳承的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教授李叢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儘管如此,作為重口碑、重傳承的學科,此次評選僅限定醫療、科研機構人員參選,且未納入公眾投票意見,種種程序設定頗受爭議——「大師」來自」官方「還是」民間「,應該「官選」還是「民選」?
  • 民間中醫大師謝文淦會晤正元堂國醫館館長劉兆斌
    珠穆朗瑪網訊 9月11日清晨六點,正元堂國醫館館長劉兆斌便趕到江西贛州火車站迎接民間中醫大師謝文淦,劉兆斌陪同謝文淦中醫愛心團胡洪劍、黃存萬、陳生前往正元堂百畝中草藥基地參觀考察。之後,在劉兆斌的帶領下,民間中醫大師謝文淦走進贛州正元堂國醫館進行中醫學術交流,劉兆斌、肖仕華、王建平、劉冬明熱情接待謝文淦中醫愛心團。  據悉,江西贛州正元堂國醫館百畝中草藥基地處在山腳下,這裡地址肥沃,空氣清新,中草藥屬於自然生長,中草藥生長期間沒有施用化肥和農藥,中草藥長勢豐茂。謝文淦望著百畝中草藥基地,感到非常高興,對正元堂國醫館中草藥種植基地表示極為認可和讚賞。
  • 國醫大師唐祖宣再收兩位「高徒」成立安定門中醫院傳承工作室
    唐祖宣2014年被評為第二屆國醫大師,是全國評出的60名「國醫大師」中唯一一位來自基層醫院的醫生。據介紹,唐祖宣收徒堅持有教無類,不設教條門檻。他的弟子中既有來自全國各地的500多名有一技之長的民間中醫,也有170多名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醫院院長,還有來自美國、瑞典、加拿大等國的中醫學者。
  • 國醫大師劉志明蓮城收徒
    日前,國醫大師劉志明傳承工作室授牌儀式暨學術研討會在在湖南省湘潭市舉行。中國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黨委書記王笑頻為設置在湘潭市中醫醫院內的國醫大師劉志明傳承工作室授匾牌。會上,劉志明受聘為湘潭市中醫藥發展終身技術顧問,來自湘潭市中醫醫院、湘鄉市中醫醫院、湘潭縣中醫醫院的5名徒弟還向劉志明跪拜、奉茶、遞交「拜師帖」、獻花並聆聽師訓。
  • 國醫大師能否拯救中醫
    他們就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評出的首屆「國醫大師」。 有意思的是,這批「國醫大師」出生之時,恰逢20世紀之初,西醫強勢崛起,中醫命運逆轉,究竟要從父輩手中繼承下古老的中醫醫術,還是選擇當時政府力推的「合於世界進化之大勢」的西醫?
  • 今日話題:國醫大師,中醫官僚作派最後一塊遮羞布?
    一、國醫大師和名中醫,全部來自於大城市和體制內  圖2:本次國醫大師提名的來源組成  從圖2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30位國醫大師,全部來自於各大中醫院校和省會級以上醫療機構,地市級以下無一人;而民間中醫和體制外中醫更無一人。
  • 為國醫大師開方的小郎中
    八零後中醫王學謙為國醫大師周學文教授診脈感謝您對學謙的信任…」在遼寧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國醫大師周學文家中,八零後青年中醫師王學謙與80歲高齡的國醫大師周學文先生的手緊緊握在一起。周學文教授爽朗的笑了,緊緊握著王學謙的手,深情的說:「你這個小大夫給我這個老大夫成功治療的案例,可以充分證明在中國,我們的基層青年中醫是值得信任、大有作為的。如今,中醫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環境。你們青年醫生肩挑重任,充滿希望,定能在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呀!」
  • 國醫大師唐祖宣京城收高徒(附我國90名國醫大師完整名單)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6月1日訊(記者 朱國旺)5月31日,「國醫大師唐祖宣教授收弟子劉文華典禮暨安定門中醫院傳承工作室授牌」在京舉行。北京安定門中醫醫院院長劉文華成為國醫大師唐祖宣教授的又一弟子。唐祖宣教授是第二屆國醫大師,是國醫大師中少有的「40」後。
  • 國醫大師朱良春百歲誕辰紀念會:大師離去,中醫如何薪火相傳
    8月19日至20日,已故「國醫大師」朱良春學術思想研討會暨百歲誕辰紀念系列活動在南京舉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國醫大師孫光榮、鄒燕勤,多位全國名老中醫等朱老親屬、好友、弟子、同道參加了紀念會。朱良春先生一生獲譽無數,是中國首屆「國醫大師」、著名中醫學家、中醫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滬上名醫章次公先生評價朱良春為「神仙手眼,菩薩心腸」。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據公開資料統計,自2009年首屆評選開始,「國醫大師」已過三屆,共90人,目前已有25人去世。
  • 國內首創國醫大師程莘農經絡機器人系統啟動
    8月20日,國內首個整合了國醫大師程莘農院士經絡診斷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智慧機器人系統正式宣布啟動,此舉也意味著人工智慧與傳統中醫針灸發展實現跨界融合。國內首個整合了國醫大師程莘農院士經絡診斷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智慧機器人系統正式啟動。
  • 國醫大師解答疑難雜症
    記者獲悉,連續4天,來自廣東省中醫院、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骨傷科醫院的100多名專家名醫聯合義診,將為市民診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類風溼關節炎、骨傷病、白內障以及各種慢性疾病。還有數十名中醫傳統特色療法技師提供按摩、推拿、針灸,拔罐,刮痧等診療服務。
  • 國醫大師金世元弟子孫啟玉今天正式出徒
    國醫大師金世元弟子孫啟玉出徒論文答辯會及出徒儀式今舉辦國醫大師金世元弟子孫啟玉今天正式出徒 7月9日上午,國醫大師金世元弟子孫啟玉出徒論文答辯會及出徒儀式在萬傑國際大酒店舉行。在出徒儀式上,金世元國醫大師向徒弟孫啟玉頒發出師證書。
  • 中國國醫大師包金山:讓蒙醫整骨醫術走出草原走向世界
    圖為中國國醫大師包金山。家人提供中新網通遼8月15日電 題:中國國醫大師包金山:讓蒙醫整骨醫術走出草原走向世界中新網記者李愛平「蒙醫整骨醫術現在在俄羅斯、蒙古國、美國等國家的業界都很有知名度,都獲得了業界認可。」
  • 第三屆國醫大師表彰會:選出三十位國醫大師和百位全國名中醫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獲悉,6月29日下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北京京西賓館聯合舉辦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表彰大會,授予王世民等人「國醫大師」榮譽稱號,享受省部級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待遇;授予丁書文等人「全國名中醫」榮譽稱號,追授高上林全國名中醫榮譽稱號。
  • 國醫大師熊繼柏工作室落戶常德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19日訊(記者 魯融冰 通訊員吳秀英 張涵致)11月17日,國醫大師熊繼柏工作室揭牌暨收徒拜師儀式在常德舉行,標誌著該市首個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正式落戶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來自該院的5名醫務人員正式拜熊繼柏為師,研修中醫。
  • 針灸界泰鬥、國醫大師程莘農逝世,60位國醫大師1/4去世
    據央視新聞消息,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首席研究員、首屆國醫大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程莘農教授,因病醫治無效,5月9日9時在珠海逝世,終年94歲。       5月10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聞辦負責人歐陽波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已評選的兩屆「國醫大師」共60人,目前已有15人去世。第一屆30位國醫大師中13人去世,第二屆30位國醫大師中2人去世。
  • 浙江省表彰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和國醫名師
    浙江省表彰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和國醫名師弘揚中醫藥文化振興中醫藥事業袁家軍接見名中醫代表並講話23日,浙江省表彰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暨首批省國醫名師命名大會在杭州召開,表彰了葛琳儀等國醫大師和全國名中醫,命名了7位浙江省首批國醫名師。會前,省長袁家軍接見了名中醫代表。
  • 追憶國醫大師,弘揚中醫精髓——寫在國醫大師李振華逝世三周年
    首屆國醫大師李振華先生(1924-2017)1、國醫大師李振華掠影2020年中醫界同全國人民經歷了新冠肺炎瘟疫的大考,中醫藥的積極抗疫再次彰顯中醫的偉大。5月23日,在國醫大師李振華先生辭世3周年之際,我們對李老恩師時常思念,李老師離開我們三年,往事歷歷在目,諄諄教誨時常鼓勵弟子晚輩。
  • 上海名中醫朱南孫、劉嘉湘榮膺第三屆「國醫大師」
    上海名中醫朱南孫、劉嘉湘榮膺第三屆「國醫大師」 日前,由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開展的第三屆「國醫大師」評選公示結束,上海市名中醫朱南孫教授、劉嘉湘教授榮膺「國醫大師
  • 呂仁和國醫大師在銅川設立工作站
    劉麗代表銅川市委、市政府向呂仁和國醫大師工作站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從幫助銅川培養數以百千計的中醫人才到建立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七臨床醫學院暨孫思邈醫院,從王顯院長到今天孫魯英院長和所有來銅在銅的各位專家,從葛均波、胡大一院士工作站的設立到呂仁和國醫大師工作站的揭牌,北京中醫藥大學在銅川的這篇文章真的越寫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