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九九歌 各地俗語諺語大全

2020-12-06 太平洋親子網

冬至九九歌 各地俗語諺語大全

2013-11-28 11:06:52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冬至是冬天正式到來的標誌。民間俗傳「冬至大如年」。它既是節氣時令,又是一個古代重要節日。南方一些地方的俗語說:「冬至大似年,先生不放不給錢;冬至大似節,東家不放不肯歇」 。揚州人說:「冬至大似年,家家吃湯圓;先生不放學,學生不把錢」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冬至都有哪些有趣的俗語和民間諺語吧。

  一、各地九九歌

  為什麼會有」九九歌「呢?原來是因為從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單元,連數九個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

  ◇九九歌(北京)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湖南)

  冬至是頭九,兩手藏袖口;

  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

  三九二十七,見火親如蜜;

  四九三十六,關住房門把爐守;

  五九四事務,開門尋暖處。

  六九五十四,楊柳樹上發青絛;

  七九六十三,行人脫衣衫;

  八九七十二,柳絮滿地飛;

  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鬥笠。

 

  ◇九九歌(長沙)

  初九二九,相逢不出手(手插在袖筒或口袋裡);

  三九二十七,簷前倒掛筆(冰柱);

  四九三十六,人行道途宿(回家過春節);

  五九四十五,窮漢階前舞(贊春、送財神);

  六九五十四,枯椏枝發嫩刺;

  七九六十三,人行道上脫衣裳;

  八九七十二,麻拐子(青蛙)田中嗝;

  九九八十一,脫去蓑衣戴鬥笠。

 

  ◇九九歌(河北)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凌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八十一,家裡做飯地裡吃。(棗強縣)

  五九半,凌消散。

  春打六九頭,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擔。

  八九不犁地,不過三五日,九盡楊花開。(新河縣)

  一九二九,啞門(形容張嘴)叫狗(形容打嗝兒);

  三九四九,凍破碌碡;

  五九六九,開門大走;

  七九河開河不開,八九雁來雁準來;

  九九河重凍,米麵撐破翁。(尉縣)

  一九二九,相喚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籬頭吹篳篥。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

  五九四十五,家家推鹽虎。

  六九五十四,口中哂暖氣。

  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擔(單)。

  八九七十二,貓狗尋陰地。

  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

 

  ◇九九歌(江蘇)

  頭九二九相逢不出手,

  三九四九凍得索索抖,

  五九四十五窮漢街上舞,

  六九五十四蚊蠅叫吱吱,

  七九六十三行人著衣單,

  八九七十二赤腳踩爛泥,

  九九八十一花開添綠葉。

 

  二、各地冬至天氣諺語

  還有一些以冬至天氣看後期冷暖的諺語有:「冬至出日頭,正月冷死牛」、「冬至有雨明春暖」等。以冬至風向預測後期天氣的諺語有「冬至南風百日陰」,「冬至一場風,夏至一場暴」。以冬至冷暖預測後期天氣的諺語有:「冬至冷,春節暖」,「明年暖得早」等等。

  根據冬至的陰、晴、冷、暖預示未來天氣的諺語

  ◇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意思是:冬至這天台灣如果沒有太陽,那麼過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過年就會下雨。)

  ◇陰過冬至晴過年。(浙)

  ◇冬至陰天,來年春旱。(魯)

  ◇晴冬至,年必雨。(鄂)

  ◇冬至晴,春節陰。(遼)

  ◇冬至晴,明年陰雨多。(桂)

  ◇冬至晴一天,春節雨雪連。(皖)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魯、湘)

  ◇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春節冷。(湘、粵)

  ◇冬至不冷,夏至不熱。(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滿。(桂)

 

  根據冬至的風、霜、雨、雪預示未來天氣的諺語

  ◇冬至西北風,來年幹一春。(晉)

  ◇冬至強北風,注意防霜凍。(湘、桂、雲)

  ◇冬至無雪颳大風,來年六月雨水多。(藏)

  ◇冬至沒打霜,夏至幹長江。(湘)

  ◇冬至打霜來年旱(湘)。

  ◇冬至有霜,臘雪有望。(浙)

  ◇冬至有霜年有雪。(蘇、鄂、川)

  ◇冬至無雨一冬晴。(皖、魯、川)

  ◇冬至無雨,來年夏至旱。(桂)

  ◇冬至無雨過年雨,冬至下雨過年晴。(贛)

  ◇冬至毛毛雨,夏至漲大水。(湘)

  ◇一年雨水看冬至。(浙)

  ◇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無雨雨水少。(粵)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蘇)

  ◇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晉、魯)

  ◇冬至有雪,九九有雪。(陝)

相關焦點

  • 冬至「九九歌」
    冬至將近,各地將進入數九寒天。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冬至"九九消寒歌",俗稱"九九歌",生動形象地記錄了冬至到來年春分之間的氣候、物候變化情況,同時也表述了農事活動的一些規律。數九歌因各地農事活動不同而略有差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奉上各地不同版本的數九歌。
  • 冬至時節你了解多少?
    大雪過後,冬至節氣就不遠了。這是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之後,白晝增長,因此洛陽民間俗語有云:「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每到冬至,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愛好者總要對「冬至到底吃什麼」展開一番爭論。古人在這個節氣做什麼?洛陽民間有哪些冬至美食和習俗?我們一起來嘮嘮。  一、《九九歌》也有「南北之爭」  每年12月22日前後,是冬至。此時太陽位於黃經270度,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
  • 還記得小時候的《九九歌》和《二十四節氣歌》嗎?
    冬至是《九九歌》的開始,冬天的《九九歌》十分流行,北半球一年當中最寒冷的季節,難熬而且充滿歡樂。冬季雖然沒有春季的鶯飛燕舞,沒有夏季的萬紫嫣紅,沒有秋季的五穀豐登,但是漫天飛舞的雪花似乎讓冬季變得格外動人。冬天是個醞釀希望的季節,空氣異常安靜,實則暗湧著生的希望。冬之韻味,我們只有細細的品、細細的嘗,才會品出屬於冬天的味道!
  • 2020大雪節氣諺語順口溜句子大全 大雪節氣農諺經典俗語說說
    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到了,民間有諺語「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的說法,雪的降臨,不僅僅是降水相態的變化,對大地而言更是呵護。下面小編帶來:2020大雪節氣諺語順口溜句子大全 2020大雪節氣農諺經典俗語說說。
  • 天氣諺語大全:關於天氣的俗語
    天氣諺語大全:關於天氣的俗語 2012-11-26 16:38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描寫立冬節氣的諺語有哪些 各地詩歌諺語大盤點
    描寫立冬節氣的諺語有哪些 各地詩歌諺語大盤點時間:2018-11-06 19:1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描寫立冬節氣的諺語有哪些 各地詩歌諺語大盤點 關於立冬節氣的諺語有哪些?雖然是同一個立冬節氣,但是在我國不同地區的表現形式是大不相同的。
  • 冬至來到,農民常說:「吃完冬至飯,一天長一線」!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冬至過後,我國各地氣候都將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交九」和「數九寒天」。所謂的「數九」,就是指從冬至當天算起,9天為一個時間段,如第一個9天為「一九」,總共有九九,合計81天,結束之後稱作「出九」或「完九」。九九過完,冬天也就過渡到了春天。
  • 九九歌—數著九九過寒冬
    想必這首九九歌你從小就會唱吧。冬至過後,進入「數九」時節。冬至是數九寒天的第一天。很冷的時候你是否也是數著九九過寒冬的呢?冬天的《九九歌》至今流行,你知道它的來歷嗎?關於「數九」的習俗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公元550年南北朝時期梁朝宗懍所著《荊楚歲時記》,到現在已有1445年的歷史,「九九歌」的產生和流傳由來已久。
  • 夏日「九九歌」
    正因夏熱之長,故夏季又有「長夏」、「炎節」的別稱,也促成了我國古代的民謠「夏九九歌」的產生。約自宋代起,我國大江南北民間亦流傳著「夏九九歌」。即從夏至開始,每隔九天為一個「九」,用歌句逐日記錄「九」的進程及氣溫變化情況,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暑消秋涼。與「冬九九歌」一樣,「夏九九歌」亦是用民謠的形式記錄夏季物候的變化,吟讀起來通俗押韻,很有趣味。
  • 「吃完冬至飯,一天長一線」!說的啥意思?老祖宗真是太智慧了!
    後天,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星期天)。 冬至過後,我國各地氣候都將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交九」和「數九寒天」。
  • 冬至俗語:「冬至交九,一九二裡半,二九五裡多」,是什麼意思?
    說起冬至(我們那叫冬年),可以說是筆者年幼時印象最為深刻的二十四節氣了,因為小時候家裡窮,很少能吃上肉,而每年冬至這一天母親總會燉上一鍋或用豬蹄或用土雞加上一些滋補的藥品一起熬製的藥酒,在寒冷的冬天來上一碗熱騰騰的大補湯心裡別提有多美了,當然,小孩和大人的關注點自然是不同的,農村人更加關注的還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情況,而他們用以預測未來的依據通常都是口口相傳的農諺俗語,就比如今天所講的:「冬至交九,一九二裡半
  • 今年冬至是哪天?俗語「冬至在月中,天寒也無霜」什麼意思?
    古代的勞動人民為了及時了解天氣情況,能做到提前預測和做好準備工作,所以就把長期觀察的結果總結成為了俗語、諺語而流傳下來了。雖然這些俗語並不完全準確,但也算是找到了天氣之間的一些規律,對勞動人民的農事活動安排還是有很高參考價值的。雖然現在科技發達了,氣候也有所變化了,但是有些農諺、俗語依然還是適用的,那這句「冬至在月中,天寒也無霜」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至是哪一天呢?
  • 天氣諺語大全:描寫天氣的諺語
    天氣諺語大全:描寫天氣的諺語 2012-11-26 16:38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流傳至今的夏至九九歌
    我們很熟悉「一九二九不出手」的關於冬至的九九歌,其實,夏至也有九九歌,如宋人周遵道的《豹隱紀談》中就載有一首《夏至九九歌》:夏至後,一九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爭向街頭宿;五九四十五,樹頭秋葉舞;六九五十四,乘涼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入眠尋被單;八九七十二,被單添夾被
  • 冬至:人間小團圓
    冬至三候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麋角解: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水泉動: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 小韓是什麼意思小寒節氣有哪些諺語習俗?
    小寒有哪些諺語習俗呢?小寒節氣的來歷 小寒是什麼意思?每年公曆1月5日至1月7日之間,太陽位代到達黃經285度,為小寒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因小寒後幾日才是冬季最冷的三九天氣,又因小寒與夏季的小署相對應,故名「小」而「寒」。
  • 「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 立冬的諺語你知道多少
    儘管現在有天氣預報了,而且也很準,但是很多農民還是喜歡用諺語來預測天氣,用他們的話說就是這些俗語比較準。相信很多諺語大家都有聽說過,比如「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等,這些諺語在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情況對農民的生產生活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那麼今天小編也在這裡給大家介紹幾句關於立冬的諺語。「立冬雨一冬雨,立冬晴一冬晴」。
  • 崇明島上「九九歌」,唱出崇明的冬春寒暖
    「再幾天起九呀」「今朝是三九第一天」「過一個禮拜出九了」諸如此類與數九相關的話,冬至後的崇明島上時有所聞 二十四個節氣中冬至的到來,標誌著進入數九天。祖上把從冬至那天開始的八十一天,分為九個時段,每個時段九天,按次序定名為頭九、二九、三九……九九。過完天寒地凍八十一天出九,已是江南風送暖,霹靂醒蛇蟲的驚蟄了。
  • 國子監大講堂第156講:二十四節氣與九九歌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韓茂莉教授作了主題為「二十四節氣與九九歌」的講座。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 「冬至無雨一冬晴」,馬上就冬至了,關於冬至的諺語你知道幾個?
    左河水的七言絕句《冬至》以科學的語言和形象的筆觸描寫了冬至的地球現象、氣候特徵及草木花卉生長狀態。22號就是冬至了,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古代,民間以冬至日的天氣好壞、冬至節氣在一月中的位置,來預測往後的天氣,比如這句諺語「冬至無雨一冬晴」。那麼關於冬至的諺語,你都知道多少呢?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