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0日電 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發布《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
關於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在「十四五」發展基礎上,再奮鬥十年,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功能全面升級,基本建成令人嚮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和充分體現中國特色、時代特徵、上海特點的人民城市,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核心引領城市,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重要窗口和城市標杆。
世界影響力全面提升,全球樞紐和節點地位更加鞏固,城市核心功能大幅躍升,城市軟實力全面增強,綜合經濟實力邁入全球頂尖城市行列;高質量發展率先實現,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更多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全要素生產率全國領先,新發展理念全面彰顯;高品質生活廣泛享有,基本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現代化治理走出新路,全過程民主充分展現,平等發展、平等參與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城市運行更加安全高效,社會治理更加規範有序,城市空間格局、經濟格局、城鄉格局進一步優化,綠色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蔚然成風。
關於「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指出,錨定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綜合考量全市發展實際,到二〇二五年,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取得顯著成果,城市數位化轉型取得重大進展,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功能邁上新臺階,人民城市建設邁出新步伐,譜寫出新時代「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
城市核心功能更加強大。全球高端資源要素加快集聚,要素市場的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發展新動能加速迸發,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關鍵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系構建取得新突破,數字城市建設形成基本框架,「四大功能」全面增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生產總值在二〇一八年基礎上翻兩番,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一體化制度創新取得重大突破。
人民群眾生活更有品質。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數位化、多樣化、高品質、個性化公共服務供給更加豐富便利,完成全部中心城區二級舊裡以下房屋改造任務,城市吸引力顯著提升,教育事業發展和人力資源開發主要指標接近全球城市先進水平,平均期望壽命繼續保持世界先進水平。
城市精神品格更加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重大文化體育設施布局更加完備,現代文化創意產業體系和文化創新發展生態持續完善,文化品牌標識度愈加彰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邁上新臺階,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取得新突破,城市文化創造力、傳播力、影響力顯著增強。
生態環境質量更為優良。大氣、水、土壤、綠化等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公園數量達到一千個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持續提高,生態空間規模與品質得到新提升,城鄉環境更加宜居宜人,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成為自覺行動。
超大城市治理更加高效。「一網通辦」「一網統管」高效運轉,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長效機制更加完善,城市安全、韌性顯著增強。以黨建為引領的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持續提升,基層和社區活力進一步激發。法治上海建設取得新進展,地方法規制度更加完善,執法司法公信力和社會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廣泛多層制度化協商民主深入推進。
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全力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堅持以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為引領,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率先開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促進各類要素資源高效流動、高效配置、高效增值,在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中服務引領全國改革開放。推動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建成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加快形成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支持浦東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創造經驗,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做強「五個中心」核心區功能,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彰顯「四個自信」的實踐範例。加快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領域形成世界級產業集群,打造自主創新新高地。
此外,在大力弘揚城市精神品格,持續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方面,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健全現代文創產業體系。
在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加快建設生態宜居城市方面,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以更大決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加大生態環境整治力度,加快推進生態惠民工程,建立健全環境治理現代化體制機制。
在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方面,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實現更高質量的充分就業,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構築更加公平可靠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構建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健康服務體系,提供更加充分的養老服務供給。
具體來看,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表示,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發展慈善事業,推動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讓人民群眾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
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多渠道幫助和引導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返鄉人員實現就業創業,幫扶殘疾人、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積極防範、有效應對大規模裁員和失業的風險隱患。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推進企業職工職業技能培訓、新型學徒制和新技能培訓,促進勞動者提升素質、體面勞動、全面發展。
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促進教育公平,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務質量,加強科學育兒指導和幼兒快樂啟蒙教育,建設託幼一體化體系,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提供適合特殊學生發展的個性化教育,辦好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深化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優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分類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強地方高水平大學與高峰高原學科建設,實施「強基計劃」,開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綠色通道」,構建教育與產業統籌融合發展格局,充分發揮高等學校和職業院校人力資源開發主力軍作用。
保持最低工資、最低生活保障等適度增長,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統籌完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公益、優撫安置等制度,加快落實社保轉移接續制度,鞏固擴大異地就醫結算範圍,加大殘疾人幫扶力度。完善長期護理保險和生育保險制度,推動社會保險基金規範運營、保值增值、可持續發展,支持發展商業養老、商業健康保險。健全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制度。健全退役軍人工作體系和保障制度。完善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機制。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建立健全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優化「四位一體」住房保障體系,完善租賃住房政策,增加租賃住房供應。堅持能快則快、攻堅突破,加快推進舊區改造、城中村改造,持續推進住宅小區綜合治理,支持推動物業管理規範有序。
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醫藥服務價格形成機制,推進醫保、醫療、醫藥聯動改革和系統集成,推進藥品和耗材集中採購使用改革。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公益屬性,深化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和管理創新,完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市級醫療機構,做實做強區域性醫療中心,加強整合衛生健康服務體系,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更好發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功能,深化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建設。
更加主動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建立健全老齡人力資源開發機制,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持續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和生命質量。做強中心城區「嵌入式」和鄉村地區「互助式」養老服務品牌,圍繞增量、增能、增效,優化設施布局,推進適老化改造,加強資源配置,織密織好養老服務網,著力解決好失能失智老人護理難題,讓家門口的養老服務觸手可及。創新養老服務供給方式,大力推廣養老顧問制度,積極推進智慧養老,發展異地養老,深化長三角養老服務合作。
在著力加強全周期管理,全面提升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方面,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以「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兩張網建設全面提升服務管理質效,以繡花般功夫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以社會治理創新持續激發基層活力,以系統性防控守牢城市安全底線。(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