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諺語「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是什麼意思?

2020-12-12 住園三農

我們知道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漫長的農業勞作中,經過長期的勞動實踐,總結出很多寶貴的農業耕種經驗,並編成了非常順口的諺語,這些諺語是古人一代代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對現代的農業生產也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二十四節氣歌,對氣候做出的準確預言,讓古今中外都很佩服。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分節氣,我們來看幾句有關春分的諺語吧。

一、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很多人猛一看,可能不理解。不過有句話叫做「春分春分,晝夜平分」,在春分這一天,剛好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在古代,從立春到立夏為春季,春分剛好在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過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北半球白晝的時間一天比一天長,到夏至達到最長。所以,古人說「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

二、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春分時節 ,我國各地嚴寒已退,氣溫回升較快,但還不穩定。南方地區當冷空氣入侵時就會出現連續的低溫陰雨天氣,持續的時間也會比較長。古人發現如果春分這一天下雨,那麼整個春季都會出現陰雨現象,以至於有「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的說法。

三、「春分無雨劃耕田,春分有雨是豐年」春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農作物開始復甦生長,這個時候雨水對農作物的生長至關重要。如果這時候雨水充足 ,則莊稼生長旺盛,就會是一個豐收年。「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插秧。」反之,如果錯過了時效,莊稼得不到應有的雨水滋潤,收成就會收影響。所以古代也有「春分無雨是空年」的說法。

關於春分的諺語還有很多,比如「春分春分,百草返青「,「春分前後怕春霜,一見春霜麥苗傷」,「春分颳大風,刮到四月中」……無不體現出古人的智慧。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春分的諺語呢?

相關焦點

  • 「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這句農村諺語的什麼意思?一線是啥?
    「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這句農村諺語的什麼意思?一線是啥?「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這個農村俗語透露這深深的科學現象,或許聽過的人並不是很多,但是這是一個十分經典的諺語,不少人奉為經典。要知道一件事,就是我們農民伯伯沒有固定時間,白天和夜晚的比例,什麼時候開始白天,是十分關鍵的,這極大的影響了老百姓的工作時間。這個諺語透露的科學現象說的就是每天的天長天短,因為我們知道,在不同的時候,出於地球公轉的原因,黑天和白天並不對等。自古就有春分者陰陽相半的說辭,什麼意思的呢?
  • 春分節氣將至,俗語「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一線是指啥?
    春分節氣將至,俗語「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一線是指啥?文/農夫也瘋狂不經意間,寒冷的冬天成為了過去式。在2019年3月12日,就正式結束了長達81天的數九天了。而在數九寒天結束之後的第一個節氣也就是春分了。它作為24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之一,對農民朋友來說,也是意義非常重大的一個節氣。那你可知道春分節氣中分的是什麼嗎?俗語「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這個「一線」又是指啥呢?(1)春分是什麼意思?分的是什麼呢?
  • 俗語「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什麼意思?關於春分知多少?
    今天是春分,不知道大家對春分了解多少,首先我們都知道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關於春分民間還有很多諺語,例如有:「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春分秋分,晝夜平分」,這是老百姓對春分的理解,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文人墨客定然也少不了對春分進行一番描述。
  • 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到底是種什麼飯?「一線」有多長?
    春分節氣後,氣候溫和,陽光明媚,是調整陰陽平衡的好時機。一年之計在於春,健康也是如此。春分節氣有句關於飲食的諺語: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香菇飯有助長個長個離不開維生素D。春分飯的種類有很多,香菇飯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因為香菇的維生素D含量很豐富,香菇幹品中鈣、磷、鐵等礦物質含量也較多,鐵的含量比菠菜高出8倍以上,鋅的含量是奶粉、大豆的3倍以上。幹香菇經過了日曬,維生素D含量更高。
  • 俗語「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這個「一線」又是指啥呢
    在民間關於春分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就非常經典,很多人猛一看,可能不理解,這個「一線」又是指啥呢?這句俗語又是什麼意思呢?一、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俗語「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其意思是說春分節氣這天白天和夜晚是等長的,但是過了春分節氣以後,白天比黑夜的時間就要一天比一天長了,那到底長多少呢?
  • 農村老話:「吃罷冬至飯,一天長一線」,一線到底是多長時間?
    農村民諺俗語,往往一句話包含許多自然知識與生活知識,以最通俗的生活現象,來解說自然界大道理,非常的精準到位。比如「過了冬,一天長一蔥」「吃罷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冬至交九,一九二裡半,二九五裡多」,就屬此類農諺範疇。
  • 農民常說「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道理原來如此簡單!
    春分時節,雨水充沛,陽光明媚,氣溫相對來說比較穩定,是莊稼生長的好時節,農民應根據這個時節的天氣特點適時播種。農村人常說「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也就是這個道理。那麼,「春分」已經到來,它究竟代表著什麼?農民為何如此這麼重視呢?
  •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這一農村俗語是何意思?一線究竟指啥
    農村俗語「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是什麼意思?「一線」到底是指啥?這是有關氣候知識的農諺,是與「冬至」相關聯的「夏至」之間的農諺。農村還有一句農諺是「冬至至長,夏至至短」。~今年12月22日是冬至開始,每天的白晝比黑夜時長要長一點點,到明年3月21日春分那天,白晝與黑夜時長相等,即晝夜等長,隨後,白晝繼續比黑夜時長要長一點點,一直長到明年6月22日夏至那天終止,即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簡稱「晝長夜短」。
  • 春分|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
    春分立蛋 在春分這天,太陽直射在赤道上,晝夜均分為十二個小時。傳說這樣的日子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有同樣習俗的節氣還有秋分。據史料記載,春分立蛋的傳統4000年前就有了,人們以此慶祝春天的來臨。春耕大忙 春分時節天氣轉暖,春雨見多,空氣變得溼潤。「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春管、春耕、春種即將進入繁忙階段。隨著降水增多,江南地區逐漸進入「前汛期」。而西北、華北北部以及東北等地,還處在冬去春來的交接階段,經常還會有大風沙來搗亂。
  • 關於春分節氣的諺語由來 臨沂人知道哪些春分諺語
    我們知道關於節氣的諺語有很多,比如快過春分了有「春分雨多,有利春播」等諺語,那麼諺語的由來是什麼呢?春分還有哪些諺語呢?   諺語是廣泛流傳於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都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它多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
  • 農村老話:「吃罷冬至飯,一天長一線」,表達什麼道理?
    冬至剛剛度過了,大家有沒有吃餃子呢?冬至過了,也就意味著2018年黑夜最久的一天也要度過啦,那麼農村也有很多老話是關於冬至的,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兩句關於冬至的俗語,首先來看第一句農村老話是:吃罷冬至飯,一天長一線。那麼這句話是要表達什麼樣的道理呢?
  • 冬至來到,農民常說:「吃完冬至飯,一天長一線」!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冬至節氣,在民間也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冬至這天,在我國的北方地區有家家吃餃子的習慣,南方也有吃湯圓的習俗。小時候,父母都要在這天包餃子吃,據說是如果冬至不吃餃子,就會把耳朵凍掉,說得還挺嚇人的,因此,即使在長大成人後,冬至這天無論再忙,也要吃頓餃子,哪怕自己沒時間包,也要買些速凍水餃來吃。農村俗話有「吃完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 農村俗語「吃過冬至飯,一日長一線」,什麼意思?一線有多長?
    在農村冬至算是比較隆重的一個節日,在很多地方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過了冬至之後,太陽就逐漸北移了,白天自然也會越來越長。這種晝長夜短的規律,老祖宗早就發現了,並且將其總結成了通俗易懂的話語,「吃過冬至飯,一日長一線」,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一線」究竟指什麼,它有多長呢?
  • 農村俗話: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和逢壬數九是啥意思?老農給你說
    俗話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今天是12月20號,農曆冬月初六,明天也就是冬月初七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第22個節氣冬至了。民間還有一個俗話:「長不過五月,短不過十月」。01.吃過冬至飯,一天長一線①長不過五月:意思是說一年當中白天最長的天氣就是農曆五月間。那時候的早上5點左右天就亮了,晚上看《新聞聯播》的時候天還沒有黑,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天長夜短。
  • 「吃完冬至飯,一天長一線」!說的啥意思?老祖宗真是太智慧了!
    冬至節氣,在民間也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冬至這天,在我國的北方地區有家家吃餃子的習慣,南方也有吃湯圓的習俗。小時候,父母都要在這天包餃子吃,據說是如果冬至不吃餃子,就會把耳朵凍掉,說得還挺嚇人的,因此,即使在長大成人後,冬至這天無論再忙,也要吃頓餃子,哪怕自己沒時間包,也要買些速凍水餃來吃。
  • 農村俗語:「吃過冬至飯,一日長一線」啥意思?馬上冬至不妨一看
    農村俗語:「吃過冬至飯,一日長一線」啥意思?馬上冬至不妨一看本周末咱們將迎來冬至節氣,現階段很多城市已經切身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不過在南方的大部分地區還是有不少地方依然保持在最低溫度零度以上的。故而冬至算是一個臨界點,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句關於冬至日的俗語,「吃過冬至飯,一日長一線」,啥意思呢?冬至,又被稱為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氣,同時也是我們國家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古代有「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便是冬天的大節日。
  • 農村俗語「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這是什麼意思?
    冬至已經是過去了,對於很多人來說,冬至可是一個節日來過了,都說過冬至吃餃子,很多農民更是將冬至當小年來過的。在農村就有著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的說法,那麼要如何理解這句話呢?農村俗語「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這是什麼意思?
  • 「吃罷冬至飯,一天長一線」,這俗語什麼意思,一線有多久?
    文章「吃罷冬至飯,一天長一線」,這俗語什麼意思,一線有多久?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今天說的俗語就是「吃罷冬至飯,一天長一線」,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一線有多久呢?現在也是正值冬季,很多地區已經開始下起了鵝毛大雪,這句俗語其實也和冬天有關。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說,只要過了冬至以後,每天的時間就會多「一線」,其實也就是一些冬天的氣節變化。那麼這裡的「一線」有什麼學問呢?
  • 春分的諺語及寓意不懂的進來看看
    春分的諺語及寓意,24節氣
  • 春分立蛋是什麼原理是什麼意思 春分立蛋用生雞蛋還是熟雞蛋
    春分的習俗當中有一個特殊的傳統習俗,那就是立蛋,但很多人對於立蛋的一些相關知識並不是很了解,那麼春分立蛋的意義是什麼呢?春分立蛋生的還是熟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春分立蛋的意義1、表達歡慶春天的喜悅。春分這一天,民間有個立雞蛋的習俗,雖說是個小遊戲,但已經有四千多年歷史了,不可謂不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