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漫長的農業勞作中,經過長期的勞動實踐,總結出很多寶貴的農業耕種經驗,並編成了非常順口的諺語,這些諺語是古人一代代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對現代的農業生產也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二十四節氣歌,對氣候做出的準確預言,讓古今中外都很佩服。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分節氣,我們來看幾句有關春分的諺語吧。
一、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很多人猛一看,可能不理解。不過有句話叫做「春分春分,晝夜平分」,在春分這一天,剛好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在古代,從立春到立夏為春季,春分剛好在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過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北半球白晝的時間一天比一天長,到夏至達到最長。所以,古人說「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
二、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春分時節 ,我國各地嚴寒已退,氣溫回升較快,但還不穩定。南方地區當冷空氣入侵時就會出現連續的低溫陰雨天氣,持續的時間也會比較長。古人發現如果春分這一天下雨,那麼整個春季都會出現陰雨現象,以至於有「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的說法。
三、「春分無雨劃耕田,春分有雨是豐年」春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農作物開始復甦生長,這個時候雨水對農作物的生長至關重要。如果這時候雨水充足 ,則莊稼生長旺盛,就會是一個豐收年。「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插秧。」反之,如果錯過了時效,莊稼得不到應有的雨水滋潤,收成就會收影響。所以古代也有「春分無雨是空年」的說法。
關於春分的諺語還有很多,比如「春分春分,百草返青「,「春分前後怕春霜,一見春霜麥苗傷」,「春分颳大風,刮到四月中」……無不體現出古人的智慧。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春分的諺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