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讀書日,關於讀書有什麼想說的

2020-12-18 阿壩如水蓮子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對於這個節日,我是近幾年才知道的,不過,去年的世界讀書日,著名演員黃軒與為你讀詩公眾號聯合推出一個節目,叫瞬間。

一個讀書都要用節日來設定,可見世人不喜歡讀書已經N久了。而據說我國的國民讀書量在世界上是處於墊底。很汗顏啊!

然而,對於讀書,我國的古人可是有詩論證的最著名的就是那句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當然,在我們讀中學時,教室裡的牆上可不是貼這樣的標語,不敢貼啊!如果誰在教室裡貼什麼黃金屋,顏如玉的標語,教育局領導立馬就要來過問了。

那時候,教室裡貼的都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還有高爾基那句:「我撲在書上就像餓漢撲到麵包上。」

只是,我們對於這些有關讀書的口號都沒有感覺。前一句,讀書原來是苦差事啊!孩子有幾個喜歡做苦差事呢?後者,我們六零後沒有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當然也沒有吃過麵包,所以沒有感覺。

不過,等我們做了老師,又把這些有關讀書的名言用來教育學生,讓學生抄寫在筆記本上。

雖說如此,但並沒有影響我對書籍的喜歡,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讀長篇小說《海島女民兵》、《沸騰的群山》開始,半蒙半猜的開始讀書,身邊有新華字典,可是如果查字就太耽誤時間了。

小學五年級讀了半本繁體字的《青春之歌》但當時不知道啊!初三在課本上讀選節,才知道我讀的是《青春之歌》。

可笑的是,當年《青春之歌》在學生中是作為禁書的,因為裡邊有愛情,班上有同學讀《青春之歌》被老師批評了,可是,才一年,課本要求我們讀全本《青春之歌》,這是我第一次問母親要錢買的第一本書。

讀書的習慣養成是很容易的,但放棄也是很容易的,當我結婚後做了母親後,漸漸的遠離書本了。

而我卻是喜歡文學,喜歡小說的啊!主要原因是嫁了一個不愛讀書的老公,老公的影響力太大了。他是實用主義者,不管做什麼,都選擇有沒有用,有用就做,沒有用就不做,買書,能吃嗎?能喝嗎?能掙錢嗎?能漲工資嗎?

他壓根沒有接觸到顏如玉和黃金屋之說。

當然,我的歷屆領導都是啊喜歡讀書,也不喜歡下屬讀書的,除非讀教參書。見到老師讀書就諷刺挖苦打擊,要當作家就調到文聯去啊!別當老師。

當然,還有一個更大的衝擊,就是網絡的力量,那簡直是強有力的衝擊波,它就像地震一樣,將我原本就不牢固的讀書欲望衝擊得粉碎。

那時手機不能上網,於是,天天泡在電腦上寫網絡小說,寫博客。也讀網絡小說,但從來沒有把別人的讀完,只喜歡敝帚自珍,讀自己的小說。

直到2011年,在一個喜歡讀書和喝茶的朋友影響下,重新開始讀書,讀紙質書。而且開始每天一個固定時間讀書,喝茶,聽音樂。

到今天已經堅持8年,而影響我的朋友因為眼睛不好,已經放棄讀書,改成聽書。我卻繼續讀書。

在家裡讀書,在工作之餘讀書,在外出旅遊也不停止讀書。因此,每次旅遊(旅行)我都要帶一兩本書。火車上可以讀,飛機上可以讀,賓館酒店可以讀。獨自旅行時,坐在湖邊可以讀。九寨溝,瀘沽湖,邛海,洱海。

有時候,揣上一本書,帶著旅行茶具到望叢祠的鱉靈湖,人民公園、文化公園、百花潭公園讀書,據說有一位偉人年輕時專門鬧中取靜到市場或者馬路牙子讀書。

因此,當我看到網絡上那些明星在機場讀書的照片,我相信他們不一定都是擺拍,不一定都是人設,而是喜歡。

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每個人在每個階段有不同的感悟。讀書完全沒有功利性也不可能,比如對於學生來說是求學,對於上班族來說是提高,是充電,但讀書更多的目的在於非功利性,那就是充實自己的內在。就是拓展生命的容量。

最沒有功利性目的就是黃軒說的,讀書是為了愉悅。都知道,黃軒在最痛苦的時候是通過讀書走出困境,走出痛苦的。也是讀書讓他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的。

而且讀書讓他有了不同別的演員的氣質,也有助於他理解角色,塑造角色。他在拍攝《妖貓傳》時,專門讀白居易的詩,讀《人間詞話》。

不知怎麼,我喜歡的明星都是喜歡讀書的,黃軒是一位,黃軒也喜歡喝茶。陳道明是一位,任泉也是,還有趙丹、孫道臨。還有鬱鈞劍,那可是家裡有四十個書櫃的大腕啊!他的居室就叫三樂居。讀書,喝酒,還有交友。

最近讀的百歲老人楊絳的書,她對讀書的看法就是串門。讀書就是去串門,不是到其他地方串門,而是到大師家裡串門。不怕被拒絕,不怕不會聊天,不怕大師們睡午覺,隨時去,不用打電話,發微信。一次不夠還可以多次去。大師們脾氣好,再不好也不會對你發。

因為讀書就涉及到買書。如今買書渠道多了,除了書店,(在大型書店反而沒有買書欲望),還有其他地方。比如機場,比如景區,比如博物館。我在寬窄巷子的散花書屋和建山書店都買過書,在杜甫草堂買過杜甫的詩集。

除此以外,我在圖書館也辦了借書證。

讀新書,也讀舊書,尤其是讀到三十多年前買的書,感覺像回到青春時代。

聽說人醜要多讀書,讀書能夠讓你氣質好,聽說人美也要多讀書,讀書讓你氣質更好。那麼,不醜也不美的呢?就可以不讀書了嗎?

我路人,但喜歡讀書。其實,喜歡讀書的都不是為了氣質。讀書不是立竿見影,就像書裡看不見黃金屋和顏如玉一樣。過於功利性的讀書會讓你失望。

還是拋開功利性,踏踏實實地讀書吧!讓讀書回歸讀書之中。

相關焦點

  • 世界讀書日:關於讀書的重要性和好處
    秦皇島北戴河新區「孤獨圖書館」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每天抽一點時間閱讀,每天多一點成長。著名學者、文學家林語堂說:「讀書沒有合宜的時間和地點。一個人有讀書的心境時,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讀書。」關於世界讀書日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
  • 【4.23世界讀書日】今天你讀書了嗎?
    【4.23世界讀書日】今天你讀書了嗎?世界讀書日多讀書 讀好書4.23世界讀書日你們知道世界讀書日嗎?世界是這兒,也是那兒,世界在所有的地方。此刻,書在哪裡,世界就在哪裡。
  •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日日讀書讀世界
    「在密密的書林裡,到處有我們的宿營地……」這說的是讀書。4月23日,又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這一周,在許多地方都辦成了「讀書周」。南方周末聯合多家出版社,舉辦「春日讀書周」活動,邀請讀者一同開啟閱讀計劃。
  •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讀書日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最開始,是國際出版商協會提供創意。在95年的11月15日,正式確定每年的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就在去年的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開展「世界讀書日,你讀我聽」的活動,向各級幹部徵集讀書感悟與心得等等。而今年的讀書日,國家圖書館確定的主題是「全民戰疫,知識共享」。
  •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你們知道嗎?
    ——「世界讀書日」。於是今天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關於「世界讀書日「的由來,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世界讀書日」。關於世界讀書日的由來高爾基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 2019年世界讀書日是第幾個讀書日 關於讀書的格言名言
    讀書歷來是人們仰慕的事情,古人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不,又將臨近世界讀書日了;那麼大家知道2019年世界讀書日是第幾個讀書日嗎?且隨世界節日大全一起來看看吧!2019年讀書日是第幾個:24個; 2019年讀書日日期:04月23日 星期二  活動衍生  為提高公眾對閱讀的興趣和促進圖書出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1年在「世界讀書日」的框架下發起了「世界圖書首都計劃」,並宣布西班牙首都馬德裡為2001年的「世界圖書首都」。
  • 「世界讀書日」24歲啦!今天,我們怎樣讀書?
    今天是第24個「世界讀書日」。設立「世界讀書日」,是倡導全民養成熱愛閱讀的習慣,使書籍成為生活的必需品。習主席指出:「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對於廣大青年官兵尤其重要。「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導——
  • 世界讀書日的由來是什麼 世界讀書日起源
    關於「讀書無用論」是不成立的,這只是懶人的自我安慰罷了,只有真正到了書到用時方恨少時,才會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和世界節日大全來看看世界讀書日的由來吧!  世界讀書日的由來  世界讀書日來源於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的一個傳說:美麗的公主被惡龍困於深山,勇士喬治隻身戰勝惡龍,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贈給喬治的禮物是一本書。從此書成為膽識和力量的象徵。4月23日成為「聖喬治節」。節日期間,加泰隆尼亞地區的居民有贈送玫瑰和圖書給親友的習俗。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
  • 世界讀書日 | 今天,圖書館館長邀你讀書一小時
    世界讀書日,今天你讀書了嗎?明燈常作伴;益書常為朋。窗明几淨,心情明朗,此時不讀書,問君更待何時?恰逢世界讀書日,我們與內蒙古大學圖書館一起發起了讀書一小時的活動!對此,我們特地邀請了內蒙古大學圖書館館長劉實老師與我們分享他的讀書故事,而且劉實老師還在讀書日給大家推薦了幾本有意義的書!
  • "讀書日"裡說"讀書"
    今天是2020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在這個以讀書命名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聊聊讀書那些事!閱讀的目的是什麼?曾經無數個夜晚捫心自問,我曾經讀過許許多多的書,在閱讀的那段日子裡,我也能和作者感同身受產生共鳴,但後來大部分的內容與感受卻再也沒有印象了,那麼讀書的意義究竟在哪裡呢?
  • 世界讀書日,讀書是種樂趣
    今天是2020年4月23日,第25個世界讀書日。每年這個節日到來的前一兩周以及當天,各大購物網站、自媒體都會大搞圖書特惠購活動以及發文推薦圖書。 本文不做任何圖書推薦,只是用文字來和各讀者說說我讀書近半年來的感受,希望通過我的一點分享能夠給予你精神生活的一絲啟發或改變。
  • 世界讀書日|今天你讀書了嗎
    世界讀書日1浮躁的世界裡,你無法逃遁浮躁的傳染;人生在世,誰都會有起伏挫折,當你心亂時,最好的藥就是書,那翻開後撲面而來的淡淡墨香,會讓焦躁不安的心漸次平靜下來;摩挲著那質挺的紙張,就像書頁在撫慰著緊張的肌膚,紛雜的思緒也會一絲絲地沉澱,這個治療的過程就是讀書,讀紙質的書,讀有味道的書,讀有重量的書。
  • 關於讀書:讀書到底有什麼意義?
    讀書到最後,是為了讓我們更加寬容地去理解這個世界到底有多複雜 1一直很喜歡一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大多飽讀詩書的人,舉手投足裡也處處都透露著優雅和迷人。不過裡面也是五花八門什麼書都有,從畜牧業養殖到乾坤大挪移,我呢,基本上也是有什麼看什麼。後來就連我媽撿來糊牆的報紙也不放過。那個時候年齡小,還因為看了周公解夢嚇的好多天都睡不著覺,也留下了直到現在一個人睡覺都不敢關燈的毛病。
  • 享受讀書,越讀越想讀——世界讀書日
    浦彌太郎說:「經常會有錢不夠、時間不夠的情況,但不要把這樣的話說出口。在忍不住要說的時候,強行咽回去。我覺得這些話無論如何都不該說出口。因為在有限的時間和金錢內推進事物的前進,是自己的責任。」你總是怪事情太多、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如何在有限時間完成任務,就是你的職責所在。
  • 世界讀書日|讀書無用的年代,為什麼還要讀書?
    世界讀書日|讀書無用的年代,為什麼還要讀書?04-23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
  •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今天你讀書了嗎?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相信很多的朋友都沒有聽說我們還有這樣的一個節日。下面我們來說一說它的來歷。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11月15日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其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智慧財產權。每年的這一天,世界一百多個國家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慶祝和圖書宣傳活動 。記得有一位偉大的先哲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 世界讀書日|孩子,我想對你說: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
    時光匆匆,2020年轉眼間也快走完四分之一,我們進入了最美人間四月天,也在4月23日迎來第25個「世界讀書日」。北宋文學家黃庭堅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對於個人來說,缺少了書本的滋潤,人的思想就會變得貧瘠,心靈的世界也會成為一片荒漠。而對於一個民族來說,其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
  • 世界讀書日又叫「聖喬治節」,世界讀書日是怎麼來的?
    陽曆4月23日,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通過題目可能已經有不少小夥伴已經知道了,沒錯,今天是「世界讀書日」。「世界讀書日」即「世界圖書日」,其全稱是「世界圖書與版權日」。那麼大家知道「世界讀書日」是怎麼來的嗎?知道這個節日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嗎?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簡單聊一聊「世界讀書日」。
  • 讀書有什麼用?寫在世界讀書日
    讀書有什麼用?我的認識是:人與所有動物的區別在於「人類創造出了文明」。也就是說:世間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會追求飲食男女這些生理需求之外的東西。我們人類定義了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我們是有價值觀的生物。
  • 「世界讀書日」談讀書:讀書能改變我們什麼?
    編者按又是一年草長鶯飛,又是一年「世界讀書日」來臨。春光作伴好讀書。在春光明媚的日子裡,讀書學習是再美好不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