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鄭州國家中心城市進程的加快推進,電梯廣泛應用於社會和經濟建設各個領域,電梯使用安全關係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反映鄭州市電梯運行狀況,促進電梯安全相關方落實主體責任,增強群眾電梯使用安全意識,為電梯安全監管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撐,現將2019年7月—2020年6月全市電梯運行狀況公布如下。
一、全市電梯基本狀況
2019年7月—2020年6月,全市電梯數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市電梯總量達111620臺,佔全省電梯總量的三分之一強,比2018年底新增18649臺。
金水區、鄭東新區、新鄭市電梯數量位列全市前三,合計佔37.27%;新鄭市、航空港區、鄭東新區新安裝電梯數量位列全市前三,合計佔33.59%。
截至2020年6月底,納入市電梯應急處置平臺的電梯總數為87481臺,佔應納入電梯應急處置平臺電梯總數的96.69%(註: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無人值守的貨梯等按規定不列入應急處置範疇),基本實現全市電梯應急救援全覆蓋。
二、電梯運行狀況
2019年7月—2020年6月未發生統計範圍電梯安全責任事故,全市電梯安全狀況持續保持平衡態勢,電梯月均困人率為2%。
2019年7月—2020年6月,鄭州市電梯應急處置中心共處置電梯熱線11757起,同比去年上半年增長24%,主要原因在於全市電梯總量的快速增長。其中,電梯困人事件11689起,電梯故障68起,共解救被困電梯人員21838人。
2019年7月—2020年6月,電梯應急熱線接聽率和救援成功率均達100%,日均處置電梯困人事件25起,同比上年度日均處置量37起減少12起,單日最高處置量為107起。維保單位救援到達現場平均用時12分鐘,比國家規定的30分鐘縮短近60%;現場實施救援平均用時3.2分鐘,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屬於領先水平。
三、應急處置數據分析
按使用單位性質分析。2019年7月—2020年6月,電梯困人高發地點集中在人員密集區域,其中,發生電梯困人事件最多的是住宅小區,共8032起;辦公樓宇發生1900起,商場超市發生605起,醫院發生564起,該四類場所發生的電梯困人事件佔總量的94.97%。
按行政區域分析。2019年7月—2020年6月,電梯困人故障量較高的行政區域有金水區、管城區、中原區,佔電梯困人故障總量的44.85%,與該三個區域電梯總量多、老舊電梯多有關。
按使用年限分析。使用年限10—15年以上的老舊電梯困人率最高,為13.38%,主要原因在於隨著電梯逐年老化,門系統、控制系統故障逐漸增多。使用年限5年以內的乘客電梯困人故障率最低,為7.94%。
按使用單位分析。2019年7月—2020年6月,電梯困人故障率較高的使用單位是鄭州世紀銀宮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安分局家屬院、鄭州園田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新迪商務)等,以上單位電梯困人故障率均在300%以上。
按維保單位分析。2019年7月—2020年6月,河南鑫聯電梯有限公司所維保的電梯困人較多,集中出現在其所維保的天明路與東風路交叉口向西北390米路西(凱瑞大廈),電梯困人故障率均在30%以上。
按故障原因分析。2019年7月—2020年6月,人為原因、外部原因、門系統故障和曳引系統故障是導致電梯困人的四大主要原因,佔全年電梯困人故障總量的81.53%。其中,生活垃圾和裝修垃圾卡門、超載等人為因素造成的電梯困人事件2432起,佔困人事件總量的20.81%;停電、進水、高溫等外部因素造成的電梯困人事件3463起,佔困人事件總量的29.62%;轎門鎖失效、廳門鎖失效等門系統故障導致的電梯困人事件677起,佔困人總量的5.97%;電器元器件失效、平層感應器失效、控制主板失效等控制系統故障導致的電梯困人事件725起,佔困人事件總量的6.2%。
四、電梯困人典型案例及提示
典型案例一:電梯門不可擋,規範乘梯更安全。
2月21日,96333接到一起報警,一女士稱電梯停在一樓不運行,且電梯門打不開,電梯內按鍵無法使用。通過被困女士提供的電梯編號,迅速確定了被困人的具體位置並通知救援。後經調查,故障原因是被困女士長時間阻擋電梯門,導致控制系統自動停梯保護。
96333提示:阻擋電梯門關閉是危險的行為,電梯門感應系統有感應盲區,一旦處於感應盲區,若此時正在用手或者腳阻擋電梯門關閉,後果不堪設想。人為阻擋電梯門關閉既有危險,又會對電梯造成損害,大家要遵守電梯乘梯安全須知,規範乘梯,安全出行。
典型案例二:載貨電梯嚴禁載人
1月1日上午,96333接到一起電梯困人報告,救援人員5分鐘後到達現場,但是由於電梯門被暴力關閉,經過救援人員半小時左右的努力,被困人被安全救出。後經查看電梯監控查找原因,該電梯是載貨電梯,在裝滿貨物後,被困人強行擠進貨梯一側,由於貨物較輕導致電梯處於失衡狀態,運行過程中電梯安全保護裝置檢測到了異常並在最近樓層打開電梯門後,被困人又強行把電梯門關上,試圖讓電梯繼續運行,從而導致門刀錯位,門鎖脫落,電梯停止運行。
96333提示:載貨電梯僅限載貨使用,不可載人,且貨物要均勻擺放,不能擾亂電梯的自平衡系統。乘坐電梯時,如電梯出現故障 ,在最近樓層安全出電梯,以免被困電梯。
典型案例三:乘梯注意觀察,不可盲目乘用。
4月7日,新鄭市某小區發生了一起電梯困人事件。救援人員在救出被困人後回復故障原因,原來是工作人員當時正在對電梯進行維修保養,因為有人移動了工作人員擺放的警示標誌,導致被困人誤進了此電梯。
96333提示:使用電梯前,一定要注意觀察,首先看看是否擺有「停梯檢修」等相關警示標誌,如果電梯正在維修,乘客不要乘坐。進入電梯後如果發現異常不要驚慌,請立即撥打96333電話,也可以按對講和警鈴按鈕聯繫物業維修人員來救援。
典型案例四:電梯真的會「失控下墜」嗎?
1月16日,96333接到一女士的求救電話,稱電梯從26樓失控墜落到1樓,自己被困在電梯裡。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後將被困女士安全救出,故障已經修復。
電梯真的會失控嗎?據業內專家解釋,電梯「下墜」屬於電梯的自動保護機制。電梯是由微電腦系統控制的,通過設置多個故障監測點檢測電梯電路的通斷狀態,如果某個監測點的信號出現了異常,如地坎滑道內異物卡阻電梯門、長時間擋門等不正確的電梯使用行為等,控制系統會認定出現故障,電梯就會立即停止運行並開始修正,以安全速度直接返回基站位置(通常是一層),停穩後通常會自動開門,同時,控制系統進行故障自診斷,判斷故障的大小,是否具備再次運行條件。這實際上是電梯的一種自我保護功能,但由於電梯的自我保護行為而沒有運行到乘客的目的樓層,很容易讓乘客誤以為電梯在「墜落」。
提醒廣大市民:1。如果被困電梯,請及時撥打96333電梯應急熱線,電梯應急處置中心將為您提供專業、科學、快速的公益救援服務。2。請不要將電梯內的96333救援標識牌撕下或損壞,否則將導致無法救援或耽誤寶貴的救援時間。3。若發現電梯未張貼96333救援標識牌,應督促物業或維保單位儘快申領或補領,並及時在電梯轎廂內張貼。4。請文明使用電梯,不要往電梯內丟棄生活垃圾,更不要將電動自行車推進電梯,這些行為極易導致電梯故障從而引發困人事故。
鄭州市電梯應急處置中心
2020年7月9日
(文章來源: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