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您解讀的這本書叫做《正念禪修》,本書中文版共有20.5萬字,我會用5期的內容為您來講解本書的精髓,本期是講解的第1期。
01
人們越是忙碌,就越容易失眠。
忙碌了一天之後,我們會感到身心俱疲。晚上回到家,本以為會睡個好覺,可躺在床上卻輾轉難眠。我們多麼希望喧囂的大腦能安靜一會兒,好讓自己儘快入睡。但是,無論怎樣嘗試,最終卻都是徒勞。有沒有解決辦法呢?
別著急,《正念禪修》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辦。
本書由馬克·威廉士和丹尼·彭曼兩位作者共同著成。
馬克·威廉士是牛津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牛津正念研究中心的創始人。他參與開發了正念認知療法。這種療法可以大幅度降低抑鬱症的復發風險,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另一位作者丹尼·彭曼是生物化學博士,《每日郵報》專欄作家、評論家,曾就職於BBC英國廣播公司和《獨立報》。
本書針對現代生活中忙碌的人群,旨在幫助人們從焦慮和煩躁中解放出來,重新認識生活,並且學會如何享受當下的生活。
書中提供了一系列簡單、實用的方法,結合生活中的實例,把心理學理論以故事的形式展現給我們。這本書像一部美妙的樂曲,讓人們慢慢放鬆下來。
那麼,什麼是正念禪修呢?在令人狂躁不安的世界中,正念禪修是如何幫助人們尋找到內心的平靜的?
01
正念禪修是讓人們關注當下的一種禪修方式,任何人都可以修煉。正念禪修可以幫助人們避免焦慮、壓力、悲哀和疲憊等惡性循環,換句話說,它可以防止人們患上嚴重的抑鬱症。
讓我們先來看一看最簡單的正念禪修:一分鐘正念禪修。它具體分為三個步驟:
首先,端坐在一把直背靠椅上。
我們的後背需要稍稍遠離座椅靠背,讓脊柱處於自行支撐的狀態。把雙腳平放在地板上,雙眼閉合或者俯視。
其次,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關注空氣吸入和呼出身體時的感覺。
注意每一次吸氣和呼氣的不同感受。只需要關注氣息運行,不用去尋找特別的感受,也不需要以任何形式調節氣息。
最後,把遊走的注意力拉回來。
在呼吸的時候,注意力可能會遊走,這個時候,我們只需要把注意力拉回來即可。注意力分散是很正常的,我們不必責備自己。就這樣,進行一分鐘,一分鐘以後,睜開眼睛,重新看看自己周圍的景象。
一分鐘禪修的操作方法非常簡單,如果我們長期堅持下去,它就能幫助我們一點點地擺脫那些消極情緒。
02
通過一分鐘禪修,我們可以看到正念禪修對我們的益處。本書作者告訴我們,正念禪修是不加批評的觀察,需要修煉者對自身的寬容和接納。
比如說,當我們工作了一天,但還有許多任務沒有完成,此時可能會感到很焦慮。很多人會批評自己辦事效率低,結果越是進行自我批評,就越是焦慮。
而正念禪修告訴我們,不要對自己過分苛刻,要學會將這一切都看成是天空上的烏雲,我們只需要靜靜地觀察就好了。
正念禪修具體有哪些好處呢?
第一:正念禪修使人快樂。
無數心理學研究表明,經常從事禪修訓練的人,比一般人快樂,他們更有滿足感。他們不再批評和否定自己,而是更加自信。
第二:經常從事禪修訓練的人,憂慮、抑鬱和狂躁等消極情緒都會減少。
參加正念禪修的人對自己更寬容、更接納。這樣的人很容易滿足,那麼消極情緒自然就會少很多。同時,隨著人們的情緒越來越積極,他們的記憶力會逐漸增強,反應時間縮短,精神和身體活力會得到提高。
第三:經常從事正念禪修訓練的人,具有更好和更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一個人能夠接納和包容自己,那麼他也會慢慢地接納和包容其他人。這樣的人有更好的人緣,也更會處理人際關係。
雖然正念禪修有這麼多好處,但是很多人還是會對正念禪修持懷疑態度。原因在於,很多人總是把禪修看得很神秘,認為禪修是一種無法解釋的現象,就像宗教一樣。為了消除人們對禪修的神秘感,書中給出了一些對正念禪修的解釋。
第一點:正念禪修並非宗教。
正念禪修只是一種精神訓練的方法。雖然,很多從事禪修訓練的人是宗教信徒,但是還有很多修煉者是無神論者和不可知論者。也就是說,很多從事禪修訓練的人都是普通人。
第二點:正念禪修不一定非要盤腿坐在地板上。
正念禪修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雖然很多進行正念禪修的人,都是坐在椅子上訓練的。但是,你要是想在走路、乘坐公交車或者火車時進行訓練,也都是可以的。
第三點:雖然正念禪修需要一定的耐力和毅力,但它不會耗費你大量的時間。
其實,在練習的過程中,很多人很快就會發現,正念禪修緩解了時間對他們造成的壓力。
第四點:正念禪修並不複雜,而且沒有「成敗」之分。
正念禪修就是活在當下、認可自己。正念禪修不在乎我們是否成功,它只關注我們當下的感受。它讓我們更寬容、更接納自己。
第五點:正念禪修不會讓我們的思想僵化,不會阻止我們追求重要的職業或者生活目標。
也就是說,正念禪修不會誤導我們,不會讓我們接受那些我們無法接受的事情。它是幫助我們以更清晰的方式認識世界,這樣我們就可以採取更加明智和更加深思熟慮的行動,來改變那些需要改變的事情。
作者在書中總結道:「正念禪修有助於培養一種深刻和寬容的認知,讓你更好地評估自己的目標,確定實現最大價值的最佳行動路線。」
03
很多人不了解,為什麼人們有時候會否定自己。我們先來看一看露西的故事,然後再回答這個問題。
露西是一家服裝連鎖店的優秀採購員。下午三點,露西坐在窗邊茫然地注視著窗外,她情緒壓抑、疲憊不堪,看上去十分沮喪。
露西問自己:為什麼這個項目進行不下去了呢?為什麼我無法做出正確的決定?我到底怎麼了?我實在太累了……
露西不停地以這種方式批評和折磨著自己,一連串的問題下來,露西被擊垮了。其實,露西本來想從問題中尋找答案,讓自己得到解脫和釋放,結果糟糕的情緒越積越多,最後產生了惡性循環,讓她變得更加焦慮。
通過露西的故事,我們發現情緒可以引導我們的思想。
事實上,短暫的哀傷情緒可以自行強化,影響我們看待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並產生更加哀傷的思想。比如露西,她所負責的項目遇到了瓶頸,暫時做不下去了,因此她的壓力很大。
壓力讓露西不得不思考,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為了弄清楚原因,她問的問題越來越多,最後她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於是,她的壓力也就越來越大。
其實,露西從十幾歲開始,就不斷遭受到心理衝擊。17歲時,露西的父母離異了,家裡的住宅被賣掉之後,她不得不住在狹小的公寓裡。那個時候的露西,表現得相當堅強。她努力學習,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
最讓露西自豪的,就是她有較強的能力。所以,工作的問題如果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足引起的,那麼對露西來說,簡直就是致命的打擊。
正念禪修告訴我們,不要做批判,只需要感受當下就好。
露西因為糟糕的情緒,產生了許多消極的想法。其實,她只要觀察自己,全神貫注地觀察自己,就會發現,原來自己只是很疲憊,需要時間來休息。
作者告訴我們,緊張、哀傷和疲憊都是無法解決的「問題」。它們都是人們共有的情感,只是反映了我們精神和身體的狀態。所以,我們只能感受,而無法解決它們。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一旦我們感受到這些狀態時,也就是說我們承認自己此時很緊張、很哀傷、很疲憊,與此同時,放棄解釋或者消除這些情緒的欲望,那麼這些糟糕的情緒就會像春天早晨的薄霧那樣,自行消散。
轉變認識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在正念禪修的過程中,我們會更加客觀地看待這個世界。
毫無疑問,正念禪修可以幫助我們轉變認識,讓我們關注當下、接納當下,以一種更加和藹的心態看待我們面臨的困境。
既然正念禪修的力量這麼大,那麼我們該如何開啟正念禪修的練習呢?請讓我們期待下一期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