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新春佳節,不少朋友應當進入假期模式了,聚聚餐,打打麻將什麼的。作為此公眾號的業餘寫手,我也準備收拾行囊南下。所以,原以為此公眾號應該消停一下,來年再更,不過又趕上郵總發了新公告,而且同之前的前兩套郵票一樣,還是系列化的主題。那麼,這篇吐槽文章就好弄了,尤其還可以加上點新版港幣的內容,希望能夠吸引一些粉絲關注。
在吐槽之前,來一波套路,湊原創字數。
中國郵政定於2019 年2 月8 日發行《中葡建交四十周年》紀念郵票1 套2 枚(與葡萄牙聯合發行)。詳情如下:
志號:2019-3
圖序圖名面值
(2-1)J 紫砂茶具1.20 元
(2-2)J 銀茶具1.20 元
郵票規格:40×30 毫米
齒孔度數:13 度
整張枚數:16 枚
整張規格:190×155 毫米
版別:影寫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 防偽油墨 異形齒孔 螢光噴碼
設計者:伊莉莎白?豐塞卡(葡萄牙)
一圖製作者:汪寅仙
一圖資料提供:宜興市陽羨紫砂陶博物館
責任編輯:幹止戈
印製廠:北京郵票廠
中國的建交系列出了不少收藏品,較為低端(門檻低,收藏價值較低)的代表性收藏品有大銅章、建交系列紀念封,之後高端有以建交為主題的聯合發行郵票,而頂級的比較少,目前僅見金銀幣,而且僅僅只有中法建交金銀幣。(按照計劃,2019年有中俄建交金銀幣發行,可以預見,建交系列的金銀幣發行規格較高,目前發行的都是聯合國五常。)
作為規格較低的聯合發行郵票,2019年發行中葡建交郵票,還是少不了有關澳門回歸20周年紀念的路子。畢竟,之前發行的建交郵票主要還是周邊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和關係良好的大國。這個話題到此為止,還是聊聊設計。
中國的建交系列郵票有一個既定套路,一枚票一個國家的代表性風景、動物、器物、人文遺產等等。在這裡,有設計比較高明的,能夠體現建交兩國的交流,比如中泰、中古、中國和聖馬利諾等等。當然,也有設計一般,如兩國的內容不像高明設計的融合,僅僅是簡單的表現內容一致,但人家選擇的東西大家都喜聞樂見呀,比如風光動物什麼的。當然,還有一類是低級拼湊的,比如這裡的中葡建交票。為啥我這麼直接的開始吐槽不留面子,毫無人性,我是有歪理的。
歪說之一:聯合發行郵票,設計師僅僅是一個老外,好歹之前的設計師還是一國出一人呢,這箇中原因天知道。歪說之二:郵票選擇器物,主要思路還是想表現文化,而用一個死物去表現一些更為玄幻的文化特色就更加**。歪說之三:郵票設計簡練,器物突出,不過對於中葡的文化交流貌似沒有怎麼體現出來。歪說之四:怎麼吐槽都是在吐槽老外,來呀,來呀,過來呀,你倒是過來打我呀。
建交系列郵票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很簡單: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理解。而通過郵票的設計,讓兩國人民互相了解對方的文化才是正理。而這裡有高明的,也有一些想當然的。此刻,我忽然想拉上2018年版港幣的設計,來看看什麼叫高明。
2018年版港幣是一個命題作文,其中20元券是主題是深受市民喜愛的點心飲茶文化。中銀的設計就是按部就班的點心飲茶,讓人看得莫名其妙。而滙豐和渣打則不約而同地反應了點心飲茶的文化,就如同春節團圓飯一樣,是一個一家人的其樂融融。這麼設計就一目了然了,什麼叫點心飲茶文化,就是團圓文化。
言歸正傳,這套票只有大版。大版的枚數縮小了4枚,不過如果更小一點,或許大版不會淪落打折。另外,邊飾白白淨淨,以節約為本,不過如果增加一些文字圖案,或許會更好。
最近郵票錢幣圈都不消停,各種大道小道消息亂飛,關於這套郵票的內容到此為止,接下來我要開始繼續蹭人民幣70周年紀念鈔的熱點了,它突然還魂了!(轉載請註明來源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