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弟兄姊妹,在基督裡問候大家平安!上一次我們分享了《約拿書》的緒論部分的第一講,初步了解我們解讀這卷書的目的和意義,了解有關先知書和真、假先知的一些內容。接下來我們將從《約拿書》的歷史處境、《約拿書》特點了解約拿,再從這卷書的結構和內容,看神的啟示與教導,來結束緒論部分。
根據《約拿書》1:1介紹,約拿是亞米太的兒子。聖經歷史書中,列王記下14:23-28清楚地記載了先知的出身。亞米太是約拿的父親,迦特希弗這個地方在北國以色列西布倫支派的地業裡面,就是加利利,離耶穌成長的地方拿撒勒只有三公裡。聖經學者一般都認為列王記下第14章記的就是《約拿書》中的這位先知,因此,約拿應該是公元前8世紀,耶羅波安二世時期,北國以色列的先知。這裡記載的經文,有兩位君王的名字都叫約阿施,又有兩位君王同名叫耶羅波安。所羅門王之後,王國分裂一分為二。南國以猶大支派為主,所以稱猶大國,歷任君王還都是大衛的後代(除篡位的耶洗別女兒亞撒利雅女王之外)。北國十個支派,仍舊沿襲以色列這個國名。不過北國的君王就不是大衛王的後代,且多有篡位事件。兩位約阿施:一位是南國的猶大君王,一位是北國的君王。 兩個耶羅波安,都是北國的君王。其中一個是尼巴的兒子耶羅波安,他帶頭反叛大衛家,是建立北國的開國君王,而先知約拿在北國的時候,是另外一位耶羅波安作王,他是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聖經歷史學家一般稱他為耶羅波安二世。以色列基本都是壞王多,他們都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最大的惡事,就是帶頭拜金牛犢、拜偶像得罪耶和華。耶羅波安二世正如先知約拿所預言的那樣,有很多的政績,他收回許多國土,從哈馬口直到亞拉巴海,包括大馬士革和先前屬猶大的哈馬。約拿先知時期的這個君王大約在主前793年到753年之間作王,作王41年,是北國最久的君王。同時期南國猶大的君王是烏西雅,他作王52年,是南國最久的君王。此時的亞述,位於以色列的東北部,那時還不敢入侵以色列。「這尼尼微是極大的城」(3:3) 地點位於兩河流域的底格裡斯河的東岸,尼尼微是亞述帝國的京城,是世界的古老城市之一。創世記10:8-12告訴我們,最早建城的是寧錄。而寧錄是古實的兒子,古實是含的兒子。亞述人和以色列人都不是含的後代,而是閃的後代(參創9:-10:)尼尼微城有很悠久的歷史,又有優越的地理環境,底格裡斯河是它西邊的天然屏障。最早亞述皇帝叫撒珥根二世選址尼尼微作京城,後來他的兒子西拿基立大興土木,才使尼尼微成為亞述帝國宏偉的城市。有資料記載,尼尼微當時城牆高15公尺(15米),城牆的寬度可以讓三輛戰車可以並行通過。後來尼尼微城被毀嚴重,面目全非,被考古學家發現一點點的遺址,即現今伊拉克境內,和現代有名的蘇摩爾城隔河相對。從尼尼微城遺址發現,亞述王好大喜功,總是把自己的功績刻在皇宮牆壁的浮雕上面。但惟獨缺少主前八世紀中葉五十多年的歷史,巧的是那正好是約拿先知到尼尼微使他們悔改的年代。1、以人物「傳記」形式,類似歷史書寫法,與其他先知書完全不同;2、先知性的預言和教導性經文,只用了半節經文;(3:4b)4、4章48節經文,卻充滿了神跡,明顯的大概記載了十個神跡;5、祈禱像神跡一樣遍布了整卷書,多次出現不同人物與不同方式的祈禱;6、約拿書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使人懷疑故事的歷史真實性。例如:有多大的一條魚可以吞掉約拿?而且三天三夜能否有足夠的氧氣可以活下來?蓖麻怎樣長起來,一天一夜還是多長時間?但約拿書記載的卻是真人真事。7、以問句方式作為結束語。「其中不能分辨左右手的就有12萬多人……我豈能不愛惜呢?」(4:11)王命令尼尼微人求告神:「使我們不至滅亡」(3:9)一個與神的期望處處相反的先知,是如何認識和剖析自我,在神大能的管理中最終歸向神的故事。他在告訴我們約拿所認識的神是怎樣的一位神:祂是「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神」「是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慈愛的神,後悔不降所說的災……」( 1:9;4:2)。人怎樣與神跤力,最終的結果還是神永恆的旨意不因人的跤力而改變;神的屬性告訴我們,祂有至高無上的主權,神權至上的神學思想特別突出。1、 創造者的主權——創造者與被造者的身份明確,被造者必須「服從」創造者。只有明確這樣的身份,才會在祂的這個秩序裡生活,才得以亨通;離開這個秩序行不通。2、 管理者的大能——滄海、旱地都屬祂,因此,海浪聽祂,大魚聽祂,宇宙的神秘力量都在這位神的安排之下。海浪有多大合適?大魚把約拿吞進肚裡的時間,什麼時候吐到岸上,和地點在哪裡都在祂的掌控下;包括蓖麻、蟲子、東風隨時聽候神的安排,惟獨人難以馴服。3、 人徒然逃避神的旨意,也無法違背神的使命與安排。人對神的認知非常有限,但神無限的智慧隱藏在祂所安排的環境中。約拿逃避,神卻可以藉此得到水手和那個船上的人;從神的拯救可以看出約拿的神何等信實、守約、奇妙、慈愛。 4、 另外,從反向的思維可以了解到約拿的另一面,就是約拿真的不缺乏了解神,但卻缺乏了解自己,即使他對神有深切的了解,最終也因自己的局限而誤解神的心意。5、 人沒有資格站在神的一邊反對神;而當站在神的一邊審視、反思自己,走順從神的道路,才有出路。 約拿所認知的神既然是「有恩典、有憐憫的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的神(4:2),如果我們的思維模式都像約拿一樣反對神的寬容,顯然也會導致神無法寬容我們的結局,如果不是神一次次給我們機會,我們早該滅亡了!五、至少十個神跡:(1:4,7,15,17;2:10;3:4,5;4:6,7,8)3、水手按約拿的指示將他拋在海裡,海的狂浪立刻平息的神跡;(1:15)5、約拿在魚腹中三日三夜不死還祈禱的神跡;(1:17b,2:)8、耶和華安排蓖麻很快長高為約拿遮涼的神跡;(4:6)每一章都記載了不同人的不同的祈禱方式:(1:5-6,14;2:1-9;3:5,6-8;4:2-4,8)1、第一章 有三次:水手祈禱、船長要求約拿祈禱、水手拋擲約拿前的祈禱;我們常說大環境是神安排的,為使人學習歷練人生有益處的功課。顯然神的道,藉著耶穌基督的福音大能,具有讓人生命改變的巨大能力。 聖經告訴我們的改變,指內在生命核心的成形過程,也如身體胚胎、形成、成長的過程,「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們心裡」(加4:19),即是「直到把祂的性格和美好生命活出來」為止。成熟的生命是責任心與人格的提升,不為自己活著而順服神的旨意。1、 聖經藉許多人物事跡啟示我們——我們是否被神改變?2、 大部分人都想要改變,願意變得更像基督,但我們的改變有多少?——我們的心意更新而變化了嗎?3、 「光和鹽」的力量很大——我們的影響力有多少?4、 改變不是把自己包裝為屬靈,而內心世界卻是一片幽暗。一位牧者曾說:「宇宙間有一個靈希望你活在憂傷痛苦當中,但那不是神,那惡者喜歡悲傷和憂鬱。它自己悲傷而憂鬱,並且永遠都將如此,於是它希望每個人都如它一樣。」 一個沒有喜樂、沒有愛的生命會是怎樣的一種虛偽的「屬靈」? 願主藉著《約拿書》的緒論部分認識這卷特別的先知書,這卷充滿神跡與祈禱的書,讓我們對神絕對主權敬畏,並學習回應祂,與祂對話。先知站在判定神的思想,似乎替神著想的行為模式,受到神的教導,它給我們帶來許多的深思:我們時常與祂講理,替神操心,難道我們比神還公義嗎?如果我們思想和作事方式,神與我們保持一致的話,以為神也與我們一樣嗎?最終的結果是多受管教。尊重神的主權,認識神的心意,祂給人的機會總是讓人悔改的意念。願神憐憫我們!
超連結:
從《約拿書》看與上帝期望相反的先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