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德雲社官宣開箱後,徒弟們為何紛紛沒動靜,真正的好戲還在後頭
近日德雲社正式官宣了2020年開箱日期,原定的正月十五延遲到了年末的12月1日。消息一經公布,就吸引了不少粉絲票友的期待。
並且此次開箱,將不再進行二次售票,持原票方才有效進場。
一年中德雲社其實有三大巨型商演,分別是開箱、鋼絲節、封箱。
鋼絲節源於郭德綱本人,一是為了紀念德雲社,二也是為自己生日慶祝與觀眾同樂。每年的鋼絲節主要是以郭德綱于謙為主,在臺上徒弟們還會為師父過生日祝壽,一首德雲版本的生日歌是每年必備的BGM。
開箱,封箱則是一年演出的開頭和結尾。看起來開箱封箱是相互對應的,但是完全是兩個層次的演出。
德雲社本來沒有開箱封箱一說,真正的開箱封箱其實借鑑的是戲曲行當中的說法,也是戲曲中獨有的儀式感。
以前梨園的人,在年根下演完最後一場戲,就會把所有的道具服飾都是收進大箱子裡,用貼條封號,意味著本年的所有演出都結束了,做完買賣回家領錢回家過年。
等到轉過年來,再解開封條,所有的道具服裝歸位,開鑼開演第一場視為開箱。
以前的相聲其實並沒有像德雲社現在這麼大的門面和陣仗,多數相聲藝人其實都是跟著走穴或者在某一處定點賣藝。
「走穴」早在八十年代是最常見的,所有的藝人,不管是說書的,唱戲的,說相聲的,拉樂隊的大家合起夥來組成一支隊伍,集體外出到各個地方表演,走的時間長的能長達一兩個月之久。
還有的藝人不願意走穴,便在一些市井道口會就地搭臺子賣藝。
以前的相聲藝人,多數經濟拮据,就指著這口手藝吃飯。有條件的藝人會用藍布包袱包著大褂夾在咯吱窩裡,走到哪支一張桌子,擺上幾個板凳就開演。最窘迫的甚至連一身像樣的大褂也沒有,兩個人就是站著說對著臉說,什麼傢伙什也沒有,更別提開箱封箱了。
郭德綱愛屋及烏,也將開箱封箱借鑑到了自己的相聲中。每年的年初和年尾都會隆重舉行大型的演出活動,並且還會邀請各界友人一起歡度慶典。
雖然晚了將近一年才開箱,但對於這次開箱徒弟們的動靜並不大,觀眾們對於這次開箱也保留著很多看法。
年末開箱,不久就得封箱,這次的開箱是否真的稍顯侷促?
並且咱們前頭也說了,開箱封箱看似是對仗的演出,其實完全是兩個檔次的表演,開箱更像是一次大型普通商演,節目人員安排按部就班即可。
但是對於封箱,只要是在京的演職人員,基本全部都要去,年末基本所有的工作也結束了,演員會更多更全,郭德綱帶領徒弟們向所有衣食父母表達這一年的感恩和謝意。
因此開箱之後,真正的重頭戲還在後面呢,今年開箱不見的角兒也必定會在封箱大典上相見。
那麼你更期待開箱還是封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