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8月27日電 8月25日下午,強基計劃對應五個書院的班主任、導師及輔導員200餘人,在經管報告廳召開了首次工作會議。副校長楊斌、彭剛,校黨委副書記過勇,致理書院院長李豔梅教授、日新書院院長王中忱教授、未央書院院長梁曦東教授、探微書院院長劉錚教授、行健書院院長李俊峰教授出席會議,書院管理中心主任蘇芃主持會議。
楊斌首先代表學校感謝各位書院院長、老師和輔導員能夠積極參與書院這份創新的重要工作。楊斌表示,五位書院院長都是愛清華、愛教育、愛學生的清華人的代表,前期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伴隨著班主任、導師和輔導員的加入,大家成為清華大學書院共同的設計者和建設者,成為學生的共同培育者。
楊斌講話
楊斌著重闡述了圍繞強基計劃而產生的六大機遇和挑戰。第一,強基計劃是一個人才培養計劃,而不僅僅是一個招生計劃,它承擔著國家重大戰略布局的人才培養導向作用,貫穿在招生、培養和人才輸送至關鍵領域的整個過程中。強基計劃體現了國家在人才布局上的重要的思考,也是國家調控和規劃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體現。正如邱勇校長在書院成立儀式上的講話所提到的,「強基計劃」除了是人才成長之基,更是民族復興之基,其中賦予了價值觀和品格的養成。第二,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到「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強基計劃與「三不來」密切相關,強基計劃所提到的「關鍵核心領域」決定了強基人才未來的培養方向。第三,清華本科畢業生絕大多數選擇繼續深造,因此具備了對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人才培養進行一貫性設計和培養的可行性,這也成為改革的一個機遇。第四,加強對直博學生的培養。教育部「關於做好強基計劃學生管理和研究生銜接培養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到「學籍轉段」的概念,以體現長學制培養的特點。第五,清華擔負著為國家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重任,清華學生要盯住世界科學前沿,為國家戰略需求作出貢獻。第六,學校對於本科教育階段當中的學生組織和教學組織方式一直在進行探索,每一次探索學校都會投入更多的資源。書院制即是「強基計劃」在清華落地過程中的新的探索,而與之相伴的是教師資源和教學資源的投入。楊斌表示,今年強基計劃招生情況喜人,強基計劃作為新生事物,一切尚在建設、完善中,他希望書院老師能夠做好準備迎接學生,在與學生互動中對於探索性的問題「多說yes」,不斷探索、不斷改革,更好地做好書院的育人工作。
過勇講話
過勇在講話中首先表示,看到有這麼多老師、研究生參與書院的探索和建設,擔任書院的班主任、導師、輔導員,感到特別有信心。他認為,實行「強基計劃」、建立書院,是學校本科培養改革的一個重要探索。學校在建立書院的過程中,逐步凝聚並形成共識。
過勇圍繞書院制的模式與參會教師分享了自己的見解並提出建議。第一是要正確理解院系與書院之間的關係。建立書院是學校一次本科教育的改革,目的是在學生培養的過程當中淡化一些院系和專業的色彩,強化學校層面的統籌,從而實現本科培養過程中學校角色和院系角色的調整。第二是發揮書院作為一種新的組織形態的育人優勢,加強在本科培養過程中通識教育的力度。書院這種新的組織形式,具備三個方面的優勢。首先是書院可以設計專門的培養計劃,實現本研貫通;其次書院具備充分的師生互動,通過導師制、小班制等模式,激發清華教師的育人熱情;再次是書院應該具有獨特的書院文化,書院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標誌是能否建立這種文化的感召力。第三是希望書院加大思政工作力度,保證「強基計劃」培養目標的實現。「強基計劃」有兩個方面的目的,第一是強基礎,培養學生具備深厚的數理基礎;第二是高精尖,為服務於國家重大的一些科技發展戰略培養急需的人才。在提高學生學術能力的同時,通過強化思想層面教育培養學生的國家意識。過勇最後寄語參會的教師和輔導員,未來攜手共進,在「強基計劃」實施和書院制改革的過程當中,把清華最優秀的學生培養好。
彭剛講話
彭剛從對強基計劃的理解、書院模式的意義以及對書院老師的期許三方面作了發言。彭剛首先指出,強基計劃是國家在面對嚴峻國際形勢之下為努力實現民族偉大復興而提出的重要人才培養戰略,是要在符合教育規律的前提下,在基礎學科和關鍵領域,實現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的自給自足。
彭剛表示,學校對於「強基計劃」的定位從一開始就不僅是一個招生的變革,更是一個人才培養模式的變化。清華依託書院實施「強基計劃」是一個大膽而又謹慎的決定。這是清華在不折不扣地落實國家戰略,也是清華將國家戰略與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緊密結合的重要決策。書院更接近理想地做到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這體現在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改革上實現「最適合的人來上最需要的課」。書院從學生培養成效的角度開展培養方案和課程設計,旨在使學生具備跨學科的視野、深厚的數理基礎和最核心的專業素養;使學生在本科畢業的時候是蓄勢待發的狀態,是一個讓他將來能夠飛得更遠更高的狀態。彭剛指出,在書院這個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為唯一目標的機構中,師生之間、學長和學弟、學妹之間建立的是一種從遊的關係,這種密切的接觸對於學生的成長一定會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彭剛給在座的教師和輔導員提出了幾條建議:一是要如同楊斌老師所說,大家和書院的同學們在與參與書院各方面工作的老師們接觸的時候,儘量多說「yes」——萬事開頭難,大家要一起以積極向上的態度推進工作;二是要明確書院的定位,書院是育人和教學工作的主體,書院的學生首先是清華的學生,書院代表著清華,書院的班主任、導師和輔導員要從學校工作的高度來開展自己的工作;三是除了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之外,大家要更多地關心、關注強基計劃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四是導師、班主任和輔導員在面對學生時,更多的不是管理者,而是對他們的成長備加關切的長者和學長。要儘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諮詢、提供幫助,而不是簡單的指令,要讓學生樂於跟自己交流、向自己求助,最終在學生的清華歲月中成為內心最親切、最溫暖、與成長聯繫在一起的記憶。彭剛還表示,感謝大家加入清華人才培養的這一重大改革之中,在力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同時,學生、教師和學校也將在這一過程中得以共同成長。
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扈志明、安宇、劉丹分別發言
會上,數學系教授扈志明、物理系教授安宇分別介紹了近年來大一新生在數學和物理課程學習方面的情況,並依據往年教學工作經驗和研究成果,針對書院學生的教學模式進行了創新和探索,提出了微積分和大學物理兩門基礎課的課程安排。心理諮詢中心劉丹老師分享了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要求和學生情況,並介紹相關資源。
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李豔梅、王中忱、梁曦東、劉錚、李俊峰分別組織書院內部工作交流會並發言
集中報告會結束之後,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五個書院分別召開書院內部工作交流會,院長們對各書院的專業詳情和培養方式進行了細緻講解,並同書院班主任、導師和輔導員就書院人才培養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交流。
供稿:書院管理中心
編輯:李華山
審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