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是數字科技未來的主導

2020-12-18 電子發燒友

誰會是數字科技未來的主導

孟永輝 發表於 2020-12-15 15:32:39

P2P的退場,正在向我們生動地展示網際網路金融模式的難以持續。究其原因,這種建構於龐大流量基礎之上的物種,最終因為沒有改變金融行業本身而被行業所拋棄。當網際網路金融的野蠻生長戛然而止,於是,人們開始尋找有關金融進化的全新模式。以金融科技為代表的全新發展模式開始不斷湧現,並且吸引了以傳統金融機構和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的加入。

不可否認的是,金融科技是以改造金融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因此,我們看到了以大數據、雲計算、區塊和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技術開始與傳統的金融業務深度融合。這其實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即,所謂的金融科技成為彌補網際網路金融缺憾的存在,並且徹底與金融絕緣。然而,如果僅僅只是將發展的重點放在科技身上,甚至唯科技至上,而忽略了金融的特殊性,並且找不到金融回歸實體經濟的合理方式和方法,所謂的金融科技註定是一場鬧劇。

金融科技的發展為我們「完美」詮釋了這一點。要知道,在那個網際網路金融被監管的時刻,金融科技被諸多玩家看成是延續自身發展的「新營養」,並且紛紛開始轉型成為金融科技公司。這是一個新機會,同樣是一次新挑戰。問題在於,網際網路金融向金融科技轉型的底層邏輯依然在遵循著流量時代的發展邏輯,即使是轉型之後的金融科技玩家依然將獲取流量看成是自身安身立命的發展之本,只不過,他們爭相搶奪的流量對象從C端轉變成為B端而已。

這種以流量為主導的發展模式,終將會因為沒有抓住金融行業的根本痛點和難題而失敗。當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的時候,金融行業的最大痛點已經不是金融供給與需求不對等的問題,而是變成了落後的金融供給與嬗變的金融需求之間的矛盾。以金融新供給來滿足金融新需求,以讓金融行業再度發揮出自身的「毛細血管」的作用,才是關鍵。因此,改造金融行業的供給,讓金融行業的功能和作用發揮到最大,才是後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真正應該思考的重要課題。

這其實有兩個層面的涵義:

第一,我們要藉助新技術對金融行業進行全面而又深入的改造和重塑,讓金融行業真正脫胎換骨,不再是陳舊的,落後的;第二,我們要尋找到將業已發生深度改變的金融行業再度與實體行業結合的方式和方法,讓金融的功能和作用發揮到最大。很顯然,按照這樣一種邏輯,所謂的金融科技僅僅只是完成了第一個階段的任務,即,金融科技的玩家們僅僅只是改變了金融行業本身,卻沒有去關注金融再落地和再應用的問題。

當金融科技僅僅只是改造,而忽略了應用的時候,便無法形成一個完美的生態閉環,所謂的金融行業的再進化同樣是一個「半拉子」工程,金融依然沒有回歸實體。因此,尋找將新金融再度落地,並且與實體行業進行深度融合的方式和方法,成為金融進化當中必然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數字科技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

同金融科技僅僅只是強調對金融行業進行賦能和改造不同,數字科技則是要建構一個有改造,有落地的完美的商業閉環。可以確信的是,這種有進有出的發展模式實現了網際網路金融和金融科技都沒有實現的使命,最終將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看到了當數字科技的概念被提出之後,不斷有新的玩家用數字科技的概念來標榜自身,試圖通過加持數字科技的概念逃避監管,重新獲得資本市場的關注。然而,他們並沒有看到所謂的數字科技並不是像網際網路金融那樣,僅僅只是依靠概念和營銷就能夠奏效的,只有真正練好內供,才能實現改造金融行業,並且把新金融行業應用到實體行業的目標。

新挑戰必然發生。

當金融科技的短板出現,數字經濟的浪潮此起彼伏的時候,盲目地加持數字科技的概念,卻缺乏改造金融行業的完美方案,抑或是缺少將新金融再度應用到實體的方式和方法的玩家註定會被淘汰。只有那些真正明白數字科技的底層邏輯,並且真正致力於實現金融的改造與應用結合的玩家,才能成為數字科技市場的最後贏家。

在當下的數字科技市場上,我們看到了以螞蟻金服、京東數科為代表的玩家不斷強化自身的市場地位,並且試圖搶佔數字科技的戰略高地。然而,通過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即使是這些頭部的玩家依然還有人抱著流量的思維不放,僅僅只是把數字科技看成是一個獲取流量的手段。殊不知,金融行業的B端流量並沒有他們想像的那樣龐大,如果僅僅只是收割流量,卻無法在縱向上進行拓展,就算是再快速的發展都僅僅只是過眼雲煙而已。

一旦流量紅利不再,一切都將會被打回原形。

由此,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數字科技必然還將經歷洗牌,那些披著數字科技的外衣繼續做流量買賣的玩家必然會被行業所淘汰。因為從加持數字科技的第一天開始,他們就僅僅只是將數字科技看成是一個類似金融科技一樣的存在,而不是想要去改造金融行業,然後再把改造後的金融行業應用到實體經濟當中。等到他們將金融市場上的B端流量被洗劫一空,面臨的將會是一個與網際網路金融同樣尷尬的境地。

對於那些真正釐清了數字科技的內在邏輯,並且真正找到了數字科技發展完美閉環的玩家們來講,他們才會是數字科技未來的主導。

當數字科技真正成為新金融的主導,當數字科技成為賦能實體經濟的主角,在網際網路金融時代和金融科技時代無法完成的全方位改造才能真正完成。金融行業的進化,才能真正跳出流量的邏輯,真正回到了金融行業的本質。

經歷了網際網路金融時代僅僅只是關注金融,金融科技時代僅僅只是關注科技的彎路之後,金融行業的發展在數字科技的身上找到了完美的結合點。數字科技,是金融進化的新終局,同樣是金融進化的新開始。

不幸的是,在數字科技的天空下,依然有人緊抱著流量思維的固定觀念不放,他們僅僅只是把所謂的數字科技看成是一個與網際網路金融和金融科技完全相等的存在。缺少了對數字科技底層邏輯的深刻認識,這其實完全背離的數字科技的初衷,並且完全不符合數字科技發展的根本規律,可以想見的是,當數字科技的發展進入到深水區,一場洗牌無可倖免。

在這場全新的洗牌中,或許,只有那些真正找到了改造金融的正確方式和方法,並且真正可以將金融與實體再度結合的玩家,才能主導數字科技的沉浮。

責任編輯:x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數字賦能「夢馬」 餘杭未來科技城用科技保障賽事
    「夢馬,就是為了展現未來科技城的『科技』之美,通過科技呈現我們的服務理念。」今年是夢馬連續舉辦的第三年,作為三屆夢馬的組織者,餘杭未來科技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用樸實的話語表達了初心:用科技保障賽事,用真心服務跑友。
  • 嘉興市南湖區提前布局未來產業 將堅持集成電路產業的主導地位
    打開APP 嘉興市南湖區提前布局未來產業 將堅持集成電路產業的主導地位 南湖區 發表於 2020-04-01 10:54:39
  • 秦朔:數字私域顛覆了我們的生意,還有三大趨勢將主導未來十年
    具體到我們這些和數位化都有所關聯的朋友們來講,我個人今年做的企業的調研比較多,我感覺接下來有三個非常大的確定性會主導未來十年的中國實體經濟。壹「 主導未來十年的三個大趨勢 」第一,整個的中國經濟會從博大走向精深。
  • 凱文·凱利《必然》:未來30年數字科技大趨勢
    如果你知道未來30年會發生什麼,你會做什麼呢?人類社會的發展充滿各種不確定因素,因此預測未來似乎是天方夜譚,但是,從技術發展角度來說,未來必然是可以預測的。《必然》——凱文·凱利今天,科技千裡眼頭條號深植科技前沿,結合凱文·凱利的高瞻遠矚,與大家一起,深入分析科技進化趨勢與未來生活的全新變化
  • 玉溪:與數字經濟和數字科技同行
    經過2天的緊張角逐,2017年12月8日,以「『數字工匠』玉汝於成,『數字工坊』溪達四海」為主題的2017一帶一路數字科技文化節·玉溪暨第10屆全國三維數位化創新設計大賽總決賽在玉溪圓滿落幕。在數字經濟·數字科技文化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沈力平表示,3D列印技術在裝備製造、建築、汽車、家用電器、生物醫學工程、文化創意產品等方面的拓展應用呈現出個性化、多元化蓬勃發展的態勢,並很可能帶來未來產品設計、生產、銷售、使用、服務等模式的變革。
  • 數字科技:是形神兼備,而非貌合神離
    當數字經濟時代來臨,數字科技取代網際網路金融和金融科技成為全新發展方向的時候,我們需要思考的並不是如何儘可能多地數位化的問題,而是應當更多地去讓數位技術與金融深度融合,並且讓金融的功能和作用儘可能多地發揮的問題。誠然,數字科技為我們帶來的想像空間更大,對金融行業的改造更加深度和徹底,但是,無論未來的金融行業究竟會如何改變,它都不應該脫離金融本身,而是應該更好地去回歸金融。
  • 數字科技,巨頭們的「修羅場」
    數字科技,並非金融科技的簡單進化現在,以螞蟻金服、京東數科、360數科為代表的諸多數字科技玩家誕生於金融科技的現實會給人一種錯覺,即,所謂的數字科技其實是誕生於金融科技的存在,甚至還有的玩家會把數字科技看成是金融科技的代名詞來看待。
  • 天目新聞對話浙江大學教授文武:數字貨幣事關國家主權 應由央行主導
    儘管尚無正式推出的時間表,但數字人民幣(DC/EP)的試點測試步伐正在加快。今年4月,央行宣布將在國內開展數字貨幣封閉測試;10月,數字貨幣在深圳首次公開亮相;12月蘇州又派發數字人民幣紅包,進行大範圍公測。
  • ...老銀行們」主動出擊殺入金融科技領域,誰會是未來主宰者?
    根據官方介紹,創立初期,建設銀行將原總行直屬七個開發中心與一個研發中心近3000名員工劃轉至建信金融科技,未來可能對外招聘。因此,從一定程度上講,建信金融科技是國內商業銀行內部科研力量整體市場化運作的第一家科技公司。   據了解,建信金融科技經營範圍包括軟體科技,平臺運營,金融信息的服務等。
  • 「數字貨幣」到來!為什麼央行主導全新支付方式?
    它就是數字貨幣,雖然行動支付模式很超前,並且得到了多數消費者認可,可接下來它也將面臨強勁對手,而這一對手就是由央行主導的「數字貨幣」,不同於傳統的紙質錢幣,數字貨幣更類似於虛擬貨幣,但其有些明確的價值,並且被國家所認可。
  • 匯金科技、長亮科技、飛天誠信、神州信息究竟誰是數字貨幣老大?
    如果只是替代紙幣,在行動支付普及的今天誰還推出就沒有必要了。其實行動支付只是渠道,本質上與硬幣紙幣沒差別,無法拆分無法追蹤,但數字貨幣可以做到。僅追蹤這一點就不得了,以後反洗錢犯罪、反腐等等都會因為數字貨幣的推出而得到改變。此外跨境支付,我們國家想把數字貨幣打造成在世界範圍內獲得認可的貨幣,這是國家戰略,這是去美元化,這可是大格局。
  • 朱嘉明:全球科技革命正在逼近「奇點」 區塊鏈影響未來人類社會的...
    朱嘉明總結了2000年以來全球科技發展與突破的歷程,明確提出世界正在開始從經濟主導科技到科技主導經濟的轉型。朱嘉明還提出,未來五年,即從2021年至2025年,全球科技革命將進入疊加爆炸的歷史新階段。現在不論是認知區塊鏈,還是數字貨幣和數字經濟,都需要置於科技整體性革命的背景和趨勢之下。
  • 金雞獎背後,誰在助跑「數字中國」?
    更令人興奮的是,「左手科技右手文化」的咪咕,正在數字文娛創新之路上扮演著「火車頭」的角色,把「5G」從生澀難懂的技術藍圖變成人人皆可觸碰的沉浸感。落戶廈門意味著,金雞獎不再單純依賴城市間的「物理移動」提升影響力,而是把這部分重要任務交給咪咕等戰略合作夥伴的數字基礎設施。至於「一年一評」,自然是因為優秀華語電影越來越多,需要讓好作品得到更多認可和掌聲。 咪咕主導的「雲上金雞節」顯然在此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思考。
  • 誰是數字經濟的利益相關者?如果不是股東,那會是誰呢?
    來源:國際金融報誰是數字經濟的利益相關者?如果不是股東,那會是誰呢?Keith Block,就數字經濟的未來展開了討論。相比傳統經濟,勞動、資本、土地及企業家的生產四要素,數字經濟則多了「數位化」這一要素,而數字經濟的產出則是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在經濟活動中創造的附加值(數據價值)。如今,數字經濟也成為了經濟體系中的中堅力量。數字經濟的未來在哪?5位來自不同數字產業的CEO都提到了一個詞「利益相關者」,而誰是利益相關者呢?
  • 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丨斯蒂格勒與技術哲學的未來
    等對技術化科學/科技的解讀及其張力,或可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斯蒂格勒對工業和資本主導的科技的形上學疑惑:不能忽視由技術-工業單邊決定技術化生命的所有可能性的選擇,因為這種以利潤快速獲取為準則的選擇根本就是不科學的。
  • 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斯蒂格勒與技術哲學的未來
    /科技的解讀及其張力,或可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斯蒂格勒對工業和資本主導的科技的形上學疑惑:不能忽視由技術-工業單邊決定技術化生命的所有可能性的選擇,因為這種以利潤快速獲取為準則的選擇根本就是不科學的。在該場所中,「『誰』在其不確定性中編程自己」,([3],p.213)「誰」的問題就是記憶政策的問題;在該場所中,「誰」與「什麼」的先後關係也是不確定的,甚至應該說是一種類似於人類自身所產生的數據與人之間互構關係的不確定性。因此,迷失成為了記憶工業化的一個產物。
  • 從烏鎮「熱詞」看數字「熱量」——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洞見未來科技...
    來烏鎮,看未來。作為京杭大運河流經節點,浙江烏鎮受「水網」潤澤逾千年;運河流淌2500年後,以網際網路之名的「烏鎮之約」再次匯聚世界目光。數度繁華的烏鎮「香市」時光輪轉,桑蠶、戲班變幻為「網際網路之光」上炫酷的科技博覽;相比民俗中活躍的攤販,數字連接起的參與者更難以估算。
  • 歐洲應實現「數字主權」 降低對美科技巨頭依賴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8日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當地時間周二表示,歐洲必須維護其「數字主權」,以降低對美國科技巨頭的依賴。他同時概述了實現這一「數字主權」的三大措施。馬克龍說,儘管新冠疫情暴發後,美國各大數字平臺促成了社會「大變革」,但在科技方面,歐洲需要有「歐洲解決方案和歐洲主權」。馬克龍在與Skype聯合創始人、瑞典億萬富翁尼格拉斯·岑斯特羅姆交談時指出:「我們需要歐洲融資、歐洲解決方案、歐洲人才以及歐洲法規。」
  • 極飛科技CEO彭斌:數字農業未來可期 無人機+大數據改變未來
    彭斌認為,在勞動力不足、農田管理粗放的情況下,科技就有了機會,用無人機進行農藥噴灑、播種、撒肥料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未來,由數據生成的處方圖是農田管理的核心所在,而這些數據的背後都是無人機。」彭斌說道。
  • 洞見未來科技新趨向 新華社發文從烏鎮「熱詞」看數字「熱量」
    11月26日,《浙江日報》刊發《從烏鎮「熱詞」看數字「熱量」——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洞見未來科技新趨向》一文。全文如下:來烏鎮,看未來。作為京杭大運河流經節點,浙江烏鎮受「水網」潤澤逾千年;運河流淌2500年後,以網際網路之名的「烏鎮之約」再次匯聚世界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