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群賢集雅詩詞專刊+點評 九天詩詞第00168期

2020-12-12 九天詩詞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

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本期審核:執行總編【李忠亞】白水為泉

執行總編【孫立璽】爾玉

註:本期作品不分排名,按收稿先後順序發布。

1、

七律.端午有懷

文 / 史雲章

風搖五月柳絲長,吊屈悠悠溯史茫。

嫋嫋青煙慰忠骨,滔滔碧水洗愁腸。

尋常百姓迎佳節,幾許炎魔引惡藏。

天使通衢除孽障,素箋拙句賦端陽。

2、

七律.端午感懷

文/妮兒

龍舟競渡又端陽,一曲離騷疊浪揚。

忠直千年人稱頌,熱情幾度粽飄香。

諫言明志身先死,求索圓夢思正長。

多少圖強報國願,汩羅江上逐風翔。

3、

臨江仙端午祭屈原

文/煥之

楚湘山水多蘭芷,汩羅千載流香。賴依年歲有端陽。蕙蘭花共石榴芳。

何使忠魂啼夜雨,起波橫接三湘。懷沙鬱勃獨軒昂。惟餘孤月照滄浪。

4、

七律.端陽

文/楊雪梅(九兒)

重五榴花賽火紅,新晨桃艾掛門中。

湘娥似學九歌咽,漁父還悲南楚窮。

蒲草千尋空利劍,龍舟十丈載清忠。

黎民歲歲包香粽,不叫魚蝦近鬼雄。

白水為泉:

榴裙,易使人想入緋緋,不如直接用「榴花」。

南楚,與「九歌」不工對,可否改「三楚」?

屈原忠君愛國,求索圖強,雖是重臣,而無弄權之心,死後不可稱其為「鬼雄」,可改為「聖雄」。

可憐,詩詞中一般作「可愛」理解,現代漢語一般作「可惜」。在本詩中,這兩種理解均不相宜,可改為人物主體「黎民」,或者表設問的「何當」。

九兒:

聖雄,不太好用!

白水為泉:

聖雄,狹義代指印度的甘地;廣義可用。

白水為泉:

聖雄,我個人認為可用。

群主可以在編輯群與大家討論一下。

白水為泉:

「百度漢語」比「百度百科」應權威些。

白水為泉:

聖雄一詞不應成印度甘地的專利。

九兒:

榴群改榴花

九兒:

三楚當時我也考慮過,覺得南楚更接近汨羅,所以選擇了南楚

九兒:

可憐改黎民

九兒:

只是聖雄多少有些拿不準,還是避開吧!

5、

七絕.懷屈原

文/楊雪梅(九兒)

汨水清波忠骨埋,九歌天問痛心懷。

離騷一曲傷漁父,香草美人折玉釵。

6、

六月投稿

七律·端陽(新韻)

文/周文瀟

南風送爽醉端陽,思念先賢舊夢翔。

心眷庶民歌日月,魂追宿浪戀家邦。

汨羅江水千秋漫,屈子離騷萬古殤。

花落清溪懷大愛,龍舟競渡楚天長。

7、

疏影.端陽節懷古

憂逢此日,問幾幽屈子,憑遠嘆息。寂影遙叢,撩夜寒星,青山鬱郁難覓。逄逄鼓急傳悲憤,卻仍見,龍舟催楫。楚水中、

固潔千年,抱石一灣孤魄。

莫問前朝幾姓,興亡反覆事,無道行跡。代有高賢,引戳狂歌,不過飛蛾追熠。君臣暴政營私利,得勢者、擁宮還覆。看古今,多少英雄,折骨不知誰惜。

周逢俊2020端午節前夕

爾玉:多處出律。莫、興。覆、出韻。

九兒:長調

8、

鷓鴣天(端陽)

文/大唐新林(惠州)

國事官書假做真,是非功過問黎民。

龍船劃破湘江水,獸鼓驚醒屈子魂。

無聖主,有賢臣,楚天求索未沉淪。

人為史冊皆拋棄,不換江山可換君。

爾玉:第六句,字數不對。另感覺有敏感字樣。

白水為泉:原第六句為「楚天千載未沉淪」,其「千載」,有談古論今之嫌。本人建議作者,改為「求索」,只鑑古,不論今。

9、

鷓鴣天端午祭屈原

文/清風雅士

米粽飄香端陽天,九州淚灑祭屈原。

汨羅江水滾滾浪,家國情懷代代傳。

讀《天問》,《九歌》篇,憑弔忠魂拜神壇。

一曲《離騷》千古耀,英名流芳鑄宇寰。

爾玉:多處出律。且三字句,本詞沒有對偶。

10、

七律.庚子端午

劉安國(北京)

菖艾叢叢粽角新,敬賢驅瘴汨羅濱。

撥開雲霧奔天路,再賦風騷易美人。

求索存心華夏盛,鞠躬著意漢家春。

大夫故裡椒蘭旺,端午杯中節酒醇。

爾玉:易美人句,有點湊韻。華夏與漢家合掌了。

11、

五律一組·端午序曲1

文/風鴿(張曉峰)

芙蓉豔曲塘,梅雨近端陽。

港汊舟爭渡,長街粽嫋香。

心欽騷客志,懷吊大夫殤。

雲夢魂歸去,英明日月長。

爾玉:長,積韻,重字。結句,口號,幹!語義不明。

家家包角黍,門掛艾蒿青。

水靜芙蕖豔,風吹肉粽馨。

田田蓮葉舞,點點露珠靈。

競渡舟齊發,搶先豈肯停。

爾玉:語序,詩脈亂。芙蕖,荷葉,角黍,肉粽句,感覺跳動太大了。湊韻明顯,如露珠~靈。不知要表達什麼。要表達露珠晶瑩剔透,當用明字為好。

江祭賽龍舟,端陽悼楚囚。

清名憑水洗,美譽照千秋。

浩浩流無盡,瀟瀟雨未收。

雲開初霽後,新月又如鉤。

爾玉:這首詩意滿滿,詩脈清晰。美中不足,楚囚,非是特指屈原。所以,感覺用詞不當。

五五端陽至,香粳捏玉團。

追思無笑語,江祭未曾歡。

直諫君王怒,含冤憤入瀾。

龍宮添雅客,宦海少賢官。

爾玉:建議選用3、4這兩首。

12、

七絕.端午祭

文/高喜文

擯斥良臣意碾灰,汨羅江畔恨成堆。

離騷青史吟千古,社稷安然一夢摧。

13、

端午詩詞一組

文/碧空如洗

每到端陽詩意濃,感懷舊事耐詞窮。

夢中澎湃瀟湘水,暢飲雄黃酒一盅。

端陽又見賽龍舟,故事原來自古流。

艾草菖蒲穠陌上,千舟競渡覓文侯。

爾玉:文侯句,感覺湊韻。

寒水沉身慟汨羅,中華自古大夫多。

千年故去忠魂骨,至今猶能化碧波。

開山大儒寫九章,惟楚有才意氣揚。

公在詩壇尊始祖,離騷千古蓋宋唐。

爾玉:失替,出律。

一地菖蒲艾草香,神州處處釀雄黃。

君身故去千年事,歲歲端陽倍斷腸。

爾玉:雄黃,礦物質,如何釀啊。此句不通。

為民憂國不惜身,山河破碎義成仁。

平生不遂英雄志,汨水招魂到如今。

爾玉:出韻,多處出律。

七律.端陽

龍舟又漾汨羅濤,浪起千重祭楚豪。

不教滄波沉赤子,猶傳節氣蕩青霄。

河山放眼金甌缺,史冊盈懷玉幹高。

一曲離騷今古唱,徵途漫漫有兒曹。

爾玉:青霄,霄字出韻。

水龍吟.端午

《九歌》猶唱追《天問》,舟競汨羅江渚。

魂歸何處?魄安何處?愴然如許。抱石驚濤,斷鴻聲裡,《離騷》絕賦。嘆風雲春秋,滄波淘盡,人多少、皆黃土。

幸有清忠惟汝。鑄丹青,蒼穹一柱。河川無語,三閭安在?萬民爭櫓。淚滿瀟湘,相思如注,作傾盆雨。要乾坤正氣,中流唱響,年年端午。

爾玉:第一句語序有問題。唱追雙動詞感覺怪怪的。是否應當為:九歌唱罷追天問。尾句要字,感覺用的有點弱。樹乾坤正氣,比要感覺略好點。

14、

七律.祭屈原(平水韻)

文/王少東

粽米龍舟楚水茫,忠勳烈骨汨江蒼。

煙波萬裡懷王淚,繚繞千秋君主盲。

《天問》《離騷》凌宇志,《招魂》《漁父》意高昂。

雄風華夏飛騰躍,今慰先賢國正強。

15、

浣溪沙湘端

文/竹蘭答水

端節漸來愁筆端,夢尋楚客逐湘川,洞庭擊水老君山。

濃霧又淫荊郢岸,輕舟才泊汨羅邊,美人香草守千年。

16、

七律.端午有懷(新韻)

文/李保才

煮酒飛舟酹汨江,情牽忌日又端陽。

欲尋屈子詩人痛,敲起銅鑼米粽香。

千載英魂無寄處,一疊天問解衷腸。

今朝已許公平在,邀醉開懷三百觴。

爾玉:疊字出律。

炎涼無盡任春秋,浩蕩沅湘難載愁。

屈子沉江求正義,龍船酹酒祭風流。

高呼天問問何寄,低唱九歌歌未休。

莫許今朝起濁浪,縱橫四海放吟喉。

爾玉:尾聯上句,

17、

七律.端午祭屈原

文/譚明權

儘管星移鬥換頻,每逢端午祭賢臣。

忠奸不辯千年恨,傲骨堪爭一死神。

問道詩懷酬壯節,憂天國是屈靈均。

龍舟竟渡風帆急,我詠離騷誦古人!

註:屈原,字靈均

18、

浣溪沙·端午節

文/譚明權

採擷艾蒿掛壁懸,避邪驅癘暑炎天。香馨粽子祭詩源。

天問九歌驚華夏。離騷浩氣蓋山川,寄懷湘水拔絲弦

19、

七律端陽祭屈原

文/龔太銀

報國無門屈子郎,奈何奸佞霸朝堂。

心憂社稷離騷賦,魂系蒼生美政忙。

石洞懷才空有恨,巴山授典未能忘。

九歌寄語連天問,又是端陽五月傷。

——庚子年端午節將至,夜讀屈原,傷古慨今……

爾玉:離騷對美政?

九兒:有一聯對!

20、

青玉案.端午祭屈原

文/沈承鈺(草塘磨鈺)

榴紅蒲綠蘆香遠。碧紗冷,薰風淺。競渡滄江投寶飯。直臣芳茝,精魂珍饌。千載遺操嘆。

興邦圖治忠言諫。指佞昭宣罪魁彈。磊落蒙冤難洗浣。離騷傾訴,問天震炫。擊節長歌挽。

二零二零年六月二十三日

21、

如夢令端午節(上聲七雨)

文/樂語樂梅

端午節悠悠古,粽祭屈原詩祖。

賽快艇龍舟,提氣雄英獅舞。

故土,故土,濃鬱味兒曲譜。

22、

七律.端午節前作

文/安寧(開封)

隱者由來道不孤,清涼世界遠江湖。

五株柳敬陶元亮,一葉舟懷楚大夫。

幻夢醒時心每痛,新詩寫罷酒常沽。

任憑華發生雙鬢,尚有豪情未認輸。

23、

鷓鴣天.端午感懷

文/曾雨荷 .(長沙

入夏深深艾草香,光陰飛逝又端陽。

幾多騷客吟夫子,無數詩篇祭楚殤。

真快樂,假憂傷,問誰清淚灑瀟湘。

迎時應景尋常事,唯嘆東流水渺茫。

庚子.蒲月.初四於韶山

七絕.端午節感懷

文/曾雨荷

每逢端午祭靈均,千載招魂悼直臣。

天問離騷誰讀懂,歷朝爭鬥續前塵。

庚子.五月初五

24、

江城梅花引端觴

文/竹蘭答水

艾青蒲綠酒雄黃。念端陽。到端陽。夜宿曉行,舴艋過松江。

岸芷汀蘭雲霧裡,鷓鴣鳥,一聲聲,訴衷腸。

衷腸。衷腸。費思量。日漸長。憶漸傷。慍也怨也,怨將半、愛又徜徉。

老目兮兮、楚楚望舷艙。頓覺羽衣飄帶起,飛去也,汨羅邊,正曲觴。

25、

七律.端午前日醒後作

文/安寧(開封)

每逢端午唱離騷,一任江湖濁浪高。

歲月難降追夢者,容顏已敗殺豬刀。

何來白髮生雙鬢,慣見三人死二桃。

久在書房心入定,八風豈可動分毫。

26、

【長相思一組·端午將至3】

文/風鴿(張曉峰)

藥囊香,肉粽香,包裹深情投汨江,

忠魂早返鄉。

迓端陽,迎端陽,各掛菖蒲枝葉長,,

五紅連上場。

離騷拈,楚辭拈,雲夢沉身實不凡,

詩香染錦衫。

雅思含,幽思含,逐浪隨波心自恬,

漫歌琴韻兼。

紅錦絲,綠錦絲,蒲艾高懸各幾枝。

端陽怕讀詩。

惹追思,生追思,屈子胸襟誰不知,

楚王醒悟遲。

雨晶瑩,淚晶瑩,將近端陽悼故靈,

千秋念屈平。

鼓爭鳴,鑼爭鳴,港汊河湖船競行,

喊聲神鬼驚。

27、

七絕.粽子吟(新韻)

文/高喜文

情投棗米喜婚成,葦葉新房裹幾層。

唯恐隱私風洩露,關門秀愛捆絲繩。

28、

七絕 端五懷屈原

詩/劍膽琴心

宮殿巍峨已作塵,細腰雲雨夢中春。

自從屈子沉江後,誰做神州獨醒人?

29、

七律.過端午(新韻)

文/李保才

讀罷離騷祭楚魂,汨羅有怨恨流雲。

龍舟破霧波濤怒,艾葉貼門日月新。

情注康莊花入夢,人歌盛世柳彈琴。

感懷屈子豐碑豎,勵我中華共舉樽。

30、

鷓鴣天-梅花雨裡過端陽

文/往事

一曲離騷萬古芳,梅花雨裡過端陽。

清風吟醉芙蓉燕,銀燭團圓稻米香。

情幾許,意千長。雨聲切切化悲傷。

寒英落盡芬芳淚,仔細燈心照月窗。

31、

清平樂

村婦的五月

文/賁春豔

端陽正巧,地裡農活少。粽子包完肥杏老,架上黃瓜剛好。

午間小雀驚眠,起來細做薄衫。前日手機購布,亞麻色美還廉。

爾玉:眠,出韻。活,出律。

32、

端午節專題(劉增輝)

————

(1) 端 午 祭

寧赴清流不染泥,吾將上下比身齊。

於生於死如相憶,願借金鱗一尾魚。

爾玉:歸雁格。應當註明。

——

(2) 端 午 祭

忠魂一去入沉浮,豈與泥沙作合流。

浪裡淘金時自有,汩羅兩岸看龍舟。

——

(3) 祭 屈 原

世道不知家國情,老身一把恨難平。

滿朝文武皆沉醉,誰比人心更透明。

(4) 屈原和楚懷王

漸行漸遠楚懷王,不識前途陰勝陽。

一路秋風風似緊,驚心耗盡入汪洋。

——

(5) 端 午 祭

如何由此不堪摧,一顆憂心碾作灰,

抱石於江清見底,汩羅兩岸亂雲飛。

——

(6) 兒時的端午節

青青粽葉蜜中藏,淺淺繩包淡淡妝。

其中自有深情在,娘親手紮實難忘。

33、

五律.端午感懷(新韻)

文/面朝大海

端陽粽子香,遙祭汨羅江。

諫士懷和壁,諛臣惑楚王。

都城忍回顧,澤畔陷迷茫。

一縱驚天地,離騷萬古長。

五律.端午憶屈原

文/面朝大海

孤燈浮楚國,楚國夜茫茫。

靳尚妖言惑,張儀三寸狂。

身離故鄉水,心系楚懷王。

不改初心志,每思淚沾裳。

七絕.端午感懷

文/面朝大海

艾草簷頭滿院香,清晨擷採繞山梁。

頑童不解今何日,輕誦離騷淚水長。

34、

七律·端午

文/周文瀟

修原翠色染槐鄉,五月遙聞艾草芳。

幾度情思尋往事,一盤蜜粽醉華堂。

幸承少小經年苦,方懂如今盛世昌。

腹詠離騷懷遠夢,心追宏願寄炎黃。

35、

浣溪沙.端午(中華新韻)

文/劉志民

怒目蒼天浩氣揚,國都淪陷恨盈腔。懷沙命斷慟瀟湘。

艾草生煙忠魄遠,龍舟破浪汨羅長。千秋碧水透詩香。

36、

河瀆神·端陽節祭屈原

文/黃築

艾葉粽香醇,競鼓龍舟啟晨。汨羅江上楚天雲,載記報國忠魂。

峨冠博帶悲無路,只把奸佞恨怒。沉水離騷傾訴,神州千代回顧。

九天詩詞編輯部

總顧問:何樹華 蔡志民 李樹學

總編:楊雪梅

執行總編:李忠亞 孫立璽 李勇軍 李君 李樹學 曾雨荷

編委:曾雨荷 劉新安 蕭林之 焦煥之 高維隆

天涯海角 一縷柔風 二十四畝田 壹拾壹

本文為原創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及音樂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群賢集雅詩詞專刊,九天詩詞第00168期
    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本期審核:執行總編【李忠亞】白水為泉 執行總編【孫立璽】爾玉註:本期作品不分排名,按收稿先後順序發布。13、端午詩詞一組文/碧空如洗
  • 鄭民生絕律專刊,九天詩詞第00169期
    中原詩詞研究會會員,千家詩作家協會會員。愛好詩詞,退休後閒暇時薄有塗鴉,有作品在天津,山東,遼寧,溫州,等知名詩社發表刊載。九天詩詞作者照片,未經本人同意,不得另作他用!本期審核:執行總編【李忠亞】白水為泉老師七絕.端午節悼
  • 鷺洲詩島第四十四期詩詞活動「端午節專刊」
    鷺洲詩島第四十四期詩詞活動「端午節專刊」二、詩人節感賦一曲離騷世代歌,靈均風骨壯山河。今朝試問詩詞客,愛國憂民寫幾多?三、端陽獨釣龍舟鼓鬧競風流,驚我魚兒未上鉤。 6、駱關文詩一首端午節吊屈原無門報國賦離騷,汨水沉冤起怒濤。千古英魂端午祭,靈均浩氣世榮褒。
  • 九天詩詞群賢集雅詞曲篇 第00148期
    九天詩詞紅塵無涯詩友作品1滿江紅.無題文/孟海星細雨霏微,長亭外、李桃吐豔。香色近,池塘水淺,溼風雲暗。大道鵬程誰與共,小橋岸柳人相頷。篤情客、把酒向穹廬,銀絲泛。九天詩詞紅塵無涯詩友作品九天詩詞紅塵無涯詩友作品10行香子午歌文/老先生雲影行空,樹影搖風。時方午,春日融融。一行銀杏,幾樹青松。恰芽初發,葉才滿,午蔭濃。方城兩座,楚漢爭雄。
  • 許先木律詞作品專刊,九天詩詞第00166期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安徽省詩詞協會會員,蕪湖市詩詞協會會員,無為縣詩詞協會會員。九天詩詞作者照片 國慶(外二首)文/許先木一九天詩詞編輯部總顧問:何樹華 蔡志民 李樹學
  • 九天詩詞群賢集雅絕句篇 第00153期
    14七絕.洪秀全(新韻)文/鍾耕璽 青州落第從今不信神,借來上帝救黎民。莫說得勢初心變,原本均田騙世人。說來不信堤邊看,紫燕喳喳正點評。20七絕.夏天的記憶文/易子蟬呼熱浪向新秋,盛夏尋涼樹下幽。席地竹床屯發小,無憂無慮憶灰頭。
  • 九天詩詞群賢集雅詞曲篇第00161期
    風花雪月嘆無期。空惹相思 長夜裡,別夢依依。爾玉:成語入詞,當慎之又慎。 鷓鴣天-夏日尋涼文/往事 夏日尋涼郊外遊,小林深處徑幽幽。黃鶯恰恰風聲淺,蔭影融融花語稠。雲淡淡,意悠悠。滿園春思鷓鴣啾。此時共泛斜陽景,無語無聲更婉柔。
  • 許先木律詞作品專刊九天詩詞第00166期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安徽省詩詞協會會員,蕪湖市詩詞協會會員,無為縣詩詞協會會員。國慶(外二首)文/許先木一雙輪日月碾春秋,一葉旌旗舞玉樓。九天詩詞編輯部總顧問:何樹華 蔡志民 李樹學總編:楊雪梅執行總編:李忠亞 孫立璽 李勇軍 李君 李樹學 曾雨荷編委:曾雨荷 劉新安 蕭林之 焦煥之 高維隆
  • 九天詩詞群賢集雅 絕句篇 第00139期
    九天詩詞編輯部總顧問:何樹華(東方雲謠)總編:蔡志民(靜品心聲)副總編:李忠亞(白水為泉
  • 「端午詩詞展」帶觀眾領略詩詞中的端午節俗與風物
    新華社瀋陽6月25日電(記者趙洪南)由瀋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組織的端午詩詞聯誦於近日在瀋陽玖伍文化城上演,帶觀眾回溫端午節的歷史;「五月榴花照眼明——端午詩詞特展」也於近日在遼寧省圖書館開展,帶觀眾領略詩詞中的端午節俗與風物……近年來,隨著以詩詞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不斷升溫
  • 九天詩詞群賢集雅絕句篇 第00143期
    九天詩詞編輯部總顧問:何樹華(東方雲謠)總編:蔡志民(靜品心聲)副總編:李忠亞(白水為泉)
  • 王新華夏季詩詞專輯 九天詩詞第00171期
    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河北省詩詞協會會員。500多首詩詞被多家出版社收錄成書;有詩詞100多首分別入選《河北詩人作品精選》第三、四卷,中華詩詞報雜誌「詩詞卷」總第175期出版專刊《春花秋葉》並榮獲2015年詩詞報雜誌第六屆「十大格律詩人」稱號。多次在徵稿比賽中獲獎。現創作了詩、詞5000多首,出版了專輯《江花無語》《月影扶橋》《紅葉吟秋》。主編並參與創作了《飛吧夢想》。
  • 王新華夏季詩詞專輯,九天詩詞第00171期
    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河北省詩詞協會會員。500多首詩詞被多家出版社收錄成書;有詩詞100多首分別入選《河北詩人作品精選》第三、四卷,中華詩詞報雜誌「詩詞卷」總第175期出版專刊《春花秋葉》並榮獲2015年詩詞報雜誌第六屆「十大格律詩人」稱號。多次在徵稿比賽中獲獎。現創作了詩、詞5000多首,出版了專輯《江花無語》《月影扶橋》《紅葉吟秋》。主編並參與創作了《飛吧夢想》。
  • 九天詩詞群賢集雅 律詩篇 第00140期
    九天詩詞編部總顧問:何樹華(東方雲謠)總編:蔡志民(靜品心聲)副總編:李忠亞(白水為泉)本期編制:楊雪梅(九兒)本期收稿初審:弄月驚鴻覆審:李忠亞(白水為泉)終審組:蔡志民 李忠亞 李勇軍 孫立璽編委二組:天涯海角 蕭之林 孫立璽 弄月驚鴻 本文為原創作品
  • 端午節|20首端午詩詞,祝您端午安康!
    ,點擊收聽→零基礎系統攝影班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在古時,端午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文人墨客也喜愛端午節,在他們筆下,端午節是怎樣的呢?我們通過20首詩詞來了解下吧!懷念屈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內容。人們同情屈原的遭遇,感念他對於國家的忠貞,千百年了,多少人吟詠不絕。
  • 九天詩詞群賢集雅現代詩歌篇第00162期
    回頭如果是岸夢裡夢外的一場鄉愁能否一點點打開九天詩詞編輯部
  • 施廷東絕律作品專刊,九天詩詞第00165期
    九天詩詞編輯部總顧問:何樹華 蔡志民 李樹學總編:楊雪梅
  • 周文瀟律詩選登 九天詩詞第00178期
    ,陝西省散曲學會會員,興平市楹聯協會會員,興平市詩詞學會榮譽副會長、散曲社社長。詩詞及曲聯作品散見於《中華詩詞》、《中華散曲》、《詩詞月刊》、《中國當代散曲》、《西北文學》、《陝西詩詞》等文學期刊。九天詩詞編輯部
  • 馬生文優秀詩詞作品選,九天詩詞第00173期
    內蒙詩詞學會五原直屬分會、巴彥淖爾詩詞學會、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七律.建軍節感懷(新韻)文/過河卒子兩度腥風訓倖存,七律.建軍節感懷(新韻)文/ 過河卒子血霧衝開障眼雲,屠刀戮醒夢中人。七律.舌尖上的中國(新韻)文/過河卒子 節繁假冗禮疊加
  • 九天詩詞群賢集雅絕句篇 第00150期
    九天詩詞編輯部總顧問:何樹華 蔡志民 李樹學總編:楊雪梅執行總編:李忠亞 孫立璽 李勇軍 李君編委:曾雨荷 劉新安 蕭林之 焦煥之 高維隆天涯海角